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三讲
中和说第三讲中和说
讲授提纲:
一、“中和”概念的提出二、先秦以“和”为美的观念
三、“和而不同”四、“中和”观念下的文学批评第三讲中和说
一、“中和”概念的提出
“中和”的概念最早见于《礼记·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郑玄注:“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岀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郑玄注:“致,行之至也。位,犹正也。育,生也,长也。”)
第三讲中和说
后人对《中庸》的这段话多有解释(如孔颖达、程颐、王守仁等),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接近原义: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第三讲中和说
按照朱熹的解释:
第一,“中和”讲的是人的情感及其表达的问题;第二,“中”为道体,“和”为道用;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境界。第三讲中和说
二、先秦以“和”为美的观念
以“和”为美的观念,春秋时就已经比较明确了。如《国语·周语下》:
单穆公曰:“……且夫钟不过以动声,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夫钟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声也。犹目所不见,不可以为目也。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是故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第三讲中和说
“今王作钟也,听之弗及,比之不度,钟声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第三讲中和说
“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以为宪令,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力,从(一作行)之不倦。成事不貣,乐之至也。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以殖生,政成生殖,乐之至也。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
第三讲中和说
……伶州鸠对曰:“……臣闻之,琴瑟尚宫,钟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圣人保乐而爱财,财以备器,乐以殖财。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丝尚宫,匏、竹尚议,革、木一声。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第三讲中和说
“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踰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第三讲中和说
“今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若夫匮财用,罢民力,以逞淫心,听之不和,比之不度,无益于教,而离民怒神,非臣之所闻也。”第三讲中和说
这段话有三个意思:第一,制作乐器要考虑实用,所谓“钟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声也”;第二,制作乐器,要注意不同乐器之间的调和;第三,“声音之道与政通”,所谓“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这就是说,单穆公、伶州鸠都认为,制作乐器、演奏音乐,一定要做到“中和”;而所以一定要有这个要求,是要实现“乐正”,进而达到“政平”这个最终目的。所谓“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是也。这是一种实用意味极浓的音乐观念,认为和谐的音乐具有重大的政治伦理功能。此其本义也。在这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其中关于音乐之中和的观念。
第三讲中和说
三、“和而不同”
先秦对“和”的观念,还有更具体明确的说明,那就是“和而不同”。实际上,单穆公、伶州鸠的话之中,已经包含了不同乐器及其不同的音质、音高、音色之间互相调和这层意思,不过,把这个意思说得更加明确、更具理性的,是下面这两段史料:第三讲中和说
(史伯)对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讲当作构)。……”
(《国语·郑语》)第三讲中和说
(齐景)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羮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左传·昭公二十年》)第三讲中和说
史伯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云“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构”,晏子云“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讲的都是“和同之辨”的问题。他们认为,把性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不是“和”而是“同”,性质不相同的东西对立统一起来才是“和”。他们要“和”,不要“同”。第三讲中和说
应加注意的是,史伯论“和而不同”,主要讲的是人伦、经济的问题,晏子虽然也是意在阐述君臣关系问题,但他用音乐的“相成相济”来比喻说明,从而比较详细地论说音乐的“和而不同”,这是很珍贵的文艺观念。
“和而不同”的观念,普遍流行于春秋时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婚姻上的“同姓不婚”观念(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郑大夫叔詹语“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昭公元年》载郑子产语“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为人上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说法等。这个观念,能够分析地认识问题,较为深刻,是十分有价值的。第三讲中和说
四、“中和”观念下的文艺批评
1、季札观周乐
先秦时期最早用“中和”观念直接评论文艺问题,是季札观乐: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第三讲中和说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第三讲中和说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其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桧》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第三讲中和说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第三讲中和说
2、孔子论“中和”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汉以后的解释,实有很大不同:刘宝楠《正义》转引洪震煊《中庸说》“郑君(玄)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魏·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梁·皇侃《义疏》:“中,中和也。庸,常也。言中和可常行之德,是先王之道,其理甚至善。”第三讲中和说宋·邢昺《疏》:“中谓中和。庸,常也。言中和可常行之德也,其至极矣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并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第三讲中和说
这些解释大概分为两种,即把“中”释为“中和”或“无过无不及”(释“庸”亦不同——用也,常也;然无关宏旨)。前者为古义,后者是宋儒的新解(失去了“和”的含义)。我们自然应以古义为更可信。然则,孔子所谓“中庸之德”的意思便是“中和可常行(或可实行)之德”。这个解释,可能比程朱的解释更贴近原义。因为《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话: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三讲中和说
有子的话说明:在孔门看来,人的行为只做到不偏不倚还不够,更要“和”。为了达到“和”之目的,尚须“以礼节之”。《论语》中还有多处强调过这个要求,尽管它并没有使用“中庸”或“中和”的字眼。例如“过犹不及”(《先进》:“子曰:过犹不及。”);再如,不可“临丧不哀”(《八佾》:“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但同时主张“丧致乎哀而止”(《子张》:“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等等。第三讲中和说
孔子以“中和”观念涉论文艺问题,《论语》中约有以下几条: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为政》所谓“思无邪”,主要是对诗乐思想内容的中正要求;《雍也》所谓“文质彬彬”,可以理解为对诗乐之形式和内容二者的中和要求;而对《关雎》的评论,则是要求诗乐的情感表现应当适度,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而不能是无节制的、动物性的情感。第三讲中和说
3、荀子《乐论》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邪佞),使其曲直、繁省、廉肉(清浊)、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汙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第三讲中和说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
荀子不仅认为诗乐本身具有中和的特性,它还有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第三讲中和说
儒家诗乐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和之美的观念。中和思想是儒家礼乐制度的文化精神。儒家以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要求人们将行为、情感限制在社会伦常的规范内,因而重视情感与理性精神的有机结合。如《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要求人的行为在礼仪的约束下中规中矩,人的情感在礼仪的节制下含蓄和谐。而“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这种中和思想在诗歌情感内涵上的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电设备改造工程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写作任务指导-学写演讲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2课时 三角函数的性质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湖南省株洲景炎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总体交通规划设计合同(2篇)
- 雨棚使用年限合同(2篇)
- 汉字课件 博客
- 故事坐井观天课件
- 寒号鸟课件讲解
- 《女性生殖生》课件
- 项目管理与个人发展
- 电商物流行业培训资料
- 燃气工程施工安全课件
- 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个人申请
-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 公安部保安管理制度
- Zippo-2024年美版年册集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课件
-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综合检测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