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专技岗客观题)经济类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1.gif)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专技岗客观题)经济类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2.gif)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专技岗客观题)经济类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3.gif)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专技岗客观题)经济类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4.gif)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专技岗客观题)经济类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81b0df25d2c4b7011cde938b4989eab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专技岗客观题)经济类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之一。古典戏曲在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引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古典戏曲美育传统还包括“风教”,内容上秉承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从而在意蕴基调上确定了“厚人伦、美风化”的美育宗旨。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关于古典戏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典戏曲具有“陶情”的美育功用
B.古典戏曲具有“风教”的美育旨趣
C.古典戏曲开启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
D.古典戏曲能使观众精神上产生基于观赏共识的情感共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根据“‘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之一”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古典戏曲美育传统还包括‘风教’······从而在意蕴基调上确定了‘厚人伦、美凤华’的美育宗旨”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古典戏曲······内容上秉承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可知,“秉承”指接受,承接,而“开启”指打开、从某一点起,故偷换概念,当选;
D项,根据“古典戏曲······无不引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可知,“审美”指鉴别和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基于欣赏古典戏曲的“观赏共识”,精神上有了情感共鸣,选项为原文的同义替换,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文化自信与古典戏曲美育观的理论重构》2.下列选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
)。
①板门店停战谈判
②彭德怀临危受命
③党中央英明决策
④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⑤中朝军队收复平壤
A.③-②-⑤-④-①
B.③-②-④-⑤-①
C.②-①-④-⑤-③
D.②-④-⑤-③-①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抗美援朝最初决策到最后停战谈判”的过程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①、事件④和事件⑤,应该先“跨过鸭绿江”,然后“收复平壤”,最终“停战谈判”,故应该是先事件④,再事件⑤,然后事件①,排除A、C两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B、D两项符合,根据顺承关系,应该是在“党中央英明决策”下,“彭德怀临危受命”,故事件③在事件②前面,排除D项,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3.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思归(
)。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送别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惜春
C.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悼亡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怀古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表达的是思乡、思归的感情,二者为诗句与思想感情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不是描述送别场景,诗句与思想感情匹配不正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的惜春之情,二者为诗句与思想感情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表达了对于唐朝没落的盛衰之感叹以及哀怨的情怀,并非表达悼亡之情,诗句与所表达思想感情匹配不正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了思乡之情,而非怀古之情,诗句与思想感情匹配不正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两国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举行高层会晤,会上,中国向美国明确发出了战略信号。下列对这一战略信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同舟共济开创未来
B.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C.划出红线阐明关切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A项错误,与本次会晤内容无关,排除。
B项正确,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被历史一再证明的道理。基于此,中方与美方讨论了经贸、两军、执法、人文、卫生、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双方表示均致力于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合作,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这是本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积极因素,符合双方利益。当然,下一步合作需秉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中方不接受美方单方面拉单子、提要求,更不吃美方颐指气使那一套。
C项正确,面对美方在会谈中的无端指责与霸道做法,中方有理有据进行驳斥回击,画出“红线”,阐明关切,展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在对话中,中方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制度安全不容损害;台湾、香港、新疆、西藏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坚决反对外部干涉。这些都是中方的红线,美方对此不应再有任何战略误判。
D项正确,中方清晰阐明对大国相处之道的看法,坚定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在这次对话中,中方重申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以一小部分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基础的秩序;美国的价值不是国际价值,美国制定的规则不是国际规则。同时,中方指出,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尊重世界各国主权,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而不应该拉“小圈子”,更不应该开历史倒车,以意识形态划线,重挑集团对抗。中方这番坦率陈辞,说出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的当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国际社会共识。美方若逆流而动,只会自食苦果。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5.下列选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
)。
①唐婉题钗头凤以和陆词
②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相遇
③陆母逼陆游与唐婉分开
④陆游题钗头凤词于沈园
⑤陆游再游沈园悲悼唐婉
A.②-③-⑤-④-①
B.③-④-⑤-①-②
C.②-③-①-④-⑤
D.③-②-④-①-⑤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①、②、④,应该先是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相遇,然后悲从中来,陆游在沈园奋笔题下《钗头凤》,最后唐婉看到陆游的题词,和了一阙《钗头凤》,故应该是先事件②,再事件④,然后事件①,排除B、C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A、D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④⑤可知,应该先是陆游题词于沈园,然后再游沈园去悲悼,故事件④应在事件⑤前面,排除A项,只有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6.钟:钟山:山(
)
A.夫:夫妻:妻
B.门:门窗:窗
C.茶:茶花:花
D.海:海马:马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钟山是山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妻是夫妻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窗是门窗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茶花是花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海马和马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7.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成为大运河最早一部分
B.隋炀帝杨广为了到扬州观赏琼花,下令疏浚大运河
C.隋唐时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
D.元朝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重修大运河,从北京直达杭州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B项错误,隋炀帝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大业四年(608年)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C项正确,隋唐时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D项正确,元朝在十三世纪末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8.元明清时期,一直被称为“末技”“小艺”的琴棋书画等游艺活动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他们不仅以文学家的身份直接“跨界”参与其他游艺活动,而且往往与书画家、琴师等在搜集过程中展开深入交流与互动创作,以_______的艺术形态抒发主体情性,阐释管理精髓和_______审美意趣,从而促成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外在形式拼接和内在精神会通。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雅表现
B.通俗再现
C.综合呈现
D.多元凸现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他们不仅以文学家的身份‘跨界’参与游艺活动而且与书画家、琴师等······交流创作”可知“文人士大夫”交流的艺术并非一种而是多种。A项“高雅”与B项“通俗”无法体现多种的含义,且文段没有论述交流的艺术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综合”,D项“多元”都能体现交流的艺术是多种的,保留。
第二空,搭配“审美意趣”,且与前文“艺术形态抒发······阐释······”并列,故可知这里应该是要表达艺术的形态能够展示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意趣。C项“呈现”指显现、展示出,符合文意,当选;D项“凸现”指凸出清楚的显现,文段并没有凸出的意思,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宋明理学家推动中国文艺思想的会通》9.为打破公共图书馆的地域限制,建立无差别的服务体系,最大程度方便读者借阅,某省开始实施各级公共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通借通还工程。决定公共图书馆图书文献是否能够通借通还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图书馆的馆藏数量
B.图书馆的借阅服务流程
C.图书文献的读者借阅需求
D.图书馆的数据对接与共享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常识。
各级公共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通借通还工程包括“通借”和“通还”两个方面,“通借”是指读者可以在全省任一地区借阅所有地区图书馆的图书,“通还”是指读者可以在全省任一地区归还所有地区图书馆的图书。
图书馆的通借通还模式是一种新的共享模式,实质上是无形地扩大了馆区空间,是让其资源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内实现共享,让更多文献信息有位置,有去所,有归宿。把全省的文献资源最大程度的整合起来,形成全省图书馆一张网,文献资源和活动信息一朵云,开展一站式服务,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打破图书馆信息孤岛的局面。故公共图书馆图书文献是否能够通借通还的最重要因素是图书馆的数据对接与共享。
故正确答案为D。10.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被分割区域明显,考虑数面。从左向右,面的数量依次为2,3,4,5,6,故?处应选择具有7个面的图形。A项有9个面,B项有5个面,C项有6个面,D项有7个面,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11.人口普查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通常每十年进行一次。2020年11月1日零时是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关于人口普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人口普查是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B.人口普查搜集的数据没有误差
C.人口普查搜集的“文化程度”数据是顺序数据
D.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点可避免数据重复与遗漏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统计调查的内容。
A项正确,全面调查是指构成总体单位的调查,而一次性调查是指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事物的变化进行一次调查,用以了解事物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
B项错误,人口普查属于全面调查,进行全面调查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项正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虽然也是类别,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比如将文化程度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等等。
D项正确,标准时间节点的明确,是为了确定一个完整的普查周期,可避免数据重复与遗漏。
故正确答案为ACD。12.奖励:罚懒(
)
A.择优:汰劣
B.推三:阻四
C.取长:补短
D.瞻前:顾后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奖励是指一种激励手段,罚懒是指一种惩罚措施,二者为反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择优指选择优秀的,汰劣指淘汰不好的,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B项:推三和阻四都是指找借口推脱的意思,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取长指吸取别人的长处,补短指弥补自己的不足,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瞻前指向前看,顾后指向后看,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纵向比较A、D两项,择优和奖励都是针对于比较优秀的人,罚懒和汰劣都是针对于落后的人,而瞻前顾后多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A项与题干关系更为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A。13.面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要用好试点经验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城市更新行动的先手棋。因此,要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各项机制仍需加强协同,形成合力,逐步拓展深化为一整套大规模存量提质改造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个“小切口”,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转型、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的大改革,________。
根据文意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打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攻坚战
B.用好城市更新试点经验的政策机制
C.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可复制成功案例
D.为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先手棋,后文通过“因此”进行总结,强调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所需要的对策,并说明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开发治理的意义。故横线上的语句应与前文衔接,体现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开发治理的意义,对应D项。
A、B两项均未体现“城市开发治理”,且均属于对策表述,非意义表述,排除;
C项,仅提及开发方面,未提及治理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以改革促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4.政府:行政执法:群众(
)。
A.电商:网络销售:商品
B.学校:日常教学:学生
C.乡村:绿色种植:蔬菜
D.工厂:机器制造:工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政府是行政执法行为的发出者,群众是执法行为针对的对象,政府和群众是执法行为的相对双方,三者是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电商是网络销售行为的发出者,但网络销售行为针对的对象应该是顾客,而不是商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排除;
B项:学校是日常教学的发出者,学生是日常教学行为针对的对象,学校和学生是教学行为的相对双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乡村是发出绿色种植这个动作的地点,二者为发生地点与动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工厂是发出机器制造这个动作的地点,二者为发生地点与动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5.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当中内圈小黑球依次逆时针平移1格,外圈小白球依次顺时针平移5格,如下图所示:
故?处应选择由前一幅图形内圈小黑球逆时针平移1格,且外圈白小球顺时针平移5格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16.下列选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
)。
①两弹一星成功发射
②冲破阻力毅然归国
③孜孜不倦海外求学
④荒漠戈壁隐姓埋名
⑤感人事迹广泛宣传
A.⑤-①-④-③-②
B.⑤-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⑤
D.③-②-①-④-⑤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两弹一星成功发射”的事件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⑤和事件①,先有“两弹一星成功发射”,才能有“感人事迹广泛宣传”,即事件①在事件⑤之前,排除A、B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C、D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①和④,先有“荒漠戈壁隐姓埋名”,才能有“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因此事件④在事件①之前,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17.右下方有一个的方阵,其中每行、每列均有5个小方格。每格种应填1个字,每行、每列均要填上“德”“能”“勤”“绩”“廉”5个字,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方阵中有些方格已填上了字。
根据要求,中间一列(有问号处)应填上的5个字自上而下依次是(
)。
A.德、能、勤、绩、廉
B.德、廉、能、勤、绩
C.绩、能、廉、德、勤
D.廉、德、能、勤、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条件可知,每行、每列均要填上“德”“能”“勤”“绩”“廉”5个字,不能重复,因此第一行“?”处不能填入“勤”、“绩”,排除C项;第二行“?”处不能填入“能”,排除A项。信息量最大的空格为第二行第4个空,根据横行中的确定信息可知不能填入“能”,根据竖列中的确定信息可知不能填入“绩”、“德”、“勤”,因此只能填入“廉”,所以第二行“?”处不能填入“廉”,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D。18.驴被用作驮兽已逾数千年。唐代普通百姓骑驴很平常,但在官宦人群中却极为罕见。据史书记载,唐代很多官宦人家喜爱驴鞠这一骑驴打球的女子体育运动。2012年,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墓葬,墓主为唐博陵郡夫人崔氏,出土了驴骨、铅马镫等陪葬物品。墓中陪葬的驴体型较小,肱骨异常。研究人员据此推断,崔氏生前喜爱驴鞠运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推断(
)。
A.体型较小的驴不太适合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更有可能被人用于其他目的
B.驮兽缓慢而稳定的步态所造成的骨干形态,明显有别于长期运动的动物
C.贵妇人崔氏“视死如生”,使用驴陪葬,是冀望死后仍能参加驴鞠运动
D.唐朝女性一般选择性格温顺、体型较小、速度较慢的驴以代替马来打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崔氏生前喜爱驴鞠运动。
论据:2012年,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墓葬,墓主为唐博陵郡夫人崔氏,出土了驴骨、铅马镫等陪葬物品。墓中陪葬的驴体型较小,肱骨异常。
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加强优先考虑搭桥,即在用驴陪葬和喜爱驴鞠运动之间建立联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说明体格较小的驴可能是用作其他目的,但不明确其他目的是否是驴鞠,不能加强,排除;
B项:选项说明驮兽的骨干形态与长期运动的动物之间的差别,与崔氏生前是否喜爱驴鞠运动无关,为无关项,排除;
C项:选项说明崔氏用驴陪葬的目的是希望死后也能参加驴鞠运动,在用驴陪葬和喜爱驴鞠运动之间建立联系,为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D项:选项说明唐朝女性选择体型较小的驴来打球,并不明确崔氏是否喜欢驴鞠运动,不能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9.在中国古代,以青铜器为典型代表和_______方式的礼乐文化,生动阐述了中华文明重视伦理、强调和谐、注重传承、追求自强、包容厚德、刚毅坚韧的民族_______。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艰辛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血脉深处的_______基因,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承载特质文化
B.表达特点优良
C.生活特征强大
D.利益特性遗传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以青铜器为典型代表”、“礼乐文化”可知,此处应体现青铜器在礼乐文化中的作用。A项“承载”是指承受负载,置于此处能够体现礼乐文化以青铜器为载体,符合文意,保留。B项“表达”是指用口说或用文字将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之意,与“青铜器”搭配不当,排除;C项“生活”和礼乐文化无关,文段并非体现青铜器在生活中的作用,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利益”指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文段中的礼乐文化并非欲望,排除。
第二、三空代入验证,礼乐文化生动阐述了中华民族的“特质”,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均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编辑手记》(源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20.从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饮品店开始更多使用纸吸管。比起塑料动辄上百年的降解周期,纸在自然环境中被分解只需要3-4个月的时间。然而生产纸吸管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许多奶茶爱好者开始抱怨,纸吸管夺走的快乐并不能换来大家希望的环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奶茶爱好者的抱怨(
)。
A.纸吸管使用后基本不具备二次使用的价值
B.目前国内很多地方仍对垃圾进行填埋,主要依赖垃圾的自然降解
C.如以焚烧方式处理垃圾,则将塑料吸管换成纸吸管的意义并不大
D.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总会污染环境,关键是要将污染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纸吸管夺走的快乐并不能换来大家希望的环保。
论据:比起塑料动辄上百年的降解周期,纸在自然环境中被分解只需要3-4个月的时间。然而生产纸吸管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考虑否论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讨论的是纸吸管使用后是否具备二次使用的价值,而题干讨论的是纸吸管是否环保,为无关项,排除;
B项:该项说明目前国内仍对垃圾进行填埋,主要依赖垃圾的自然降解,题干指出比起塑料动辄上百年的降解周期,纸在自然环境中被分解只需要3-4个月的时间,因此纸吸管确实比塑料吸管更加环保,能够削弱,当选;
C项:该项说明如以焚烧方式处理垃圾,将塑料吸管换成纸吸管意义不大,即纸吸管也没有更环保,为加强项,排除;
D项:该项说明污染应控制在一定限度内,题干讨论的是纸吸管是否环保,为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1.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两个小图形组成,考虑图形间关系。观察发现,奇数项图形均为包含关系,偶数项图形均为相离关系,故?处应选择两个小图形为相离关系的图形,排除C、D项。进一步观察发现,题干均由两个不同的小图形组成,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22.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审计机关计划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政策跟踪审计。关于该审计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政策跟踪审计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相同的
B.政策跟踪审计重点关注政策制定及执行效果
C.重点检查区域建设项目资金流向及合法性公允性
D.对区域发展政策落实情况持续跟踪审计并督促整改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政策跟踪审计。
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相关政策实施所需资金的筹措、使用、管理及其绩效情况,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持续开展审计监督的活动。
A项错误,政策跟踪审计不同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政策跟踪审计更加趋向于对政策的跟踪,它有独特的功能和内涵。
B项错误,政策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国家政策的实施情况,其区别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部门。
C项错误,政策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资金流向及合法性公允性,还包括审查国家政策的实施情况。
D项正确,政策跟踪审计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持续开展审计监督的活动,需要对区域发展政策落实情况持续跟踪审计并督促整改。
故正确答案为D。23.①朋友告知秦国派兵偷袭郑国
②秦军改变原有计划灭掉滑国
③郑国商人弦高贩牛前往滑国
④弦高伪装郑国使臣犒劳秦军
⑤弦高途中巧遇秦国朋友蹇他
将以上几个句子进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⑤-④
B.③-⑤-①-④-②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⑤-②-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郑国商人劝退秦军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①、⑤,先遇到朋友,后被朋友告知秦国派兵偷袭郑国,因此事件⑤先发生,之后为事件①,排除A、C、D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可知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24.下列选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
)。
①警察调取小区监控录像
②小区多处安装智能监控
③法院依法对周某作出判决
④老张汽车的挡风玻璃被砸
⑤周某将废弃花盆扔出窗外
A.④-⑤-②-①-③
B.⑤-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⑤-③
D.②-⑤-④-①-③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排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挡风玻璃被砸”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④和事件⑤,需先将“废弃花盆扔出窗外”再导致“汽车的挡风玻璃被砸”,因此事件⑤在事件④前面,可以排除A、C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只有B、D两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①和事件②可知,先将“小区多处安装智能监控”,然后再“调取小区监控录像”,因此事件②在事件①之前,排除B项,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25.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信仰的坚守化为报国为民的行动,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________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________信念、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诠释执着
B.展示虔诚
C.镌刻忠贞
D.记载永恒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所填词语需同时与“信仰”“信念”“忠诚”搭配。A项“诠释”指说明、解释;B项“展示”指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此二项填入文段均搭配得当,保留。C项“镌刻”指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或石头上,D项“记载”指把事情记录下来,此二项均搭配具象事物,置于文中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横线所填词语与“信念”搭配,且根据顿号可知,前后分句语义相近,所填词语也应体现“坚定”之意。A项“执着”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符合语境,当选。B项“虔诚”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多用来形容对待某一宗教的态度,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信仰之光照亮百年征程》26.(江苏)2020年4-12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环比增速最高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2020年4-12月······环比增速最高······”,可判定本题为一般增长率比较问题。定位图表可知2020年3-12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2020年6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比上月低,增速为负,其他三个选项为正,排除B项。根据,可得2020年4月、8月、12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环比增速分别为:
4月:;
8月:;
12月:。
因此2020年4-12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环比增速最高的月份是4月。
故正确答案为A。27.若在我国经济总产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首先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关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变量与因变量必须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线性无关
C.自变量与因变量都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D.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具有正相关关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内容。
A项正确,多元线性回归通过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且变量之间都属于随机变量。
B项错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多元回归。当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时,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就是多元线性回归。
C项错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只要求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并不要求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D项错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形式的,可以是正线性相关也可以是负线性相关。
故正确答案为A。28.2017年,一颗诡异星体(学术界将其命名为“奥陌陌”)闯入太阳系,与太阳“擦肩而过”,之后又迅速飞出太阳系。奥陌陌整体呈长条雪茄形,长宽比超过极端彗星或小行星数倍之多,如果是自然天体,早就会因自转或其他天体引力而发生折断。由此,某天文专家大胆断言,奥陌陌是外星文明的科技产物。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天文专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学社组社方案及招生简章范文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全球化视角
- 全钢爬架施工方案
- 汽车行业的品牌竞争战略分析
- 国庆节小吃店铺活动方案
- 国庆节手工干货活动方案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001
- 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Winter in canada Lesson 14 Snow!It's Winter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三章 恒定电流 第3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3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应用(一)说课稿(新版)沪科版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76张)课件
-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 奢侈品管理概论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文艺美学课件
- 中药炮制学教材
- 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中文版)
- 电气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讲解pptx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