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优秀 教学课件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优秀 教学课件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优秀 教学课件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优秀 教学课件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优秀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田园诗鼻祖。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陶渊明生平简介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名将,声威显赫一时。但到父辈,家境急剧败落,到陶渊明已经很贫寒了。29岁始做官,做祭酒,不久归隐,后来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41岁再次出仕,为彭泽令,只83天便弃官归园。在家乡他有自己的田庄和童仆,有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生活比较安宁自得。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越来越恶化。50多岁,朝廷征召做著作郎,但被他拒绝。62岁,陶渊明在贫病中死去。作者简介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及对官场和世俗的厌弃,如《归园田居》《饮酒》;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散文以《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艺术风格:兼取平淡与爽朗,语言质朴自然。

他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代表

(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南朝文艺理论家钟嵘)实为我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现代学者陈寅恪)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现代诗人朱自清)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怎为五斗米折腰而向乡里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题解归去来兮辞助词,无义回去吧回去辞

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特点:(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2)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3)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虚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每句三拍。序文中作者所述他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哪些?1.质性自然;2.饥凍虽切,违己交病;3.急去奔丧。序言: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叙述了自己做官的经过和辞官归田的原因。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心为形役”含义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视,深感屈辱和厌倦。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总结第一段的段意作者经过仕途的坎坷,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庄严决定,表明辞官归田的决心。

第二段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着重描绘初抵家时欣喜若狂的心情以及回家后的日常生活------饮酒自遣、涉园观景,充满闲适、宁静的情趣,反衬官场的污浊。总结第二段的段意:第三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重抒自己归隐田园之志:谢绝交游,与世相忘2.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琴书消忧的隐士本色生活与乡邻交往之乐出游之乐3.触景生情,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并引出末段的抒情议论。第二部分(2.3):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第四段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不要在意生死,只要随情任性就好。2.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奔走求荣,也不愿服药求仙。3.表明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境界。4.点出全篇主旨:乐天安命,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全文结构思路:第一部分(1):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第二部分(2.3):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第三部分(4):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自责自悔(惆怅、独悲)(1段)自安自乐(欣、怡、悦、乐)(2、3段)乐天安命(乐夫天命)(4段)天伦之乐(2段)田园之乐(3段)感情线索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