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水平考高中学问点精选5篇_第1页
历史水平考高中学问点精选5篇_第2页
历史水平考高中学问点精选5篇_第3页
历史水平考高中学问点精选5篇_第4页
历史水平考高中学问点精选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水平考高中学问点精选5篇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学问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更要总结各个学问点,这样也便利同学们日后的复习。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水平考学问点总结,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高中历史水平考学问点总结1

(1).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冲突:苏联.主义的诞生和成长,打破了数百年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本主义势力对.主义国家,如对苏联、中国无一例外地实行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等手段试图扼杀之,但事实证明它们失败了,从今世界出现两种制度共处的局面。尤其是二战还供应了反对法西斯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和.主义苏联结盟的新阅历。二战结束后两大.制度冷战、缓和、激烈竞争、和平共处,贯穿于当代世界的全过程。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冲突:这包括一战后战败国与战胜国的冲突、30年月的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冲突、二战后超级大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冲突。其集中表现形式为先是从列强争霸到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冲突,从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间的冲突到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冲突,美国与欧洲联盟、日本间的冲突以及欧洲联盟内大国的争斗。

(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进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它经受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对宗主国的殖民剥削和政治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以及二战后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在当代世界,新兴进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已由对抗关系进展到掌握与反掌握、斗争与协调的关系。

(4).主义国家间的冲突:这主要表现为苏联实行.扩张政策和大国主义、老子党立场,在.主义国家与兄弟党之间,出现了苏联的掌握与中国、东欧等.主义国家反掌握、反霸权主义和维护.主义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并一度出现像1968年的苏联武装侵略并占据捷克斯洛伐克和苏中边界冲突大事等。

高中历史水平考学问点总结2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基础学问

维新派的代表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王韬、郑观应。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扬维新变法的道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启超宣扬维新变法

在上海担当《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抨击顽固派,阐述变法图强的道理。

4、“公车上书”

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使维新变法思潮进展为爱国救亡的_

5、资产阶级维新团体和报刊

1895年,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成立,并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报纸,南北呼应。

6、戊戌变法

《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1898。6。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变法开头。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经受103天,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执掌政权,废除新法(只保留了京师大堂等),史称“戊戌政变”。谭嗣同等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影响:变法虽没有涉及维新派所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订宪法等到主见,仍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的拥护和支持。

7、义和团运动

成员:贫苦农夫为主。

兴起:山东。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冲突非常尖锐。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带有笼统的排外倾向。

8、八国联军侵华战斗

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由西摩尔率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义和团在廊坊、天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成。

重点学问

19世纪末,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三个问题、论战的结果和意义。

三个问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提倡西学。

这场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它使一些.开头摆脱封建教条的束缚,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活动

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阐发维新变法思想。(2)著书立说:康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最有代表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到文章。(3)办报纸: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4)上书皇帝:如公车上书,呈〈应诏统筹全局折〉等。(5)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进行演讲、争论、读书等。(6)通过同顽固派的论战宣扬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和失败缘由

意义:(1)在.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2)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进展资本主义的主见,符合当时历史进展的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失败缘由:(1)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士气,实行改良的方法,把盼望完全寄予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群众,结果必定失败。(2)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对变法进行镇压。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拆毁北京至山海关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4)惩办反帝斗争官吏,禁止中国人民反帝组织活动。(5)改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形成。

戊戌变法留给人们的启示

促进.进步进展的改革必需有思想、经济和政治基础。要战胜旧思想、旧制度和顽固势力才有望胜利。(可从多角度发挥)

高中历史水平考学问点总结3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

1、维也纳体系

(1)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3)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4)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冲突、_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冲突;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3)冲突

(4)调整:①道威斯方案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高中历史水平考学问点总结4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战胜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斗,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斗,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阔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在长期殖民战斗中,英国把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阔殖民地,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帝国。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斗、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其次个内容。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颜色,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进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头到19世纪六七十年月止。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_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其次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连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进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俄国的攻击,则是侵略行径。1815年,拿破仑战斗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肯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封建_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毁灭各国革命为目的。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绽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为争夺土耳其,英、法、俄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斗。在德意统一过程中,也渗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德意志统一进程包含有普奥与丹麦的关系、普奥之间的关系和普法之间的关系。意大利统一主要体现了奥意的关系、意法的关系、法奥的关系等。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一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力气对比发生变化。英国的工业生产由70年月的世界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法国由其次位降至第四位;美国由世界第四位跃居第一位;德国超过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其次位。这种新的力气对比与当时势力范围的划分、殖民地的占据不相称,世界领土又已经被瓜分完毕,于是新老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冲突和斗争变得空前尖锐。由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的领土野心和殖民扩张对老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的威逼,英德之间的冲突成了当时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冲突。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双方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在1914年爆发了一战。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斗,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双方在西线、东线、南线以及亚洲部分地区进行了交战。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高中历史水平考学问点总结5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_度的重特征。在.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_。

7.唐朝时,把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今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_度进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