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1页
2009-2022历年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2页
2009-2022历年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3页
2009-2022历年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4页
2009-2022历年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苏轼《留侯论》中提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真正的勇士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他们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他们有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

A.勇者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B.勇者应有自信与镇定

C.勇者能屈能伸,顾全大局

D.勇者有超乎常人的理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根据“他们……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可知,勇者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选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根据“他们有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可知,勇者应有的是“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而非仅仅是自信与镇定,故选项说法错误,当选;

C项,根据“真正的勇士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可知,勇士既能面对羞辱,又能辅佐君主,能屈能伸,顾全大局,选项说法正确,排除;

D项,根据“他们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他们有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可知,勇者不同于平常人,其理性是超乎常人的,选项说法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于丹〈论语〉心得》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第三个图形是由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相加后图形再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故?处图形也应是由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相加后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

故正确答案为A。3.如果你是一枚炮弹,被尽力发射出去而且爆炸了,即使没有完全命中目标,也是快乐的;你是一粒树种,落到了地上,吸足了水分养分,长成了树苗,长成了大树,即使没有长到更大就被雷击所毁,你也可以感到某种骄傲,你的形象是一株树的最好的纪念碑,你的被毁至少是一次大雷雨的见证。最适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表述的是(

)。

A.人生会有失败

B.人生重在过程

C.人生不要留遗憾

D.人生重在尽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用炮弹、树种来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尽力而为是对自己的敬意,炮弹尽力发射且爆炸、树种尽力吸足养分长成大树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人生重在尽力,D项符合,当选。

A项,“人生会有失败”并非文段重点,文段重在强调人生要尽力而为,失败只是一种经历,该项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B项,文段意在强调人生过程之中要尽力而为,文段举例说明不论是炮弹还是树种,都要在每一个过程中尽力,强调尽力而非过程。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C项,文段重在强调人生要尽力而为,“不要留遗憾”为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生即燃烧》4.护士:医院

A.司机:停车场

B.演员:电影院

C.老师:学校

D.军人:军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护士在医院工作,两者为职业和工作地点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司机的工作地点不是停车场,两者不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演员的工作地点在剧场,与电影院不存在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老师的工作地点在学校,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军人组成军队,两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5.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题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三个圆组成,且存在重叠部分,部分重叠区域为灰色,部分重叠区域无颜色,进一步观察发现,凡是两个圆重叠的区域为灰色,无重叠及三个圆重叠的区域为白色,故?图形也应符合此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B。6.根据统计,甲市1995年秋季高中入学人数有82397人,但1998年该市参加高考的人数为85411人。这说明三年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转入该市。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

A.甲市高中的教学质量普遍较高

B.甲市的人口出生率比本省其他城市高

C.1998年甲市参加高考的基本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

D.1995年到1998年,高考政策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三年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转入该市。

论据:甲市1995年秋季高中入学人数有82397人,但1998年该市参加高考的人数为85411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甲市高中的教学质量普遍较高,论点说的是三年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转入该市,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人口出生率比本省其他城市高,人口出生率可以影响不同年龄段的总人数,但不能影响相同年龄段的相对人数,无法加强,排除;

C项:参加高考的都是应届毕业生,排除复读生对高考人数的影响,是补充论据成立的必要条件,当选;

D项:该项说的是高考政策没有发生变化,高考政策涉及的范围很广,选项并未进行具体描述,是否会对考生数量造成影响不明确,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7.某人一连三个晚上失眠,回想起来,第一天晚上看了书,喝了几杯咖啡;第二天晚上也看书,喝了几杯浓茶;第三天晚上同样看了书,还吸了很多纸烟。于是,他得出结论:看书导致失眠。以下选项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

A.仅仅用三天的时间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B.该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C.看书导致失眠缺乏科学依据

D.咖啡、浓茶和纸烟含有大量的兴奋剂,是导致失眠的诱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看书导致失眠。

论据:某人一连三个晚上失眠,回想起来,第一天晚上看了书,喝了几杯咖啡;第二天晚上也看了书,喝了几杯浓茶;第三天晚上同样看了书,还吸了很多纸烟。

本题选最能反驳的,优先考虑否定论点,其次拆桥,再之否定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短时间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但未明确说明结论是否正确,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该人考虑问题不全面,但未说明怎么不全面,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该项说的是看书导致失眠缺乏科学依据,但未明确说明结论是否正确,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该项的是咖啡、浓茶和纸烟是导致失眠的诱因,说明不是看书导致失眠,否定论点,可以削弱,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8.如果给短文选择一个标题,以下最符合的是(

)。

A.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

B.哲学走向荒野

C.回归自然

D.生存智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讲述了三种动物的行为,目的是提醒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与自然相处的模式,并反躬自省,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结尾着重强调“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因此标题选择“生存智慧”最为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生存的智慧》9.传统的中国教育没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下列原因中错误的是(

)。

A.认为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B.将探索外界误认为是探索自己

C.格物致知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D.因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由第五段原文“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可知,传统中国教育没有做到格物致知是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圣人”才能格物、致知,其他人只需听取经验即可。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B项,由第四段可知王阳明实验失败正是由于“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表明教育没做到格物致知是因为“将探索外界误认为是探索自己”,故选项表述正确,故排除;

C项,由第三段可知作者认可将格物致知的理念,而传统教育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埋没了,并未表明格物致知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故表述错误,当选;

D项,根据第三段“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故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0.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只去过欧、美、亚、非四大洲中的两个。已知:

①没有人既去过美洲,又去过非洲;

②有三个人去过欧洲;

③甲去过非洲,而乙没有去过,但他们见过面;

④丙没有去过亚洲,但分别跟甲和丁见过面,但甲和丁没有去过同一个洲;

⑤乙、丙、丁三人没有去过同一个洲。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出(

)。

A.甲去过欧洲和非洲,乙去过欧洲和亚洲,丙去过欧洲和美洲,丁去过美洲和亚洲

B.甲去过亚洲和非洲,乙去过美洲和欧洲,丙去过亚洲和欧洲,丁去过美洲和非洲

C.甲去过亚洲和非洲,乙去过欧洲和亚洲,丙去过非洲和欧洲,丁去过美洲和欧洲

D.甲去过欧洲和非洲,乙去过美洲和亚洲,丙去过非洲和欧洲,丁去过美洲和欧洲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①没有人既去过美洲,又去过非洲;

②有三个人去过欧洲;

③甲去过非洲,而乙没有去过,但他们见过面;

④丙没有去过亚洲,但分别跟甲和丁见过面,但甲和丁没有去过同一个洲;

⑤乙、丙、丁三人没有去过同一个洲。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

根据①没有人既去美洲又去非洲,可知B项丁去过美洲和非洲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根据④甲和丁没有去过同一个洲,可知D项甲和丁都去过欧洲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根据⑤可知,C项的乙、丙、丁三人都去过欧洲与题干不相符,排除C项,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11.根据文意,关于格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手栽种竹子才能“格物”

B.《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内涵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

C.传统儒家看中实验,因此提倡要“格物”

D.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格物是“平天下”的基础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可知,格物不仅仅在于栽种竹子,而是要有积极探索的过程,如研究生长过程、观察叶子等方式,故选项错误,排除;

B项,根据第二段原文“‘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可知格物致知的内涵适合现代社会,选项表述正确,当选;

C项,根据“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可知,儒家传统下格物致知真正所代表的实验精神被埋没了,其并不看重实验,该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可知,“平天下”是格物致知最高理想,而非基础,表述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2.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中,轿车单月产量超过100万辆的月份有(

)个月。

A.5

B.4

C.7

D.6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单月超过100万辆,则每月31天的日均产量万辆,每月30天的日均产量万辆,定位统计图可知,2016年9月、10月、11月、12月、2017年3月满足条件,共5个月。

故正确答案为A。13.2017年7月产量高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

)。

A.原油加工量

B.钢材

C.汽车

D.乙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高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可知本题为现期平均数的比较问题。要求2017年7月产量高于上半年月均产量,即2017年7月产量高于2017年1-7月的月均产量。定位统计表可知,原油加工量7月份产量为4550万吨,1-7月月均产量万吨;钢材7月份产量为9667万吨,1-7月月均产量万吨;汽车7月份产量为207.3万辆,1-7月月均产量万辆;乙烯7月份产量为148万吨,1-7月月均产量万吨;只有钢材7月份产量高于1-7月月均产量。

故正确答案为B。14.缺月:满月

A.春雨:秋雨

B.夕阳:落日

C.长庚星:启明星

D.朝霞:晚霞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缺月和满月属于月亮在不同时间的两种状态,属于并列关系,且缺和满为反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春雨和秋雨是雨在不同时间的两种状态,属于并列关系,但春与秋不存在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夕阳即落日,两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长庚星即启明星,两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朝霞和晚霞是霞不同时间的两种状态,属于并列关系,且朝和晚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15.下列选项中,可由下图折叠而成的是(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为空间重构题,首先对展开图进行编号,如图所示:

A项:展开图中的黄色边应为e、c两面的共同边,且e面上的两条线段与黄色边垂直,而选项中e面上的两条线段与黄色边平行,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展开图中的黄色边应为e、c两面的共同边,且e面上的两条线段与黄色边垂直,而选项中e面上的两条线段与黄色边平行,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展开图中的红色圆点应为a、b、f三面的共同点,且红色圆点不是b、f面上的线段的端点,而选项中三个面的共同点是b、f面上的线段的端点,选项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选项与题干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16.航空母舰作为大型的海上移动机场,要有效的完成各种类型舰载机的操作使用,需要同时兼具航海和航空两大功用,离不开各种用途性能先进的电子信息装备,既有保障海上航行的舰载电子信息系统,又有保障舰载机起降的航空飞行管制电子信息系统,以及指挥引导舰载机执行空中作战任务的电子信息系统,还有舰载对空防御、对海防御、电子警戒等电子信息系统,以及海空作战任务编队必不可少的指挥信息系统等。尽管航母的身躯和体积更加庞大,但由于电子信息系统数量,类型十分庞大,要在有限空间来安装这些电子信息装备也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航空母舰(

)。

A.装备高性能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有待突破

B.使用的电子信息装备非常先进

C.具备海空作战的指挥信息系统中心的原因

D.在对海空作战时,电子信息系统的优势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航空母舰作为大型的海上移动机场,同时兼具航海和航空两大功用,离不开各种用途的电子信息装备,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指出“要在有限空间来安装这些电子信息装备也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因此,文段的意图是强调装备这些各种用途性能先进的电子信息装备的技术有待突破,A项当选。

B项,“使用的电子信息装备非常先进”是转折前的内容,不是文段重点,排除;

C项,航空母舰具备海空作战的指挥信息系统中心的原因是其需要兼具航海和航空两大功用,此为转折前的内容,不是文段重点,排除;

D项,海空作战时电子信息系统的优势,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首艘国产航母在哪些方面超越了辽宁舰》17.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全文主旨的是(

)。

A.应当改革传统教育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求

B.中国学生应该改变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和做法

C.现代科学靠实验就能突破基本知识

D.实验是自然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章开篇指出“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当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下来具体叙述“格物”和“致知”,即“实验”的重要性,以及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最后进一步强调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对应D项。

A项,“改革传统教育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求”文段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中国学生应该改变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和做法”无中生有,文章中仅提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并没有提到中国学生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问题,排除;

C项,“现代科学靠实验就能突破基本知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8.掩耳盗铃:欲盖弥彰

A.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B.守株待兔:与虎谋皮

C.因小失大:买椟还珠

D.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欲盖弥彰: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两者为近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人;郑人买履:讽刺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两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守株待兔:比喻不知变通,死守教条;与虎谋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绝不能成功。两者不存在近义关系,排除;

C项: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买椟还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两者不存在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前者强调方法不对,后者强调行动和目的相抵触,两者不存在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9.科学家长期没有找到“植物睡眠”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

A.科学态度不够严谨,导致实验出现了偏差

B.思路受到局限,始终认为一种现象是由单一物质控制产生的

C.受到前人的误导,实验结果几乎都只证明了前人理论的错误而无法提出新理论

D.科技水平不足,无法分离出控制植物睡眠的两种物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由第三段首句“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可知,文中“竟”字表强调,突出后文“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是解开睡眠现象的原因,由此推断之前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是因为科学家们以为只有一种物质控制了植物睡眠,B项为同义替换,当选。

A项,文段中的实验没有表明出现偏差,无中生有,排除;

C项,由第二段可知,科学家们的理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不存在“受到前人的误导”这一说法,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只提到各科学家关于“植物睡眠”的研究理论,未提“科技水平”一词,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植物睡眠之谜》20.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

A.推之四海传于万世的真理需要通过格物去获得

B.在自然科学上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实验

C.由于需要才学、毅力等诸方面条件,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能靠少数人的发现

D.王明阳“格”竹子失败的原因是其对“格物”理解存在偏差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由“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便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之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物’”可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经书上的道理也可是推之四海传于万世的,而并非需要通过格物去获得,选项说法过于片面,当选;

B项,由“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可知,“在自然科学上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实验”说法正确,排除;

C项,由“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可知,“由于需要才学、毅力等诸方面条件,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能靠少数人的发现”说法正确,排除;

D项,由“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可知,“王明阳‘格’竹子失败的原因是其对‘格物’理解存在偏差”说法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1.“归谬论证”是一种论证方法,通过从一个命题中逻辑地得出荒谬的推论,来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归谬论证的是(

)。

A.有人说院子里不能种树,因为这样会构成一个不吉利的“困”字,这么说来,院子里也不能住人,因为这样会构成一个不吉利的“囚”字

B.如果今天可以立法禁止吃狗肉,那么明天就可以立法禁止吃任何肉类

C.为了节约成本而降低环保标准是不能接受的,因为降低环保标准将使公众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从而社会将支付更大的医疗成本

D.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若三角形中将至少有两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将大于180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从一个命题中逻辑地得出荒谬的推论,来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用院子里不能住人,因为会构成一个不吉利的“囚”字这个荒谬推论来证明院子里不能种树,因为这样会构成一个不吉利的“困”字这个命题是错误的,符合“从一个命题中逻辑地得出荒谬的推论,来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符合定义,当选;

B项:立法禁止吃任何肉类不是荒谬推论,不符合“从一个命题中逻辑地得出荒谬的推论,来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将支付更大的医疗成本是对不能降低环保标准的原因解释,不符合“从一个命题中逻辑地得出荒谬的推论,来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该项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原因解释,不符合“从一个命题中逻辑地得出荒谬的推论,来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2.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量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

的文字,人们已经

。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下列选项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处心积虑走马观花

B.殚精竭虑应接不暇

C.呕心沥血无暇顾及

D.鞠躬尽瘁眼花缭乱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A项“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坏事,含贬义,与文段“写作者”搭配不当。D项“鞠躬尽瘁”常衔接“死而后已”,指竭尽所能,贡献出去全部精力,放在此处程度过重,故排除。B项“殚精竭虑”和C项“呕心沥血”都是褒义词,两者都可以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保留。

第二空,B项“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用法一般为“让人应接不暇”,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C项“无暇顾及”比喻某人十分繁忙,没有闲暇空余的时间顾及别的事,正好符合文段中手机阅读者无暇顾及看纸质书的语境,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2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植物睡眠与人和动物睡眠一样,其实都是一种生理现象

B.可以利用植物的睡眠运动来制作绿色除草剂

C.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的学说间接证明了进化论的局限性

D.大多数植物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文段通篇介绍了关于植物“睡眠”的研究过程即结论,并未涉及“植物睡眠与人和动物睡眠一样”等话题,无中生有,排除;

B项,根据最后一段“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可知,阻断植物睡眠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可以利用植物的睡眠运动来制作绿色除草剂,当选;

C项,文章第二段提到“达尔文《植物的运动本领》只表明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未提及进化论等内容且后文多种结论中亦未提进化论,更无其局限性的论述,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文章第三段可知,文段仅列举了配糖体作为“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两种植物类型,未提及“大多数植物”的“安眠物质”是否为“含葡萄糖的配糖体”,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植物睡眠之谜》24.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

A.傅雷的刚直性格曾经历过不同阶段

B.孔子所未见的刚是指儒家之刚

C.傅雷的刚直是“其蔽也狂”

D.没有涵养、学识支撑的“刚”会流于狂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从昆明回来以后……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可知,傅雷的刚直性格曾经历过不同阶段,表述正确,排除;

B项,由“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这种刚直指代了前文中傅雷的儒家之刚,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在青年时候,傅雷的刚直是“其蔽也狂”,后期在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傅雷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故选项表述片面,当选;

D项,没有涵养、学识支撑的“刚”会流于狂妄,是对“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的解释,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纪念傅雷》25.文中划线处的“应当反躬自省”不针对的行为是(

)。

A.大量污染导致了蓝色天空的消失

B.创造了足以毁灭地球几十遍的核式器库

C.导致了难以计数的物种灭绝

D.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可知,人类应该反躬自省的是自己错误的行为,在划线的句子之前,作者通过并列结构详细阐述了人类所做的对自然界造成破坏的行为。

A项,“大量污染导致了蓝色天空的消失”对应文段“望一望那在儿童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排除;

B项,“创造了足以毁灭地球几十遍的核式器库”对应文段“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排除;

C项,“导致了难以计数的物种灭绝”对应文段“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排除。

D项,“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仅指人类的一种思想立场,并非应该反躬自省的具体行为,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生存的智慧》26.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题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但整体观察无规律,考虑相邻比较。观察发现相邻的两个图形中,仅有一格的颜色相同,且相同格在进行顺时针旋转。故?处应选择仅和第四个图中左上格子颜色相同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27.作者所谓的“哲学走向荒野”是指(

)。

A.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利用资源的模式,从而更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B.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与自然相处的模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行为,以同样的行为融入自然

D.人类应该向动物的悲剧行为中总结,找到突破自然限制保障种群利益的方法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章通过“‘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结尾,旨在提醒我们人类像动物们学习,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应B项。

A项,“从而更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文意相悖,排除;

C项,“以同样的行为融入自然”说法不符合人类实际,排除;

D项,“应该向动物的悲剧行为中总结,找到突破自然限制保障种群利益的方法”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下列选项中最有力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论据:无。

题干无论据,优先考虑补充论据。

第二步: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