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模式生物蛙、海胆胚胎发育各阶段切片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模式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二、实验原理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受精、桑椹胚、囊胚、原肠时期、神经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三、试剂与材料1.实验试剂香柏油、显微镜2.实验材料模式生物切片、装片(蛙、海胆)四、实验步骤观察模式生物发育各时期的胚胎形状变化。五、实验作业记录形态学变化。实验二模式生物鲫鱼、鸡胚胎发育各阶段切片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模式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二、实验原理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受精、桑椹胚、囊胚、原肠时期、神经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三、试剂与材料1.实验试剂香柏油、显微镜2.实验材料模式生物切片、装片(鲫鱼、鸡)四、实验步骤观察模式生物发育各时期的胚胎形状变化。五、实验作业记录形态学变化。实验三两栖类变态过程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两栖类动物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二、实验原理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一个幼虫期,幼虫具有与成体非常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有一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造,有些新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建成成体结构,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三、试剂与材料1.实验试剂何尔夫列他溶液(氧化钠0.35g,氯化钾0.005g,二氯化钙0.01g,碳酸氢钠0.02g,蒸馏水100mL)2.实验材料蛙的蝌蚪四、实验步骤人工饲养青蛙,观察其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五、实验作业记录蛙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附]蛙的饲养方法卵和蝌蚪的培养最好用洁净的自来水,并加上稀释5-6倍的何尔夫列他液(氧化钠0.35g,氯化钾0.005g,二氯化钙0.01g,碳酸氢钠0.02g,蒸馏水100mL),这样可以增加胚胎和蝌蚪发育所必需的钠、钙、钾离子。培养水要多而清洁,否则会因缺氧而致死。蝌蚪主要吃植物性饲料,如水藻等。煮过的菠菜和莴苣是最适宜的食物,但投喂时不宜煮得太熟,并注意除去纤维。初次投食量要小,以后可不断增加。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不宜过多,以防残渣腐败,造成水体污染。若用缸、盆培养,或水体较小,一般3-5d换一次水较好。当蝌蚪发育成带有短尾的幼体开始用肺呼吸时,若用池塘培养,水中必须放些水草,或小木条,以供其登陆用。若为缸、盆培养,水里可放一些泡沫塑料。成体主要吃昆虫之类的动物性食物,以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蜻蜓目为最多,其次为双翅目、脉翅目、半翅目等昆虫。有时也食蛛形动物、蚯蚓,甚至也以谷粒、鱼苗或蝌蚪及小蛙为食。实验四鸟类胚胎发育的观察一、实验目的熟悉鸟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二、实验原理鸟类胚胎发育是典型的体外发育,利用人工孵化的家禽,可以方便观察其发育过程。鸡胚胎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成蛋阶段和成雏阶段。(1)胚胎在卵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即母体内的发育,也即是成蛋阶段的发育。这个阶段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囊胚期+原肠期。当胚胎发育到原肠期时,已分化形成上胚层和下胚层,从外观上看形如一个圆盘状体即为胚盘,当卵排出体外,因温度下降,胚胎生长发育随即停止。(2)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卵排出体外后,保存在18℃以下的环境中,胚胎发育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当人孵后,胚胎即开始发育。胚胎在孵化过程中发育的时期称孵化期。鸡的孵化期为21天。种蛋人孵后,胚胎在原肠期形成的同时,上胚层像个碟状圆盘,在其末端,细胞不断地向中线集中,形成一条细胞带,称原条。原条细胞通过原沟的底部逐渐转人上胚层与下胚层之间,并分别向两侧扩展,这些迁移至上下胚层之间的细胞称为中胚层。原条细胞也逐渐转人上胚层与内胚层之间,并分别向前伸展,伸展的结构称为头突,后发育成脊索。脊索是胚胎期的纵轴支持器官,最终为脊柱所代替,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由外、中、内三个胚层逐渐形成各种腺体、器官、骨骼、肌肉、皮肤、羽毛和喙,最后形成新的机体—雏鸡。三、试剂与材料鸡的种蛋四、实验步骤1.观察比较种蛋(受精)与非种蛋(未受精)内部结构的差异。2.观看教学片,熟悉鸡的胚胎发育过程。2.人工孵化种蛋,记录鸡的孵化进程及特征。五、实验作业拍照记录鸡孵化进程中的特征变化。[附]1.鸡胚发育进程及特征1胚龄:蛋黄表面有一颗颜色稍深,四周稍亮的圆点,俗称“鱼眼珠”或白光珠。2胚龄:可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其形状很象樱桃形,故俗称为为“樱桃珠”。3胚龄:卵黄囊血管的形状象静止的蚊子,俗称“蚊虫珠”。卵黄颜色稍深的下部似月牙状,俗称“月牙”。4胚龄:蛋转动时,卵黄不易跟随着转动,俗称为“钉壳”。5胚龄: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谷称“起珠”、“单珠”、“起眼”(若为5天整,还可见到些羊水)。6胚龄:胚胎形似“电话筒”,一端是头部,另一端为弯增大的躯干部,俗称“双珠”。可以看到羊毛。7胚龄:白茫茫的羊水增多,胚胎活动尚不强,胚胎在羊水中不易看清,似沉在羊水中,俗称“沉”。正面已布满扩大的卵黄和血管。8胚龄:胚胎较易看到,象在羊水中浮游一样,俗称“浮”。从背面看,卵黄已扩大到背面,蛋转动时二边卵黄不易晃动,俗称为“边口发硬”。9胚龄:蛋转动时,二边卵黄容易晃动,背面尿囊血管迅速伸展越出卵黄,故俗称为“发边”。10胚龄:尿囊血管继续伸展,在蛋的小头合拢,整个蛋除气室外都布满了血管,俗称为“合拢”、“长足”。11胚龄:血管开始加粗,血管颜色开始加深,解剖背部出现绒毛,腺胃明显可辨。12胚龄:血管加粗、颜色逐渐加深。解剖身躯覆盖绒毛。13胚龄:主要观察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日缩小。头部和身体大部分覆盖绒毛,跖、趾出现角质鳞片原基。14胚龄: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增长而逐日缩小,蛋内黑影部分随着胚龄增长而加大,胚胎全身覆盖绒毛,头向气室,胚胎开始改变横着的位置,逐渐与蛋长轴平行。15胚龄:蛋内黑影部分增大。解剖观察,翅已完全成形,跖、趾的鳞片开始形成,眼脸闭合。体内外的器官大体上部形成了。16胚龄:黑影继续燕大,解剖冠和肉髯明显,绝大部分蛋自己进入羊膜腔。17胚龄:以小头对准光源,再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躯干增大,脚、翅、颈变大、眼、头日益显小,两腿紧抢头部。喙向气室。18胚龄:气室向一方倾斜,这是胚胎转身的缘故,俗称为“斜口”、“转身”。解剖头弯曲在右翼下,眼开始睁开。19胚龄:喙进气室,开始呼吸,颈、翅突入气室,头埋右翼下,两腿弯曲朝头部,呈抢头姿势,以便于破壳时挣扎。雏胚开始啄壳,可闻雏鸣叫。照蛋时,可见气室有翅膀、喙、颈部的黑影闪动,俗称“闪毛”。20胚龄:起初是胚胎喙部穿破壳膜,伸入气室内,称为“起嘴”;接着开始啄壳,称“见嘌”、“啄壳”。20.5-21胚龄:出壳。2.鸡的人工孵化鸡属鸟类,鸟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不同,受精卵(种蛋)排出母体后完全依赖外界环境条件继续发育。第1-4天为内部器官发育阶段;5-14天为外部器官形成阶段;15-19天为胚胎生长阶段;20-21天为出壳阶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换气与翻蛋等外界条件将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并使孵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1)温度:温度是孵化过程的首要条件,发育中的鸡胚对温度最敏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鸡胚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所以正确地掌握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在1-18天中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7.5°C-38.6°C;19-21天则应稍低于此温度是36.1°C-37.5°C。如果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增加。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种蛋的孵化时间,同时胚胎发育迟缓并带来死亡。(2)湿度:水是温度的良导体,空气中的湿度对鸡胚胎发育有很大作用。一般要求1-18天相对湿度40%-60%;19-21天相对湿度65%-75%。若湿度过高会妨碍蛋内水分蒸发,使胚胎发育所产生的大量代谢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胚胎畸形。若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阻碍代谢废物的排出及所需氧气的摄入。易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3)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胚蛋中的胚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热能交换,同时调节机内的温度。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和水分。孵化初期,胚胎需要少量氧气可通过酶的作用从蛋黄中获得,而后利用气室的空气,再后则利用尿囊循环与蛋壳上的气孔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胎的气体交换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除胚胎发育初期外,胚胎的气体交换都是由通风换气解决。通风换气还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通风良好时,空气能充分流通还能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热能交换。温度、相对湿度都可保证。(4)翻蛋:翻蛋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胚胎方位,促进羊膜运动,防止胚胎、蛋黄、蛋白与蛋壳之间粘连。胚蛋放置位置必须适当,在1-18天进行定时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种蛋孵化到18天时,将种蛋移到出雏盘上叫落盘。这时胚胎发育完成,在20-21天时开始出壳。出壳时胚胎已经完全长成雏鸡。这时雏鸡的头位于气室中(即鸡蛋的大头部分),健壮的雏鸡先把蛋壳啄开一个小孔,然后慢慢的将小孔向两侧扩大,直至破壳到一半以上时,雏鸡的头便可脱壳而出,而后身体也逐渐自行挣脱出来。1胚龄2胚龄3胚龄4胚龄5胚龄6胚龄7胚龄8胚龄9胚龄10胚龄11胚龄12胚龄13胚龄14胚龄15胚龄16胚龄17胚龄18胚龄19胚龄20胚龄20.5胚龄替补实验实验五精子形态观察及体外获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哺乳类精子的形态结构。2.了解精子体外获能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哺乳动物的精子离开精巢后并没有受精能力,必须要经过成熟和获能才能使卵子受精。精子在附睾中成熟。成熟过程中,在附睾中多种物质的作用下,精子质膜的脂类、糖蛋白、唾液酸、吸收抗原、表面ATP酶等许多成分发生变化,负电荷增加,与凝集素的结合力也发生改变。精子射出后,经阴道和子宫到达输卵管,在壶腹部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张明觉、Austin1951年发现兔子和大白鼠直接排出的精子不能使卵受精,必须在生殖道中停留一段时间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这一现象称为精子的获能。后来研究发现,精子在体外也能完成获能,卵泡液、输卵管分泌物、血清、房水等多种液体都可使精子获能,pH、Ca2+浓度等环境条件对获能也有影响。精子在获能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呼吸明显加强,运动形态和速度也发生很大变化,由直线前进变为曲线运动。体外获能一般分为两步:一是精子的洗涤,经1次或多次离心后除去杂质、死精子、低活力精子、冻精保护液及稀释液等;二是精子的获能处理,主要是使用高离子强度液(His)、钙离子载体、肝素等,以促进钙离子进入精子顶体并刺激精子内部pH升高,从而诱发精子获能。三、试剂与材料1.实验试剂雄性小鼠四、实验步骤1.断颈处死雄性小鼠。五、实验作业观察比较精子在获能前后运动形态和速度的变化。实验六植物组织培养一、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二、实验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三、试剂与材料1.实验试剂MS培养基、无菌水,升汞、酒精、次氯酸2.实验材料银杏枝叶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配制1.母液配制母液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及有机物质四类。2.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3.培养基的灭菌(二)取材、消毒与接种(1)先将剪下的枝条清洗干净,选择新鲜的花柄、嫩梢和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在自来水下冲洗12h,以冲洗掉大的土壤颗粒。(2)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移入无菌操作台进行消毒,先用75%酒精表面消毒30S,再用0.1%新洁尔灭处理1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3)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放入消毒过的培养皿上,在无菌条件下切成0.4~0.5cm长的小段单芽,用无菌滤纸吸干水,立即接种到加有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三个芽,并用封口膜封好。(三)外植体的培养接种后的外植体放入用75%酒精消毒后的干净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7℃,光照周期为光照12h/d+黑暗12h/d,培养基的pH值为5.8,进行培养与愈伤组织的诱导。全部接种工作都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要特别认真、仔细、以防杂菌污染。(四)两周后观察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进行生根生芽诱导五、实验作业1.观察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物在培养中的生长情况。2.观察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物有无污染,分析原因?3.以MS为例,试说明MS培养基中各成分各有何作用。实验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了解2,4-D、萘乙酸对无籽果实形成的诱导作用。2.了解乙烯对果实的催熟作用。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萘乙酸(NAA)等,在适当的浓度下能诱导无籽果实形成。适当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三、试剂与材料1.实验试剂20mg/L2,4-D(用少许1mmol/LNaOH溶解2,4-D,再用蒸馏水定容),500mg/LNAA(用热水或少量95%乙醇溶解NAA,再用蒸馏水定容),40%乙烯利2.实验材料盆栽番茄、辣椒幼苗,香蕉(或大蕉、柿子、芒果等)四、实验步骤1.无籽果实的诱导形成(1)2,4-D诱导无籽果实在番茄开花授粉前用2-3滴20mg/L2,4-D溶液涂在花上,以水处理作对照。果实成熟时,观察果实内籽粒的有无。(2)NAA诱导无籽果实在辣椒开花初期,用2-3滴500mg/LNAA溶液滴在花朵上(或喷花),以水处理作对照。果实成熟时,检查是否有籽。2.乙烯利对果实的催熟作用将采收后的香蕉(或大蕉、柿子、芒果等)用50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5s,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取出果实分别放在箩筐或纸箱内,室温保存。5-10d之内,观察结果。比较果皮的颜色和果实的成熟度五、注意事项1.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材料的时期一定要把握好。2.可尝试使用不同的激素浓度,筛选出激素的最适作用浓度。六、实验作业拍照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对照)并进行分析。
第二篇: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作业2、请你用概括的文字,表述线虫、果蝇、海胆、斑马鱼、爪蟾、鸡和小鼠的基本发育过程。①线虫:受精卵---(卵裂)---→胚胎----(孵化、发育、生长)---→成年线虫②果蝇:受精卵---(卵裂)---→胚盘----(原肠作用)---→胚胎----(孵化)---→幼虫----(第一、二、三龄过程)---→蛹----(变形发育)---→成熟果蝇③海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作用)---→原肠胚④斑马鱼:受精卵---(卵裂)---→囊胚---→球形胚----(原肠作用)---→50%下包---→尾芽期---→体节期---(器官形成、孵化)---→幼体---→成熟个体⑤爪蟾: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作用)---→原肠胚---→神经胚---→尾芽期---→晚芽期---→蝌蚪----(变态发育)---→成体⑥鸡:受精卵---(卵裂)---→胚盘----(原肠作用)---→具有原条和亨氏节的结构----(发育)---→22体节阶段----(器官形成、孵化)小鸡----(发育)---→成熟小鸡⑦小鼠: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作用、器官形成、胎儿生长发育、19~20天发育)---→小鼠3、比较两种细胞定型的特点。自主特化依赖型特化a、多数无脊椎动物具有所有脊椎动物及少数无脊椎动物b、细胞命运由其所获得的卵内细胞命运由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决特定的细胞质组分决定定,细胞的相对位置颇为重要c、卵裂方式不可改变卵裂方式可以改变d、裂球发育命运一般不可改变裂球的命运可改变e、细胞特化发生在胚胎细胞大量的细胞重排和迁移发生在大量迁移之前细胞特化之前或与细胞特化相伴f、产生“镶嵌型”发育产生“调整型”发育4、概述胞质定域的主要类型。①黄色新月与海鞘肌肉形成②极叶与软体动物中胚层形成③生殖质与生殖细胞5、简述Spemann和Mangold证明两栖类早期胚孔的背唇为组织者的实验。将蝾螈胚胎的背唇一直到第一次内胚的囊胚期将发育成上皮的组织部位,这个囊胚将进行第二次内陷,接着形成两个一模一样都包含体节、神经管、脊索和肠管的结构的同时存在的胚胎,最后形成两个蝾螈但他们连体。这一实验证明两栖类早期胚孔的背唇为组织者。6、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实现的3个重要条件是什么?1.携带有丰富的遗传信息以及他们具有复杂的表达调控机制是细胞分化建立的前提。2.细胞间的复杂信号系统的存在及由此引导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3.细胞间质是细胞分化的依托并为之提供了必要的微环境。7、调控细胞分化差异基因表达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水平?举例说明这种调控是如何实现的?①转录前水平:染色质水平下的基因活性调控,调节哪些核基因转录成RNA;②转录水平:启动子,增强子,转录因子,激素等;③RNA加工水平:核RNA的选择性加工,不同的拼接将导致同一条核RNA产生不同的转录子;④翻译水平:mRNA的选择性翻译,调节哪些mRNA翻译成蛋白质;⑤翻译后水平:差别蛋白质加工,选择哪些蛋白质加工成为功能性蛋白质。8、就目前人们对信号传导的认识,请说出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主要信号调节途径有哪些?①TGFβ信号途径②Wnt信号途径③Hedgehog信号途径④Notch信号途径⑤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⑥JAK-STAT信号途径⑦视黄酸途径9、请你谈一下目前人们对线虫、果蝇、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干细胞的决定和它们向生殖原基迁移方面的了解。生殖干细胞的决定:①线虫:线虫原生殖细胞的命运决定于pie-1,缺失导致向体细胞分化②过瘾:果蝇中含有极质的极细胞将分化为原生殖细胞,决定果蝇原生殖细胞命运的基因有gerncell-less、那弄死、poplargranuleconponent、oskar③两栖动物:生殖细胞命运也决定于生殖质,生殖质定位于卵的植物极,富含RNA和蛋白质④哺乳动物:生殖干细胞来源于原肠胚时期的上胚层中,存在诱导信号BMP生殖原基迁移:(1)果蝇:原始生殖细胞起源于胚胎的后端,经后中肠穿过肠壁和中胚层,形成两个分离的队列,最终聚集在生殖腺中。②两栖类:生殖质的迁移与kenesin-likeprotein有关。迁移路线:植物极-囊胚腔腹内侧内层细胞形成pgcs→幼虫后场后部聚集→沿肠向背部迁移至中肠背部的生殖嵴中。③哺乳动物:经过内胚层、尿囊、卵黄囊到达后肠,再沿后肠背壁向前迁移到达生殖嵴。10、配子发育分化的4个核心内容是什么?①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配子,二者结合恢复双倍体②配子的分化与成熟,保证受精特异性和唯一性③建立和储存子代发育必备的信息以及营养成分④与亲本性成熟以及性生理活动的协调11、比较脊椎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分析两种配子细胞发育程序设计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相同点:都经过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分裂期;产生单倍体的细胞不同点:①场所和连续性精子发生:均在精巢内完成,连续;卵子发生:整个过程不一定都在卵巢内完成,非连续②精卵发生数目:精多(亿)卵少(1~百万)③减数分裂均等性:精细胞均等,产生四个等大的精细胞;卵母细胞不均等,产生一个均等的卵子和2-3个极体④细胞质分化时间:精子晚,两次成熟分裂后进行、卵子早,初级卵母细胞阶段⑤辅助细胞参与:支持细胞(精子发生)滤泡细胞(卵子发生)⑥细胞间桥持续时间:精子整个发生过程\卵原细胞阶段12、在保证受精的专一性方面,动物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请结合例子加以说明。①精子在受精中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卵子并为卵子提供单倍体的核②绝大多数动物为单精入卵(有尾两栖类、鸟类等为生理性多精入卵,仅一个形成雄原核,并与雌原核结合)。受精过程通常是一个大量精子参与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卵细胞凭借两套机制阻挡多余精子入卵,即快封闭反应(膜电位变化)和慢封闭反应(皮层反应)13、在保证受精的唯一性方面慢封闭反应过程中包括哪些主要的步骤?①顶体与卵黄膜的接触触发②在精子的入卵点,通过卵黄膜上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释放Ca++激发皮层反应③形成受精膜的慢速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14简述受精时,精子是如何识别并激活卵子(受精时的PI信号传导系统)①精子激活因子与卵膜表面受体结合②受体通过G蛋白偶联到内表面的PLC上③PLC被激活,裂解PIP2成为IP3和脂质DAG④IP3扩散到胞浆中,与沿内质网分布的IP3受体结合,刺激Ca++从ER中释放,并激活下游反应⑤Ca++激活皮层颗粒膜上的葡聚糖酶,引起皮层反应⑥DAG在Ca++的参与下,与胞浆来的PKC结合,激活PKC⑦PKC将ATP的磷酸盐转运到膜上,刺激膜上离子通道开启,使胞浆中pH升高,使RNP释放mRNA,合成蛋白质⑧PKC转运磷酸盐到核内,启动DNA复制15早期卵裂与一般的细胞分裂有什么重要的不同?今天人们对造成这种区别的分子机制的了解是什么?①早期卵裂只有S期和M期②胚胎早期细胞内储备大量母源前体MPF,细胞进行M-S分裂循环;③分裂球的体积下降但胚胎总体积不变分子机制:胚胎早期细胞内储备大量母源前体mpf,细胞进行m-s分裂循环;当合子基因启动后细胞便逐渐进入正常的g1-s-g2-m分裂循环周期之中16、阐述目前我们对果蝇卵裂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机制转变的了解。①前7次核分裂极快——排卵时,贮存于卵质中的pre-MPF的t-14、y-15被母源性的cdc25去磷酸化,持续保持MPF活性②7-13次变缓——周期蛋白在M相开始降解,但母源性的cdc25持续存在③14次以后——合子型string基因表达,产生合子型cdc25磷酸酶(G2相末期)④17次以后,CyclinE成为DNA复制的限速因子,使细胞增加了G1期17请说明海胆、爪蟾、斑马鱼、鸟类胚胎发育组织中心的位置。(1)海胆:次级间质细胞②爪蟾:背唇③斑马鱼:胚盾④鸟类:亨氏节18叙述爪蟾原肠作用过程中发生在背唇处的细胞迁移活动。当细胞运动至背唇时,他们卷入胚胎内部,彼此之间继续采用插入混合方式,沿中侧轴集中处延伸,形成窄而长的中胚层带。中胚层带前端向动物极迁移,牵拉附在上面的表面细胞向动物极运动,并形成原肠顶壁19比较海胆、文昌鱼、斑马鱼、爪蟾、鸟类和人等原肠作用过程中细胞迁移方式的异同。海胆:植物极变平加厚,植物极小细胞移入形成初级间质细胞,形成骨针等中胚层结构。植物极细胞层内陷形成原肠,内胚层建立。原肠顶部细胞移入成为次级间质细胞,它们迁入残余囊胚腔,形成中胚层。文昌鱼植物极预定内胚层细胞伸长,形成加厚的扁平植物极板,植物极板内陷。斑马鱼胚盘细胞沿卵黄四周下包。初期胚盘内层细胞向外周迁移,插入表层细胞中,然后表层细胞向植物极方向卵黄表面下包,直到将卵黄全部包围起来。当胚盘细胞包绕一半卵黄时,包被层四周边缘区开始加厚成胚环,它由外层上胚层和内层下胚层构成。爪蟾从靠近赤道的边缘带开始,涉及边缘带细胞内陷,此时动物极细胞外包并向胚孔集中。当移动的边缘带细胞到达胚孔时,它们转向内侧并沿外部细胞片的内表面移动。鸟类胚盘后端细胞向胚下腔中迁移,并与其他部分汇合,由后部边缘区的上胚层加厚形成原条,原条内陷成原沟,最早穿过原条进入囊胚腔的细胞向头部移动成为前肠内胚层当亨氏结移至明区中央时,亨氏结与原条一起后退,在此过程中长出脊索。亨氏结退至最后端将形成肛门区。人内细胞团分裂为两层。与囊胚腔接触的一层为下胚层,将用于形成卵黄囊;另一层为上胚层。上胚层细胞间的缝隙将合并、扩大成为羊膜腔,上胚层将发育为胚胎的本体。20在脊椎动物三胚层的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脊索的结构,脊索在神经胚的发育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述当前对这一过程的了解。①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进而内陷形成神经管②脊索细胞分泌和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可诱导体节特化21请简述哺乳动物三胚层与各成体器官发生间的对应关系。①内胚层—消化系统②中胚层—泌尿系统、生殖器官、心脏、血管、体腔③外胚层—脑、脊髓、皮肤22脊椎动物中胚层在发育中形成哪5个过渡性的区域性结构?①脊索中胚层②轴旁中胚层③中间中胚层④侧板中胚层⑤头部间质23以爪蟾为例,说明初级胚胎诱导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几个阶段细胞间如何相互作用的。①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卵裂期)②脊索诱导背部外胚层形成神经外胚层并进一步分化③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域化24果蝇同源异型基因组在第三染色体上形成两个复合体,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以及它们的表达调控元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有什么特征?①由pair-rule、gapgenes共同调控②自我调节:部分Home-Cgene产物可自身调节其基因的表达③Home-C的相互调节④正向控制和负向控制的机制:26简述附肢再生的基本过程。①创伤愈合:伤口周边表皮修复切口表面②组织破坏和去分化:在残留附肢中出现大片的组织溶解。此时创伤表面下的区域释放胶原酶,使已存在组织的细胞相继失去已分化的特征,彼此之间及与细胞外基质间分离,形成松散的间质。以前的软骨,骨和结缔组织的细胞都呈现胚胎期间质细胞的形态③再生芽基的形成:去分化的细胞在顶外胚层帽下形成一堆突起,称为再生芽基。芽基迅速分裂增生,并产生新的附肢结构④形态发生和分化:在芽基中第一个分化的组织是软骨。它首先出现于残存骨的尖端,并在其远端生长,逐渐附加使其完整恢复。当软骨完成其重建后,再生的软骨进行骨化。新形成软骨周围重新出现肌肉,残存肌肉未端也增生,共同构建恢复原状。血管从断肢残桩延伸到再生的芽基中,最后形成与原来血管分布相同的模式。许多神经在截肢时被切断,在截肢后很快神经纤维长入伤口处,并重建成原来的神经支配模式。
第三篇:发育生物学第三讲幻灯片1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人体发生发育学》课件第三讲人胚早期发育(二)思考题主讲:邹礼乐幻灯片2幻灯片3幻灯片4时间:4-8周主要变化(胚内):胚体形成——盘状胚逐渐变为圆柱形胚体三胚层分化——三个胚层逐渐分化为各种器官的原基幻灯片5(一)胚体形成原因:三个胚层的不均等发育,各部位生长速度不等。过程:头褶、尾褶、左右侧褶结果:伴随三胚层的分化,盘状胚逐渐变为圆柱形的胚体。幻灯片6头、尾褶左右侧褶幻灯片7生长速度不一样:①外胚层>内胚层②中轴>边缘③头尾方向快,头端>尾端左右侧褶头褶尾褶1.胚胎形成C形筒状胚体;2.外胚层包于胚体外表;内胚层卷折到胚体内部,形成头尾方向的原始消化管;3.口咽膜和泄殖腔膜分别转到胚体头和尾端的腹侧;4.体蒂和卵黄囊在胚体腹侧合并,外包羊膜,形成原始脐带;5.胚体突入羊膜腔,浸泡于羊水中。幻灯片8胚胎各期外型特征:1-2mm3mm幻灯片95mm10mm31mm14mm22mm幻灯片10“Aperson’saperson,nomatterhowsmall!”幻灯片11幻灯片12幻灯片13胚胎及胎儿外形特征:一泡二盘三胚层,四柱五弓肢芽生,六周脐成七指现,八周颜面似人形;三月已能分性别,四月可感胎儿动,五月生毛始吞咽,六月眉甲肤皱红,七月睑开睫毛生,八月睾丸下降中,九月嗅味体渐丰,十月毛脱足月生。幻灯片14(二)三胚层分化1.外胚层分化幻灯片15幻灯片161)神经管形成神经沟外胚层神经板神经褶神经管(前神经孔、后神经孔)背中线脊索诱导前神经孔神经褶神经褶神经板神经沟后神经孔幻灯片17幻灯片18幻灯片19神经管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脑、脊髓视网膜、视神经、神经垂体神经管中央的腔成为中央管或脑室幻灯片20前神经孔(25d)无脑畸形后神经孔(27d)脊髓裂未闭合未闭合无脑畸形伴脊髓脊柱裂幻灯片212)神经嵴形成一些神经褶细胞→神经嵴→PNS的原基(神经节、神经),黑素细胞,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颈动脉体Ⅰ型细胞等。幻灯片22表皮及其衍生物;(眼耳鼻)感觉上皮;腺垂体;牙釉质;口腔及肛门粘膜上皮。幻灯片232.内胚层分化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1.内胚层原始消化管(前肠、中肠、后肠)卷折幻灯片24内胚层分化→消化管、消化腺、下呼吸道和肺上皮中耳上皮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上皮胸腺上皮膀胱上皮幻灯片253.中胚层的分化幻灯片26中胚层: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幻灯片27⑴.轴旁中胚层体节(somite,头尾,3对/天,共42-44对)体节的分化:中轴骨(脊椎骨)、软骨及CT;真皮及皮下组织;四肢和体壁骨骼肌。幻灯片28⑵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大部分器官和结构间介中胚层幻灯片29胚内体腔⑶.侧中胚层体壁中胚层,脏壁中胚层幻灯片30幻灯片31脏壁中胚层体壁中胚层胚内体腔1)体壁中胚层→腹侧和外侧体壁的骨骼、骨骼肌和CT;胸膜、腹膜、心包膜壁层2)脏壁中胚层→消化管壁上肌组织、结缔组织;胸膜、腹膜、心包膜脏层3)胚内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幻灯片32小结:中胚层分化(1)轴旁中胚层:中轴骨、骨骼肌和背侧的真皮(2)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主要器官(3)侧中胚层:腹侧、外侧体壁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消化管壁的肌肉、结缔组织;胚内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心脏:生心区中胚层;血管:中胚层内的间充质幻灯片33幻灯片34小结:第一周:受精,卵裂,胚泡形成,植入(开始)第二周:植入完成,二胚层胚盘形成,滋养层发育第三周:三胚层形成,绒毛膜形成第四-八周:胚体外形建立,三胚层分化,胎膜、胎盘的发育幻灯片35幻灯片36(一)胎膜: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胚体以外的附属结构;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幻灯片371、绒毛膜1)形成: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胚外中胚层,绒毛绒毛膜幻灯片382)绒毛发育:初级绒毛干→次级绒毛干→三级绒毛干(发出游离绒毛)细胞滋养层壳幻灯片39三级绒毛干细胞滋养层壳绒毛膜胚外体腔幻灯片403)绒毛膜分类:丛密绒毛膜:邻接基蜕膜,绒毛密集分支多,参与胎盘形成;平滑绒毛膜:邻接包蜕膜,绒毛稀少、退化。丛密绒毛膜平滑绒毛膜幻灯片41胎盘基蜕膜丛密绒毛膜壁蜕膜羊膜包蜕膜平滑绒毛膜羊膜腔幻灯片424)绒毛异常发育:血管发育不良,胚胎发育迟缓或死亡;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幻灯片432、羊膜1)半透明薄膜=羊膜上皮+胚外中胚层2)羊膜→羊膜腔→羊水幻灯片44第7周胚、羊膜囊与绒毛膜幻灯片453)羊水循环吞咽分泌羊水羊膜胎儿排尿吸收幻灯片464)羊水异常情况:(正常500—1000ml)羊水过多:>2升,提示无脑畸形、脑积水或食管闭锁;羊水过少:尿道闭锁,可引起粘连。幻灯片475)羊水的功能:保护胎儿,缓冲外力;利于胎儿运动,防止粘连;维持胎儿体温;产时扩张宫颈,冲洗产道;羊膜穿刺——诊断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疾病。幻灯片483、卵黄囊:1)位置与组成:下胚层与胚外中胚层2)演化:无卵黄,逐渐退化幻灯片493)意义: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形成的血岛。幻灯片50人类原始生殖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尾侧的内胚层,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到生殖嵴,分化为生殖细胞,并诱导生殖腺形成。生殖腺嵴原始生殖细胞幻灯片514、尿囊1)形成:卵黄囊尾侧伸入体蒂的盲管。幻灯片522)演化:人胚尿囊仅存数周即退化.尿囊闭锁后形成膀胱至脐的脐正中韧带。脐尿瘘3)存在意义:胚外中胚层两条尿囊动脉→两条脐动脉两条尿囊静脉→一条脐静脉幻灯片535、脐带1)脐带结构:外被羊膜内含体蒂分化的粘液性结缔组织脐动脉两条脐静脉一条退化的卵黄囊、尿囊遗迹幻灯片542)脐带作用:胎儿血与母血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3)脐带长度:足月胎儿脐带长40~60cm,粗1.5~2cm。4)脐带异常:脐带过短(<35cm)→娩出时引起胎盘早剥,造成出血过多;脐带过长(>70cm)→脐带绕颈、打结、缠绕肢体→致胎儿发育不良,甚至窒息死亡。幻灯片55胎膜变化示意图幻灯片56(二)胎盘1组成:胎儿部←丛密绒毛膜母体部←基蜕膜幻灯片572特点——足月时:1)圆盘形,d=15-20cm,w=500g2)胎儿面:光滑,覆有羊膜,附有脐带3)母体面:粗糙,15-30个胎盘小叶幻灯片583胎盘的组织结构:绒毛间隙绒毛膜板绒毛胎盘隔基蜕膜胎盘小叶细胞滋养层壳幻灯片59胎盘的组织结构:3层结构1)胎儿面:绒毛膜(板)2)中层:绒毛(绒毛干,游离绒毛),绒毛间隙(母血)3)母体面:基蜕膜→胎盘隔→胎盘小叶幻灯片60(4)胎盘血液循环:螺旋动脉母体绒毛间隙子宫静脉胎盘屏障绒毛毛细血管脐动脉胎儿脐静脉幻灯片61(5)胎盘膜(屏障):定义: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胎盘膜或称胎盘屏障。幻灯片62组成:1)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2)绒毛结缔组织;3)细胞滋养层及其基膜;4)合体滋养层。earlystageafter4thmonth幻灯片63胎盘绒毛电镜图(示胎盘屏障)幻灯片64(6)胎盘功能:1)物质交换:某些药物、病毒、化学物质通过,引起畸形:“反应停”事件→海豹肢儿有机汞→先天性水俣病风疹病毒→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白内障和青光眼幻灯片652)内分泌功能: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黄体发育和分泌;第2周出现-妊娠测试HPL:人胎盘催乳素,促进乳腺发育和胎儿生长。孕激素和雌激素:第4月开始分泌,逐渐替代黄体。均由合体滋养层合成和分泌幻灯片66思考题名词:体节、血-胎盘屏障简述外胚层、中胚层的分化简述胎膜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幻灯片67胚内体腔:幻灯片68幻灯片69
第四篇: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问题研究生物学教学论文: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问题研究发育生物学是融合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来研究分析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发育、生长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及其机理。发育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迄今,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展都与发育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发育生物学的进展.发育生物学成为了近年来世界上生命科学最活跃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同时,发育生物学又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动物胚胎与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生态模式合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与组织培养等新兴的医学产业工程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因工程发展为成熟的实用技术的基础。发育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木科专业动物系列必修的专业课,我院从2007年起正式将发育生物学课程列入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木科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效果令人鼓舞.笔者结合自己在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的亲身体会,就发育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1、加强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发育生物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总结还在不断进行,系统性还不够成熟完备,缺乏一个普遍公认的学科框架结构和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因此各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教学特色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选用与之相应的所选用的教材,讲述的重点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在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时,教学内容主要以注重基木知识、基木原理及对特定发育过程注重代表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合理配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图式形成机制发育生物学主要讲授的就是在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的基础上,以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为核心,以DNA为模板利用一维信息调节控制三维形态结构的构建,细胞和组织自我构建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过程以及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发展学生通过对基木内容的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木质一。对于我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木科生,发育生物学课程安排在人四上半学期讲授,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全面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关键已不再是基础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如何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再去理解发育问题课程讲授过程中,原则上在不偏离发育问题这个主线的前提下,要更侧重新知识,新科技,新技术,尤其是重大理论的新突破的介绍及讨论发育生物学的知识翻新速度非常快,新热点、新信息层出不穷,应该及时将这些新动态有选择的补充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当代发育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发育生物学的热点内容既包括动物发育的进化机制、性别决定机制,也包括基因组和蛋白组在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信号转导的研究这些内容都是在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对发育知识的延伸,对发育理论的深化这些内容一方面在更深层次上揭不生命木质问题,一方面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发育生物学的热点内容,应该按照专业和学生层次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的讲授。2、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增加有关生产实践的内容,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基础.例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动物性细胞的分离、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发育及调控机理;利用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及转基因动物进行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动物和人类发育的分子机制,阐明发育木质,探讨动物和人类的疾病的治病机理.治病机理的讲授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材,要在基木理论的基础之上,把现今最前沿的研究进展介绍给同学们如发育机制的进化、动物发育的环境调控、同源发育途径、皮肤干细胞、器官移植、癌基因机理等等治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等等还可以指导同学们运用植物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植物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发育,传粉和受精作用,胚胎发育的问题,探讨植物生殖的机理和植物生殖器官发育的规律,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一。3、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调动不起来,妨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网络中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生动的图片,影片,动Ilq和FLASH等)为学生理解复杂的分子发育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使学生对许多复杂的慨念和问题的理解得到了易化,把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图片、动画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深奥的发育原理或发育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力求简单明了了。例如:在讲授各类动物各阶段发育之前可以放一段发育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发育的过程;在讲授细胞运动时可以加入一些关于细胞运动的动画和FLASH,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运动的方式.但是,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在短时间内表达的知识量过大,画面切换较快,造成大多数学生消化不了庞大的知识量、对后续的知识理解困难,久而久之就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吸收两者的优点,避免各自的不足,对学生的反应多加注意,一日_发觉学生出现疑虑,要放慢放映速度,增加讲解,适度用板书强调重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要使板!i和多媒体达到“静”和“动”相结合。4、教学形式和考试方法更加灵活多样采用启发式教学或者互动式教学在前一节课时留下预习问题;讲授前,提出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有关木章节内容的几个问题,使之带着求知欲去听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讲授完成后,还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学生加深理解的过程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采用“学习互助小组”的模式把学生随机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设置一个负责人,教师布置与小组数目相对应的英文文献,要求小组进行解读,由负责人组织该组学生进行讨论,指定某成员制作课件,少十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讲解小组的体会和领悟到的知识,而其他的同学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起引导作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在一个学期内集中在几节课中进行,也可在日常授课中选择适当的时间来进行某一个小组通过这种方法使大家对文献中的新知识点达成共同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加深了对发育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营造了畅所欲言的学习讨论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考试只是一个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手段,所以发育生物学考试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我校的发育生物学考试成绩有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各占30%和70%.平时成绩根据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打分,期末考试所考查的内容要多一点开放式的题目,这样既能考查学生掌握基木知识的程度,又能考察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思考的能力,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究性。总之,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相互渗透而形成的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于一体的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发育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完善,生物技术专业的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显得更为重要教师除了增加自己的学科知识外,还希望能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去考虑构建更为科学的、更为系统化的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论文参考文献:[1]张红卫.发育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17.[2]戴忠民.浅谈提高发育生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39-140.[3]彭勇波,赵霞.生物技术专业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2-23.[4]张根华.发育生物学课程现状与教学内容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12(12):111-112.[5]张文静,顾延生,王红梅,等.“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2):95-98
第五篇:提交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汇总[精选]细胞生物学实验CellBiologyExperiment目录1.显微镜的结构及细胞形态观察、大小测量和死活细胞鉴定2.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3.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4.DNA的细胞化学——Feulgen反应5.多糖的显示——PAS反应6.细胞内碱性蛋白和总体蛋白的原位显示7.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观察和永久制片技术8.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9.蚕豆根尖微核试验10.膜的通透性11.血细胞的分化和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观察实验报告要求1.注意页面四边留白,不要挤到页边!2.抬头填写完整。3.注意事项自己总结,不要抄袭!4.组长检查后上交存档。生物绘图注意事项1.2H以上绘图铅笔削尖、绘图橡皮、直尺2.边看显微镜边按视野中实际情况绘图,以精确为主,不能艺术加工。3.应找到最典型、最能说明绘图目的的物像来绘图。先轻勾出轮廓,检查无误后,再以准确清晰的线作最后描绘。①实线表示轮廓,虚线表示被遮蔽但需表现的轮廓,线粗细应均匀有规律②圆点的疏密表示明暗、凹凸(越暗的地方点越多)点点时笔尖直立,点大小、疏密要均匀、整齐、浑圆,不能像“,”。4.用尺向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线右端平齐字注在右侧。图下方写上所画图的名称及放大倍数。图的右侧和下方需写文字说明,所以图应绘在绘图纸上偏左上方的位置。5.一幅图只要详细画出部分结构,其余勾画出轮廓即可。规范不规范实验一普通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形态观察、大小测量和死活细胞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性能,掌握使用方法。2.了解细胞的一般形态和基本结构。3.掌握显微测微尺的使用,对细胞大小有一直观认识。4.了解鉴定死活细胞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显微测微尺的使用镜台测微尺:表示绝对长度,长1mm,分成100小格,每小格为0.01mm。不被用来直接测量,而是用它来校正目镜测微尺,故其质量对所测微体影响极大。目镜测微尺:是一块比目镜筒内径稍小的有标尺的圆形玻璃片,标尺长10毫米、分为100格。需要镜台测微尺校正为绝对长度再测定细胞大小。2.死活细胞鉴定:台盼蓝是一种低毒的活体染色剂,只能透过质膜受损的细胞或死细胞。三、实验用品1.试验材料:洋葱内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扁平、多边形的,形状不很规)2.试剂0.2%台盼蓝溶液3.仪器测微尺(2套)、普通光学显微镜、刀片、镊子、玻璃滴管、吸水纸、牙签。四、试验方法一、细胞死活的鉴定0.2%台盼蓝染色5-10分钟后进行观察。二、细胞大小测量1)测量时,镜台微台尺换成样本,2)目镜测微尺来测量细胞的大小3)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则需对目镜测微尺重新进行标定。三、细胞形态的观察五、注意事项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注意的问题1.口腔上皮细胞主要分布在口腔两侧颊部。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漱净的口腔任意一侧的颊部,轻轻刮几下。2.取材前,口腔一定要用清水漱净,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3.用方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动,不要刮在牙缝里,因为牙齿上刮下来的是食物碎屑,不是口腔上皮细胞。六、作业1.绘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及洋葱内表皮细胞图(2-3个细胞)2.列表写出洋葱内表皮细胞长轴、短轴长度,并计算平均值。(取3个细胞)3.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注意的问题4.生物绘图注意事项实验二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2、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了解植物细胞液泡系的发育过程。二、实验原理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它的目的是显示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活染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根据所用染色剂的性质和染色方法的不同,通常把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染与体外活染两类。体内活染是以胶体状的染料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料的胶粒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结构里,达到易于识别的目的。体外活染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物分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活体染色之所以能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的部分,主要是染料的电化学特性起重要作用。碱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阳离子,酸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有阴离子,而被染的部分本身也是具有阴离子或阳离子,这样,它们彼此就发生了吸引作用。但不是任何染料都可以作为活体染色剂之用,应选择那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极小的染料,而且总要配成稀淡的溶液来使用。一般是以碱性染料最为适用,可能因为它具有溶解在类脂质的特性,易于被细胞吸收,JanusgreenB和中性红两种碱性染料是活体染色剂中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染色各有专一性。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细胞色素氧化酶,该酶能使詹姆斯绿B保持在氧化状态,呈现蓝绿色从而使线粒体显色,而细胞质中的染料被还原成无色。液泡5是细胞内浓缩产物的主要场所,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中性红是液泡的特殊染色剂,将液泡染成红色。在活细胞中,细胞质和细胞核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染料会弥散开来,使核着色。三、实验用品(一)器材显微镜、恒温水浴锅、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牙签、吸水纸等。(二)试剂1、Ringer溶液生理盐水、缓冲液氯化钠0.85g(变温动物用0.65g);氯化钾0.25g;氯化钙0.03g;蒸馏水100ml2、10%、1/3000中性红溶液称取0.5中性红溶于50mlRinger溶液,稍加热(30-40度)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否则易氧化沉淀,失去染色能力。临用前,取已配制的1%中性红溶液1ml,加入29mlRinger溶液混匀,装入棕色瓶备用。3.1%、1/5000詹姆斯绿B溶液称取50mg詹姆斯绿B溶于5mlRinger溶液中,稍加微热(30-40度)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1%原液。取1%原液1ml加入49mlRinger溶液,即成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以保持它的充分氧化能力。(三)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小麦幼根根尖。四、实验方法(一)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载玻片→37℃水浴锅的金属板→滴两滴詹纳斯绿B染液牙签→从口腔粘膜刮取上皮细胞→放入载玻片染液→染色10-15分钟(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四周溢出的染液→观察2.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载玻片→撕取一小片洋葱鳞茎内表皮滴→一滴詹纳斯绿B染液→染色10-15分钟吸去染液→加一滴Ringer液,注意使洋葱内表皮展平→盖上盖玻片→观察(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刀片→小麦幼苗根尖→切一纵切面→中性红染色5-10分钟吸去染液→加一滴Ringer液→盖上盖玻片→镊子轻轻下压盖玻片→观察五.实验结果在小麦根尖细胞制片中,可见细胞质中散在很多大小不等的染成玫瑰红色的圆形小泡,这是初生的幼小液泡。然后,由生长点向延长区观察,在一些已分化长大的细胞内,液泡的染色较浅,体积增大,数目变少。在成熟区细胞中,一般只有一个淡红色的巨大液泡,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空间,将细胞核挤到细胞一侧贴近细胞壁处。六.注意事项1、詹姆斯绿B溶液现用现配,以保持它的充分氧化能力。2、实验中速度要快,以免组织细胞死亡。七、作业1.画出你所观察到的线粒体和液泡的图像.2.总结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细胞器分离的过程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破碎细胞和细胞组分的分离。叶绿体的分离采用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组织匀浆、分离。叶绿体的分离采用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差速离心的分辨率不高,沉降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粒子不容易分开,常用于其他分离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三、实验用品1.材料:菠菜叶片2.试剂:蒸馏水,0.35mol/L氯化钠溶液3.仪器:普通离心机、天平、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吸水纸等四、实验方法1.菠菜叶片(去叶脉)3g→0.35mol/L氯化钠15ml→研磨(冰浴)→匀浆过滤(6层纱布)→滤液在1000rpm离心2min→弃沉淀,上清液3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液→沉淀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用0.35mol/L氯化钠溶液悬浮→滴片观察2.取叶绿体悬液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结构3.菠菜叶手切片观察新鲜菠菜叶,刀片切出一斜面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NaCl溶液,盖上盖片,显微镜下观察。用镊子摄取或刀片刮取新鲜菠菜叶片叶肉,滴加1-2滴NaCl溶液,作临时装片。五、实验结果1.普通光镜下,可看到叶绿体为绿色橄榄型,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含有较深的绿色颗粒,即基粒。2.菠菜叶手切片在普通光镜下可以看到三种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叶肉细胞呈长方形或类方形,内含大量带有绿色的叶绿体颗粒。另外,视野下还可见到大量散在的点状或类圆状叶绿体颗粒。3.红辣椒细胞中有许多红色小颗粒,这就是杂色体。杂色体分散在细胞质中。六、注意事项1.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2.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3.离心机使用:离心管要平衡七、作业1.根据显微观察结果,绘制菠菜叶的结构模式图。实验四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观察和永久制片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细胞内细胞骨架的光学观察方法,了解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分布特点。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指细胞质中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络结构,按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分化和物质运输等起重要作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形态学观察多用1%TritonX-100处理细胞,可将细胞质膜中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被溶解抽提,而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被保存,再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使得胞质中细胞骨架得以清晰显现。TritonX-100: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去污剂)。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细胞时,可将细胞质膜中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被溶解抽提,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这样,使细胞骨架图像更清晰。考马斯亮蓝R250是一种普通的蛋白质染料,它可以使各种细胞骨架蛋白质着色,并非特异地显示微丝,但是由于有些细胞骨架纤维在该实验条件下不够稳定,例如微管;还有些类型的纤维太细,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因此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微丝组成的应力纤维(微丝束),直径约40nm左右。戊二醛能固定,较好的保存细胞骨架成分。M-缓冲液:稳定F-肌动蛋白使得细胞骨架纤维保持聚合状态并且较为舒张,便于观察。磷酸缓冲液(PBS):含有生理盐水,可使细胞不被破坏,能保持原有状态下的结构。三、实验用品1.实验材料新鲜洋葱鳞茎的内表皮。2.实验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10mL小烧杯、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PH计、水浴锅。3.试剂:M-缓冲液、磷酸缓冲液(PBS)、3%戊二醛、1%Triton-100、0.2%考马斯亮蓝R250四、试验方法21.用镊子撕取洋葱鳞叶内侧的表皮若干片(约0.5cm大小若干片),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PBS(1.5mL左右),使其下沉(10min左右)。2.吸去缓冲液,用1%TrionX-100处理15-20min。3.吸去Tri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5min。4.用3%戊二醛固定30min。5.PBS(1.5ml左右)洗3次,每次3min,滤纸吸去残液。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至少30min。7.蒸馏水洗涤2次,然后将样品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8.选取观察效果好的制作永久切片于脱水剂中每级5-10min,第一滴阿拉伯树胶封片。五、实验结果观察:镜下可见洋葱表皮细胞轮廓,微丝束呈深蓝色。转换高倍镜观察,转动微调,可见细胞骨架的立体结构。六、注意事项:1.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不可带茎肉,样本要展开铺平。2.去垢时间不要超过30min。3.染色时间需掌握好,必要时可分别设不同染色时间比较。4.由微丝组成的应力纤维(张力纤维)是一种动态结构,细胞充分贴壁铺展时纤维挺直、丰富;反之,细胞收缩变圆,应力纤维弯曲,甚至部分解聚消失而显稀少。七、作业绘出植物细胞骨架微丝的分布图。(2-3个细胞)补充:①6mmol/LPBS(pH6.8)A液:NaH2PO4·2H2O936mg/1000mlB液:Na2HPO4·12H2O2148mg/1000ml工作液:A液53.7ml+B液46.3ml(用NaHCO3调pH值至6.8)②M缓冲液(pH值7.2)咪唑50mmol/LKCl50mmol/LMgCl20.5mmol/LEGTA1mmol/LEDTA0.1mmol/L巯基乙醇1mmol/L甘油4mmol/L加蒸馏水至1000ml,用1mol/LHCL调pH值为7.2。③1%TritonX-100:TritonX-1001mlM缓冲液99ml④0.2%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考马斯亮蓝R2500.2g甲醇46.5ml冰醋酸7ml蒸馏水46.5ml5.3%戊二醛25%戊二醛12mlPBS(2液)88ml⑤脱水剂50%乙醇70%乙醇95%乙醇100%乙醇二甲苯实验五DNA的显示——Feulgen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Feulgen染色反应原理;2、掌握Feulgen染色的方法,观察染色结果。二、实验原理根据DNA经盐酸水解后,打开了嘌呤碱基和脱氧核糖连接的键,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这些醛基就在原位与Schiff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的化合物。所以凡有DNA的部位,就呈现为紫红色。Feulgen反应是特异性显示DNA的最经典方法,即可进行DNA定位显示,又可用显微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Feulgen反应对组织中DNA的检测具有高度专一性。组织中除DNA外还有多糖、RNA和其他自由醛基可以被盐酸酸解掉。三、实验用品四、实验方法①取小麦根尖和洋葱内表皮(绿豆大小)浸入预热至60℃的1NHCl中水解,时间10min。10②蒸馏水洗后,转入Schiff液中避光染30min,待根尖变为深红色;③在新配亚硫酸水中洗3次,每次1min;④自来水洗5min,在载玻片上切下深红色根尖备用;⑤制片镜下观察,根尖镊子捣碎压片。五、注意事项六、作业绘图描述所观察到的试验结果。实验六多糖的显示——PAS反应一、实验目的通过PAS反应,了解糖原显示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糖原在细胞中的分布。二、实验原理PAS反应是显示多糖的最经典、也是最直接的细胞化学方法。用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过碘酸处理使多糖中葡萄糖的乙二醇基氧化成两个游离的醛基,醛基与Schiff试剂结合可形成紫红色的化合物,颜色深浅与多糖含量成正比。单糖易被抽提掉,多糖包括糖原、粘多糖、粘蛋白、糖蛋白、糖脂、淀粉和纤维素。三、实验用品1.材料:马铃薯块茎2.试剂:0.5%高碘酸、schiff试剂、亚硫酸水、70%酒精3.器材: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水浴锅四、实验方法1、取马铃薯块茎切成薄片,浸入过碘酸溶液10分钟;2、用70%的酒精冲洗1次;3、将薄片放入Schiff试剂中20-25分钟;4、在新配亚硫酸水中洗3次,每次1min;5、蒸馏水洗片刻;6、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吸去水分,加上盖玻片,镜下观察。五、注意事项按上述操作,细胞中水溶性糖类已丧失,被染色的是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六、作业绘制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六细胞内碱性蛋白和总体蛋白的原位显示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胞内酸、碱性蛋白的鉴别方法;2.了解酸、碱性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带负电,在酸性环境中,蛋白质带正电。所以,利用各种蛋白质在不同ph下,因等电点不同而产生的与固绿染液(一种弱酸性染料它对碱性物质的亲和力强)结合能力的差异。对细胞中的蛋白质染色,可使细胞内的酸性蛋白(等电点偏向酸性)和碱性蛋白(等电点偏向碱性)分别显示。总体蛋白pI4.7-6.75,组蛋白pI8.5。试验用酸性染料pH2.2,碱性染料pH8.0核酸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结果,用三氯醋酸处理可提出核酸。三、实验用品1、试验材料洋葱鳞茎内表皮或根尖2、试剂10%福尔马林、5%三氯醋酸、0.1%酸性固绿染料(酸染)、0.1%碱性固绿染料(碱染)3、器材显微镜、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四、实验方法1.材料固定洋葱鳞茎内表皮若干片,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15min,蒸馏水洗2次。2.抽提核酸5%三氯醋酸中90℃,15min,蒸馏水洗数次(3min以上)以冲去痕迹的三氯醋酸。3.染色①一张片滴加0.1%碱性固绿(pH8.0)中染色5~10min。②另一张片滴加0.1%酸性固绿(pH2.2)中染色5~10min(视染色深浅而定)。蒸馏水冲洗(3min),盖上盖片镜检。五、实验结果用PH2.2酸性固绿染液染色结果,细胞中蛋白质均被染成绿色,此即总体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总体蛋白-碱性蛋白=酸性蛋白。用pH8.0碱性固绿染液染色结果,只有细胞核内染色质被染绿色(或浅蓝色),此即碱性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六、注意事项使用三氯醋酸处理的目的?用5%TCA提取DNA是该实验中的关键。DNA必须被提取,以使染色质的负电荷下降,用热TCA提取核酸后,固绿在碱性pH下,碱性蛋白可以选择性地被染色,如未被提取,不能染色,或整个切片染成蓝绿色,水洗或进入酒精即褪色。七、作业1、绘制酸、碱性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图。2、总结本次实验的得失。实验八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技术,观察原生质体形态。2.学习细胞融合技术,观察融合细胞的形态及变化。二、实验原理除去植物细胞壁的裸露细胞,称为原生质体,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常用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其原理是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细胞融合又称细胞杂交指离体条件下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的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细胞的技术。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主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醇(PEG)法、高Ca高pH法和电融合法。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随后用高Ca高pH法进行清洗,使原生质体融合得以完成。三、实验用品1.器具: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剪刀、镊子、吸管、小培养皿、载片、盖片、300目滤网。2.试剂:酶混合液、洗涤液、20%蔗糖液、PEG溶液、高钙高pH溶液(1)酶混合液(9CPW):(2)洗涤液(9CPW)1%纤维素酶pH5.60.5-0.7%果胶酶500mg/LMESpH5.6(3)PEG融合液(pH5.6)40%PEG(MW1000-6000)0.3mol/L葡萄糖3.5mmol/LCaCl2·2H2O0.7mm0l/LKH2PO4(4)高钙高pH溶液(pH10.5)0.1mol/LCaCl2·2H2O0.1mol/L甘露醇0.05mol/LTris3.材料:菠菜、韭菜叶片四、实验方法1、分离原生质体①撕叶下表皮②酶解将撕去下表皮的叶片剪成0.5mm宽小块,放在盛有5mL酶液的小培养皿或带盖三角瓶中,让去除下表皮的一面接触酶液,辅满一层,在25-28℃下酶解60-90分钟。可镜检有较多原生质体后停止。2、收集纯化①用300目网过滤除去未完全消化的残渣。②酶解液转移至10mL离心管中,配平,以800rpm离心5分钟以上,使原生质体沉降。移液管吸上清,剩下原生质体及残渣于管底。③加入3mlCPW洗涤液,轻轻吹打均匀,相同条件下离心2-5分钟,弃上清,以彻底去除酶液。④加入少量CPW洗涤液,轻轻吹打均匀,用注射器向离心管底部缓缓注入20%蔗糖约2—3mL,出现下部蔗糖液,上部原生质体悬浮液。⑤以600rpm离心10分钟,在两液相之间出现一条绿色带,便是纯净的原生质体,注射器针头轻轻插入离心管底部吸取碎片和蔗糖溶液,再吸去上清。3、制备效果检测(1)血球计数板计数(2)原生质体活力测定形态识别(完整、饱满、颜色鲜艳)中性红染色(液泡变红)台盼蓝染色(不能显色)观察10个视野计算:存活率=(活性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总数)×100%4、原生质体融合(1)取原生质体液两滴,间隔5mm滴于载玻片上,静置8—10分钟,使原生质体沉降。(2)在两液滴之间滴加一滴40%的PEG溶液,使三液滴相连(可转动载玻片使其混匀)室温下(15-20℃)静置5-10分钟,观察原生质体聚集(粘连)现象。(3)滴加高钙高PH洗液,转动载玻片使其混匀,观察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五、作业1.按镜下观察绘制2-3个原生质体。2.计算原生质体浓度和存活率。3.描述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实验九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微核形成的机理及其形态特点,2、学习植物根尖细胞的微核检测技术。二、实验原理微核试验(Themicronucleustest,MNT)是以动植物为材料,采用细胞生物学手段,观测其出现的微核率来表示材料受遗传损伤程度的一种检测遗传毒物的方法。微核是指位于细胞质中独立于主核、直径小于主核,完全与主核分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微小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它是由于细胞受到损伤后,由细胞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产生的。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作为检测化学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仁爱学院《计算机系统的局限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养羊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2024年江苏泰兴市妇幼保健院招聘高层次人才2人(第2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钢结构设计与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伊犁师范大学《融媒体监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的目录清单及内容(无仓储经营单位)
- 餐饮合伙联营协议书范本
- 钢材质量保证承诺书模板(6篇)
- 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 内科学教学课件: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 网络安全培训-
- 唐诗与三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西师范大学
- 河北省构造单元简表
-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19课《别让皮肤受伤害》教学设计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物理高一下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和而不同”导写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