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开发总公司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车闹”获刑,有种________之感,因为在公交上任性撒野、干扰驾驶,危害的是不特定人的安全,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普天同庆
B.人心惶惶
C.差强人意
D.大快人心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前文引出“‘车闹’获刑”,后文解释“车闹”的危害性,因此横线处需填入一个表示很痛快,符合群众心理的成语。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普天同庆”意思是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程度过重,且没有体现出坏人受到了惩罚符合群众心理之意,排除A项。B项“人心惶惶”意思是人们心中惊惶不安,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C项“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大快人心”意思是指坏人受到惩罚使人感到非常痛快,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2.毛泽东同志形象的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两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只有把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D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A、C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A、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任务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3.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
)举行,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史上的一大创举。
A.兰州
B.武汉
C.上海
D.成都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吸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
因此,选择C选项。
4.轮子∶发动机∶飞机
A.蒸汽∶煤∶火车
B.链条∶手刹∶自行车
C.马路∶司机∶摩托
D.桅杆∶大海∶木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轮子”与“发动机”均属于“飞机”的组成部分,“轮子”与“发动机”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飞机”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蒸汽”与“煤”都是“火车”的动力来源,与“火车”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链条”与“手刹”均属于“自行车”的组成部分,“链条”与“手刹”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自行车”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司机”在“马路”上驾驶,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木船”可以在“大海”上航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5.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著名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的
C.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D.自然规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制天命而用之”出自荀子的《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意思是:与其顺从上天并且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这是荀子唯物主义的自然天道观。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选择A选项。
B、D项:物质决定意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自然规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前并不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并不是无限大的,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B、D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C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人创造、改变,也不能被消灭。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6.为了掌握全国的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材料中的他是指:
A.祖冲之
B.张衡
C.张良
D.张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B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祖冲之(429年—50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张良(约前250年—前189年),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张郃,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这是由(
)这个基本国情决定的。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城市发展不平衡
C.人口多,底子薄
D.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确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要实现伟大梦想,逐步摆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必须进行长期的不懈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A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B、C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在经济上: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文化上: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政治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B、C项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8.2018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约(
)亿元。
A.2600.5
B.5100.7
C.5700.7
D.6200.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中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8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038.1亿元,同比增长17.1%”。
第三步,17.1%≈16.7%,根据增长量计算n+1原则,将分子取整处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全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约,直除首两位商55,与C选项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C选项。
9.某公司有四个部门,研发部18人,客服部22人,行政部27人,发展部33人。随机抽取一个人到外地出差,抽到发展部员工的概率是:
A.0.22
B.0.27
C.0.33
D.0.1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根据“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可得:抽到发展部员工的概率=33÷100=0.33。
因此,选择C选项。
10.科技的重大突破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造就了大英帝国数百年的国力繁盛,革命东风崛起,二战之后更是投入大量资源进入核能、计算机、互联网等造就了美国长时期的领跑优势。
以下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工业革命的发生
B.科技与大国崛起相伴相随
C.论国家发展的基础动力
D.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科研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科技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造就了大英帝国的崛起,二战之后核能、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发展造就了美国的优势,所以文段的意思是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能够概括全文内容,适合做标题。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缺少主体词“国家的发展”。B项:“相伴相随”强调共同发生,而文段中强调的是科技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D项:“科研”指科学研究,重点是研究,属于正在完成的技术,而文段强调的“科技”是科学技术,指成熟的技术,可以推广和应用的,属于成果范畴。
11.2018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国有控股企业
B.集体企业
C.股份制企业
D.私营企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类中增长率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2018年1—7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913.2亿元,同比增长30.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2亿元,增长4.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801亿元,增长21.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15.1亿元,增长10.3%”。
第三步,通过读数可知,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最快的是国有控股企业(30.5%)。
因此,选择A选项。
12.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空巢”生活,这引发了一些关注和焦虑。很多人认为,独居对于年轻人的最大挑战,在于孤单;而最大吸引力,则是自由。业内人士则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个群体的扩大,其实是一个积极的社会信号。
文中的“这个群体”指的是:
A.城市白领
B.孤单的青少年
C.独居的年轻人
D.焦虑的年轻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这个群体”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这个群体”的上下文语境。出现指示代词“这个”,需要就近向前寻找,前文论述选择“空巢”的年轻人即独居的年轻人,所以“这个群体”所指代的就是该群体。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城市白领”无中生有。B项:“孤单”是独居年轻人最大的挑战,并非“这个群体”指代的内容名,且主体“青少年”表述错误。D项:“焦虑”对应第一句内容,不符合语境。
13.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整体观察发现,题干所给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问号处应该填入一个轴对称图形,只有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14.网页卡顿时,可以使用快捷键(
)刷新页面。
A.F5
B.Alt+F4
C.Ctrl+X
D.Ctrl+F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步,网页刷新是重新加载当前网页的方法,使用刷新快捷键F5即可实现网页刷新。用这种方式刷新是重新加载原先该网页保存在电脑缓存里的内容,刷新的是本机上的临时记录。在电脑上也可以用刷新快捷键F5刷新桌面。A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Alt+F4是指关闭当前程序快捷键。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Ctrl+X是指剪切快捷键。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Ctrl+F是指查找快捷键。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5.2018年10月24日,(
)正式通车运营,它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A.港珠澳大桥
B.青岛海湾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D.厦漳跨海大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胶州湾大桥于2006年12月26日动工兴建,时称“青岛海湾大桥”,于2010年12月22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全桥贯通;于2011年6月23日命名为“胶州湾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通车运营。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纵跨中国杭州湾的跨海特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是沈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构成部分。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厦漳跨海大桥位于漳州九龙江入海口,北连厦门海沧投资区,南接招商局中银经济开发区。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6.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①流星划过天际
②冰激凌融化
③百花齐放
④波涛汹涌
⑤汽车行驶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
第三步,辨析典型例证。
例证①:流星划过天际,有位置的改变,符合定义;
例证②:冰激凌融化,没有体现“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不符合定义;
例证③:百花齐放,没有体现“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不符合定义;
例证④:波涛汹涌,体现的是动态的变化,存在位置的改变,符合定义;
例证⑤:汽车行驶,体现的是动态的变化,存在位置的改变,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17.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重要作用
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C.新政使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
D.新政的实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使得战后美国经济保持长期上升的总趋势。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由于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新政的实施还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C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阵营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力主对日本宣战,并引进了价格管制和配给。罗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国转变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使美国成为同盟国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业。
18.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到进入世贸组织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最终于2001年12月11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我国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发起者
B.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C.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D.新时期改革开放要求“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组织知识。
第二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只有进入世界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能更好地进行。入世过程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国入世是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才会进行长达15年的努力加入世贸组织。B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19.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计划》和《深化党和国家改革机构方案》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做了调整,这些改革为决胜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利保障制度。这说明:
A.一切社会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建设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不适合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哲学知识。
第二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并决定其变化发展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题干中的改革计划方案等都属于上层建筑,“这些改革为决胜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利保障制度”就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建设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上层建筑的变化同经济基础的变化往往是不同步的,它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A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B项: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并决定其变化发展的方向。B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D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该规律依旧适合社会主义社会,D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20.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请求,为了能够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在他人提出不太合理的请求时也有可能接受。
下列现象中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
A.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某公司领导对其提出工作要求时因为业务不熟练所以处理事务时感到无所适从
B.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找准自己的不足,并在短期内集中改正自身问题
C.对于怕猫的人,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视频,慢慢的再接触猫,这样一步一步的最终不再害怕猫甚至喜欢上猫
D.物业让主妇们在窗口挂上一个小小的广告牌,主妇们答应了,后来让她们挂上一个大个并且不太美观的广告牌,大多数人也答应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请求;
②在他人提出不太合理的请求时也有可能接受。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对领导提出工作要求时因为业务不熟练所以处理事务时感到无所适从,没有体现“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请求”,“在他人提出不太合理的请求时也有可能接受”,不符合定义;
B项: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找准自己的不足,并在短期内集中改正自身问题,没有体现提出要求或者“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请求”,不符合定义;
C项:让人最终不再害怕猫甚至喜欢上猫,不存在“在他人提出不太合理的请求时也有可能接受”,不符合定义;
D项:物业让主妇们在窗口挂上一个小小的广告牌,主妇们答应了,属于“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请求”,后来让她们挂上一个大个并且不太美观的广告牌,大多数人也答应了,属于“在他人提出不太合理的请求时也有可能接受”,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21.行政机关A对某公司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后行政机关A被撤销,后上任的B行政机关也同意了这个处罚,但是该公司对此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向(
)申请行政复议。
A.A行政机关
B.B行政机关
C.A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B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法》。
第二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第五项,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根据题干,继续行使A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是B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D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22.已知2020年3月31日是星期二,那么2020年2月1号是星期几?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总共天数为28+31=59(天),又59÷7=8周…3天,因此2月1日的星期情况需往前推3天,即星期六。
因此,选择D选项。
23.遥远的欧洲人创造了一种想象的、超现实的西藏形象:一片未受文明污染的、带着精神性的、神秘主义的、没有饥饿、犯罪和纵欲的、与世隔绝的国度,和一群仍然拥有古老智慧的人群。而这难道不同样也是我们通常对于西藏的刻板印象吗?
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的是:
A.国内大众对于西藏的印象不同于欧洲人
B.西藏是一片未受污染、带有精神性的、与世隔绝的国度
C.欧洲人从未到过西藏,对西藏只有想象的样子
D.遥远的欧洲人和我们自己,通常对西藏有刻板印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最后一句,说明欧洲人对西藏的印象和我们的刻板印象相同,排除A项。B项只是欧洲人对西藏的印象,并非真正的西藏,排除B项。C项“欧洲人从未到过西藏”无中生有。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24.“幸存者偏差”之所以会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习惯于关注现存的、眼前的事物,即更相信“眼见为实”,而忽略某些隐藏信息和细节。对此,大家可以通过拆分任务的方式,让自己对任务更加明确,比如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可以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在完成任务得时候,可以将大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
文段的作者在阐明:
A.“幸存者偏差”的具体表现
B.如何避免陷入“幸存者偏差”
C.如何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D.制定目标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幸存者偏差”,并且阐述原因,即我们相信眼前的事物而忽略了隐藏的信息和细节,后文通过“对此,大家乐意通过……”具体阐述避免“幸存者偏差”的方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作者的观点,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具体表现”无中生有。C项和D项:偏离文段主体词“幸存者偏差”。
25.某中学组织学生春游,若乘大巴,需要每辆60个座位的汽车4辆;若乘中巴,需要每辆40个座位的汽车5辆。学生到目的地后分组和每组的人数是相同的,请问这次春游的学生人数是:
A.188
B.225
C.201
D.19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由“若乘中巴,需要每辆40个座位的汽车5辆”可知,学生人数≤40×5=200,排除B、C。又“分组和每组的人数是相同的”可知学生人数为完全平方数,排除A,只有D选项(196=14²)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因此,选择D选项。
26.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5岁,其中父亲比母亲大3岁,儿子比女儿大2岁,四年前母亲与两个小孩的年龄之和是30岁,那么现在女儿是(
)岁。
A.6
B.5
C.4
D.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
第二步,根据“父亲、母亲、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5岁”可得,四年前四个人的年龄之和为75-4×4=59岁,另“四年前母亲与两个小孩的年龄之和是30岁”可得,四年前父亲年龄为59-30=29岁,所以四年前母亲29-3=26岁。
第三步,根据“四年前母亲与两个小孩的年龄之和是30岁”可得,四年前两个小孩年龄和=30-26=4岁,又“儿子比女儿大2岁”,可得,儿子=3岁,女儿1岁。所有现在女儿1+4=5岁。
因此,选择B选项。
27.2008年小林手里的二十万可以购买一套住宅,两年过后二十万只能买二十平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物价下降
D.购买力上升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根据题干,两年过后货币贬值,相同数量的人民币可以买到的东西变少了,是通货膨胀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题干中出现的是物价上涨。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D项:物价下降、购买力上升属于现象,而不是原因。C、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28.下列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汇投资合同范本
- 油品居间合同范本
- 电子竞技在商业活动中的角色与价值
- 机械装置租赁合同范本
- 配资合同范本
- 苏州购新房合同范本
- 旧货设备转让合同范本
- 汽配加盟合同范本
- 氢燃料电池原理和应用培训
- 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
-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规程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初中体育与健康 初二 水平四(八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设计+快速跑教案
- 2024年西南大学附中初升高选拔测试语文试卷真题(精校打印)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移动通信运营商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 DL∕T 5452-2012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人工智能产业分类目录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大全(50套直接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