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2_第1页
2009-2022历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2_第2页
2009-2022历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2_第3页
2009-2022历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2_第4页
2009-2022历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荟萃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牵牛花早晨为蓝色,下午会变为红色,这主要是因为牵牛花逐渐吸收了大量的:

A.酸性气体

B.碱性气体

C.中性气体

D.惰性气体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牵牛花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牵牛花早晨呈蓝色,到了下午逐渐变成红色,是因为从早到晚,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牵牛花对它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气体,导致花中的酸性也不断增大,所以花的颜色也就从蓝色变成了红色。

因此,选择A选项。2.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素,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根据文意,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B.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C.消费者在消费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就会更多地青睐低碳产品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可知“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该项表述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对应“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素,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A项因果关系有误,材料中说推行低碳消费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而不是A项中表述的原因。所以A项错误,当选。

根据材料“低碳消费方式……其实质是……”可知B项推断正确;根据材料第二句可以推出C项正确;根据材料“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可知低碳消费是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共生型消费方式,所以D项推断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由文段可知,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原因在于“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A项表述错误。

由“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可知,B项正确。由“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素,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可知,C项正确。由“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可推断,D项正确。

故本题选A。3.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如果一切正常没有死亡,公兔母兔也比例适调,那么一对刚出生的兔子,一年可以繁殖成(

)对兔子。

A.144

B.233

C.288

D.466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枚举找规律。

第二步,根据小兔一个月长成大兔,过一个月生下1对小兔,可得:

1月,1对小兔,共1对,

2月,1对大兔,共1对,

3月,1对大兔1对小兔,共2对,

4月,有2对大兔1对小兔,共3对,

5月,有3对大兔2对小兔,共5对,

……

第三步,归纳发现:从3月开始,每月的兔子数均为前两个月兔子数之和(斐波那契数列)。故各月兔子数依次为1、1、2、3、5、8、13、21、34、55、89、144。故一年后为144对兔子。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先列举出经过一到六个月兔子的对数分别是1、1、2、3、5、8。很容易发现这个数列的特点: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按这个规律写下去,便可得出一年内兔子繁殖的对数:1、1、2、3、5、8、13、21、34、55、89、144。可见一年内兔子共有144对。

故正确答案为A。4.①调查同行业的技术现状

②详细了解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③向专利局申请专利

④研制出一种无污染杀虫剂

⑤认为杀虫剂具有独创性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③④⑤中选择。

某人“研制出一种无污染杀虫剂”,他“认为杀虫剂具有独创性”,因此“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则③在④⑤后,即尾句为③,排除B、C、D项。

因此,选择A选项。5.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备状态,工作绩效明显降低,从而表现出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的一项是:

A.将生产线上负担过重的工作适当减轻,由多人分担

B.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的心理学、教育学和职业道德等培训

C.某公司对连续三次月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实行处罚制度

D.监狱邀请心理专家定期为警员做心理辅导和咨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②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

③对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减轻负担过重的工作,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能够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B项: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和职业道德等培训,可以提升业务能力、缓解心理压力,能够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C项:处罚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厌倦情绪,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D项:为警员做心理辅导和咨询,可以缓解心理压力,能够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目要求是找出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的选项,因此在解读定义时,得先抓住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适当减轻生产线上负担过重的工作,属于“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

B项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还能够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C项的处罚制度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不但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D项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能够对警员的情绪加以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A、B、D三项都能够应对职业倦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表现出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职业倦怠定义的关键信息: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

A项,适当减轻工作负担,可以缓解员工的压力,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B项,对教师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和职业道德等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C项,对员工实行处罚制度,只会加重员工的负担和厌倦情绪,并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D项,邀请心理专家定期为警员做心理辅导和咨询,可以缓解警员的工作压力,排解情绪,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故本题选C。6.①实地考察探因求发展

②蔬菜滞销被菜农丢弃

③种植油麦菜面积大增

④种植油麦菜收益很高

⑤组织菜农做品牌农业

A.①⑤③④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④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题干。

五个事件中逻辑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③和④,应先因为“种植油麦菜收益很高”,所以“种植油麦菜面积大增”,即④在③之前,排除A、D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②在④③之后,并需确定⑤的顺序。

②是造成了不好的结果,所以考察原因,另谋发展,故②在⑤之前,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7.××税务局批复正文开头有:“你局《关于××有限公司减速征企业所得税的请求》(××国税发〔2013〕98号)收悉”之句。“收悉”中“悉”字的解释是:

A.用尽心思

B.全、尽

C.知道

D.熟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常识。

第二步,“收悉”意为收到(信件等)并知道了其中的内容。“悉”指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C项正确:“收悉”是常见的公文术语,指“收到(信件等)并知道了其中的内容”,“悉”意为“知道”。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常理法解题。按照一般常理来说,请求中的“悉”指知道的意思。

C项正确。“收悉”意为收到(信件等)并知道了其中的内容。“悉”指知道。

故本题选C。8.手机预装软件,一般指手机出厂自带或第三方刷机渠道预装到消费者手机当中的应用或软件。包括工具、娱乐、社交、电商、安全、学习以及游戏类软件等应用。近日,因手机预装软件过多,且大量无法删除,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一纸诉状,将三星和OPPO两家智能手机公司告上法庭。这起诉讼,再度引发公众对手机预装软件乱象的关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预装软件种种不规范问题日益突出,关于预装软件是否合法、无法删除是否合规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下列关于手机预装软件造成的问题,文中没有涉及的是:

A.第三方强制预装软件,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B.必要的系统软件被删除导致手机无法使用

C.预装软件过多,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手机

D.预装软件不能被卸载,侵犯消费者选择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和D项对应“因手机预装软件过多,且大量无法删除”,文段有涉及,排除A项和D项。B项“必要的系统软件”文段并未提及,文段讨论的一直都是“预装软件”的话题,该项文段没有涉及。C项对应“因手机预装软件过多……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一纸诉状”,可见预装软件过多,影响了用户正常使用手机,文段有涉及,排除C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找出文段未涉及的一项即可。

文段主要讲述了“手机预装软件”过多且大量无法删除的问题,未涉及“必要的系统软件被删除导致手机无法使用”的问题。故本题选D。9.

A.④②③⑤①

B.④②⑤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②④⑤③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图形,家园的建造过程呈现在图片上就是逐步增加图片中的素材,所以通过素材的增加来安排图片的顺序。首先是④人们在荒地上筹划建造新房子,其次是②房子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了,接着是⑤房屋已经建好,然后是③人们开始植树等,最后是①美丽的家园全部建好。

因此,选择B选项。10.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考证,礼制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说文解字·示部》云:“礼:履也,……从示从豊”,又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甲骨文字集释》云:“事神之器则为豊。”由此可以推断,礼的原意是:

A.分等别贵贱

B.谦卑爱臣民

C.处世慎言行

D.敬神以祈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第二步,“礼”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与“豊(lǐ)”同源,豊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根据“事神之器则为豊”可知,礼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题干并未涉及贵贱、臣民、言行等信息。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说文解字》这部上古文献记载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资料,其中“示”部字几乎都与祭祀有关。“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表示上天神灵出现了某种向人们垂示祸福吉凶的征兆,是神祗显灵的行为。《说文解字·示部》中对“礼”的解释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再结合“事神之器则为豊”,可以判断,“礼”的原义指向神祈求福祉的一种仪式。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和推断法解题。题干关键词有“事神之器”,即与神有关,而选项中只有D项为“敬神以祈福”,由此可推断出答案。结合材料,《说文·示部》对“礼”字的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告人也。”《甲骨文字集释》云:“事神之器则为豊。”含义都是置物敬献神灵以祈福。故本题选D。11.2005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高于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省市自治区有: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和第二段,“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第三步,读数比较,2005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高于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省市自治区有北京(32.86平方米)、上海(33.07平方米)、江苏(27.95平方米)、浙江(34.80平方米)、福建(32.28平方米)、山东(26.47平方米)、广东(26.46平方米)、重庆(30.68平方米)、四川(27.48平方米)、云南(28.59平方米)。共10个。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重庆,四川,云南这10个省市自治区高于26.11。

故正确答案为C。12.以万亿元计,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的氨氮排放量约为多少万吨:

A.3.23

B.5.97

C.5.45

D.4.39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中的求单平均数。

第二步,定位表格“全国”所在行,全国氨氮排放量122.50万吨,地区生产总值278740.40亿元(约27.87万亿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代入数据得,以万亿元计,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的氨氮排放量约为,直除首位商4。

因此,选择D选项。13.①农矿企业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

②农矿产品价格上涨

③农矿产品价格暴跌

④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不景气

⑤农矿产品供应紧张

⑥农矿产品的需求量锐减

A.④⑥③①⑤②

B.①⑤②④⑥③

C.④③①⑤②⑥

D.④⑤②⑥③①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

在“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农矿企业出现种种问题导致“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则④在①前,即首句为④,排除B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从①②⑥中选择。

已知“国际市场经济不景气”,因此“农产品需求量锐减”是其表现,随后导致“农矿企业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因此农产品产量下降,出现农产品供应紧张的现象,自然而然“农矿产品价格上涨”,则②在①⑥后,即尾句为②,排除C、D项。

因此,选择A选项。14.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量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雨岛效应是指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加上上空尘埃较多,使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岛效应是引起雨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B.热岛效应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原因

C.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影响的地域范围不同

D.三种效应都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结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热岛效应,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产生大量人为热量,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②雨岛效应,由于热岛效应;

③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热岛效应是引起雨岛效应的原因之一,符合“由于热岛效应”,说法正确;

B项:热岛效应由大量热量引起,温室效应由大量温室气体引起,人类活动可能同时产生热量和温室气体,因此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不存在唯一的因果关系,说法错误;

C项:热岛效应是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地域范围确实是不一致的,说法正确;

D项:三种效应都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结果,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热岛效应:“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量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雨岛效应:“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加上上空尘埃较多,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

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热岛效应是引起雨岛效应的原因之一,雨岛效应定义中明确说明是由于热岛效应产生,符合雨岛效应定义,说法正确,排除;

B项:涉及到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两个定义间关系,温室效应产生原因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热岛效应是“城市中产生大量人为热量”,人类活动包含城市和非城市人群的活动,所以热岛效应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原因,表述绝对不准确,选错误的,当选;

C项:热岛效应影响的地域范围为“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温室效应的影响范围为“全球气候变暖”,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全球,所以影响范围不同,符合定义,排除;

D项:根据定义三种效应产生的原因分别“由于人口集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量”,“由于热岛效应”,“由于人类活动”,热岛效应就是人类活动影响,所以三种效应都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结果,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温室效应三个定义,要求选择关于这三个定义说法错误的一项,需对每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再对比选项进行选择。热岛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城市由于人口集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量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雨岛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加上上空尘埃较多,使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

温室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A项,根据雨岛效应的定义可知,热岛效应是引起雨岛效应的原因之一,说法正确。

B项,根据三个定义可知,三种效应都涉及人类活动,说法正确。

C项,根据定义可知,温室效应影响的是全球气候,热岛效应影响的是城市气温,二者影响的地域范围不同,说法正确。

D项,根据温室效应的定义可知,其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热岛效应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原因的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15.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改造“人民公园”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B.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C.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D.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

第二步,我国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和其他方式(主要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丁参加听证会是我国民主监督的形式之一。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省市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间接方式,只有区县级和乡镇级人大代表选举,才由选民直接选举。甲作为选民直接选举,可知他选举的不是省人大代表;

B项错误: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行使的是监督权而非管理权;

C项正确: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属于民主管理的范畴,这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

D项错误:丁参加听证会是属于参与民主决策。

故正确答案为C。16.一天,一只饿狼抓住了一只兔子。兔子抗议说:“你们这些狼老是欺负我们这些兔子,可我们兔子从来没有欺负过你们狼啊!这太不公平了!”狼说:“这有什么。我们无非是找点吃的。难道你们不吃任何东西?”兔子说:“我们只吃青草,可从来没吃过狼啊?”狼说:“难道青草就该受你们吃吗?你们吃了这么多青草,可青草从来没吃过一只兔子。我现在吃你,正好为青草报仇。”

狼的反驳中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偷换论题

B.自相矛盾

C.模棱两可

D.断章取义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所犯的逻辑错误”,确定为谬误评价。

第二步,辨析选项。

兔子讨论“狼和兔子”的关系,狼讨论“兔子和青草”的关系,二者讨论话题不一致,即偷换论题。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的主要信息。

本题兔子说狼和兔子的关系,狼反驳说兔子和青草的关系等同于狼和兔子的关系,典型的偷换概念。

第二步:逐一分析各选项。

A项偷换论题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中狼的反驳所犯的逻辑错误,需首先明确狼的反驳中蕴含的逻辑关系,狼通过引入兔子吃草,狼吃兔子是为青草报仇的说法来为自己找借口。题干中兔子主要论述的是狼和兔子之间的关系,而狼的反驳中却涉及狼、兔子和青草三者的关系,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故本题选C。17.问号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排球

A.逗号;排球队

B.句子;沙滩排球

C.句号;足球

D.标点符号;体育项目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问号”和“逗号”都是标点符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球”是“排球队”使用的体育器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问号”是疑问式“句子”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沙滩排球”是“排球”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问号”和“句号”都是标点符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足球”和“排球”都是球类运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问号”是“标点符号”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球”是“体育项目”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前后顺序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8.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宣布,他们成功地将基因工程猪的心脏移植给了狒狒,有望为将来实现猪—人器官移植铺平道路。乍看之下,猪和人似乎截然不同。可实际情况是,猪的许多器官系统与人体对应系统的相似度高达80%到90%——无论就解剖学特征还是器官功能而言,吻合度最高的可能要数心血管系统了。由于存在器官的惊人相似性和越来越严重的捐献器官短缺问题,猪被看成是潜在的人类心肺捐献体。虽然狒狒、猩猩等灵长目动物与人类关系更近,但猪作为器官捐献的来源更具吸引力,因为猪的数量庞大,而且符合伦理。

依据这段文字,我们无法推出的是:

A.能在猪身上奏效的东西,在人身上奏效的几率也会更高

B.在医学世界里,猪能救人命的期待指数有可能越来越高

C.器官高度相似性,使猪—人器官移植已开始发展起来

D.与人类一样,猪也可能患上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猪的许多器官系统……吻合度最高的可能要数心血管系统”,可以推出,排除A项。B项对应“由于存在器官的惊人相似性……猪被看成是潜在的人类心肺捐献体”及“猪的数量庞大,而且符合伦理”,可以推出,排除B项。C项对应“……有望为实现猪—人器官移植铺平道路”,选项表述为“猪—人器官移植已开始发展起来”,属于偷换时态,无法从原文推出。D项对应“猪的许多器官系统……吻合度最高的可能要数心血管系统”,就是说,因为心血管系统相似度高,人可能会患上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疾病,猪同样可能会患上此类疾病,可以推出,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文段只是说明人类“成功地将基因工程猪的心脏移植给了狒狒,有望为将来实现猪-人器官移植铺平道路”,由此不能推出“猪-人器官移植已开始发展起来”,A项时态错误。其他三项均可通过文段内容推出。故本题选A。19.雨鞋∶雨伞∶雨衣

A.铅笔∶钢笔∶中性笔

B.乡试∶殿试∶举人

C.报纸∶杂志∶新闻

D.长春∶吉林∶辽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雨鞋”“雨伞”“雨衣”均为雨具,三者属于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铅笔”“钢笔”“中性笔”均为书写用笔,三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乡试”与“殿试”均属于古代科举考试,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古代科举中通过“乡试”者会获得“举人”称号,二者不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报纸”与“杂志”属于并列关系,“新闻”与前两者不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D项:“长春”是“吉林”的省会,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20.请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第③段中的“根本原因”应当是:

A.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低

B.我国农民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

C.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高

D.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前文通过“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渐攀升”,以及第⑤段指出解决“三多并存”问题,需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可见横线处所表达的意思即为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根据题干内容定位其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即文章第⑤段,然后将选项与原文对照,找出与原文最相符的一项即可。由第⑤段可知,解决“三多并存”考验,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而与之相对,“三多并存”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故本题选B。21.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6日发布声明,就其网站刊载的一篇将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和兴奋剂联系在一起的文章道歉,这篇文章认为叶诗文夺得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的卓越表现是“异常”的,即使当前的药检结果清白,也不能完全排除服用兴奋剂的可能,道歉声明中提到:“我们注意到相关讨论中指出的一些错误,以及相关统计中缺乏更多的细节,造成了我们支持指责叶诗文的印象,而需要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顺畅的一句是:

A.我们对此表示遗憾

B.这不是我们的意图

C.我们向叶诗文道歉

D.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文段开篇指出学术刊物《自然》发布向中国游泳运动员道歉的文章及道歉缘由。道歉声明中提及“我们注意到相关讨论中指出的一些错误,以及相关统计中缺乏更多的细节”,这使得学术刊物《自然》给他人造成支持指责叶诗文的印象。接下来通过“而需要强调的是”引出横线所填语句,“而”在这里表转折,因此所填句子应与文段前面构成语义相反,表示对于造成的这种印象并不是该刊物的初衷。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这不是我们的意图”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语句填空题,文段所填的句子要与文段的意思保持一致,文段一直强调的是叶诗文服用兴奋剂的这件事是如何的,A选项主语是我们,所以话题不一致,排除。上文都在强调这个错误不是他们主动造成的,有推托的意味,所以C选项,语境不协调,排除。D选项无道歉的意思,话题不一致,排除。故选择B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

新华网:《英著名学术杂志发表声明

就争议文章致歉叶诗文》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语句的衔接。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结构,明确空缺处句子属于《自然》杂志道歉声明中的句子。道歉声明前文指出文章本身的缺陷客观上造成支持指责叶诗文的印象,“而”对此进行转折,即空缺处句子应表达指责叶诗文并非《自然》杂志刊发此文的初衷。文段首句介绍《自然》道歉这一事件的起因——网站刊载了一篇将叶诗文与兴奋剂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后文对文章的内容及道歉声明进行具体阐述。道歉声明中前文承认自己文章存在缺陷造成了支持指责叶诗文的印象,末句应对此进行澄清,即说明指责叶诗文并非自己文章的初衷,B项“这不是我们的意图”填入衔接恰当。

A项“表示遗憾”是外交领域常用的措辞,常含有失望、不满的意思,不符合道歉的语境,排除。C项直接向叶诗文道歉,未表明自己无意指责叶诗文的意思,衔接前文过于突兀,排除。D项肯定“这是一个问题”,未体现学术刊物《自然》道歉并解释的态度,排除。

故本题选B。22.真正高明的伪造者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者不是位高明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家从不会被抓到。

下列哪种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

A.田壮是一个玩魔术专家,他的魔术总能掩人耳目,从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B.王伟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但这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魔术师

C.岗村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人看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因为高明的魔术师不会被人看穿

D.小马的魔术很好,从不会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优秀魔术师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高明的伪造者→-发现,发现→-高明的伪造者,否后必否前的形式。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高明的魔术师→-发现,-发现→高明的魔术师,肯后推肯前,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优秀魔术师→-发现,-发现→优秀魔术师,肯后推肯前,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项:高明的魔术师→-发现,发现→-高明的魔术师,否后必否前,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D项:高明的魔术师→-发现,-发现→高明的魔术师,肯后推肯前,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23.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我们常常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策行为,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沉没成本效应的是:

A.小明一年前借给朋友一万元钱,但由于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所以决定不要了

B.小赵认为和女朋友在一起都8年了,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决定不分手

C.小王花20元钱买了一瓶汽水,发现很难喝,想扔掉,但是考虑到那么贵又退不了就强忍着喝光了

D.妈妈花2000元买了一架电子琴,可孩子根本没兴趣,于是妈妈决定以每月500元的价格请家教,理由是:“要不这个琴就浪费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②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策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借给朋友的钱,属于“沉没成本”,决定不要借款,说明并不想“挽回沉没成本”,不符合定义;

B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属于“沉没成本”,决定不结束这段感情,而没有考虑感情本身,属于“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行为”,符合定义;

C项:买汽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因为不想浪费买饮料的钱就强忍喝完,而不是因为饮料本身的味道喝完,属于“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行为”,符合定义;

D项:买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孩子根本没兴趣,妈妈因为不想浪费买琴的钱而请家教,妈妈的行为属于“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行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策行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借给朋友的一万元属于沉没成本,由于朋友无力偿还债务所以决定不要了不属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花20元买一瓶汽水属于沉没成本,虽然不好喝但强忍着喝光了属于想避免沉没成本,符合定义,排除;

C项:和女朋友在一起8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属于沉没成本,决定不分手属于想避免沉没成本,符合定义,排除;

D项:花2000元买的电子琴属于沉没成本,请家教属于想避免沉没成本,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沉没成本和沉没成本效应两个定义,要求我们选择不属于沉没成本效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沉没成本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A项,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欠自己的钱,所以决定不要了,并非不理性的决策,不符合定义。

B项,买汽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强忍着把难喝的汽水喝光,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C项,和女朋友在一起的8年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决定不分手,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D项,买电子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花钱请家教,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24.老话“时间如流水”可能是错的。一个新的理论称,时间并不是向前流逝的,相反,时间中的一切都是始终存在的。该理论称,如果我们“俯瞰”宇宙,那么我们将看到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正如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这个有趣的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哲学副教授布拉德福德·斯科博士提出的。他认为时间并非从我们身边驶过进而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

下列语句中,符合这一理论的说法是:

A.我们在时间中前行,就像一艘船在水上航行

B.现在是一个“焦点”,从过去移动至未来,我们处于这个焦点之中,并随着它前进

C.你在时间中被展开,类似于你在空间中被展开那样,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

D.时间是对称的,在另一个宇宙中智慧体看来,我们宇宙的时间是后退的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和B项均是对“时间如流水”的理解,并非是对文段提到的关于时间的新的理论的理解,属于曲解文意。C项对应“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他认为时间并非从我们身边驶过进而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C项符合文段提到的关于时间的新的理论。D项“时间是对称的”“我们宇宙的时间是后退的”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C选项。25.人寿之长短,或许由于遗传因素,或许由于后天条件。徐某长寿有遗传因素,所以他的长寿与后天条件无关。

以下与题干的论证结构相同的是:

A.武松过景阳冈,要么打死老虎,要么被老虎吃掉。武松打死了老虎,所以他没有被老虎吃掉

B.从这个小山村到县城只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大路比较远,小亮决定不走大路,所以他只有走小路

C.功课不好的原因或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或是课后不认真复习。小明上课认真听讲,所以他课后没有认真复习

D.学院规定,大一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外语课,或是英语,或是法语。小华选修英语课,所以他不能选修法语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论证结构相同”,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或许由于遗传因素,或许由于后天条件。用字母表示,可翻译为:A或B。徐某长寿有遗传因素,所以他的长寿与后天条件无关。可翻译为:A→¬B。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要么打死老虎,要么被老虎吃掉。可翻译为:要么A,要么B。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从这个小山村到县城只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可翻译为:A或B。大路比较远,小亮决定不走大路,所以他只有走小路。可翻译为:¬A→B。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项:或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或是课后不认真复习,可翻译为:A或B。小明上课认真听讲,所以他课后没有认真复习。可翻译为:¬A→B。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大一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外语课,或是英语,或是法语。可翻译为:A或B。小华选修英语课,所以他不能选修法语课。可翻译为:A→¬B。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论证结构。

A(长寿),或者B(遗传)或者C(后天),S(徐某长寿)有B(遗传),所以S有-C(后天)。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A(过景阳冈),要么B(打死老虎)要么C(被老虎吃掉),S(武松)有B(打死老虎),所以S有-C(没有被老虎吃掉),但是,题干中用的是“或者...

...或者...

...”句式,本选项用的是“要么...

...要么...

...”句式,与题干论证结构不一致,排除;

B项:A(从小山村到县城),或者B(大路)或者C(小路),S(小亮)有-B(大路),所以S有C(小路),与题干论证结构不一致,排除;

C项:A(功课不好),或者B(上课不听讲)或者C(课后不复习),S(小明)有-B(上课不听讲),所以S有C(课后不复习)与题干论证结构不一致,排除;

D项:A(选修外语课),或者B(选修英语)或者C(选修法语),S(小华)有B(选修英语),所以S有-C(选修法语),与题干论证结构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6.进入马年,“马上就有”这一句式迅速流行:“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份好工作”。“马上就有”的祝福语,是马年才有;“马上就有”的社会心态,却早已在不经意间造访我们的时代。一毕业马上要有高薪工作,一工作马上让全家人凑钱买房,别人有了自己也马上要有,希望不能“马上兑现”就立刻抱怨。“马上就有”,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

这段话对“马上就有”,所持的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有肯定也有否定

D.不置可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马上就有”的关键信息。前文提出进入马年,“马上就有”这一句式迅速流行,它一方面是“马年才有”,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人们普遍追求“马上就有”的浮躁社会心态。尾句总结了作者对“马上就有”的态度,即前半句“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体现了作者对“马上就有”肯定的态度,后半句“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体现了否定的态度,综合可知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这段文字的态度。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为分总结构,前文分析,最后一句给出结论,所以此题的突破点在最后一句话,找到关联词“也”,可以判定作者在“也”之前的半句肯定“马上就有”有积极的一面,“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也”后的半句通过“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表现了否定的态度,因此,作者对“马上就有”的态度是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

A项和B项错误;“不置可否”指不发表评论,这个文段明显通过关联词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不是未发表评论,所以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作者态度的把握。观察选项可知,考查的是作者对某一事物的态度,阅读文段时可重点关注表态度的词句,由此判断作者的态度。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可知作者对“马上就有”持有否定态度,由此排除C、D。由“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可知作者对“马上就有”也抱有一定的肯定态度,由此排除B。故本题选A。27.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下列选项与算式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

=37.8

=0.0006

=1377.4

=0.03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步,一个大于1的数字经多次乘方所得结果会远远大于未乘方前的数字,一个小于1的数字经多次乘方所得结果会远远小于未乘方前的数字,体现了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C项中从“沙”到“塔”,从“腋”到“裘”的过程体现的是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与题干道理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C项正确:题干中的算式主要想表达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强调量的积累导致质的改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意思是通过积累“沙”可以建成“塔”,通过集聚“腋”可以织成“裘”,同样强调了量变引起质变原理;

A项错误:该句出自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意为: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并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项错误:该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其一》,意为:渠中的水这么清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进行补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

D项错误:该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