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诗意童年过有灵性的生活_第1页
守望诗意童年过有灵性的生活_第2页
守望诗意童年过有灵性的生活_第3页
守望诗意童年过有灵性的生活_第4页
守望诗意童年过有灵性的生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新北区特色建设交流材料守望诗意童年,过有灵性的生活——基于“儿童诗”特色项目的实践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始建于1885年,经过百余年的积淀,铸就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漫步我们的校园,处处诗情画意:木桥连廊,“紫藤架下”花开是满天的希望,花落是满地的祝福,孕育了盈盈诗情;书香萦绕,草坪绿树,“意林”诗意在树间,画意在林间,诠释着浓郁的诗意;清澈的池水,惬意游动的鱼儿,“诗源”是童诗之源,更是师生的精神之源,流淌着幽雅的诗韵⋯⋯深入其间,你会感到这里更是师生生活的诗意境地。学校以“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的办学理念为共同愿景,逐步形成了“诗意儿童文化”特色,学校办学品位得以提升,逐渐成为了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今年9月,新学校落成,学校古韵新貌,这为我校腾飞带来新的机遇。研究已逾十多年的童诗教学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儿童诗教学和研究飞向了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著名诗人金波、圣野、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蒋风、朱自强等亲临学校指导并为学校题辞勉励;学生作品在全国几十家儿童报刊杂志及书籍发表600多篇,作品集《满天的星星鸟》(上、下)两册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儿童诗研究成果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评比一等奖并送国家教育部参评;作为新北区唯一参加江苏省首届教育博览会的学校,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得到了参会同行的一致认可;受到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回顾童诗研究走过的十多年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位儿童诗教师到儿童诗教学团队十几年前,学校便有了自己的儿童诗社——“紫藤花”诗社,汇聚了几十位爱诗的孩童,在这里有一位对儿童文学,儿童诗有自己的感悟和情怀的教师,她开始在这里播撒儿童诗的种子。这些在田野里长大的乡村孩子是天生的儿童诗人,他们的灵性1来自于青草上的露珠、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蝉声里的阳光。借着新课程的“东风” ,我校将“儿童诗”开发为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原本在上学途中,回家路上即兴创作的,口头发表后就交给麦苗上的清风、树梢上的明月和草叶上的露水的小诗篇有了成长的摇篮,让埋藏于心底的诗心得以萌芽和长大!在此过程中,学生创作的儿童诗有一百多篇见诸报刊杂志,任晓霞老师撰写的论文频频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并且成为全国儿童诗导师团成员,很多出版社主动愿意为我们出版儿童诗集和教学研究专著,还有杂志开辟专栏刊登学生的儿童诗。由此学校、学生受到了各界的关注。2006年春,学校开始实施教师多元发展战略,其中一条是让特长老师特色发展。基于任晓霞老师对儿童诗教学的热爱,我们为她的成长搭建了独特平台。学校专门成立了“晓霞儿童诗工作室”,由任晓霞老师担任工作室领衔人,担任全校一至六年级童诗校本课程教学。这个工作室也吸引了一部分热爱童诗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其他教师加盟。当时工作室成员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研究活动,每年暑假携学生外出参加一次全国儿童诗夏令营活动,开辟了一个专题网站——《儿童诗网》,创办了一份每月一期面向全体师生与家长的《紫藤花》校报,每年四月下旬至六月初举办一个为时一个多月的活动——诗歌文化节。四年来,“晓霞儿童诗工作室”虽然只是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却常常挤满大大小小热爱童诗的孩子;虽然是一张简单的办公桌,却总堆满高高矮矮的儿童诗作业。在这儿大家一起读儿童诗,写儿童诗,一起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奖了,发表了⋯⋯学校诗友遍布全国,从知名的儿童文学工作者、诗人,到各个友好学校,关注的目光来自全国乃至香港、台湾、日本,美国,学校也成了儿童诗人、儿童诗教学工作者经常相约的地方。研究的专题也拓展到“儿童诗阅读教学的研究”、“儿童诗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教学研究”、“儿童诗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儿童诗与美术学科整合研究”、“童性语文研究”等。第二阶段:从一个诗社到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看到了儿童诗对于学生精神成长的力量,一首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另一方面,通过儿童诗,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了儿童,一首诗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一首诗就是一颗天真的童心,每一位儿童都是潜在的诗人,潜在的状态是通过激发、唤醒建构出来的,童诗实际上是一个用符合儿童天性的文化涵养、化育儿童的过程。由此我们2对儿童诗有了正确的定位:儿童诗在我们学校不仅仅是一种儿童文学作品,也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诗人,我们对儿童诗有着更为宽泛的解读:教师用诗意的眼光来解读儿童,儿童用诗意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从而达到以童诗涵育儿童,让儿童过有灵性的、创造的、诗意的生活。当走在校园紫藤的花开花落间,我们就有了许多关于“诗意”的追问,有了追寻诗意人生的梦想,有了追寻诗意生活的脚步,有了追寻诗意课堂的实践⋯⋯于是,儿童诗,作为童年诗意最简朴显性的表达,与学校的诗意追寻一起出发,开始了我校更加高位的探索之旅——“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从一个诗社到一种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信仰,我们哺育了儿童诗,儿童诗化育了我们。经过一—六年级一轮的循环研究,我校研究出台了儿童诗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对儿童诗课程进行了整体架构,教师根据标准自主开发教材。《让儿童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基于儿童诗的儿童文化的行动研究》作为我校的主课题被立项为省级课题,并在校内构建了以这个课题为核心的课题群,从课程、活动、环境等几方面整体规划并实施诗意儿童文化的建设。该课题研究与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基本同步,引领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彰显了“诗意儿童文化”特色,提升了学校文化内涵。第三阶段:从一门校本课程到“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形成随着课程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深切感受到“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支点作用,它是本校办学理念得以全面渗透的精神源泉,于是我们提炼出儿童诗的核心要素,即儿童美好的童心,对事物的敏感、想象与创造。将儿童诗的核心要素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其它方面,从多个角度全面构建起基于儿童诗的儿童文化,形成学校的“诗意儿童文化”办学特色。通过诗意儿童文化的全面渗透,师生形成独特灵动的诗性文化气质:教师“有爱心、有童心、有慧心”,学生“有个性、能自主、会创新”。而“心灵自由,快乐成长”,“让儿童过有灵性的生活”,“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教育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校是师生心灵自由快乐成长的地方”也成为了学校的“流行话语”。1.建构诗意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为儿童成长开设的“营养配方”,诗意儿童文化已经成为我校给予学生的独特的课程营养元素。目前,我校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机地将诗意儿童文化渗透其间,初步形成了以“儿童诗”3校本课程为品牌课程的具有新小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一方面,促进儿童诗课程走向精品化: 修订儿童诗课程标准,编写各年级儿童诗教材,研究儿童诗教学课型,不断促进儿童诗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构建以童诗精神为核心的相关校本课程群:从未来儿童的诗意生活来考虑, 首先要有较好的艺术修养, 所以我们从琴、棋、书、画、唱中选取特色项目开发艺术类的校本课程;其次,把诗意要素中的“创新”元素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动手做”系列校本课程,设置科技制作、工艺制作等创新类课程;再次,将国家课程中一些别具诗意的内容放大, 开发成校本课程,如:儿童戏剧、电影,英语儿歌、歌曲,探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儿童诗课程为一 ~六年级的限选类校本课程,其余课程采用走班制的形式让学生任选。 这样,使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能为儿童的灵性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建构诗意儿童文化环境:围绕“诗意儿童文化”对学校文化环境进行有主题、分区域、系列化的整体策划、布置,提升物质文化品位,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处布置都富有新小诗意儿童文化的特质,例如在新校的建设设计中我们传承了学校诗意儿童文化,砖红色建筑表达出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红黄蓝三栋楼体现出童年的天真诗意。“紫藤广场”诵读童诗,蝌蚪池边木桥垂柳,玩沙池里放飞想象,迷宫树阵诗意流淌,处处给予学生想象与创造,使环境成为生动有趣的课程 ,校园处处透出诗意与灵动。建构诗意儿童文化活动:“儿童文化节之诗歌节”和“儿童文化节之体育节”是我校主要的活动,这两大活动综合了所有学科的内容,并综合了学科文化、社会文化,儿童文化。在活动过程中,还自然形成了我校以童诗润泽童心的诗意德育特色。特别是我校结合重大节庆日以及学校大型活动,精心策划、举行隆重而具有诗意儿童文化内涵的仪式教育。在各项仪式开展时,我们不仅追求形式上与诗歌结合,以“诗”开头,以“诗”结尾,还追求仪式整个过程中的诗意蕴含,自然和谐,使仪式教育富有更多元、更丰富的教育内涵,仪式教育被评为“2009年度江苏省少先队文化研究优秀项目”。儿童诗,让校园的文化内涵一下子丰富了许多。 学生们用诗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