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_第1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_第2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_第3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_第4页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5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万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注: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概念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指某地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人口死亡的强度影响因素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社会风气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人口数量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零变负的时候,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减少。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6、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高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1%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传统型。欧洲除冰岛外,均为现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9、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孕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一、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GB3\*MERGEFORMAT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GB3\*MERGEFORMAT②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大洲人口迁移流向变化大洲人口迁移流向变化"二战"前"二战"后"二战"前"二战"后欧洲净迁出区净迁入区亚洲、非洲净迁出区净迁出区拉丁美洲净迁入区净迁出区北美洲、大洋洲净迁入区净迁入区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美、亚、非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代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农村→城市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社会管理难度增加,加剧人地矛盾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分布受自然因素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影响程度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策和战争。主要因素举例政治因素政治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要素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战争巴勒斯坦战争难民环境资源差异逐水草而居国家移民历史上的移民戍边环境恶化生态移民贵州麻山地区社会文化因素民族、种族以色列犹太人回迁自然灾害20世纪30年代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居民外迁宗教印巴分治,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家庭、婚姻八千湘女进新疆2、美国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量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开放程度和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我国为8-9亿)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比较项目环境承载量合理人口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体现意义生存发展人口多寡大小估算标准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等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河谷地区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武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3、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密集、高楼林立;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系、环境优美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东京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重庆未来田园城市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以人为本、人与城市协调发展2、影响因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高低历史文化北京市;社会因素:种族宗教黑人区、唐人街、知名度、行政因素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功能区合理布局应注意: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3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注: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减少成本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城市群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较为凉爽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山区地表崎岖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气候气候适宜适宜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城市众多气候恶劣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城市少,规模小干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寒冷地区城市很少河流河运起止点人流物流量大货物集散中转地,变更交通运输方式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规模较大赣州河流交汇处宜宾岷、重庆嘉陵、涪陵乌、武汉汉河口广州、上海运河两端塞得港&苏伊士巴拿马&科隆防卫半岛利用天然水域进行防卫古代城市常分布于此波士顿河曲处伯尔尼阿勒河心岛巴黎塞纳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举例社会经济因素举例交通驿道邯郸政治政治中心罗马六大古都合肥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华盛顿公路铁路石家庄株洲郑州蚌埠宝鸡水运扬州济宁政策特区城市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瓦拉纳西军事锦州酒泉威海山海关虎门横须贺佐世保朴茨茅斯旅游张家界黄山市屯溪牯岭科技筑波班加罗尔中关村硅谷剑桥矿产资源煤矿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阳泉淮北六盘水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贝洛奥里藏特油田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阿伯丁休斯敦其他金属约翰内斯堡金白云鄂博稀土金昌镍白银铜自贡井盐住宅城市波茨坦柏林旁疗养城市北戴河工业城市景德镇宜兴陶瓷长春十堰丰田底特律汽车渥太华造纸曼彻斯特孟买棉纺伊春森林边境城市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喀什河口丹东图们畹町凭祥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影响因素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4、中心地理论: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国家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趋缓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国家晚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城市土地租金高。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特点: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2)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3)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美和非洲;滞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5、我国城市化四个阶段:1949-1957上升阶段;1958-1965下降阶段"上山下乡"带来的"逆城市化";1966-1976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1977年后回升发展阶段。6、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逆城市化: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心区的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现象出现阶段人口流向结果郊区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向郊区城市规模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不是城市衰败城市向乡镇中心区衰落,城市化水平不变再城市化后期复兴阶段郊区向城市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推进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3、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4、解决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4\*GB3\*MERGEFORMAT④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5\*GB3\*MERGEFORMAT⑤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6\*GB3\*MERGEFORMAT⑥建立良性循环,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四、城市群与大城市带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群成为大城市带。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五、城市环境污染污染类型污染源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工业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破坏水质和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5分贝破坏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和居民生活垃圾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内城衰落、社会治安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社会问题突出人口过度集中低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综合整治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广义农业是对农、林、牧、副、渔五业的总称,狭义农业仅指其中的种植业或农作物生产。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是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方式等影响力不断增强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区位变化因素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农业类型单位产值的排序: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地区泰国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南部区位条件自然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适于小麦种植和放牧社会经济条件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生产状况农业景观水田广布牧场和麦地广阔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经营方式小农经济大规模家庭农产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自然因素气候光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新疆的棉花和水果热量珠三角三季稻、松嫩平原甜菜、青藏高原青稞水源年降水量<250mm中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平原的耕作业横断山区五台山垂直农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茶树、柑橘;碱-甜菜、枸杞;黑龙江大豆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城市郊区的奶牛、花卉、蔬菜交通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阿根廷畜牧产品出口、荷兰鲜花出口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适应政府决策,在政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耕地红线,基本农田机械技术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日本农业的小型机械化、温室农业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环境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5、区分几个因素: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有因素条件。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既是。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区位和布局的异同:区位强调客观存在,布局强调主观安排。区位因素除了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外还包括市场、政策等因素。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2、农业分类:根据动植物地域分布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资金密集农业)、水稻种植业(劳动密集农业。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加粗的)和密集农业(又称集约化农业)。根据农产品的用途或农业商品生产率的高低,分为自给农业加下划线的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热量条件较为优越,雨热同期;2水资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不均;3土地资源总量不少,但是山地多,干旱区面积大,中低产田比重高;4农耕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但后备资源不多;5物种资源丰富。四、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常有很大波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渔业比重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利于耕作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二、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黑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促进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地广人稀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发展历史19世纪后横贯东西的大铁路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生产特点专业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区域化发展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分布亚洲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区位条件1水热条件优越2地形以平原为主3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4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5种植历史悠久1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征1小农经营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4水利工程量大1家庭农场经营2生产规模大3商品率高4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相同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是以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专业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措施作用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牧场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区位优势:发展措施: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物种牛种优良产肉量大草原草类茂盛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消费量少交通距海港近冷冻技术运输能力二、乳畜业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特大城市周边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区位因素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多汁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乳畜业温和湿润人工为主人口密集地区奶牛牛奶及奶制品高本地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天然为主地广人稀地区牛、羊肉、皮、毛较高外地为主三、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我国农耕区的家禽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而基塘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农场租金低、本地消费量少区位条件区位优势交通交通发达便利自然条件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土壤土壤肥沃科技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水源灌溉条件较好政策政府鼓励扶持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小麦犁地忙碌播种忙碌生长季节收割忙碌月份123456789101112季节夏季秋季冬季春节夏季绵羊在牧场上放牧配种忙碌剪羊毛忙碌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项目特点项目特点生产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农业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应用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地域化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四、其他农业地域类型(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五、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章末总结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种植历史悠久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加大科技投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商品谷物农业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工业发达科技先进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农业成本高,耗能大大牧场放牧业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场、饲料供应机械化水平高、轮转放牧与圈羊相结合动物疫病的防治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2、我国农业的向外学习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内蒙牧区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较相似之处:区位比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我国内蒙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有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不同之处:现状比较:美国为家庭经营,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我国为国营农场。阿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我国则靠天养畜、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可鉴之处:可鉴之处:美国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增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都是我国应学习的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我国大中城市周围的乳畜业&美国五大湖周围乳畜带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比较区位比较:优势比较:美国:分布区气温较低,生长期短,不宜于种植业。但雨量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我国:为满足城镇、工矿企业的需求而建立起来。自然条件较好,但零星分布,范围较小,生产机械化程度低。1澳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生态系统;2农业可有效进行农事安排;3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牧羊,即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我国南方农业资源具有多样化,但市场结构具有单一性,潜力巨大可鉴之处:可鉴之处: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生态农业体系我国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营南方应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市场灵活性和适应性应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比较项目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产对象动植物工业原料和燃料生产过程主要是生物生长过程,自然再生产和经济生产密切相合生产场所农田工厂、车间对自然条件依赖性需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受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影响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对社会条件依赖性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生产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生态破坏主要是环境污染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基础地位主导地位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分类标准类型含义举例生产对象采掘工业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产品性质重工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工业的区位选择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能源基地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3、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类别来划分,一般分四类:资源、资金、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二、工业区位的选择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技水平提高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煤炭自黑龙江、陕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供应鞍山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市场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路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科技进步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时间早期19世纪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区位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市场科技因素炼铁冶金原料地铁矿海洋运输条件的发展区位选择原则靠近燃料地大煤田靠近原料地铁矿靠近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工业类型动力指向导型原料指向导型市场指向导型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燃料、原料的影响趋势,交通和市场的影响趋势实例英-伯明翰、德-鲁尔区等包钢、武钢、鞍钢等包钢、日-福山、意-塔兰托等原料指数:需要运输的原料重量和成品重量的比值叫做原料指数。从定量上看,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指标。环境因素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处,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水泥厂、酿造厂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布置在下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决策者行为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也是工业区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要因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工业地域的规模,可分为工业点工厂、工业区上海金山、工业枢纽上海、工业地区沪宁杭工业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形成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举例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海金山为石化工业区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3、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条件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概念一般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德国鲁尔工业区"德国工业的心脏"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5\*GB3\*MERGEFORMAT⑤市场体制健全。衰落的原因: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生产结构单一。⑤环境污染严重。=6\*GB3\*MERGEFORMAT⑥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二、新工业区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苏格兰。新工业区的四个特点: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意大利新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第三意大利的发展条件发展条件内容作用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新工业区兴起的自己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生产特点: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②生产过程分散。③资本集中程度低。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利处(启示):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并向品牌经济过渡。新兴工业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一种是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工业小区"。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10、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位置优越。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③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④交通便利。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11、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对比项目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速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度低分别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知识技能高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章末总结1、工业生产与分布的发展变化历次技术革命时间标志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技术革命对其位选择的影响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纺织、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英国曼彻斯特纺织中心,伯明翰钢铁中心钢铁复合体型动力工业由河流峡谷、森林茂密区向煤、铁产地及交通便利地区集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内燃机、电气化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和飞机制造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料地输电、冶金技术提高以及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工业区位选择受能源地限制减小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业日-沿太平洋工业地带意-塔兰托中-宝山市场临海型超高压输电技术、超级油轮、巨型货船、集装箱运输等运输方式出现,大大减少了运费;核电技术、能耗少的电子工业发展,使工业区位选择进一步摆脱能源地核原料地限制美-硅谷日-硅岛英-苏格兰德-慕尼黑斯图加特1人才和技术2快速便捷的交通机场高速公路3清洁优美环境在新原料地和燃料地出现的新工业中心:美-休斯敦石油化工和航天中心中-大庆攀枝花等英-阿伯丁北海油田2、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域国家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工业区工业中心工业区工业中心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芝加哥、底特律等西部和西南部旧金山、休斯敦等德国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南部慕尼黑等英国英格兰中部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北部苏格兰地区日本太平洋沿岸京滨、阪神等南部和北部硅岛北九州岛意大利西北部米兰、都灵、热那亚等东北部和中部普拉托、萨索洛等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①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由良到差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线的区位分析: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①平原地区:少占耕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GB3\*MERGEFORMAT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GB3\*MERGEFORMAT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GB3\*MERGEFORMAT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GB3\*MERGEFORMAT①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GB3\*MERGEFORMAT②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GB3\*MERGEFORMAT③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GB3\*MERGEFORMAT④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5\*GB3\*MERGEFORMAT⑤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GB3\*MERGEFORMAT①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GB3\*MERGEFORMAT②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GB3\*MERGEFORMAT③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GB3\*MERGEFORMAT④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7、城市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措施:=1\*GB3\*MERGEFORMAT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2\*GB3\*MERGEFORMAT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3\*GB3\*MERGEFORMAT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GB3\*MERGEFORMAT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GB3\*MERGEFORMAT⑤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注: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济宁、聊城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地势起伏大→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补充:邮电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分为邮政通信点多线长面广和电信通信两部分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的商业包括服务业。西欧航运网以莱茵河为主干。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和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三横五纵"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断的发展中。干线跨越省区沿途城市沿途地形区重要意义五纵京沪线京津冀鲁苏皖沪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京九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北京霸州衡水商丘阜阳九江南昌赣州深圳香港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京广线京冀豫鄂湘粤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州韶关广州华北平原洞庭湖江南丘陵岭南珠江三角洲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焦柳线豫鄂湘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的运量宝成-成昆线陕甘川滇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秦岭大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三横京包-包兰线京冀晋内蒙古宁甘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晋北山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陇海-兰新线苏皖豫陕甘新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沪浙赣湘黔滇上海杭州鹰潭萍乡株州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主要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兰州郑州徐州株洲南昌上海等。"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五纵"名称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徐州商丘郑州西安宝鸡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南京九江武汉枝城攀枝花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