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课件23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苏武传》课件23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苏武传》课件23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苏武传》课件23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苏武传》课件23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班固《汉书》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汉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一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一朝力量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一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匈奴汉朝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核心事件:劝降拒降对话的形式任务一:观看“王立群讲苏武”,再读文本,梳理并绘制《苏武传》情节脉络图。

信义安所见乎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羝乳乃得归见犯乃死,重负国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空以身膏草野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翻译检测文言检测通假字1.与旃毛并咽之(同"毡",毛织的毡毯)2.请毕今日之骥

(同"欢",交好)3.与武决去(同"诀",辞别,告别)4.因泣下霑衿(同"沾襟")5.前以降及物故(同"已",已经)6.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同"弃",收藏)7.空自苦亡人之地(同"无",没有)8.畔主背亲(通"叛",背叛)基础整合古今异义(1)置币遗单于(古义∶财物;今义∶货币,钱)(2)明年,陵降(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3)会论虞常(古义∶定罪;今义∶谈论)(4)副有罪,当相坐(古义∶连坐,连带治罪;今义∶坐下)(5)扶辇下除(古义∶宫殿台阶;今义∶除去,去掉)(6)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问;今义∶谦让)(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8)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基础整合(1)单于壮其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壮,意译为钦佩)(2)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用剑)(3)空以身膏草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4)反欲斗两主(动词使动用法,使……斗)(5)单于愈益欲降之(动词使动用法,使……降)(6)天雨雪(名词用作动词,下)(7)胝乳乃得归(名词用作动词,生子)(8)杖汉节牧羊(名词用作动词,执、拄)(9)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用作动词,结网,校正弓弩)词类活用基础整合—词多义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副有罪,当相坐(应当)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今今不听吾计(假设连词,如果)苏君今日降(今天)今复十余年(现在)基础整合—词多义发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单于子弟发兵与战(派)恐前语发(揭露,暴露)须发尽白(头发)基础整合—词多义以1.少以父任(介词,凭)2.汉亦留之以相当(目的连词,来)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介词,凭)4.以货物与常(介词,用、拿)5.何以复加(介词,"以何"的倒装,用、拿)6.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在)基础整合特殊句式(1)少以父任(被动句,"任"即"被任用")(2)见犯乃死(被动句,"见犯"即"被冒犯,被侮辱")(3)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应为"留在汉"之"匈奴使")(4)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应为"何以见汝为")(5)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句,应为"信义见安乎")(6)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应为"子卿尚复为谁任务二:阅读文本,划出苏武与张胜、常惠、卫律、李陵的对话部分,反复诵读,读出对话者的语气与语调,揣摩其中蕴含的情感色彩以及苏武人物形象特点。

小组分角色朗读并展示。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卫律: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逼降、诱降)“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降)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对比和映衬手法的运用。①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②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③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三种对照:一、张胜与苏武

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而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二、卫律与苏武

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而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三种对比映衬的效果分析:李陵与苏武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而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忍不拔。苏武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君的真君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正因为如此,苏武才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代名词。语言描写多集中于

两件事“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动作描写多集中于

两件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武不应。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细节描写: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受辞”“劝降”“劝降”“牧羊”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用语言、行动、细节刻画人物如何看待苏武的“求死”和“求不死”?苏武数次轻生死,显其忠贞和气节。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其求生,也是忠贞和气节的表现。生死都不是为自己,而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苏武的心态变化:第一次自杀,担心自己的身份使国家蒙羞;第二次自杀是为了个人不受辱,是气节的表现第;第三次是面对死刑威胁,不为所动,生死置之度外,大无畏精神的表现;第四次艰难求生,不再是以死报国,而是以总有一天回到汉朝的信念支持漫长而绝不屈服的流放生涯。“忠贞”二字贯穿全文!

任务三:微写作

苏武牧羊、精卫填海、不停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有人说这些人物的命运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在强权下去做一件无意义的事,这一切都是徒劳。但加缪说:“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请结合以上两个观点,阐述“苏武牧羊”的精神实质,要求观点清晰,有明确标题。300字。苏武是汉武帝时派往匈奴的一位不辱使命的使节。作者通过出使、被拘、劝降和归汉等情节,凸现了一位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始终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忠贞爱国的真君子形象!总结人物形象1.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汉•班固2.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