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课件人教版2_第1页
《钠及其化合物》课件人教版2_第2页
《钠及其化合物》课件人教版2_第3页
《钠及其化合物》课件人教版2_第4页
《钠及其化合物》课件人教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1①金属钠在空气中;②金属钠在水中;1.为什么金属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4Na+O2=2Na2O2Na+2H2O=2NaOH

+H2↑温故知新自然界中有大量的氧气和水会与钠反应生成化合物,所以其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二、钠的几种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①金属钠在空气中;1.为什么金属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2(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思考与讨论氧化钠过氧化钠(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3Na2O+H2O=2NaOH(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与讨论Na2O+H2O=2NaOH(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4-1-20现象:化学方程式:有气泡产生,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发烫。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有什么现象?2Na2O2+2H2O=4NaOH+O2↑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有漂白性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有漂白性。-15-1-2

0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16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Na2ONa2O2颜色状态

氧元素价态

生成条件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特性—

用途

—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2价-1价常温点燃或加热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

强氧化性、漂白性供氧剂、漂白剂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Na2O7

水、CO2,可以灭火,也可以生火!水、CO2,可以8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9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1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俗名:小苏打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观察Na2CO3白色粉末细小Na2C11步骤Na2CO3NaHCO3初步结论加水结块;温度计示数升高加水部分溶解;温度计示数略有减小振荡时间长时可溶解固体量减少溶液变红(较深)溶液变微红色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强。(2)加入几滴水,并插入温度计,观察(3)向(2)的试管中加5mL水(4)向(3)所得溶液中加1-2滴酚酞溶液步骤Na2CO3NaHCO3初步结论加水结块;温度计示数升高12如图所示,分别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现象,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2-5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反应如下:2NaHCO3Na2CO3+H2O+CO2↑△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如图所示,分别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现象,比较碳酸钠13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银白色金属→表面变暗→出现白色固体→表面变成溶液

Na

Na2O

NaOH)NaOH潮解→出现白色固体→白色粉末Na2CO3·10H2ONa2CO3《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银白色金属→表面变暗14《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15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最好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时为止。用铂丝(或铁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侯,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时,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现象:钠:黄色实验2-6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三、焰色试验: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16钡黄绿铜绿锶洋红

钠黄钾紫

钙砖红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钡黄绿铜绿锶洋红钠黄171、了解纯碱的生产历史2、研究任务

查阅资料,了解路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比较后一种制碱法与前一种制碱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研究与实践《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1、了解纯碱的生产历史2、研究任务研究与实践《钠及其化合物》18①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②有哪些收获?小结《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①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②有哪些收获?小结《钠及其化合物》191.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去原来改变的条件,人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经过“輮”。人已经脱离一个旧我,变成一个新我.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习的要素。荀子认为积累是学习的第一要素,也是学习的根本。学习可以达到奇妙的效果,可以“兴风雨”“生蛟龙”。“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从人的角度,来说学习的效果。接着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积累的效果,体现了荀子文章说理的生动性。3.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4.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5.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6.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7.“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8.总之,说明文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还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增知益智。感谢观看,欢迎指导!《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1.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去原来改变的条件,人也不会20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21①金属钠在空气中;②金属钠在水中;1.为什么金属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4Na+O2=2Na2O2Na+2H2O=2NaOH

+H2↑温故知新自然界中有大量的氧气和水会与钠反应生成化合物,所以其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二、钠的几种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①金属钠在空气中;1.为什么金属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22(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思考与讨论氧化钠过氧化钠(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23Na2O+H2O=2NaOH(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与讨论Na2O+H2O=2NaOH(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4-1-20现象:化学方程式:有气泡产生,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发烫。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有什么现象?2Na2O2+2H2O=4NaOH+O2↑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有漂白性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有漂白性。-125-1-2

0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126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Na2ONa2O2颜色状态

氧元素价态

生成条件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特性—

用途

—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2价-1价常温点燃或加热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

强氧化性、漂白性供氧剂、漂白剂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Na2O27

水、CO2,可以灭火,也可以生火!水、CO2,可以28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29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3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俗名:小苏打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观察Na2CO3白色粉末细小Na2C31步骤Na2CO3NaHCO3初步结论加水结块;温度计示数升高加水部分溶解;温度计示数略有减小振荡时间长时可溶解固体量减少溶液变红(较深)溶液变微红色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强。(2)加入几滴水,并插入温度计,观察(3)向(2)的试管中加5mL水(4)向(3)所得溶液中加1-2滴酚酞溶液步骤Na2CO3NaHCO3初步结论加水结块;温度计示数升高32如图所示,分别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现象,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2-5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反应如下:2NaHCO3Na2CO3+H2O+CO2↑△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如图所示,分别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现象,比较碳酸钠33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银白色金属→表面变暗→出现白色固体→表面变成溶液

Na

Na2O

NaOH)NaOH潮解→出现白色固体→白色粉末Na2CO3·10H2ONa2CO3《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银白色金属→表面变暗34《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35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最好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时为止。用铂丝(或铁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侯,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时,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现象:钠:黄色实验2-6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三、焰色试验: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36钡黄绿铜绿锶洋红

钠黄钾紫

钙砖红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钡黄绿铜绿锶洋红钠黄371、了解纯碱的生产历史2、研究任务

查阅资料,了解路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比较后一种制碱法与前一种制碱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研究与实践《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1、了解纯碱的生产历史2、研究任务研究与实践《钠及其化合物》38①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②有哪些收获?小结《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人教版2①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②有哪些收获?小结《钠及其化合物》391.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去原来改变的条件,人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经过“輮”。人已经脱离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