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3.2.1(鲁科版必修1)十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组——知能训练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豆科植物经过根瘤菌吸取空气中的氮是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变来的C.化石燃料燃烧平时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加了氮的循环剖析: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成化合态的氮,是化学变化,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化石燃料中含有氮的化合物,燃烧时会释放出氮氧化合物;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加了氮的循环。答案:C2.在平时条件下,把以下物质混杂,不能够发生反应的是双选A.H2O和NO2B.N2和H2C.NO和O2D.N2和O2剖析:N2才能与H2
平时状况下,N2很牢固,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或O2化合,B、D可选。H2O和NO2,NO和O2在平时条件下很易结合:3NO2+H2O===2HNO3NO,2NO+O2===2NO。A、C项不能选。答案:BD3.收集NO和NO2两种气体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都可用排水法B.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C.都可用向上排气法D.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剖析: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N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二者周边,而且NO能与O2反应,所以不能够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C、D项被消除;NO2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够用排水法收集A项被消除。答案:B4.搭载“神舟”七号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激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若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棕色烟,产生红棕色烟的主要原因是A.高温下N遇空气生成NO2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2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NO,NO是红棕色气体,所以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剖析: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22火箭发射出大量红棕色烟。答案:B5.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杂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节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V、V,则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123A.V1>V2>V3B.V1>V3>V2C.V>V>VD.V>V>V321312剖析:因①中对应的反应为3NO+HO===2HNO+NO;所以其中节余气体体积为试管容积的2/3,②中的反应为2233/8,③中4NO+O+2HO===4HNO,所以节余气体的体积为试管容积的2223NH溶于水,节余气体的体积为试管容积的1/2。3答案:B6.有一瓶无色混杂气体,是由HC、O2、NO、CO2、NH3、N2中的某些气体组成。①把混杂气体经过过分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②节余气体经过过分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NO的整体积是答案:种无色气体减小;③最后,节余气体接触空气时,马上变成红棕色。因此可知,原混杂气体中,必然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必然不含______________提示:NH3可与H2SO4反应而被吸取。剖析:混杂气体经过浓硫酸时,体积减小,说明含有NH3,既然含有NH3,则不能够有因为HC和NH3化合生成NH4C。节余气体经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减小,说明含有最后,节余气体接触空气时,马上变成红棕色,则说明含有NO,既然含有NO,则不能够含有因为NO与O2反应生成NO2。答案:NH3、NO、CO2O2、HC
HC,CO2。O2,7.以下列图,室温下向盛有mLNO的试管中慢慢通入mLO2全部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试回答以下问题: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①;②;③。2最后试管中节余的气体是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剖析:1通入的O2与NO发生反应生成NO2:①2NO+O2===2NO,所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的NO2溶于水;②3NO2+H2O===2HNO3+NO,①②两反应的总方程式为:③4NO+3O2+2H2O===4HNO3,气体被耗资,所以又会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VNO∶VO2≠4∶3,故最后有气体节余,不论节余NO还是O2,都为无色气体,这是看到的第三个现象。2设mLO2全部参加反应,由1中③知:V反应NO=V反应O2×错误!=mL×错误!=mL,而mL,故节余NO气体mL。1①通入O2,试管内气体变成红棕色②试管内液面高升③最后试管内节余一2NOmL组——拔高训练8.把
3体积的
NO2气体,依次经过以下3个分别装有①
NaHCO3饱和溶液,②浓
H2SO4,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A.1体积NOB.2体积NO2和体积O2C.2体积O2D.体积O2剖析:3VNO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VO2答案:D9.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见以下列图。反应式为:NH4C===NaC+N2↑+2H2O;反应放热。试回答:
NaNO2+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A.防范NaNO2饱和溶液蒸发B.保证明验装置不漏气C.使NaNO2饱和溶液简单滴下2B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①冷凝②冷却氮气③缓冲氮气流加热前必定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片刻后,应马上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N2前,必定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N2不合适的方法是填写编号________。①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②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③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剖析:依照实验室制N2的原理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较激烈,加热片刻后,应马上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降血脂药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银矿石市场运行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铝合金防火门窗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钢构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远洋渔轮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轿车悬架弹簧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体塑身衣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绣花机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质文具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纤维素酒精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初中男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件
- 快手申诉文本
- 现金调拨系统操作手册教学课件
- 学校物业管理宿舍管理方案995
- PFMEA-失效模式分析案例
- 荔枝依旧年年红
- SMT贴片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加坡公司法-英文版
- 中药学电子版教材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口腔修复学第三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