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走在追逐幸福的路上_第1页
2022行走在追逐幸福的路上_第2页
2022行走在追逐幸福的路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走在追逐幸福的路上一《高度参与的课堂》读后感北师大教授顾明远说过,“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经过三个境界一一理想信念、实践反思、学习提高”。假期是教师静心修炼、读书学习、提升自我的好时机,2022年寒假我有幸阅读了《高度参与的课堂一一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一书,收获颇多。一、 内容精讲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高效教学的核心方面之一。创造一个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它是教师精心、计划和实施具体策略的结果。让学生参与变成一种课堂常态就需要让学生对以下四个问题产生积极应答。问题一:我感觉如何?问题二:我感兴趣吗?问题三:这重要吗?问题四:我能做到吗?单从这四个问题本身来看,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基于学生自身的实情来考虑,可以说是“学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其中,“我感觉如何”探讨学生的学习情绪,关乎学生情感。“我感兴趣吗”研究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感兴趣程度。这两个问题涉及“专注力”这一短期现象。“这重要吗”探讨学生如何将课堂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我能做到吗”研究学生拥有或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程度。这两个问题涉及长期的课堂参与。二、 主要感受平日里,我们都渴望学生能集中精力听讲,期盼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差距很大,让我们添增不少苦恼。读罢此书,我茅塞顿开。这本书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体,理论的宣讲不是死板的灌输,而是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加以解释说明,并由此梳理归纳出一些切实可用的课堂策略,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指导帮助。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课后练习,通过自我测评可以很好地检测出读者对该部分内容掌握了多少,能运用多少,对读者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馈。三、 联系实际(一)“安排课堂作业”策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讲完核心、知识点之后,会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堂作业来检测学生当堂掌握情况。总有一部分头脑比较灵光的学生会快速完成,然后他们会无所事事,调皮一些的学生还有可能会干扰未完成的学生,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遇到这种情况,我多数是提醒他们好好检查,或者让他们把完成的内容读一读。可不一会儿,他们又会坐不住了。书中支招让他们帮助其他学生;开始学习更高级别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与课堂作业内容相关的活动;学习自己选择的主题等。这就带给我很多启示。比如,当堂英语课的作业内容是“朗读课文”。当他们能流利朗读之后,可以安排另一项挑战任务。包括:帮助组内的一名同学完成朗读;背诵课文;简单制作思维导图;课文仿写等。这样先完成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选择一项任务完成。这样既能体现教学分层,还能让学生提高专注力,时刻有事可做,在不断挑战种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二)“带领学生将身体运动融入课堂”策略众所周知,简单的体育锻炼能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流向大脑,帮助学生提升精力和认知功能。我们的英语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三四节或下午一二节,此时学生的精力并不是太好,而且这之前他们都沉浸在一个全汉语的环境中。上课伊始,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唱英文歌,一边唱一边起身做动作,或者是TPR活动,这样一来,学生的肢体等多个器官得到了一定的活动,既可以快速进入学习英语的氛围,又可以复现旧知,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在讲完课文之后,老师都会安排小组合作表演,学生借助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适切添加相应的人物动作、表情和语言,共同创编课文,并进行全班展演。这样的身体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思维更充满活力;可以让学生适当放松心情,特别是比较内向和学困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能获取一定的知识,由此对英语课堂产生好感觉,从而扩大了课堂的参与面。四、提炼做法(一)保持课堂节奏的平衡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调整适当的课堂节奏,既保持教师精力充沛,又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信息。反之,节奏太快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可能会感到困惑或沮丧。节奏太慢导致部分学生精力下降,专注力减弱。(二) 展现对所教授内容的专注和热情教师的专注和热情有感染力,可以对学生的专注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个人故事、传递语言和非语言信号等途径来重燃教学热情。(三) 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觉得老师尊重并喜欢他,他就更有可能关注课堂内容。课堂上,老师通过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学生,对学生表现出兴趣和情感,识别和使用关于他们的积极信息,师生之间就可以建立积极的关系,以此鼓励学生与他人建立牢固的同伴关系。(四) 给予行之有效的口头反馈教师应该使用口头反馈强化学生的成长型思维,避免引用学生的固定特征。比如,对于完成得很好任务提供反馈时,可以赞扬学生的努力和工作质量。对于一项做的很差的任务提供口头反馈时,可以对其努力和准备程度进行评论,帮助学生在缺乏努力和他们的表现之间建立联系,鼓励他们在未来更加努力或更好地准备。五、拓展延伸书中提到的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或模仿、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等。它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深入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论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