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教学目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了解作者魏征和“疏”的文章体裁特点。.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赏析魏征高潮的劝谏艺术,领会魏征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教学重、难点.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2.赏析魏征高潮的劝谏艺术,领会魏征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因直言敢谏,辅佐唐太宗创立“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是《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二、初读1、正音2、解题谏太宗十思疏谏:劝谏,规劝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3、文体知识(1)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用以给皇帝提建议、献对策、报告情况、说明问题等。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其特点是文辞精炼、简明扼要、逻辑性强。“七国以前,皆称上,秦初改书日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日章,以谢恩;二日奏,以按劾;三日表,以陈情;四日议,以执议。”(2)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讽一一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一一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诽:背地里议论)讥一一微言挖苦指责别人的过失说一一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3)古代文体①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议论文)《出师表》《陈情表》②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③记,包括:山川、景物、人事杂记。(记叙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④铭,铭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开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陋室铭》⑤序(叙)是一般的序言,放在书的前面。《兰亭集序》跋那么放在书的后面,即后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送东阳马生序》⑥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阿房宫赋》⑦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六国论》《过秦论》4、自读思考通篇只重一“思”字:提出问题一思什么?分析问题一为什么思?解决问题一怎么思?结果如何?三、研读(一)研读第一段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求:要求,需求。长(zhdng):生长。长得好。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稳固。根本:树根。本: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局部。流:泉流,名词。远:形作动,流得长远,到达远方。浚(jtm):疏通水道。德义:德行和道义。翻译:我听说:想要树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稳固;想要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2、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更。望/求/思:同义,指望。之:都是主谓间的结构助词,取独。理:安定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谦辞。况:何况于:引出对象。不译。明哲:明智的人,形作名。指唐太宗翻译: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好,德行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很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chdng)者也。当:主持,掌握。神器:帝位。重:形作名,重权,重位。域中:天地间。大:形作名,重大的地位。极天:天之极处,指皇权。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居安思危: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安/危:形作名。居:处于;思:想。戒:戒除。俭:形作动,行节俭以:第一个并列连词;第二个转折连词同“而”处:保持胜:克服长:形作动,流的长远翻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无穷的福禄。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德行不能保持深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如同)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啊。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中心论点4.第1段:反复说明人君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1)文章是如何引出正题的?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一组排比句,两个比喻,说明事理,浅显易懂。“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比喻论证: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中的常识进行比喻,从而说明积德安国这抽象的道理,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且易懂。正反比照论证:采用强烈、鲜明的比照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从反面设喻,突出“德义”对国君的重要性。连用四个“不”字,最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认之否认,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虽…(犹)…而况…乎”的反问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净不显得突兀。(二)研读第二段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凡百:所有的。元首:指帝王;今义:国家最高领导人。景:大,重大;【高山景行】殷:深,深切的。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善始者:开头做得好的。繁:多。克:能够。终:坚持到底。【善始善终】做事有好的开始和结尾,形容办事认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语出《诗经》原意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盖:语气副词,大概。岂:难道翻译: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确实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2、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缺乏,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①待下;既得志,那么纵情以②傲物。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夫:位于句首,表原因,因为。殷忧:深深忧虑。以①:而,修饰。下:指臣民既:在…之后。得志:到达目的,实现愿望。贝!1:连词,表顺承,就。纵情:古,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以②:而,并列。傲物:轻视他人。一体:整体。行路:陌生的路人。翻译: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缺乏,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虽:即使。董:督察以:介词,用。振:同“震”,威吓。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状后苟:苟且。苟免:苟且免于刑罚。而:转折连词。怀:怀念,感激。貌:外表上,名词作状语。恭:恭顺。惟:只是。覆:颠覆;使……倾覆。宜:应该。慎:警惕。奔车朽索:奔车(以)朽索其:副词,表反问,怎么、难道忽:轻视,怠慢。翻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外表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只是百姓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4、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从创业与守业、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1)第二段从哪个角度展开论证?“为什么思”(2)有几个论证层次?摆事实、析原因、敲警钟(3)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比照论证引用论证5、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①能创业却不能守业②善始者实繁VS能克终者盖寡③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竭诚待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兴邦是由于“竭诚待下”/丧邦是由于“纵情以傲物”;6、赏析(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以“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比照,暗示居安思危之重要,以“岂……乎”的反问,对所述历史事实进行反诘,引出对“取之易”而“守之难”的分析,使论述更深入一层。(2)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缺乏,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那么纵情以傲物。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运用比照论证。将“殷忧”和“得志”两种情况下君主的态度和造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不同的结果,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强调民心的重要性。运用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简洁而传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说明其利害关系。引用古圣先哲的至理名言,反复阐述,耐心说服,言语婉转动人,用心良苦。(三)研读第三段见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警诫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帝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喜爱田猎就想到网开一面,捕杀有度;担忧懈怠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忧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可能出现谗佞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贬斥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1、十思见可欲/那么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那么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那么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那么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那么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那么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那么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那么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那么思无因怒而滥刑。身为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诚:如果确实,果真欲:动作名,想要的东西以:目的连词,来作:建造,这里指兴建宫室止:停止安:使…安定谦冲:谦虚,同义复词牧:养满溢: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下:名作动,居于…之下乐:以…为乐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以为:以(之)为,把…作为忧:以…为忧敬:慎

壅蔽:被堵塞蒙蔽正:使…端正以:来,表目的黜:排斥所加:施加的时候(所字结构)因:因为以:连词,表结果,以致全面做到这十件应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所讲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选好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广布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逐(效力),对君主来说便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的年寿,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说什么百姓就会被教化何必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明亮的眼,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那么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兹:这简:选拔播:散播效:献出兹:这简:选拔播:散播效:献出事:忧烦的事物养:保养,颐养豫游:出游,游乐鸣:使……鸣,演奏垂拱:垂衣拱手,喻指轻而易举化:教化劳:使…劳苦:使…苦司:管理大道:最高境界役:役使,劳损亏:毁坏,减损九德: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垂拱而治: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后多指帝王无为而治。语出《尚书》“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