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砂冷采技术课件_第1页
出砂冷采技术课件_第2页
出砂冷采技术课件_第3页
出砂冷采技术课件_第4页
出砂冷采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稠油冷采矿场试验

稠油冷采矿场试验内容提纲一、概要

(一)稠油出砂开采特点(二)稠油出砂技术条件(三)稠油出砂油藏条件二、出砂冷采矿场试验情况

(一)完成情况及评价(二)解决的技术关键(三)应用前景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建议

(一)存在问题(二)建议内容提纲一、概要一、概要

(一)稠油出砂开采特点

1、高粘原油携带砂粒被采出,在油层中产生“蚯蚓洞网络”;2、稠油中少量溶解气逐渐分离出来,为开采原油提供气驱动力;3、地层出砂冲刷掉井底附近油层沥青质沉淀,减小了流动阻力。机理一、概要

(一)稠油出砂开采特点机理1、稠油在油层内有一定流动能力;2、油层为粘土或原油胶结、非钙质胶结;3、泥质含量小于10-15%;4、原油含少量溶解气;5、油层中无大量可流动水;6、夹层油藏先开下部后开上部;7、主要采油设备为螺杆泵;8、新井出砂开采成功可能性更大。(二)稠油出砂技术条件(二)稠油出砂技术条件(三)油藏条件1、油藏深度<800m2、油藏厚度5-30m3、脱气原油粘度600-16000mPa·s4、孔隙度30-40%5、渗透率0.5-10μm26、含油饱和度67-80%7、原油重度9.5-14API8、气油比0-10m3/m39、地层压力2.7-5.9MPa10、油层温度16-21℃(三)油藏条件1、油藏深度二、出砂矿场试验情况(一)完成情况及评价1、97年6月--98年12月完成G4906井先导试验;2、98年7月--2000年7月完成22口井推广应用;3、单井采收率12.7%;4、累计采油1.75万吨。回提纲二、出砂矿场试验情况(一)完成情况及评价回提纲1、按冷采筛选标准油井评价(1)G4906井基本数据区块B125 冷采层位IV9 有效厚度/砂厚(m/m)8.6/12溶解气油比(m3/t)约10油层中深(m)491.8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mPa.s)6689孔隙度(%)33.98渗透率(um2)2.65含油饱和度(%)64.8 地层压力(MPa)4.5转筛选标准1、按冷采筛选标准油井评价转筛选标准(2)先导试验生产概况

97年6月14日进入矿场试验。截止到98年12月30日,该井共生产161天,累计产液3100.6吨,产油2461.3吨,累计产砂165方,平均日产油14.8吨,产出液中含砂最高达20%。

(2)先导试验生产概况

(3)参数调整

G4906井参数调整统计表

(3)参数调整

G4906井参(4)井下工艺配套1)深穿透加密射孔技术;2)井筒降粘技术;3)油管锚定技术;4)抽油杆防脱、防倒技术;5)空心杆泵上冲洗技术;6)井底冲砂技术。(4)井下工艺配套

旋转密封器驱动头空芯抽油杆油管单流阀井下螺杆泵

旋转密封器驱动头空芯抽油杆油管单流阀井下螺杆泵

(5)地面系统工艺:

螺杆泵储油罐二级除砂罐循环热水

(5)地面系统工艺:

螺杆泵储油罐二级除砂罐(6)4906井先导试验结果

稠油冷采技术在G4906井取得了初步成功,主要体现在:该井油藏条件适合冷采要求,出现了泡沫油及产出液高含砂等冷采特征;该井日均产油量14.8t,远高于同区块临井日均产量(如4907井5t/d),增油效果明显;配套完善了井下举升工艺和地面高含砂液的除砂集输工艺;为进一步规模化试验,积累了现场管理经验。(6)4906井先导试验结果该类油井在注汽阶段由于出砂严重而影响正常生产,如G4911、L132、L7310等。通过冷采开发恢复了油井正常生产。2、热采转冷采油井评价该类油井在注汽阶段由于出砂严重而影响正常生产,如G4911、热采转冷采油井生产特征1、初期含砂高、时间短,随后急剧下降;2、吞吐区块压降较大,产量也逐步递减;3、受临井注汽、生产等影响较大,生产不平稳;4、不宜规模化应用。热采转冷采油井生产特征1、初期含砂高、时间短,随后急剧下降;3、表外油藏类油井评价

表外油藏技术指标:地层温度下原油粘度>20000mP.s油层厚度<5m3、表外油藏类油井评价(1)新庄油田油藏及原油物性概况

胶质、沥青质30—45%含蜡量15—20%原油粘度1500—2000map.s(50℃)孔隙度30%渗透率2.0μm2溶解气油比10m3/t(1)新庄油田油藏及原油物性概况(2)新庄油田试油情况试油情况

井号产油(t)B1670.2—1XQ250.2—1热采情况(总注汽量1174t)井号产油(t)油汽比

XQ24980.09

达不到生产条件,未投入开发。

(2)新庄油田试油情况试油情况(3)新庄油田稠油冷采现状

新庄油田利用冷采技术,投入规模试验。油层深穿透、加密射孔井下采油工艺配套地面集中除砂、集输工艺规模14口井产油7800吨(累计)(3)新庄油田稠油冷采现状

新庄油田利用冷采技术,投入规模(4)新庄油田规模试验效果评价完善配套了井筒降粘技术1)井筒化学降粘技术;2)井筒电加热技术。完善配套了地面集中处理集输技术

日产油0.2--1.0t

↑5.0-8.0t冷采技术在新庄油田成功应用,提高了区块稠油资源利用率。(4)新庄油田规模试验效果评价完善配套了井筒降粘技术(5)稠油冷采技术扩展应用一:在油藏条件符合冷采要求但已注汽的稠油油井开展冷采技术;二:在冷采筛选条件表外稠油油藏开展冷采技术;

(5)稠油冷采技术扩展应用一:在油藏条件符合冷采要求但已注汽(6)L八区先导试验认识楼八区的L118井,地层原油粘度8万mP.s,远高于筛选标准,无法实现冷采开发。1、浅、薄层特超稠油临界出油关无法突破;2、化学辅助降粘只能进行井筒解堵,无法改善特、超稠油在地层的流动性能;3、严格冷采筛选标准,减少风险投入。(6)L八区先导试验认识楼八区的L118井,地层原油粘度8万(二)解决的关键技术1、配套深穿透加密射孔工艺,达到了激励油层出砂之目的;2、配套适应强扭矩的井下工具、优选螺杆泵,携砂能力达到20%;3、建立地面两级沉砂除砂系统,70%产出液含砂被除去;4、筛选系列降粘剂,满足了冷采井筒降粘需要。(二)解决的关键技术1、配套深穿透加密射孔工艺,达到了激励油(三)应用前景1、应用方向:难动用储量、难采井,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2、应用规模:通过部分低周期吞吐出砂严重油井转冷采进一步提高油井利用率。(三)应用前景1、应用方向:难动用储量、难采井,进一步提高资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安排一、存在问题1、冷采机理、油藏筛选标准有待深入研究,统一认识;2、冷采配套工艺技术尚需配套完善。二、建议1、立足稠油难采井、难动用储量,扩大应用规模;2、加强配套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工作,(如复合射孔、井筒沉砂冲洗工艺),完善冷采工艺。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安排一、存在问题谢谢大家!报告结束谢谢大家!报告结束冷采机理蚯蚓洞网络机理蚯蚓洞网络生长示意图井眼流化带破坏带屈服、膨胀带冷采认识冷采机理蚯蚓洞网络机理蚯蚓洞网络井眼流化带破坏带屈服、冷采认一、稠油冷采技术认识

所谓稠油冷采就是一种非热力性允许稠油油藏砂粒与泡沫油共同产出的一次采油方式。这种采油方式是建立在高孔隙基础上,辅之以优良的螺杆泵采油工艺来实现的。所以,为达到稠油冷采之目的,必须突破以下技术关键:蚯蚓洞网络机理一、稠油冷采技术认识

所谓稠油冷采就是一种非热力性允蚯蚓洞网络机理:

稠油油藏一般具有埋藏浅、胶结疏松的特点,在生产压差超过能使砂岩基体受到冲击破坏的临界值时,地层砂粒就会被剥落从面开始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随着蚯蚓洞网络的不断形成与延伸,使油层的孔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