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7篇_第1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7篇_第2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7篇_第3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7篇_第4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7篇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按学生座

3、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

4、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展示东西两半球图)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5、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生: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C

6、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引入地形剖面图。(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展示“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特点:受地形影响

7、,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篇2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

8、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课时:1课时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场景对话如下。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我真想去北方避暑。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

9、。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新授: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一)天气与气候师:多

10、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描述了图片中的天气状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他们都用了哪些关键词来描述天气呢?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生:回答师: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图片展示)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即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

11、刻天气不同。)师:天气在短时间内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有什么特点呢?谁能说说我们当地的气候呢?生:回答师: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问:你能总结一下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吗?(学生分四组讨论,回答)生:小组代表发言师:总结发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接着,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和天气或气候相关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出该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1.今天风和日丽2.昆明四季如春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

12、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4.东边日出西边雨5.我们这个地方常年很少下雨师: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天气的话题,就是因为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举例说明天气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吗?生:回答师:(二)天气及其影响师:(课件播放各种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师:如果我们能预知明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很大帮助的。那么我们从哪里会预知明天的天气呢?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引出话题二。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谈天论气话预报师: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都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的呢?生:回答师:是啊,随着科技和媒体的发达

13、,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越来越多,正如同学们所说: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都是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师:那么,天气预报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这幅图大家会有所了解。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的产生过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师: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天或几天中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风的符号吧。出示幻灯片。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在天气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阴天。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为了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的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我们一起来

14、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篇3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种族和民族,以及他们的分布状况;了解世界各地区语言的使用与宗教的信仰情况;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国家数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2、本节还介绍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二、教

15、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三、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四、教学过程(一)世界人口:1、增长速度很快;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1、种族: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

16、嘴唇薄;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人数占8。5%;特征: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分布: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乡在非洲)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2、民族:(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2)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3)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也有单一民族;(4)犹太人、吉卜赛人遍布于许多国家。(三)小结:语言人种居民(板书)

17、宗教民族课后作业1、作业本:P23第19题2、填图册:P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二)教学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

18、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讲授新课)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

19、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

20、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板书4.时区(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篇5教学目标一

21、、知识目标1、理解“如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看地图。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2、通过学习运用地图认识周围环境和地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高计野外旅行线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弄清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过程一、导入要求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自己绘

22、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选几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间也相互检查。二、课前热身1、师: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点拨:用绘绘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请几位同学对照自己的地图介绍一下所在的学校。2、全作探究(1)整体感知师:你还见过哪些地图?地图有多少种?你会看地图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自学课本P610。(2)四边互动互动1:在庞大的地图家庭中地图分为几类?各有哪些类型?明确: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前者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后者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另外还有电子地图等

23、之类的地图。尽管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缩小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互动2: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教师在黑板上面画一个“米”了开,要求学生把方向标上。)东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确定方向吗?明确: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批示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方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地图拿出来,分组交流:学校大门、办公楼、池塘、花坛、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8“确定平面方向

24、”)你还有其他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几种确定方向的方法呢?互动3:在一般的地图里,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理事物缩小,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计算呢?指名学生根据小学的收获写出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提示:图距与实距之间经常要进行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师:比例尺有哪三种形式?明确: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练习:学生分组全作、讨论转换表达的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13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千米0 20 40学生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指正。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活动第2题,计算实际距离。教师指导学生比较比例尺的大

25、小(如1/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进行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练习:比较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完成表格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表示范围大小地理事物详略比例尺大小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魇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互动4: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P10图例、快速、熟悉。然后抢答题目。明确:我们熟悉了图例、注记以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3、达标反馈:(1)填空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图表示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26、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它们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2)计算:把实际距离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绘制在30厘米的图纸上,该选用多大的比例尺?(120_ 000)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从甲地到乙地图上距离为4。5厘米,请问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5km)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请一名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2)方法小结: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读图、比较、计算、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教案模板篇6教学课题:七年级下册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课型:新授教材分析:非洲是教材选编的“认识大洲”中的第二节内容。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地理位置、高原为主的地形

27、、炎热的气候、丰饶的物产和人口与经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2、过程与方法: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非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通过教学

28、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炎热气候。教学方法:1.主要运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结合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综合分析等。2.采用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地图册、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有一个大洲,它既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和最长的河流,并且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大洲,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大洲吗?(非洲)那这一节就让我们向这个

29、神奇的大洲进军,一起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自主学习根据第一节学习大洲的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活动一:请同学们浏览教材P1617,完成下面练习。1、读图,找出非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非洲在(东或西)半球的西部,穿过非洲中部,、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填写纬线名称)。(2)海陆位置:东临,西临,北隔及与相望,东北与之间隔着狭长的,并以为陆上分界线。活动二:描画非洲轮廓图,并填出非洲周围的大洲和海洋。思考讨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设计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在

30、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的能力。)(二)、高原为主的地形活动三:读非洲地形图,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1)读P6图1-5,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的第位。(2)非洲大陆面积广大,被称为“”,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以上,东南部从北向南有高原、高原、高原。(3)非洲东南部分布有三大高原,西北部除大陆边缘的山脉外,大多是海拔较低的高原和盆地,故非洲地势,。(4)极具特色的地形(三个“世界之最”):中部的,北部的,纵贯东部的。(5)读P18阅读材料:东非裂谷带及撒哈拉沙漠简单了解东非裂谷带的分布、成因及其地质地貌特征;认识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及地理位置。(6)读课本图P

31、21-1;P161-17比较欧洲和非洲的海岸线特点,并在非洲图上找出:最大的半岛_、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岛屿_。每位同学完成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思路: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将图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三)、炎热的气候活动四:(1)读非洲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非洲的气温特征:(纬线)横贯非洲中部,、(纬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温度带),非洲平均气温在摄氏度以上。非洲气候特征之一是气温。北半球7月份的炎热中心在地区。由此可得非洲气温特点是:气温高。这就是它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2)读非洲年降水量图,总结非洲降

32、水特征。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降水;南回归线附近大陆岸,降水少。由此可得非洲降水特点是:降水很少,干旱地区广。(3)读非洲气候类型图,总结非洲的气候特征。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气候类型。由此可得,非洲的气候带受因素影响,以为中心呈对称。(设计思路: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四)、丰饶的物产阅读非洲主要的矿产与农产品分布图,并分类。矿产资源:铬铁矿、金刚石、黄金、石油、磷酸盐等。动植物资源: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咖啡、棉花、剑麻、花生、香蕉、枣椰、油棕等;非洲大象、长颈鹿、斑马、非洲雄狮等水力资源:刚果河、尼罗河(让学生通过阅读图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