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触电课件_第1页
淹溺、触电课件_第2页
淹溺、触电课件_第3页
淹溺、触电课件_第4页
淹溺、触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淹溺与电击伤定 义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短时间内大量水、泥沙等吸入肺内或喉痉挛引起窒息。从水中救出后暂时性窒息,尚有大动脉搏动者,称为近乎淹溺淹溺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湿性淹溺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分 类干性淹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冷水刺激等)引起喉头痉挛,导致呼吸道完全梗阻, 造成窒息死亡。呼吸道和肺泡内很少或无水吸入,占溺死者中10%20%湿性淹溺:溺水者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数秒后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和室颤。占溺死者中80%90%根据水域不同分为淡水淹溺海水淹溺发病机制淡水淹溺大量低渗淡水经毛细血管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低钠、低氯、低蛋白血

2、症急性肾衰竭溶血高钾血症室颤及心博骤停发病机制红细胞破裂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临床表现昏迷皮肤黏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口鼻内充满泥沙、泡沫呼吸心跳停止或微弱腹部膨隆等 淹溺的紧急救护1.迅速使淹溺者出水2.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和杂草等3. 倒水处理4.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现场救护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倒水处理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肩顶法抱腹法院内救护急救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维持循环功能 建立静脉通路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加重血液稀释程度。对海水淹溺者

3、,出现血液浓缩症状的,应及时保证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的输入,切忌输入生理盐水。复温护理心理护理542保持呼吸道通畅1)被动复温:盖保温毯或将病人置于温暖环境2)主动复温:用加热装置或体内复温5对症治疗2005年5月19日凌晨,江苏省沭阳县高苴镇青年池某,因盗割东海县平明镇小街电灌站的10千伏高压线而触电身亡。电击伤定义电击伤俗称触电,是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机体损伤及功能障碍,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包括交流电和雷电击伤。【发病机制】 1)引起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停搏,常为低电压触电死亡原因2)对延髓呼吸中枢的损害,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麻痹,导致呼吸停止,常为高电压触死原因1、电流:一般而言,交流

4、电比直流电危险,低频率比高频率危险,电流强度越大,组织损伤越严重2、电压:电压愈高,损伤愈重。3、电阻:在一定电压下,电阻越低,通过的电流越大,造成的损害就越大。电阻依次增大的组织:神经、血管、肌肉、内脏、皮肤、肌腱、脂肪和骨骼4电流在体内的径路:电流人体途径以经过心脏最危险,危险性从高到低:从左手到胸部、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从脚到脚5接触时间:电流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影响触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 1)轻者,常有一过性的麻木,精神紧张四肢无力,心跳呼吸增快等 2)重者有休克、昏迷、肌肉强直、呼吸停止、心室纤颤和心跳停止。 电 击 伤电击伤击穿口 紧急救护1迅速脱离电源料立即切断电源 :关闭电掣、挑开电线(用绝缘木棒、竹竿)、切断电线(用绝缘剪、干燥带木柄的刀、斧或锄头)、拉开触电者(用干燥的衣服、毛巾、绳子)。2保持呼吸道通畅3轻型触电者,就地休息及观察4重型触电者,若发生 心搏骤停,立即CPR 不能轻易停止1.关闭电掣 2.挑开电线医院内救护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创面处理,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及时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防止各种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