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题的含义,知道课文讲的是我和儿子竞赛剥豆这件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进展写话。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母亲的成长和儿子的成长是共同进展的,知道是儿子的表现让母亲明白了让孩子去体验现实的生活,母爱应当更加理智。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进展写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母亲的成长和儿子的成长是共同进展的,知道是儿子的表现让母亲明白了让孩子去体验现实的生
2、活,母爱应当更加理智。 教学过程: 一、课前 1、观赏一组照片,是贾教师的儿子学校生活,以及贾教师与儿子的合照。 2、从这些照片中,你看出了我对儿子的什么情感?(关爱、关注、爱) 二、揭题 1、课件出示一组诗意的语言:爱是父子之间的商定和坚守 爱是母亲揉皱的毛票 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断言 2、爱还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剥豆,今日我们将在这篇课文中体会出另一 种母爱。 3、读题。读准、理解“剥”字。 把桔子的皮剥掉叫剥豆;把香蕉的皮剥掉叫剥香蕉;把糖果纸剥掉 叫剥糖果。 那么这个词你会读吗?出示“剥削”。 4、在课题的前面有一个“”,这是什么意思呢?对,这是一篇选学课文。 三、初读 1
3、、提出默读要求:全文一共599个字,课标对高段学生的默读速度是每分 钟300个字,教师给你2分钟时间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概括主要内容,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母亲(赢) 儿子(输) 儿子真的输了吗?在“输”字上加“?”。 四、读悟母亲 (一)这是一场怎么样的竞赛 1、这场竞赛与寻常的竞赛有什么不同? 2、文中的母亲想让儿子赢,而寻常的竞赛,双方都想自己赢的。 (二)母亲在竞赛中的表现:瞻前顾后 1、在这场竞赛中,母亲和别人不一样,请你找出母亲与众不同的表现,划出来。 2、学生找到8、9、10、11段,最能表达母亲与众不同表现。课件出示四个段落。 A、师生合作读,
4、在读中感受母亲的心理冲突。 B、用一个“词”来形容母亲的这种表现。(迟疑不决、左右犯难、举棋不定)文中也有一个词,是什么?(瞻前顾后)再次朗读,读出母亲这种瞻前顾后的心理。 C、快速扫瞄这几个段落,圈出母亲动作的词。(慢、快、缓、紧) D、把“缓、紧”换成“慢、快”你喜爱哪一种?让学生体会用词的丰富性。 E、把双引号去掉,读一读,有什么不同?那么,为什么心理活动的描写也要用上双引号呢?(生答:可见母亲内心有两个人在剧烈地斗争,对话。) 是呀,母亲心里仿佛有两个人,一个是毕淑敏甲,一个是毕淑敏乙。 毕淑敏甲说:(生补充:) 毕淑敏乙说:(生补充) 毕淑敏甲说:(生补充:) 毕淑敏乙说:(生补充)
5、 F、这就是一个瞻前顾后的母亲,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随机出示课文最终一段,理解朗读。 五、读悟儿子 (一)儿子在竞赛中的表现 1、扫瞄课文,这是一个( )的儿子。 2、生将词写到黑板上:执著、永不气馁、轻松、输得起、输了不懊丧、大气。 3、师依据板书小结:这是一个在竞赛前大气、自信的儿子,这是一个在竞赛中执著、轻松的儿子,这是一个在竞赛后输得起,输了也不懊丧,永不气馁的儿子。 (二)母亲最终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你在生活中应当怎么做?再读最终一段。 六、联系生活 设置情境:假设我是你们的母亲,你就是我的儿子或女儿,当你摔了一跤,我将你扶起来,你会对我怎么说? 七、拓展延长 1、与课首的诗照应,
6、出示:我们在爱中成长, 爱是 2、补充毕淑敏介绍及她的作品,书的照片。 板书: 母亲 瞻前顾后 大可不必 儿子 自信 大气 仔细 执著 坦然 轻松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熟悉“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童、立”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振”、“意欲”、“突然”的意思。 2、深入体会“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的含义。 3、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过程: 课前听音乐、看图片,沟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谈话导入。 1、师:刚刚我们聊了同学们观察、听见了什么,这是同学们的“所见”
7、,教师观察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听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声音洪亮,这是教师的“所见”。今日,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诗的题目就叫所见。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准“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齐读。 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闻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袁枚),正音“枚(mi)”。 (二)新授。 1、一读:读准字音。 师:那诗人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2页,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注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带读。 所(su)见(jin) 牧(m)童(tn) 捕(b)鸣(mn)蝉(chn) 闭(b)口(ku)立(l) (2)去掉
8、拼音认读。开火车读。 (3)去掉词、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来熟悉今日的生字宝宝。男、女赛读。 所、牧、蝉、捕、闭、立。 所:分析字型,“所”字左边的偏旁是“户”的变形,表示与房屋建筑有关。 牧:与“枚”区分识别。 蝉:课件展现图片,简洁介绍。俗称“知了”,属于昆虫类,雄性的腹部有发声器,会发出叫声。 捕、闭、立:引导学生做相关动作来学习。 3、二读:读通诗句。师:淘气的生字宝宝回到诗中,你们还会读吗?留意读流利。 4、三读:读出节奏。师: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节奏感、韵律美,所以,要把古诗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听教师读一读。(课件出示:画好节奏线的古诗句。)(点名
9、读、齐读) 5、联系插图,想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沟通,读词,贴生词卡片。如:牧童、黄牛、林、鸣蝉 (1)“鸣”左边一张口,右边一只鸟,依据字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生:鸟叫)这里是指谁叫呢?(生:蝉叫)这就是“鸣蝉”。 (2)预设学生没有说到“林樾”。师:观看插图,图上还有什么呢?(生:树)找找诗中哪个词有树的意思。(生:林樾)对,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木”,说明与“树木”有关。一棵树叫林吗?密密麻麻的树,一棵挨着一棵,形成了绿色的树荫,这就是“林樾”。 6、逐句品读,整体感知诗的意境美。 (1)品读:牧童骑黄牛。 瞧!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走来了,这就是牧童骑黄牛。牧童每天放牛,
10、和牛可亲了。他骑在宽厚的牛背上,摇呀摇,晃呀晃,那感觉怎么样啊?(生:快乐、欢乐、拘束、闲适) 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像成小牧童骑在牛背上,读出“骑”牛拘束、闲适的感觉。 (2)品读:歌声振林樾。 小牧童骑着黄牛,慢悠悠地走着,走进了什么地方呢?(生:树林里) 那树林会有什么呢?(生:树、草、花、蜻蜓、蝴蝶) 看到这样的美景,小牧童的心情会怎样呢?(生:欢快、快乐) 多美啊!多舒适啊!小牧童忍不住(生:唱起歌来) 那歌声怎么样? (生:洪亮)从诗中哪个词知道他的歌声洪亮呢?(生:振) 这就是歌声振林樾。请同学们读出歌声的洪亮。他的歌声这么洪亮,连树上的叶子也听到,它们一片一片把歌声带到更远的地方,歌
11、声在树林间回荡。请同学们再读读,读出歌声的回荡、悠长 (3)品读:意欲捕鸣蝉。 正值小牧童唱得快乐的时候,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唱了起来,你们听,它是谁?(生:蝉) 它的歌声多么得意呀!看看插图,小牧童这时有什么表现呢?(生:呆了、愣住了) 他为什么发愣呢?(生:被蝉的歌声吸引了) 他还会想什么呢?(生:想要抓住蝉) 对,这就是意欲捕鸣蝉。小牧童特别想捕到这个鸣蝉,请同学们读读,读出想要捕蝉的紧急、急迫。 (4)品读:突然闭口立。 牧童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生:不能) 所以他就(生:停顿唱歌,闭口立)。 从唱歌到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化快还是慢呢?(生:快) 从哪个词看出来?(生:突
12、然) 这就是突然闭口立,请同学们读读,读出停顿唱歌的快速。 既然是停顿唱歌,我们还要读出宁静、无声的感觉。再读读吧。 7、多得意的小牧童啊!这一切看在诗人的眼中,于是诗人把一切都写进了诗中,让我们也记住这个得意的小牧童吧。接下来,通能教师黑板上的提示,试一试,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呢?(自由背、个人背、全班齐背) 8、古诗不仅读起好听,唱起也很好听呢!下面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学唱歌曲所见吧。 9、指导书写:立、童。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写好?要留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2)看教师写,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书空。 (3)在自己的田格本上写一写,每字写一行。
13、(教师巡察) (三)拓展、链接。 这首诗的袁枚,又叫随园老人。他的作品大多写对日常生活的感受,风格清爽自然,语言通俗流畅。下面教师向大家推举一首。(教师带读) 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u)眠。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主见。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认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词,由此引出这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 二、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布置问题:你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过渡:看来我们对孔子以及论语已经不再
14、生疏了,让我们连续往下阅读,去领会故事中那些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吧。 三、学习新知 1、布置默读要求。 2、学生开头默读,师下课堂指导。 过渡:文中的着四个故事是可以独立开的,所以等会儿你对哪个故事有自己的体会,就谈哪个故事。 3、故事1:(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齐读这个故事。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书:推己及人 故事2:(1)谈谈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是在什么状况下不喝“盗泉”的水?描写孔子喝弟子们口渴的语句找出来读读。 (3)得出结论:严于律己(板书) (4)读这个故事。 故事3:(1)分角色读读这个故事。 (2)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句子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小人在穷困的时候。”的意思。 句子2“我们信任自己的眼睛了解一个人实在不简单呀!” 词语“假装”能看出孔子遇事有什么?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书:敢于自省 (5)齐读这个故事。 故事4:(1)你特殊观赏哪个词或句?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书:学而不厌 四、:课文学习到这儿,我们对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要学会做“仁”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会议及展览活动宣传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管道系统安装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委托新能源储能技术投资合同3篇
- 商铺售后返租合同中的履约保障与争议解决(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及安全评估协议3篇
- 2025年度气体灭火系统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带植物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2025版压路机设备翻新改造与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机动车买卖合同范本3篇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合同(二零二五版)3篇
- 场地委托授权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答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