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与健康课件_第1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课件_第2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课件_第3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课件_第4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nhui Normal University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 zhao juan赵娟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lephone number:e-mail: zhaojuan 2006-12-41大气环境与健康2006-12-42内容大纲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和环境健康学意义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第五节 大气卫生标准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和监测第七节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第八节 大气污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2、 2006-12-43第 一 节大气的特征和环境健康学意义2006-12-44内容大纲一、大气圈和大气垂直结构 二、大气组成及环境健康学意义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环境健 康学意义2006-12-45全球大气圈层模式图2006-12-47 自然状态的空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气体。 氮、氧、氦占大气总量的9996当空气氧含量降至12%时,人体可发生呼吸困难,降至10%,可发生智力活动减退,降至78%以下可危及生命。 二、大气组成及环境健康学意义2006-12-48气象因素 meteorological factor 它包括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 空气离子化air ionization 空气

3、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在宇宙线、紫外线的作用下,或在雷电、瀑布、海浪冲击请况下,其外层电子可跳出轨道而形成阳(正)离子,游离的电子与另一气体分子结合而形成阴(负)离子,这一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 2006-12-410第 二 节大气的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2006-12-411内容大纲一、大气污染来源二、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其存在形式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2006-12-412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2006-12-414大气污染来源2006-12-415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因素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1.排出量 2.排出高度 3.与污染源的距离 气象因素 1.风和湍流 2.气温

4、 3.气湿地形 1.山地和谷地 2海滨与陆地 3城市热岛 2006-12-417大气的运动2006-12-418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006-12-419城市风和海陆风2006-12-420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自净 1.扩散作用; 2.沉降作用; 3.氧化作用; 4.中和作用; 5.植物吸收作用。 转移 1.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 2.向地面水体和土壤转移;3.向平流层转移。 形成二次污染 污染物转化成二次污染物 2006-12-421第 三 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2006-12-422一、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呼吸道进入 经消化道进入经粘膜、皮肤进入机体2006-12-424二、大气污染

5、对健康的直接危害引起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 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气象条件气温低、气压高、风速低、湿度大、 有雾、逆温产生多发生在寒冷季节; 河谷盆地易发生; 受害者以呼吸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咳嗽、 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头疼、呕吐、发烧。 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 2006-12-425光化学型烟雾事件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 的光化学作用生成的强氧化型烟雾;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白天; 多发在南北纬度60。以下的地区;大城市内机动车拥挤、高楼林立,街道通 风不畅,容易发生烟雾事件; 受害者症状主要是跟晴

6、红肿、流泪、咽喉 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 皮肤潮红、心脏功能降碍、肺功能衰竭。 2006-12-427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34年5-10月USA 400万辆汽车日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2006-12-428生产事故 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2006-12-429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 长期刺激作用 主要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

7、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及其续发病。 心血管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慢性中毒 致癌作用 2006-12-430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气候改变 主要是影响小气候和辐射 产生温室效应 主要是CO2增多所引起2006-12-431臭氧层出现空洞 主要是氟利昂 (CFCs)增多造成的,最常用的是三氯氟甲烷(CFC-11)和二氯二氟甲烷 形成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NOx等酸性污染物溶于水汽中经过氧化、凝结而成。 2006-12-432第 四 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006-12-433内容大纲一、可吸入颗粒物 inhalable particles,IP 二、二氧化硫sulfer di

8、oxide,SO2 三、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 四、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五、二 恶 英 Dioxins2006-12-434污染来源 工业企业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交通运输 其他来源理化特点 粒径大小与进入呼吸道的关系 IP的理化特性因其来源不同而异 IP的“裁体”作用 IP的金属成分能起催化作用一、可吸入颗粒物2006-12-435关于PM2.5 生成 直径2.5m的颗粒物称为微粒子 particle matters, PM2.5, 在低空湿度大时容易生成PM2.5 影响 能严重降低能见度;对健康的危害较其他粒径的可吸入颗粒物更大。2006

9、-12-436健康影响 大量的IP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 或使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 颗粒物的成分不同则毒性也不同一般成分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都含SO2、NO2、BaP、甲醛等。SO2、NO2、甲醛可引起呼吸道损伤,BaP可致癌。 特殊的成分 例如,含铅的颗粒物可引起铅中毒,含砷的颗粒物可引起砷中毒等等2006-12-437流行病学 卫生标准 防治对策 控制污染改变能源结构和燃料结构 加强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 治疗COPD及合并症。2006-12-438二、二氧化硫 sulfer dioxide,SO2 污染来源 工业企业 小型取暖锅炉和民用煤炉 理化特点

10、健康影响 对呼吸系统影响 对粘膜的刺激作用 引起呼吸道急性和慢性炎症 SO2和颗粒物的联合作用2006-12-439 致敏作用 促癌作用 其他作用:对大脑皮层机能影响; 致突变作用; 影响新陈代谢。 流行病学 卫生标准 2006-12-440防治措施 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 削减SO2 的排放总量; 大力研究开发SO2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 做好SO2排污收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 促进治理。2006-12-441健康影响 1.对呼吸道的影响 2.对血液影响及其他系统的影响 流行病学 (卫生标准 见表3-62006-12-442三、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 污染来源 自然界的N

11、OX 工业企业 交通运输理化特点 氮氧化物的种类 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是NO2、NO 感官性状 NO2是红褐色气体,有刺激性。 NO为无色气体。 光化学烟雾的起始物2006-12-443防治对策控制污染 控制污染 加强环境监测,预防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治疗COPD及合并症,保护高危人群。2006-12-444四、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污染来源 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理化特点 主要成分 臭氧03、醛类、丙烯醛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光化学氧化剂形成过程 起始阶段引发反应; 自由基生成阶段连锁反应;自由基传递阶段; 自由基减少阶段终止反应。强氧化剂 2006-12-44

12、5健康影响 对眼睛的刺激 对呼吸道的影响 对全身影响 致敏作用 致突变作用流行病学 卫生标准 防治对策 控制污染 加强监测预报 治疗 2006-12-446五、二 恶 英 Dioxins 污染来源 垃圾焚烧 环境中95%二恶英来源于这些 含氯垃圾的焚烧。 生产过程 含TCDD再生资源的利用理化特点 化学结构 2,3,7,8-四氯二苯-p二恶英最毒在环境中的行为 沿着食物链达到顶层的动物体内 2006-12-447健康影响 致癌性 对生殖的影响 可引起严重的生殖和发育障碍。 对内分泌的影响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流行病学 防治对策 应限制含氯化学品的使用,开发替代品控制焚烧化学品 改进生产工艺2006

13、-12-448第 五 节 大气卫生标准内容大纲一、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 二、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 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 四、我国的大气卫生标准2006-12-449一、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大气卫生标准 是大气中有害物质法定最高限制值。是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居民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制订大气防护措施法定依据标准与基准 基准 standard 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标准 criterion 是国家对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提出限量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的技术法规。2006-12-450二、最高浓度容许值我国的大气卫生标准规定了 两种最高浓度容许值,即 日平均

14、最高容许浓度 一次最高容许浓度。2006-12-451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科学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根据环境污染 物的性质和浓度时间-效应的关系, 把空气质量标准定为四级。 我国制订和修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 对机体不引起急、慢性中毒; 对主观感觉无良影响;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 根据现有知识,选择阈浓度中最敏感指标 可行性 经济上的考虑; 技术上的考虑。2006-12-452流行病学方法 大气中有害物质嗅觉阈和刺激作用阈的测定 毒理学试验 快速计算方法 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三、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方法2006-12-453四、我国的大气卫生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该标准对10个污染物制订了限值

15、,而且每个污染物的标准均为三级。 工业企业设计标准中的“居住区大气中 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此标准由卫生部等组织修订后于1979年颁布,对大气中34种有害物质制订了限值。 2006-12-454第 六 节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内容大纲一、调查和监测的目的 二、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2006-12-455一、调查和监测的目的查明大气污染来源 查明大气污染状况查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 的各种危害2006-12-456二、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大气污染源调查 点源污染 对一个工厂或一座烟彤对周围大气影响的调查。 面源污染 对整个城市或工业区进行大气污染来源调查。 线源污染 对流动性污染物的调查 2006-12-457大气污染状况和监测 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时间; 监测指标; 采样记录; 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2006-12-458人群健康调查 确定调查现场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观察指标 资料统计 2006-12-459第 七 节大气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