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二)_第1页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二)_第2页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二)_第3页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二)_第4页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葡萄胎 (hydatidiform mole) 也称“水泡状胎块”,指绒毛间质水肿成水泡状,并有滋养细胞增生者。分完全性和部分性。发病率:我国多见,发病率1/150孕次。20-30岁多见。 病因和机制:90%为46XX 图(一)、概述第一页,共二十五页。(二)、病理变化肉眼: 图镜下: 1、滋养叶细胞不同程度增生 2、绒毛间质水肿 3、间质内血管消失或极少 图第二页,共二十五页。1 、不规则阴道流血2 、腹痛:下腹隐痛3 、子宫异常增大:4 、严重妊娠中毒症状:恶心、呕吐、 蛋白尿、 水肿、高血压等5 、血、尿HCG明显升高6 、恶变:10%-恶葡,2.5%-绒癌(三)、临床与病理联系第

2、三页,共二十五页。 二、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mole) 又名“破坏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发生率占葡萄胎的5-20%。(一)、概述第四页,共二十五页。肉眼: 水泡状胎块侵入宫壁内。图镜下: 绒毛高度水肿,滋养细胞显 著增生。 图组织学诊断依据: 、必须存在绒毛或退化的绒毛影子 、有子宫肌层的侵犯或子宫外的转移。(二)、病理变化第五页,共二十五页。、清宫术后阴道仍出血 、尿中HCG持续阳性 、转移表现(三)、临床与病理联系第六页,共二十五页。三、绒毛膜癌(chorioepithelioma) 滋养层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简称“绒癌”。有妊娠性和非妊娠性两种。妊娠性50%发生于葡萄

3、胎,20%发生于流产后、5%发生于早产、异位妊娠。(一)、概述第七页,共二十五页。肉眼: 质软、暗红或紫兰色结节。 图镜下 : 图 1、肿瘤内无间质、血管,只有瘤细胞、 血块、坏死组织。 2、瘤细胞由两种分化不良的滋养细胞组 成(合体滋养层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 (二)、病理变化第八页,共二十五页。(四)、临床与病理联系 1、阴道不规则流血 2、子宫异常增大及盆腔肿块 3、血中HCG持续或异常增高 4、贫血及恶病质 5、转移症状:喀血、胸痛,头痛、呕吐、 瘫痪等(三)、扩散 子宫壁内及周围组织的浸润、早期即可发生血道转移第九页,共二十五页。四、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 概念 子宫内膜成分(内膜

4、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第十页,共二十五页。(二)、发病机制1、月经期宫内膜经输卵管返流至腹腔2、人流手术负压所致经血返流 3、子宫手术宫内膜种植,如腹腔、腹壁等 4、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1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中 。图2 、子宫腺肌瘤(adenomyoma): 局限性的子宫腺肌病。 (三) 、病理变化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3 、子宫外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80%见于卵巢, 其他部位有子宫阔韧带、直肠阴道凹、腹壁等 巧克力囊肿(chocolate cyst): 发生于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因反复出血 (周期性),使卵巢体积增大,形成囊腔,内含粘稠的咖啡色液体(陈旧性出血),似巧克力。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返回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下良性葡萄胎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返回良性葡萄胎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下良性葡萄胎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返回良性葡萄胎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返回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返回侵袭性葡萄胎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返回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下绒毛膜癌第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