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NaCl(aq) Cl2(g) FeCl3(s)Fe2O3FeCl3(aq) 无水FeCl3N2NH3NH4Cl(aq)SiO2SiCl4 SiABCD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

2、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双氧水漂白纸浆,其原理相同B铜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析氢腐蚀C用NaHCO3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D从海水中可以制取NaCl,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以制取金属Na3、分枝酸是生物合成系统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

3、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6、分别在三个容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D(g)

4、。其中容器甲中反应进行至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容器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化学平衡常数n(A)n(B)n(D)n(D)甲5004.04.003.2K1乙5004.0a02.0K2丙6002.02.02.02.8K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5min内,甲容器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64molL-1min-1Ba=2.2C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为2.0molA、2.0molB,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小于80DK1=K2K37、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B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将铜丝灼烧至红热,

5、插入乙醇中C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D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8、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ABCDE原子半径/nm0.1860.1430.0890.1020.074主要化合价1326、22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AB氢化物的沸点H2EH2DC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ABDC2与A的核外电子数相等9、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B过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OH=HSO3-CNH4HCO

6、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DNH4Al(SO4)2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10、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11、已知某锂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B该电池组

7、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C放电时,电子从Li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正极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化钠溶液显碱性:S2-+2H2O=H2S+2OH-B金属钠投入氯化镁溶液中:2Na+Mg2+=2Na+MgC新制氢氧化铜溶于醋酸溶液: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D水溶液中,等物质的量的Cl2与FeI2混合:2Cl2+2Fe2+2I-=2Fe3+4Cl-+I213、氮化铝(AlN)熔融时不导电、难溶于水,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应该属于( )A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

8、、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乙为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丙和戊的混合物一定显酸性C丁一定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原子半径:XYZW15、可确定乙二醇分子是否有极性的实验是A测定沸点B测静电对液流影响C测定蒸气密度D测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16、已知短周期元素M、N、P、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Y、Z、W,

9、M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Z、W均可与Y反应,M、P、Q的原子序数及0.1mol/LX、Z、W溶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M的离子半径小于N的离子半径CP氢化物稳定性大于Q氢化物稳定性DX、W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17、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利用双催化剂Cu和Cu2O,在水溶液中用H原子将CO2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B催化剂Cu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2O结合含碳微粒C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D有

10、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18、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主族,X为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中最大,Y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对水的电离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X的单质一定呈气态B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W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相互反应1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B超导材料AB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AB2是电解质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人体摄入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必须先经过水解才能

11、被吸收20、中科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其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Na-Fe3O4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CO+H2OB中间产物Fe5C2的生成是实现CO2转化为汽油的关键C催化剂HZMS-5可以提高汽油中芳香烃的平衡产率D该过程,CO2转化为汽油的转化率高达7821、对下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A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升高温度,其pH增大B向0.1mol/L NaHSO3溶液通入氨气至中性时C0.01 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将

12、增大22、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某兴趣小组同学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已知:Mg与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凝管中冷水进、出口方向错误B实验中可以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N2C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不能用装置C代替装置BD装有无水CaCl2固体A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溴蒸气,防止污染环境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苯二氮卓类药物氟马西尼(F)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官能团有氟原子、_和_。(均填名称)(2)C3H5O2Cl的结构式为_。(3)反应和的反应类型相同,其反应类型是_。(4

13、)化合物 D的分子式为_。(5)反应生成“ 物质 F” 和 HCl,则 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6)是 F的同分异构体,其中 X部分含COOH且没有支链,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7)已知氨基酸之间脱水能够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请设计由甘氨酸(HOOCCH2NH2)和CN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_(无机试剂任选)。24、(12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_。(2)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

14、实验方法和现象:_。(4)有学生利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滴入过量盐酸,_、冷却结晶、过滤。过滤操作除了漏斗、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_。(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5、(12分)某实验小组探究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的价态,并测定该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的含量是否达标。(1)实验一:探究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的价态。甲同学:取1 mL补铁口服液,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证明该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

15、乙同学:取5 mL补铁口服液,滴入10滴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10滴双氧水,未见到红色。乙同学为分析没有出现红色实验现象的原因,将上述溶液平均分为3份进行探究:原因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1其他原料影响乙同学观察该补铁口服液的配料表,发现其中有维生素C,维生素C有还原性,其作用是_取第1份溶液,继续滴入足量的双氧水,仍未见红色出现排除_影响2量的原因所加_溶液(写化学式)太少,二者没有达到反应浓度取第2份溶液,继续滴加该溶液至足量,仍然未出现红色说明不是该溶液量少的影响3存在形式铁的价态是+3价,但可能不是以自由离子Fe3+形式存在取第3份溶液,滴加1滴稀硫酸,溶液迅速变为红色说明Fe3+以_形

16、式存在,用化学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加酸后迅速显红色的原因 (2)甲同学注意到乙同学加稀硫酸变红后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又变浅了,他分析了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变浅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滴人KSCN溶液,发现红色又变深;另一份滴入双氧水,发现红色变得更浅,但无沉淀,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根据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放置后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3)实验二:测量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的含量是否达标。该补铁口服液标签注明:本品含硫酸亚铁(FeSO47H2O)应为375425(mg/100 mL),该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其中铁元素的含量。(说明:该实验中维生素C的影响已排除,

17、不需要考虑维生素C消耗的酸性KMnO4溶液)取该补铁口服液100 mL,分成四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振荡;向 _式滴定管中加入0.002 mol.L-l酸性KMnO4溶液,并记录初始体积;滴定,直至溶液恰好_且30秒内不褪色,记录末体积;重复实验。根据数据计算,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35.00 mL。计算每100 mL该补铁口服液中含铁元素_mg(以FeSO47H2O的质量计算),判断该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含量_(填“合格”或“不合格”)。26、(10分)I常温下,HNO2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2.610-4。NaNO2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其外观及味道都

18、与食盐非常相似,误食工业用盐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1)某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鉴别 NaCl溶液和NaNO2溶液,请填写下列表格。选用药品实验现象利用NaNO2的性质酚酞试液_淀粉-KI试纸_(2)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实验室一般将其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使之转化成无毒无公害的物质,其产物之一为无色无味气体,则该气体为_(填化学式)。 II活动小组同学采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测定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NaNO2)的质量分数(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已知:2NO + Na2O2 2NaNO2;酸性条件下,NO、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NaNO2能使酸性

19、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2)C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为了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1234KMnO4溶液体积/mL20.6020.0220.0019.98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较明显异常,造成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c观察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根据表中数据进行计算,所制得的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4)设计实验,比较0.1molL1N

20、aNO2溶液中NO2的水解程度和0.1molL1HNO2溶液中HNO2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_(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和药品自选)。27、(12分)FeBr2是一种黄绿色固体,某学习小组制备并探究它的还原性。I实验室制备FeBr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其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两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盛有细铁粉。实验开始时,先将铁粉加热至600700,然后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E管中反应开始。不断将d中液溴滴入温度为100120的D中。经过几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铁管的一端沉积有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1)若在A中盛固体

21、CaCO3,a中盛6 mol/L盐酸。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B、C处的装置和其中的试剂应是:B为_。C为_。为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时应在F处连接盛_的尾气吸收装置。(2)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其主要作用是_。探究FeBr2的还原性(3)实验需要200 mL 0.1 mol/L FeBr2溶液,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需称量FeBr2的质量为:_。(4)取10 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假设1:Br一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假设2:Fe

22、2+被Cl2氧化成Fe3+设计实验证明假设2是正确的:_(5)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证明还原性Fe2+Br一_:(6)若在40 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310-3mol 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8、(14分)锰是重要的合金材料和催化剂,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的Mn2+可被酸性溶液氧化为MnO4-,该方法可用于检验Mn2+。检验时的实验现象为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可看成两分子硫酸偶合所得,若硫酸的结构式为,则的结构式为_。(2)实验室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含有少量)制备Mn的流程如下:已知: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难溶物溶度积常数

23、()4.010381.010331.810111.81013溶液中离子浓度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酸浸”时,将Fe氧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过程中时间和液固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适宜的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分别为_、_。若“酸浸”后所得滤液中c(Mn2)0.18 molL1,则“调pH”的范围为_。“煅烧”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还原”时所发生的反应在化学上又叫做_。29、(10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含硼、氮、磷的化合物有许多重要用途,如:(CH3)3N、Cu3P、磷化硼等。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B原子电子占据最高

24、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2)化合物(CH3)3N分子中N原子杂化方式为 _,该物质能溶于水的原因是 _。(3)PH3分子的键角小于NH3分子的原因是 _;亚磷酸(H3PO3)是磷元素的一种含氧酸,与NaOH反应只生成NaH2PO3和Na2HPO3两种盐,则H3PO3分子的结构式 为_。(4)磷化硼是一种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磷化硼晶体晶胞如图1所示:在一个晶胞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_。已知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B-P键长为_pm。磷化硼晶胞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如图2,请在答题卡上将表示B原子的圆圈涂黑_。参考答案一

25、、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NaCl溶液电解的得到氯气,氯气和铁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故正确;Fe2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氢氧化铁,不是氯化铁,故错误;N2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氯化氢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铵,故正确;SiO2和盐酸不反应,故错误。故选A。2、C【解析】A项,活性炭为糖浆脱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双氧水漂白纸浆是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原理不同,A错误;B项,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H的后面,铜制品不能发生析氢腐蚀,B错误;C项,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

26、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a2SO4、CO2和Al(OH)3,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C项正确;D项,氯化钠主要来自于海水,电解NaCl溶液生成NaOH、H2和Cl2,不能制得Na,电解熔融氯化钠才可以得到金属钠,D错误;答案选C。3、D【解析】A. 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碳碳双键、醚键4种官能团,故A正确;B. 羧基与乙醇酯化反应,羟基与乙酸酯化反应,故B正确;C. 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故C正确;D. 1mol分枝酸2mol羧基,因此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羟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点睛】和钠反应的基

27、团主要是羧基、羟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的基团是羧基,和碳酸钠反应的基团是羧基和酚羟基,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基团是羧基。4、C【解析】A. 氯离子半径小于1nm,因此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大,故A错误;B.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B错误;C.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 “钴酞菁”分子直径小于滤纸中空隙的直径,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要注意胶体是混合物。5、C【解析】ApH=1的溶液,显酸性,Fe2+、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

28、液呈酸性或碱性,HCO3-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都能反应,都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1012的水溶液呈酸性,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离子也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Fe3+和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6、A【解析】A容器甲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D)=0.32molL-1min-1,则v(A)= v(D)=0.32molL-1min-1,故A错误;B甲和乙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等,甲中 A(g) + B(g) D(g)开始(mol/L) 2.0 2.0 0反应(mol/L) 1.6 1.6 1.6平衡(mol/L) 0.4 0.4 1.6化学平衡常数

29、K=10,乙中 A(g) + B(g) D(g)开始(mol/L) 2.0 0反应(mol/L) 1.0 1.0 1.0平衡(mol/L) 1.0 -1.0 1.0化学平衡常数K=10,解得:a=2.2,故B正确;C甲中CO转化率=100%=80%,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2.0molA、2.0molB,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导致A转化率减小,则A转化率小于80%,故C正确;D甲和乙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等,容器丙起始投料2.0molA、2.0molB、2.0molD,若温度不变等效于甲容器,但由于丙容器比甲容器温度高,平衡时D的浓度减小,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因此K1=K2K

30、3,故D正确;故选A。7、B【解析】A甲烷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不能通过将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热的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金属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不变,为催化剂,故B正确;C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醋酸,先加入浓硫酸会发生液体飞溅,故C错误;D蔗糖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先用NaOH调节至碱性,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实验不会成功,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D、E两元素最外层电子

31、数为6,故为第VIA元素,而D的半径大于E,故在周期表中E元素在上面,D在下面,故E为O,D为S,B元素最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B或Al,但是半径比氧和硫均大,故位于氧元素和硫元素的中间,应为Al,A的半径比铝大,最外层电子数为1,应为Na,C的半径最小,最外层两个电子,故为Be,据此分析解答问题。【详解】AA、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Be(OH)2,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B,故碱性NaOH Be(OH)2,A选项错误;BH2O含有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氢化物的沸点较高,则H2D A1,C选项错误;DBe2+与Na+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2、10,

32、二者核外电子数不等,D选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难度一般,解答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关系,熟记元素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学以致用。9、B【解析】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NO3-+10H+3Fe3+5H2O+NO,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钙,反应为Ca(OH)2+SO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故总的离子方程式为OH-+SO2HSO3-,故B正确;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氨

33、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BaCO3+H2O+NH3H2O,故C错误;DNH4Al(SO4)2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混合,Al3应转化为AlO2-,NH4+也会与OH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10、B【解析】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将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后得纯碱碳酸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

34、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因此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B.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故B正确;C. 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氨气极易溶于水,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是防止倒吸,故C错误;D. 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明确“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为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通常选用的试剂。11、C【解析】

35、A. 由于金属锂的密度和相对原子质量都很小,所以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A正确;B. 金属Li非常活泼,很容易和氧气以及水反应,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B正确;C. 放电时,电子从Li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C错误;D.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D正确;故答案选C。12、C【解析】A硫化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反应的离子反应为S2-+H2OHS-+OH-,故A错误;B钠投入到氯化镁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气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2H2O+2Na+Mg2+Mg(OH)2+H2+2Na+,故B错误;C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离子方程式:2CH3

36、COOH+Cu(OH)22CH3COO-+Cu2+2H2O,故C正确;D在溶液中,FeI2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时,只氧化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钠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盐反应。13、B【解析】由信息可知,氮化铝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的材料,熔融时不导电,为共价化合物,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的性质,所以氮化铝属于原子晶体,B项正确;答案选B。14、A【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

37、一种5核10电子微粒,该阳离子为NH4+,则X为H元素;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Q为Na元素,因此Y、Z、W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阴离子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Na,则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则甲为NH4HCO3,因此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乙为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则乙为氢氧化钠或硝酸,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氨气,碳酸钠和水或硝酸铵、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则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Q为Na元素,甲为NH4HCO3,乙为Na

38、OH或硝酸,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丙、戊为碳酸钠或硝酸铵和水。A甲为NH4HCO3,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铵根离子、HCO3-中还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丙和戊的混合物可能为碳酸钠溶液或硝酸铵溶液,碳酸钠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C丁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XWZY,故D错误;答案选A。15、B【解析】极性分子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极性分子虽然整体不带电,但每一个乙二醇分子都有带电的极性端,也可以再理解为部分区域带电,所以它在电场作用下,会定向运动,所

39、以测静电对液流影响,可以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而测定沸点、测定蒸气密度、测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等均不能判断分子极性。答案选B。16、A【解析】短周期元素M、N、P、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Y、Z、W,M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M为Na元素,则X为NaOH;0.1mol/L的W溶液pH=1,则W为一元含氧强酸,且Q的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则Q为Cl元素、W为HClO4;0.1mol/L的Z溶液pH=0.7,则氢离子浓度为10-0.7mol/L=0.2mol/L,故Z为二元强酸,且P的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则P为S元素、Z为H2SO4;常温下X、Z、W均可与Y反应,则Y为两性氢氧

40、化物,则Y为Al(OH)3、N为Al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N为Al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电子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A正确;BNa+、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Al3+,故B错误;C非金属性ClS,故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ClH2S,故C错误;DNa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HClO4为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只含有共价键,二者含有化学键不全相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

41、,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17、C【解析】A.有机反应中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CO2生成甲醇是通过了多步加氢,为还原反应,故A正确;B.根据题中反应机理图所示,催化剂Cu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2O结合含碳微粒,故B正确;C.催化过程中有旧的原子团消失,说明有化学键的断裂,例如:CO2和H转化为COOH,故C错误;D.根据反应机理图所示,中间步骤中有CH2O生成,如果调控反应条件可以在此步骤中得到甲醛,故D正确。答案选C。18、D【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中最大,Y为Na元素

42、;Y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对水的电离无影响,则W为Cl元素;X与Z同主族,X为非金属元素,则X可能为B、C、N、O,Z可能为Al、Si、P、S。【详解】A. 常温下,B、C、N、O的单质不一定呈气态,如金刚石或石墨为固体,故A错误;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WZ,故B错误;C.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BCl3中的B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 当Z为Al时,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Na、Al、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相互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难点是X和Z的元素种类不确定,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根据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是否为8

43、电子稳定结构。19、B【解析】A. 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发酵法将淀粉变为乙醇,再蒸馏分离出来,故A错误;B. 超导材料AB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AB2是电解质,故B正确;C.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污染性气体排放,故C错误;D. 人体摄入的单糖不需要经过水解,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粮食酿酒不是本身含有酒精,而是粮食中淀粉发酵得到乙醇,再蒸馏。20、B【解析】A、由流程图可知,CO2+H2在Na-Fe3O4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烯烃,根据元素和原子守恒可知,其反应为:,故A错误;B、中间产物Fe5C2是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中间产物

44、,是转化的关键,故B正确;C、催化剂HZMS-5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对平衡产率没有影响,故C错误;D、由图分析78%并不是表示CO2转化为汽油的转化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B。21、C【解析】ANaOH溶液是强碱,氢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中Kw增大,其pH减小,故A错误;B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通NH3至pH=7,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SO32)+c(HSO3)+c(H2S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Na+)+c(H+)+c(NH4+)=2c(SO32)+c(HSO3)+c(OH),因为pH=7即c(Na+)+

45、c(NH4+)=2c(SO32)+c(HSO3),由得c(Na+)c(SO32);将式左右两边都加上c(NH4+)得c(Na+)+c(NH4+)=c(SO32)+c(HSO3)+c(H2SO3)+c(NH4+),结合得c(SO32)=c(NH4+)+c(H2SO3),故c(SO32)c(NH4+),故c(Na+)c(SO32)c(NH4+),故C错误;C酸碱对水的电离都有抑制作用,0.01 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醋酸的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平衡抑制作用减弱,则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C正确;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

46、该比值将减小,故D错误;答案选C。22、C【解析】A. 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方向正确,故A错误;B. 空气中含氧气会和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会阻碍镁与溴单质的反应,故B错误;C. 将装置B改为C装置,当干燥的氮气通入,会使气压变大,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更换,故C正确;D. 仪器A为干燥管,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氨基 羧基 ClCOOC2H5 取代反应 C10H9N2O2F +CNCH2COOC2H5+HCl 3 【解析】根据合成路线可知,A与C3H5O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与C2H5OH发生酯化

47、反应并成环得到C,C与CH3NHCH2COOH反应生成D,D经过反应得到E,E与CNCH2COOC2H5反应得到F和HCl,据此分析解答问题。【详解】(1)A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氟原子、氨基和羧基,故答案为:氨基;羧基;(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与C3H5O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逆推可得C3H5O2Cl的结构简式为ClCOOC2H5,故答案为:ClCOOC2H5;(3)反应为A与C3H5O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反应为B与C2H5OH发生酯化反应并成环得到C,两者都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4)化合物D的结构式为,根据各原子的成键原理,可知其分子式为

48、C10H9N2O2F,故答案为:C10H9N2O2F;(5)E与CNCH2COOC2H5反应得到F和HCl,反应方程式为:+CNCH2COOC2H5+HCl,故答案为:+CNCH2COOC2H5+HCl;(6)是 F的同分异构体,则X为C4H7O2,又X部分含COOH且没有支链,则X有CH2CH2CH2COOH、CH2CH(COOH)CH3、CH(COOH)CH2CH33种结构,即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答案为:3;(7)结合题干信息,制备时,可先将甘氨酸(HOOCCH2NH2)脱水缩合得到,在与POCl3反应得到,与CNCH2COOC2H5反应制得,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24、110

49、0 nm 2Fe2+H2O2+2H+2Fe3+2H2O 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若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铵根离子存在 蒸发浓缩 玻璃棒 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解析】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则F是Fe(OH)3、D是Fe2(SO4)3、E是NH4Cl、A是单质Fe、B是FeS、C是FeSO4。【详解】(1)根据胶体的定义,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中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1100 nm。(2) C是FeSO4,Fe2+被双氧水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

50、e2+H2O2+2H+2Fe3+2H2O。(3) E是NH4Cl溶液,铵根离子与碱反应能放出氨气,鉴定E中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若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铵根离子存在。(4) 利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滴入过量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根据过滤操作的装置图可知,过滤操作除了漏斗、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5)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铁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6,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

51、-+10OH-2FeO42-+3Cl-+5H2O。25、防止Fe2被氧化 维生素C KSCN Fe(OH)3,Fe3水解程度大,加入稀硫酸,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左移,Fe3浓度增大,因此显红色 2SCN+11H2O2=N2+2CO2+2SO42+10H2O+2H+ 酸 变为紫色(或浅紫色或其他合理颜色) 389.2 合格 【解析】(1)实验一是探究铁元素的价态,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推断是Fe2。乙同学按照实验原理看,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应该能看到红色。之所以没有看到,除了分析实验原理是否可行,也要看实验实际。本题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

52、:一是其他原料的影响;二是反应物的量是否达到能够反应的量;三是看反应物的存在形式。铁元素主要以Fe2+形式被人体吸收,但Fe2容易被氧化,而实验1中提示“维生素C有还原性”,因为其还原性比Fe2+强,所以先与氧气反应,因此其作用是防止Fe2被氧化。同时实验中如果双氧水量少的话,双氧水也是先与维生素C反应,反应后无剩余或剩余量少,导致Fe2+可能没有被氧化或生成极少量的Fe3+。因此继续滴加过量的双氧水,将维生素C完全氧化后再氧化Fe2+,因此过量的双氧水是排除维生素C的影响。实验2中提示“二者没有达到反应浓度”,该实验中有两个反应,一是双氧水氧化Fe2,二是Fe3与SCN的反应;双氧水在实验1

53、中已经排除其量的影响,铁元素在药品中是定量,不可更改,故只有改变KSCN的量。实验3中提示“铁的价态是+3价,但可能不是以自由离子Fe3+形式存在”“滴加1滴稀硫酸,溶液迅速变为红色”,通过这两处信息结合“Fe3+水解程度较大,通常用于净水”等常识,可知Fe3+水解成Fe(OH)3。加入稀硫酸以后,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左移,使Fe3+浓度增大,因此显红色。(2)甲同学注意到乙同学加稀硫酸变红后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又变浅了。分析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S为-2价,C为+4价,N为-3价,说明SCN有还原性。通过“一份中滴入KSCN溶液,发现红色又变深”,说明褪色是

54、因为SCN被消耗;“另一份滴入双氧水,发现红色变得更浅,但无沉淀,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说明双氧水与SCN发生反应,其中S元素没有生成硫黄,也没有生成SO2气体,应该是被氧化为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CN+11H2O2=N2+2CO2+2SO42+10H2O2H+。(3)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易氧化橡胶管,所以不可以用碱式滴定管,须用酸式滴定管。滴定时紫色酸性KMnO4溶液变为无色Mn2,当Fe2反应完,呈现MnO4-的紫色。依据反应方程式MnO4-+5Fe2+8H=5Fe3+Mn2+4H2O可知,每100mL补铁剂中含FeSO47H2O的质量为0.002molL-10.

55、035L5278gmol14=0.3892g=389.2mg,因此该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合格。26、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试纸变蓝 氧化性 N2 A C E D E B Cu + 2H+ + NO2 Cu2+ + NO + H2O ac 86.25% 25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大于NO2的水解程度;若pH7,则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小于NO2的水解程度(合理方法均可给分)。 【解析】I(1)亚硝酸是弱酸,亚硝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而氯化钠不水解,溶液显中性,据此可以鉴别二者;另外亚硝酸钠还具有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碘遇淀

56、粉显蓝色,而氯化钠和碘化钾不反应,据此也可以鉴别;(2)亚硝酸钠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使之转化成无毒无公害的物质,其产物之一为无色无味气体,根据性质和原子守恒可知该气体为氮气,化学式为N2;II(1)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CO2、NO2和水,需要把CO2吸收,且需要把NO2转化为NO,因此首先通入装置C中NO2被吸收同时产生NO。与过氧化钠反应的NO需要干燥,因此利用E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同时除去CO2。为防止后面的水进入D装置,需要再次利用E装置,最后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尾气,所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E、D、E、B;(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57、+2H+ +NO2Cu2+ +NO+H2O;(3)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所用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a正确;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对滴定结果无影响,b错误;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所读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c正确,答案选ac。根据表中数据第一次实验数据误差太大,舍去,所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根据反应方程式6H+2MnO4-+5NO2-2Mn2+5NO3-+3H2O计算25.00mL溶液含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510-3mol,则4.000g样品中含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3.45g,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

58、分数为3.45g/4.000g100%=86.25%。(4)酸越弱酸根越容易水解,溶液碱性越强,因此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原理可知实验方案为:25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大于NO2的水解程度;若pH7,则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小于NO2的水解程度。27、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浓H2SO4的洗气瓶 NaOH溶液 用CO2把反应器中的空气赶尽,将溴蒸气带入E管中 250 mL容量瓶 5.4g 取适量黄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假设2正确 2Fe2+Br2=2Fe3+2Br- 4Fe2+2Br-+3Cl2=4

59、Fe3+Br2+6Cl- 【解析】I装置A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B中盛有的NaHCO3饱和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盛有的浓H2SO4是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把反应器中的空气赶尽,并将油浴加热的装置D中溴蒸气带入E管中,在加热条件下与铁反应生成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在装置F处连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有毒的溴蒸汽,防止污染环境;Fe2+和Br-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Fe2+Br-,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氯气先氧化Fe2+,再氧化Br-。【详解】(1)实验时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盐酸易挥发,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的

60、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洗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可以用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干燥,溴蒸汽有毒,不能排到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溴单质反应,为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时应在F处连接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浓H2SO4的洗气瓶;NaOH溶液;(2)反应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O2,将容器中的空气赶净,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干扰实验;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还可以油浴加热的装置D中溴蒸气带入E管中,使溴能够与铁粉充分反应,故答案为用CO2把反应器中的空气赶尽,将溴蒸气带入E管中;(3)配制200 mL 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