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峡山初级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峡山初级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汕头市峡山初级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D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

2、实的基因型为DdTt 参考答案:B2.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生成水B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氧气C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中,葡萄糖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D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没有CO2参考答案:D3. 下面甲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

3、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直至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将目镜换成镜头(2)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3)D物镜换成镜头(3)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参考答案:B4.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不能用 32P、 35S 标记同一组 T2 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C. T2 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需要利用 RNA 聚合酶、逆转录酶等D. 用 35 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

4、,可能原因是培 养时间过长或过短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该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赫尔希和蔡斯做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含32P标记的DNA的T2噬菌体和用含35S标记的蛋白质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B正确;C、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不发生逆转录,所以不需要逆转录酶,C错误;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离,D错误故选:B5.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2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参考答案:C【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图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其中BC段表示间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E点后表示末期;FL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I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KL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解答】解:A

6、、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含有一条Y染色体,后期细胞中含有2条Y染色体,而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细胞中都含有1条Y染色体,所以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有可能相同,A错误;B、I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2,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1,B错误;C、到GH段时,细胞中的DNA已经进行了2次复制(BC段和FG段),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此时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比例为,C正确;D、有丝分裂结束后,每条DNA的两条单链中只有一条单链被标记,减数第一次

7、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因此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掌握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能综合运用DNA分子复制和细胞分裂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有猪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旧称兽疫链球菌)和类猪链球菌等,以下属于猪链球菌的结构特点的一组选项是:无核

8、膜 有核膜 无细胞器 有细胞器 无染色体 有染色体A. B. C. D. 参考答案:答案:A7.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B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C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个营养级D肉食性动物都归属于第三个营养级参考答案:C【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

9、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解答】解:A、同一种群的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B、一种生物可以同时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是多种生物,B错误;C、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指绿色植物,即生产者,所以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个营养级,C正确;D、肉食性动物以植食动物或小型肉食性动物为食,所以归属于第三、四、五等营养级,D错误故选:C

10、【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有关营养级的知识,要求考生明确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8.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B. 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消化酶、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选择透过性D. 与、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参考答案:C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A正确;E是生物膜,其结构特点是具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消化酶、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流动性,C错误;与内质网、高尔基体、

11、液泡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单层膜结构,D正确。【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成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9. 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大肠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进行有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参考答案:D10.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单倍体不

12、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参考答案:D11. 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右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Aab Bfg Cde Dgh参考答案:C12.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BCE途径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C结构B是人体产生冷觉的部位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参考答案:C【知识点】血糖的

13、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解析:BCE途径的调节有完整的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激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故A正确;骨骼肌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故B正确;冷觉得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故C错误;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血管舒张和G汗腺分泌增多,故D正确13. 对下列细胞图中有关染色体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如果是生殖细胞,则代表的生物是六倍体B图甲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体细胞,该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如果图乙所示是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图乙中含有4个DNA分子、4个着丝点、4个中心粒参考答案:D【知识点】染色体变异解析:甲图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可能是生殖

14、细胞,则产生甲细胞的生物体细胞含有6个染色体即六倍体,故A正确;甲图如果是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故B正确;乙图如果是二倍体的体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该生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C正确;乙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2个着丝点、4个中心粒,故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典型总结】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1)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2)根据基因型: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数染色体组数。(3)根据染色体数和形态数:染色体组数目染色体

15、数形态数。14. 如果破除细胞骨架,动物蛋白的分泌速度会明显降低,由此可推知细胞骨架 A是一种膜性细胞器 B有助于囊泡的运输 C能促进ATP的合成 D可作为细胞板的原料参考答案:C15.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参考答案:D16. (09江苏百校样本分析卷)下列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

16、,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85的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 利用DNA在0.14 molL1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参考答案:答案:D17.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09年7月20日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比X染色体的演化速度快得多,这将导致Y染色体上的基因急剧丢失,照此继续,Y染色体将会完全消失,人类的传宗接代将受威胁。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人的受精卵 B.果蝇的精子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参考答

17、案:C解析:Y染色体是XY型生物雄性个体体内特有的一种染色体,所以在雌性个体体细胞中不会存在。XY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可以分为X、Y两类,但是在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18. 根据细胞呼吸的原理,贮存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时,应选择 ( ) A零上低温、无氧、干燥 B零下低温、低氧、干燥 C零下低温、无氧、一定的湿度 D零上低温、低氧、一定的湿度参考答案:D19. 蛇体内有S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鼠体内有T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蛇捕食鼠之后,蛇体内一个细胞内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核酸种类及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 S,1,20 B.

18、ST,1,20 C. ST,2,40 D. 少于S,2,20参考答案:D20. 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对调节细胞内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C21. 小麦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1小时内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如下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为糖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a时,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 光照强度为b时,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光照强度为c时,植株1小

19、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6个单位D. 光照强度为d时,植株1小时内向环境释放的O2量为2个单位参考答案:B22.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参考答案:B23.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

20、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细胞5是保留着分裂能力的细胞参考答案:B略24. 甲、乙图分别表示某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除了神经细胞还有多个胶质细胞,是树突,是神经末梢B. 乙图中b、d为神经纤维,都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C. 在膝反射中,甲中细胞可直接接受来自乙细胞的刺激,引起股四头肌收缩D. 同一生物体的甲、乙神经元的大小、形态会有很大的差异参考答案:B【分析】图甲为运动神经元,其中为树突,为轴突末梢,图乙为感觉神经元。【详解】A、图甲为运动神经元神经细胞,其中为树突,是神经末梢,神经细胞外包裹有髓鞘,髓

21、鞘含有胶质细胞,正确;B、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神经纤维是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长突起,乙图中b为神经纤维,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错误;C、膝反射只经过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就可引起股四头肌收缩,甲中细胞为运动神经元,可直接接受来自乙细胞感觉神经元的刺激,引起股四头肌收缩,正确;D、不同的神经元,其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正确。故选B。【点睛】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胞体这三个区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5.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抑

22、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参考答案:D26.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对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 C图丙中若大棚设定的温度为两曲线右侧交点处的温度,每日光照必须长于12 h植物才能生长 D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对应于图甲中的B点,B点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23、光照强度参考答案:D27. 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尿液 胃液 汗液 唾液A B C D参考答案:D28.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 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参考答案:D【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详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4、,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识记和理解糖类的分类、功能以及动植物糖类的不同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 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把两个品种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最好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基因工程育种C. 培育无籽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二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 袁隆平培育的

25、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参考答案:B 30.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驴个体的方法中,目前最容易成功的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台,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参考答案:答案:C31. 下图中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动物的的种群变化情况,哪种关系是正确的? 果蝇 猴 蛙参考答案:C32.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因树突状

26、淋巴细胞的研究而颁发给三位科。树突状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作用十分相似,但功能更强大,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下列关于树突状淋巴细胞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C能摄取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D在抵抗感染、预防肿瘤发生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参考答案:A33.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

27、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参考答案:D34.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参考答案:D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的糖蛋白,结果使白细胞黏着,A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均是耗能过程,消耗ATP,B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白细胞需进行

28、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等35. 人体内能重复起作用的物质是 A抗体 B神经递质 C激素 D酶参考答案:D3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

29、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参考答案:A37. 制备单克隆抗体不需要AB-细胞 BT-细胞 C肿瘤细胞 D融合细胞参考答案:B38. 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参考答案:A39. 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E、e控制),

3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编组亲本组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甲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无蜡粉有蜡粉11乙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无蜡粉有蜡粉11丙组有蜡粉植株自交无蜡粉有蜡粉13A. 实验结果表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B.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C. 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D. 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参考答案:D【分析】分析表格:若甲组为正交,则乙组为反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控制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丙组中,有蜡粉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无蜡粉,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无蜡粉相对于有蜡粉为

31、隐性性状(用E、e表示),且丙组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详解】A、丙组中,有蜡粉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无蜡粉,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B正确; C、甲和乙后代比例为1:1,属于测交,因此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为Ee,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也都是Ee,C正确; D、丙组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1:2:1,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

32、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0. 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出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种的茶叶。下列关于此说法错误的是()A.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B.可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来制作绿茶C.可通过某种手段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使其活性提高来制作红茶 D.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参考答案:D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某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和森林几个阶段,最后这片森林在不受外界因

33、素干扰的情况下长期在开区域内生长,发展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问题:(1)给干涸的湖泊演变成森林的过程属于_演替。在从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增强。(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用样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数量进行调查的关键是要做到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和多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_。调查发现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会被对方所“感知”,以利于捕食与反捕食,

34、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的功能。参考答案: (1). 次生 (2). 大于 (3). 抵抗力 (4). 种群密度 (5). 随机取样 (6). 物种丰富度 (7). 水平 (8). 信息传递试题分析:一块湖泊最后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中生物种类从少到多,即物种丰富度增加;当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等各项性质将达到基本稳定。(1)一个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属于次生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说明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2)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

35、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调查植物数量时应该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时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丰富度;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该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会被对方所“感知”,以利于捕食与反捕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42. 下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2)据图1,在40 至60 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3)下表是图1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处应是_,处应是_。温度()A酶活

36、性(mmolS-1)31385863542909B酶活性(mmolS-1)11223934190(4)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参考答案: (1). 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2). A酶 (3). 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4). 40 (5). 50 (6). (7). A酶(纤维素酶)已被蛋白酶催

37、化分解【分析】分析图一:该曲线的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酶活性,故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图二:根据图一相同温度下A酶的活性大于B酶,故图二中如果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A酶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大于B酶。分析表格:表格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之间的温度梯度为10,看图可知处应是温度为40B酶的活性为5.0。【详解】(1)根据图一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可知,本实验的探究课题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A酶,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3)根据图一曲线可知,该实验温度梯度设置是10,故处应是40,看图可知处应是温度为40,B酶的活性为5.0。(4)30时A酶活性大于B酶,故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大于B酶,曲线如图:(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