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有害成分_第1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_第2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_第3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_第4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的有害成分选择题:河豚毒素对紫外线和阳光有强的抵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_( 48 )_h后,其毒性无变化。当人食用了金龟豆后,由于金龟豆中的今可豆氨酸与_(胱氨酸)_结构相似,干扰了其 在体内的代谢而使人得今龟豆病。消费者如食入过量的有害糖苷类,体内糖及_ (钙)的运转受影响。有毒糖苷的酶促产物具有(致甲状腺肿)作用。消费者食入高剂量的有害糖苷类,使_ (碘)失活。河豚毒素是豚毒鱼类的一种神经毒素,一般家庭的烹调加热河豚鱼毒素_(几乎无)_ 变化,是食用河豚鱼中毒的主要原因。青霉素是(一元酸),可与钾、钠、钙、镁等金属形成盐类。当植物源食品中草酸及植酸含量较高时,一些_(必需的矿质元素)生物

2、活性就会损失。苯并芘是由(5)个苯环组成的多环芳烃。蛋白酶抑制剂的_(半胱氨酸)含量特别高。丙烯酰胺为_(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食物过敏原是指能引起免疫反应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所有的食物过敏原都含有(蛋白 质)。小麦过敏患者对小麦过敏主要是由于在小肠黏膜上缺乏分解(面筋蛋白质的特殊酶。食用菜豆前不能完全破坏有毒糖苷及相关的酶活性,它们在人体内会产生游离的(硫氰酸盐)。凝集素能可逆结合特异性_(单糖或寡糖)(书本的)。(单糖或双糖,网络课程的)多酚类对蛋白质及酶有配合沉淀作用,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反应主要通过(疏水作用) 氢键作用。植酸具有_( 12)_个可解离的酸质子,可以与大多数的金属离子

3、生成络合物。当植酸与蛋白质或与Ca2 +、Mg2 +结合时,通常生成_(水)_溶性的化合物。豆类制品加热不够,会引起中毒,与豆类含有大量的_ (凝集素)有一定的关系。皂苷毒性是指皂苷类成分有_(溶血)_作用。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_(美蓝)解毒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_(卵巢和肝)_。毒覃中毒的常见原因是_(误食)_。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判断:所有凝集素在湿热处理时均被破坏在干热处理时则不被破坏。因此可以采取加热处理、 热水抽提等措施去毒。T过敏原大多是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F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在体内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

4、碱则有剧毒黄花菜干制品依然有 毒不可多食。F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组胺含量较高,食用后引起组胺中毒。T沙门氏菌产生毒性较强的外毒素,其中毒症状为发病突然、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 急性肠胃炎症状。F在变青和发芽的马铃薯中含量较高。误食发芽马铃薯的患者可变表为呕吐、腹泻、呼吸 困难、急促,严重者可因心肺功能衰竭而致死。T贝类毒素对热不稳定,烹煮时会被破坏。F各种有残毒的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绝大多数是油溶性化学毒素,在人体内不能代谢分解, 多数蓄积于人体脂肪组织中而不能排除到体外。T汞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状态,无机汞比有机汞的毒性强得多。F脂肪自动氧化可使其营养价值降低,而且带有毒性。T杂环胺是在食品

5、加工、烹调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杂环胺 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杂环胺可在体外和动物体内与DNA形成加合物,这是其致癌、 致突变性的基础。T重金属对机体损害的一般机理是与蛋白质、酶结合成不溶性盐而使蛋白质变性。F名词解释:过敏源 过敏原是指存在食品中引起特定人群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有害糖苷类有害糖昔类又称生氰配糖体类。有害糖昔类是指以葡萄糖、鼠李糖等为配基所结合的一类具 有药理性能或有毒性能的各种糖昔类化合物。外源凝集素外源凝集素又称植物性血细胞凝集素是一类可使红细胞凝集的非免疫来源的多价糖结合蛋 白或蛋白质,能选择性凝集人血中红细胞,简称凝集素。皂素皂素是一类结构较为复杂

6、的成分,由皂昔和糖、糖昔酸或其他有机酸所组成。这类物质可溶 于水形成胶体溶液,搅动时会像肥皂一样产生泡沫,故称为皂昔或皂素。大多数的皂素是白 色无定型的粉末,味苦而辛辣,难溶于非极性溶剂,易溶于含水的极性溶剂。有害成分食品中有害成分是指这类成分含量超标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二嘿英二嗯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的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 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嗯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缩写为PCDD/Fso食品中兽药残留食品中兽药残留是指既包括原药,也包括原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另外,药物或其代谢 产物与内源大分子共价结合产物称为结合残留。消

7、化酶抑制剂消化酶抑制剂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a-淀粉酶抑制剂。胰蛋白酶 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又常常合称为蛋白酶抑制剂。从营养角度看,这些抑制剂的存 在抑制了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甚至危及人体的健康。有毒成分食品中有毒成分是指这类成分在含量很少时就具有毒性。内源性有害成分凡是由食物原料包括植物或动物体内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一些成分,如凝集素、皂素、有 毒活性肽及毒素等均可统称为内源性有害成分。抗营养素食品中抗营养素是指这类成分能干扰或抑制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油脂自动氧化 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不需额外条件作用,由于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氧作用,自发地进行氧 化作用的

8、现象。茶皂素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由茶树种子(茶籽、茶叶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醺甙化合物,是一种 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是一种无色的微细柱状晶体,味苦而辛辣,具有很强的 起泡能力。渔药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产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渔药即渔用药品的简称, 它是兽药的一种,渔药大多是人药、畜禽药、农药移植而来,少部分是水产专用药。有害氨基酸有害氨基酸是一些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稀有氨基酸,如高丝氨酸、今可豆氨酸及5-羟色氨 酸等,它们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他们的存在会干扰人体正常氨基酸的代谢。苯并芘又称3,4-苯并芘,是由多个苯环组成的多环芳烃,它是常见的多环芳烃的一种,对食品的 安

9、全影响最大。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制造速率的化工原料,为已知的致癌物,并能引起神经损伤。丙烯酰胺是聚丙烯 酰胺合成中的化学中间体(单体。丙烯酰胺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是聚丙烯酰胺合 成中的化学中间体,以白色结晶形式存在,在熔点很容易聚合,对光线敏感,暴露于紫外线 时较易发生聚合,有致癌活性。氯丙醇氯丙醇是甘油上的羟基被氯取代1至2个所产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取代数和位置 的不同形成4种氯丙醇类化合物,具有雄性激素干扰素活性和潜在致癌毒性。杂环胺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HAAs)是在高温及长时间烹调加工畜禽肉、鱼肉等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的过程中产

10、生的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物质。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是豚鱼类中的一种神经毒素,为氨基全氢喹啉型化合物,是一种生物碱,在中性和 酸性条件下对热稳定,能耐高温,在强酸性溶液中则易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则全部被分解。简答:1金属元素的中毒机制?(1)金属元素破坏了生物分子活性基团中的功能基。(2)置换了生物分子中必需的金属离子。金属酶的活性与金属元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不同的金属元素与同一大分子配体的稳定性不同稳定性常数大的金属元素往往会取代稳定性 常数小的金属元素,从而破坏了金属酶的活性。改变了生物大分子构象或高级结构。金属元素不同与它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构象或高级 结构也会不同,从而影响了相应的生物活性。

11、2二嘿英化学特性?(1 )热稳定性:PCDD/Fs极其稳定,仅在温度超过800对时才会被降解;温度要在1000C 以上才能大量降解。(2 )低挥发性:PCDD/Fs的蒸汽压极低,除了气溶胶颗粒吸附外,大气中分布较少,在地 面可以持续存在。(3 )脂溶性:PCDD/Fs亲脂性极强,在辛烷/水中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极高,为6左右。因 此,PCDD/Fs可经过脂质在食物链中发生转移及富积。环境中稳定性高:PCDD/Fs对于理化因素和生物降解具有抵抗作用,因而可以在环境 中持续存在。尽管紫外线可以很快破坏PCDD/Fs,然而在大气中PCDD/Fs主要吸附于气 溶胶颗粒,可以抵抗紫外线破坏。一旦进入土壤环境

12、,PCDD/Fs对于理化因素和生物降解 具有抵抗作用,平均半衰期为9年。3影响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因素?(1 )兽药投放时动物的状态如食前或食后。给药方式如随饲料投喂还是随饮水投喂,是强制投喂还是注射等。给药浓度,若给药浓度大,则残留量高;在一般情况下,对兽药有代谢作用的脏器, 如肝脏、肾脏,其兽药浓度高。休药期长短,进入动物体内的兽药的代谢和排出体外的量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即 兽药在动物体内的浓度是逐渐降低的,一般按规定的休药期给药的动物性食品食用是安全的。4有害氨基酸的种类及毒性?种类:(1 )骨质中毒性化合物,代表性产品有B-氨基丙腈,B- ( N-Y-谷氨酸)-氨基丙腈等。(2 )神经中

13、毒性化合物,代表性产品有a、Y-二氨基-酪酸,B-氰-L-丙氨酸,B-N-乙酰-a、 B-二氨基-丙酸,L-高精氨酸等。毒性:有害氨基酸的存在会干扰人体正常氨基酸的代谢。如金龟豆病是尿道病变的一种,多半 是由于把金龟豆作为珍味而食用的人易患此病。这是由于金龟豆中含有一种今可豆氨酸,可 能干扰了胱氨酸的代谢而使人得金龟豆病。5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因素?(1 )温度:加工温度需在120对以上才能产生丙烯酰胺。时间:加热时间对丙烯酰胺有较大影响。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种类对丙烯酰胺产生无重大影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单独存在时加热不产生丙烯酰胺,只有当两者同时存在 时加热才有丙烯酰胺形成。食品含水

14、量:含水量较高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流动,产生的丙烯酰胺量多。6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互补型:抑制剂占据靶酶的识别位点与结合部位,并与酶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而封闭 靶酶的活性中心。相伴型:抑制剂分子不占据靶酶的识别位点,而是与酶分子并列“相伴”,并在酶的活 性基团形成氢键的同时封锁酶与底物的结合部位。覆盖型:抑制剂以类似线性分子的形式覆盖到靶酶活性中心附近的区域上,从而阻止 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接触。7如何避免塑料袋作为食品包装物对食品的污染?聚氯乙烯制品与乙醇乙醚等溶剂接触会析出铅,所以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存放含 酒精类食品。聚氯乙烯遇含油食品时其中铅就会溶入食品,所以不要包装含油食品。(3

15、)聚氯乙烯塑料使用温度高于50对时就会有氧化氢气体缓慢析出,这种气体对人体健康 有害,所以不能带着这种塑料袋一起加热食品。废旧塑料回收再制品,因原料来源复杂难免带有有毒成分,不要包装食品。定要有专用的食品袋,决不可乱用。(6 )少用或尽量不用塑料袋包装食品。8苯并芘污染食品的途径?(1 )环境中苯并芘污染,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的热解的产物,煤、石油、煤焦油、天然气、 烟草、木柴等不完全燃烧及化工厂、橡胶厂、沥青、汽车废气、抽烟等都会产生,从而造成 污染。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如烟熏和火烤食品,常因油的滴落燃烧造成对食品污染,机油污染,榨油和轧面过程中往往由于机油滴落造成污染。烘烤中,温度过高,食品中脂

16、类、胆固 醇、蛋白质发生热解,经过环化和聚合形成大量的多环芳烃,其中以苯并芘为最多。(3)食品在储运过程中,储藏容器的污染,如啤酒常因储存在涂有沥青的酒槽中受到污染。 直接进口的食品,在销售运输过程中受灰尘的污染,也可以使苯并芘升高。(4)生物合成,很多细菌、藻类以及高等植物体内都能合成苯并芘。9食物过敏源的特点?(1)多数食物都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如小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大豆等。(2)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致敏原性,如鸡蛋中蛋黄含有相当少的过敏原,在蛋清中只有卵 清蛋白、伴清蛋白和卵黏蛋白为主要的过敏原。(3)食物过敏原的可变性,如加热可使得一些次要过敏原的过敏原性降低,但主要的过敏

17、原一般都对热不甚敏感,有些还会增加。(4)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如许多蛋白质可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过敏原有交叉反应 性。10食品中氯丙醇及危害?氯丙醇是甘油上的羟基被氯取代1至2个所产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取代数和 位置的不同形成4种氯丙醇化合物。天然食物中几乎不含氯丙醇,但随着应用HCl水解蛋 白质,就产生了氯丙醇。当用浓盐酸水解动、植物蛋白时,在原料植物与动物蛋白中有脂质, 当三酰甘油酯和甘油磷脂类在浓盐酸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氯丙醇。另外,某些材料为单体制成的环氧树脂已广泛地应用在作涂料、黏结剂以及乙烯树脂的 稳定剂,环氧树脂又是目前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包装材料之一,它可水解为3 -氯

18、丙醇,因而氯丙醇从包装材料到水溶液的转移已成为氯丙醇的另一大类来源。氯丙醇能够使精子减少和精子活性降低,并有抑制雄性激素生成的作用,使生殖能力减 弱,且具有潜在致癌、抑制男子精子形成和肾脏毒性。论述:1烧烤、油炸及烟熏等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的有害性?(1)油脂自动氧化产物:脂肪的自动氧化产物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已经证实它能抑制琥 珀酸脱氢酶、唾液淀粉酶、马铃薯淀粉酶等酶活性。(2)油脂的加热产物:油脂在高温情况下会有聚合作用,不仅使油脂的物理性能发生了变 化,如黏度上升、折射率改变、变色等,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成分。(3)多氯联苯:由于高度稳定性和在脂肪中的高溶解度,它能在食物中积累,进入人

19、体后 主要在人体的脂肪组织及各种脏器中蓄积。(4)苯并芘: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均可被人体吸收,严 重危害人体健康,能引起胃癌、肺癌及皮肤癌等癌症。(5)杂环胺类:是在加工和烹调过程中由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具有 致癌和致突变等作用。(6)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单体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动物致畸、致癌。丙烯酰胺进 入人体之后,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子环氧丙酰胺,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 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丙烯酰胺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黏膜、 肺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

20、, 并具有神经毒性效果,主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小脑功能障碍,损坏神经系统。丙烯酰胺甚至还可能使人瘫痪。2食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胺来源与危害?来源:(1)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胺存在于腌制食品中。咸菜,咸肉,酸菜等都含有亚硝酸盐。 亚硝胺是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而成的产物而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均广泛存在于 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烟熏食物中。(2)蔬菜中含有较多硝酸盐类,煮熟后放置过久,在细菌酶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 酸盐,与胃内蛋白质分解的产物相作用,形成致癌的亚硝胺。(3)加工的需要,如腌制品、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的应用,施肥过度由土壤中转移到作物 源食物中。危害:(1)硝酸盐

21、破坏血液带氧的机能,使得身体部分组织缺氧。硝酸盐有80%来自蔬菜。由于 进入人体后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可诱发人体胃癌、肝癌、食道癌等 疾病。(2)口服亚硝酸盐10分钟至3小时后,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疲乏、黏膜紫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呼吸 衰竭,甚至死亡。高剂量的亚硝酸盐存在时,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形成速度超过还原速度,高 铁血红蛋白积累增多,血红蛋白的携氧和释氧能力下降,当体内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到20 40%时就会出现全身组织缺血等症状,如果高铁血红蛋白达到70%以上就可致死。(3 )亚硝胺有强烈肝毒性会引起肝炎

22、、肝硬化、且会引起口腔癌、食道癌、鼻癌、气管癌、 肺癌、肝癌及胰脏癌等。食物中的亚硝胺,最主要会引起肠胃道及肝脏的癌症。3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及危害?丙烯酰胺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可能涉及的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以及其它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成分。氨基酸与还原糖反应产生二羰基化合物,后者与氨基酸经过几步反应产生丙烯醛,丙烯 醛氧化产生丙烯酸,丙烯酸和氨或氨基酸反应形成丙烯酰胺。产生途径如下所述:(1)氨 基酸在高温下热裂解,其裂解产物与还原糖反应产生丙烯酰胺;(2 )美拉德反应的初始反 应产物,N -葡萄糖苷在丙烯酰胺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 )a-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 酸反应释放出丙烯酰胺;(4 ) Strecker降解反应有利于丙烯酰胺形成,因为该反应释放出 些醛类;(5)自由基也可能影响丙烯酰胺的形成;(6)以聚丙烯酰胺塑料为食品包装材 料的单体迁出,食品加工用水中絮凝剂的单体迁移等。丙烯酰胺的危害:丙烯酰胺单体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动物致畸、致癌。丙烯酰胺进入人体之后, 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子环氧丙酰胺,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 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丙烯酰胺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黏膜、肺和消化道 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