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溯源国际研讨会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渔业产品认证分中心2007年10月 北京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追溯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溯源国际研讨会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渔交 流提纲三、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二、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概况一、中国水产业概况 2交 流提纲三、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二、中国水一、中国水产业概况一、中国水产业概况(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国渔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渔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水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水产品供应明显改善,渔民收入稳步提高
2、。2006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5290.4万吨。4(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国渔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自上世(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对传统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改变了过去以捕捞为主的生产模式,将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业向养殖业转移,这是中国渔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1988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到2006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为3593.95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7.9%,其中,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的比例为6:4;水产养殖实现产值2900多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70%。 5(一
3、)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确立了“以养(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从1990年起连续17年位居世界首位,并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据FAO统计,目前中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36%,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2005年数据)。6(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国水产品以国内消费为主,出口贸易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并不大,但却占有重要的位置。2002年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名列世界榜首,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0%。同时,水产品出口额也位居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
4、口总额的30%。2006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93.6亿美元,贸易顺差50.6亿美元。水产品出口已成为农产品贸易乃至商品贸易的新的增长点。 7(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国水产品以国内消费为主,出口贸易(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因此,中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多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多次组织开展水产品药残专项整治活动,严把出口检验关。加工企业自觉改善生产卫生条件,按照HACCP的基本原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养殖企业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逐步建立良好操作规范和标准化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8(一)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 因
5、此,中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总体来讲是以养为主,以生产食用水产品为主。因此中国水产业的特点以中国水产养殖业为代表介绍如下: 9(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总体来讲是以养为主,以生产食用水产品(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1、养殖规模大、数量多总面积:779.24万公顷(海水养殖面积177.41万公顷,淡 水养殖面积601.83万公顷)。分布范围: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场数量:至少58.8万个。就业劳动力:吸纳705万人就业。 10(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1、养殖规模大、数量多10(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2、养殖品种繁、形式多样养殖品种: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
6、、爬行类、两 栖类等共130多种,并且新品种不断涌现。养殖水域:浅海、滩涂、池塘、水库、河流、湖泊、低洼 盐碱地。养殖方式:池塘、网箱、围栏、工厂化、稻田、筏养、吊 养、笼养、滩涂管护等。11(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2、养殖品种繁、形式多样11(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3、养殖水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贸易出口量及出口额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对虾、鳗鱼、罗非鱼、大黄鱼、贝类、河蟹六大优势养殖品种出口额达35.5亿美元,约占一般贸易出口的60%。 12(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3、养殖水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出口产品(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4、消费特点鲜明,流通渠道多样消
7、费特点:受国民喜爱程度高,中国有俗语:“无鱼不成 席”。消费以鲜活为主,冰鲜其次。销售范围:国内食用为主,少量出口;人均占有量40.46 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0公斤。 13(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4、消费特点鲜明,流通渠道多样13(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流通渠道:以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商销售为 主,产品流向主要是以下的途径: 养殖零售 养殖批发零售 养殖批发出口 养殖加工零售 养殖加工出口 养殖加工批发零售14(二)中国水产业的特点 流通渠道:以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二、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概况 二、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概况 中国水产养殖领域的认证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8、在近几年逐步兴起的,是农产品认证的一部分。目前应用于中国水产养殖领域的认证品种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类、8个品种:产品认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中国良好水产养殖规范(ChinaGAP)、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对虾认证(ACC),5种;体系认证有ISO9000、ISO14000、HACCP,3种。 (一)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16(一)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16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是中国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创立的认证品种;其他6种认证品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引进的认证品种,其中ChinaGAP是在引进EurepGAP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水产
9、养殖的实际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 (一)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17(一)中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17目前中国水产养殖领域的认证品种均是针对食用的产品,因此,质量和食用安全是它们关注的共同目标,与此同时它们还具备以下共同的特点:1、认证用产品标准以类为单元我们注意到国际上主要水产品认证品种,如EurepGAP、ACC等都是针对具体品种编制认证依据的,这种方法在中国不适用,因为中国的水产养殖品种有13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我国认证用产品标准是以类为单元的,以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为例,30多个产品类标准基本可以覆盖所有水产养殖品种。(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18(二)中国
10、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182、对认证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进行标准化生产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中国农业部主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要求与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农场)、建设科技示范场等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对认证主体资质的要求,使各类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要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制定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产地环境和产品污染,有力地带动了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19(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193、注重对整个生产过程各关键环节和
11、因素的控制(水、苗种、饲料、渔药、化学制剂等)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例,在认证制度设计时运用了三个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一是全程管理理论。这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也是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通行的做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运用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指导思想,打破了过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行业、分环节管理的理念,强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产品管理为主线,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以保证最终产品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 (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0(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0二是过程追溯理论。为保证消费安全和防患于未然,要求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行为应
12、当达到可追溯,实现节节相对,环环相扣,并要求所有生产行为要有记录,事后可再现管理的轨迹,从中寻找管理上的不足与问题,以便采取补救和纠偏措施。追溯理论的运用,比较好地树立了农产品生产者的责任意识,也构建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比较好地保证了农产品生产管理的可靠性和质量安全水平的置信度; (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1(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1三是关键点控制理论。客观地说,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在众多的危害因子中,我们应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纵观国内、国际通行做法就是推行关键点控制理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重点是抓好产地环境、生产投入
13、品和最终产品质量三个关键点的控制。 (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2(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24、实施例行检查,强化证后监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要求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同步”的方针,突出抓好认定产地的投入品使用和获证产品的监督管理。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例行检查制度。对获证产品和企业(产地)要实行年度抽查、检查制度;要求对标志的印制、使用和登录加大跟踪力度;加强对工作机构工作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认证质量体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要通过例行检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有
14、效性。(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3(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3 综上所述,认证后的监管对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要求;认证时对过程控制的关注,为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奠定了实施的基础。 (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4(二)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 24三、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三、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我中心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受中国农业部渔业局的委托,对“我国水产养殖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建立”正在进行专题研究。目前我们对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的框架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借此机会与大家探讨、交流。 三、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26三、
15、中国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26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构架和核心内容,结合我国水产业的实际,我们初步认为水产养殖品可追溯体系的构架和实施都需要在两个层面考虑和执行:一个是政府(监管)层面,一个是企业(生产)层面。在政府(监管)层面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水产品可追溯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规范的对象包括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二是行政主管部门相应的管理机构及职能的明确;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监管技术系统的支撑。 (一)总体构想27(一)总体构想27在企业(生产)层面必须首先明确生产单位是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的地位,进而要求生产单位应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具备保障水产
16、品食用安全的能力。同时应要求采用纸制或电子化的方式保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记录,应以产品标签或条码的形式向下一环节传递政府主管部门和客户要求的信息。 (一)总体构想28(一)总体构想28通过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可操作性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为加强政府对水产品安全的监管能力、提高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满足消费者知情权、整体提升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促进现代渔业的发展。 (一)总体构想29(一)总体构想291、政府层面(1)随着日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追溯试点工作的不断开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
17、安全法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行业标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按品种分类的养殖管理技术规程正在制订中 (二)已有基础 301、政府层面(二)已有基础 30(2)对生产流通链的监管逐步加强,质量溯源工作逐步展开为实现从“池塘到餐桌”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目标,农业部和有关省市渔业主管厅局从源头抓起,开始实施国家水产品(产地)药物残留监控计划,每年完成近万个监测指标任务。同时,在京、沪、大、深等大中城市积极探索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管理机制,江苏省南京市水产品批发市场还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入市水产品实施IC卡管理,积极探索和实现对违规产品的追溯管理,为水
18、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在农产品质量溯源中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已有基础 31(2)对生产流通链的监管逐步加强,质量溯源工作逐步展开(二)2、企业层面基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开展农业部提出了指导大中型养殖场、无公害产地和出口原料基地建立生产日志、科学用药、水环境监测、产品标签、原料监控等“五项制度”的要求。初步统计,全国有近2000个养殖场和基地建立了“五项制度”,实现了日常生产行为有记录可查、质量自控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大量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积极改善生产条件,自觉加强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
19、品、有机食品、GAP、HACCP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相应要求,建立和实施不同层级的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二)已有基础 322、企业层面基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开展(二)已有基3、技术支撑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水产养殖产品全程可追溯技术体系建立”,是我中心将所承担的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48项目等相关研究内容集结而成的项目。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无公害水产养殖生产环节和影响因子,通过采用全程质量控制原理,对水产养殖产品从育苗到放养,从饲料投喂到药物使用全程管理,提出了与全球统一编码(EAN/UCC)相接轨的以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为支撑的水产养殖管理与可追溯方案。开展水
20、产品养殖可追溯系统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由我院率先在国内研究开发的水产养殖管理信息系统和追溯系统已经在江苏溧阳、广东佛山和湛江等三个水产养殖企业进行了应用示范。 (二)已有基础 333、技术支撑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二)已有基础 33目前正在以大宗、主导、具有出口竞争力的水产养殖品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渔业主产区的重点企业为试点单位,在水产养殖、加工、流通贸易等多环节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可操作性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为在我国逐步建立有效运行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二)已有基础 34目前正在以大宗、主导、具有出口竞争力的水产养殖品种作为主要研根据
21、我国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架构设想之间的差距,准备按以下步骤逐步填补空白:1、完善水产品可追溯法规标准体系重点在技术标准的完善,这部分工作有赖于可追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后,将主要内容上升为标准。初步确定需要制订的标准有:水产品养殖、加工生产链信息采集标准;水产品流通链信息采集标准;水产品追溯的代码标准;水产品追溯的标签标准。 (三)下一步推行的设想 35根据我国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架构设想之间的差距,准备2、完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可操作的追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1)研究开发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加工、流通管理系统在重点地区针对重点品种,确定养殖、加工、流通链的共性环节,研究开发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加工、流通管理系统,分别设计出纸质和电子记录格式,在试点企业中应用。企业可根据条件选择记录介质:有条件的使用电子记录和产品条码;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的采用纸质记录和标签,但必须将信息随产品传递到下一环节。(三)下一步推行的设想 362、完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可操作的追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撑(2)研究开发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编码体系确定各环节的管理基础(政府职能权限分配),利用数字加密技术及条码技术为支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桶装水合作合同
- 加油站场地租赁合同
- 股权转让合同担保合同
- 建设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条款
- 材料运输买卖合同
- 专业档案管理与咨询服务合同
- 聘任常年法律顾问合同
- 与供应商的合同评审流程指南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机能实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城市更新模式探讨
- SY∕T 7087-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和采油设备 液氮泵送设备
- 1.1时代为我搭舞台(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下肢静脉曲张危险因素
- 小学思政课活动实施方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几何公差详解
- 复工复产全员安全培训内容
- 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护理组长个人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