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1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2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3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小明在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后,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新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A.晋B.齐A.晋B.齐C.楚D.秦.“荆轲刺秦王”讲的是战国末期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观 察战国形势图,指出荆轲刺杀秦王的正确路径()B.一D.fB.一D.f.与春秋时期的争箱战争相比,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频繁,规模也更大。以下战役中,不属于战国兼并战争的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毛泽东曾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2、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A.鼓励耕织B.成认土地私有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确立县制.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写道: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 “得人者兴”恃 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在商君功罪中提道:“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 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A.遭到了普遍反对B.严刑峻法导致混乱C.最终必然会失败I).没有重视道德教化.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的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段表达说明 ()A.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背景B.商鞅变法的思想主张C.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D.变法后秦

3、国社会治理的效果.右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的“内江”主要用于()A.分洪B.水运C.排沙D.灌溉.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五口之家),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青铜工艺的进步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社会环境的安定D.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9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 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深层影响是()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B.军队战斗力提高C.新的

4、政治秩序确立I).分封制得到开展10.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 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反映了商鞅变 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成认土地私有,开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1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赵良曾劝说商鞅,指出其相秦“残伤民以骏(峻)刑”,违背了 “得 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在商君功罪中也指出:“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 利而不知义。”两人都认为商鞅变法()A.遭到了普遍反对B.导致了社会混乱C.最终必然会失败【).忽视了道德教化12.阅读材料,回答

5、以下问题。【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见以下图)。这件铜壶的 装饰画上呈现了竞射、宴会、采桑、歌舞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及铜壶上的装饰画(墓绘)(1)解读这件铜壶及铜壶上的装饰画,你能得到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信息?【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材料二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也为都江堰写一个简要评价。(不得照抄原文)【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6、修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 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4)根据以上三那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答案.A 解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到了战国初年,晋国 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所以题干所述诸侯国为晋国。.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燕国,为秦国。应选B。DD 解析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内容涉及地方行政体制的为:确江县制,

7、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影响深远。应选及D6. D6. D7. D7. D8. B8. B9. C9. C 10. A 11. D12. (1)丝织业开展,手工业高超技艺,贵族生活比拟丰富,战争频繁,社会鼓励耕战等。(2)可从都江堰的修建时间、主持修建者、地点、功能、作用、认识等方面介绍。例如: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 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直到今天,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都江堰代表了我国战国时 期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 范,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 除徭役;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作用: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