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辅导题_第1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辅导题_第2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辅导题_第3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辅导题_第4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辅导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页码 17 / NUMPAGES 总页数 17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辅导题班级:_ 姓名:_ 【拼音词组】1. 看拼音,写词语。ku d fn wi n l ch sh cn ln zh jin lu din d jun xi zhi jin tu 2. 看拼音,写词语。yu r chng di o m png zhng ln sh kun ku zhng mng xi b 3. 看拼音,写词语。yng mng tn wn jn zh bng x sh dn ji mn zo yng to q 4. 读拼音,写词语。xi u qi zh ku zho y j z h

2、o lin x w shu wn p xun zhun ch tu 5. 看拼音,写词语。cho tu zhn j n dn dn sh zh jin qin shu tin kn to q tio yu sh rn 【补全词语】6. 词语冲关。满腔(_)(_) 粉(_)碎(_)居高(_)(_)热(_)沸(_) 惊(_)动(_)气壮(_)(_) 天(_)无(_) (_) 头(_)脑饥肠(_)(_)7. 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_)(_)并用 颤颤(_)(_) 无可(_)(_)(_)(_)不离 一(_)一(_) 白发(_)(_)1.“AABB式”的词语有_;“ABCC式”的词语有_

3、。2.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的词语是_。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鸦(_)无声 人声鼎(_) 横七(_)八 愤愤不(_)各(_)神通 上天入(_) (_)遇而安 精(_)力竭1“_”这个成语经常与“八仙过海”连用。2以上词语中,“_”和“_”意思相反。3由画“”的词语我想到了_、_等人物。4我知道最后一个词语的意思是_。9.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相提(_)(_) 舍(_)(_)人 (_)(_)动地你推(_)(_) 失(_)落(_) (_)(_)自若(_)(_)不动 (_)(_)发光 (_)(_)失措1.上面意思相反的一组词语是_和_。2.形容人物品质高尚的词语

4、是_,我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_,_,_。10.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老(_)龙(_) (_)眉(_)目 腾(_)驾(_)(_)(_)而安 精(_)力(_) 山(_)地(_)造句:_【形近字词】11. 形近字组词。很(_) 劈(_) 衔(_) 既(_)狠(_) 壁(_) 街(_) 即(_)12. 形近字组词。罗(_) 愉(_) 换(_) 究(_) 萝(_) 榆(_) 唤(_) 穷(_) 13. 我会形近字组词。侍(_) 晋(_) 稍(_) 柜(_) 梭(_) 待(_) 普(_) 俏(_) 拒(_) 棱(_) 14. 辨字组词。漆(_) 饼(_) 辉(_) 穗(_) 膝(_) 瓶

5、(_) 挥(_) 惠(_) 15. 比一比,组成词语。妖(_) 溜(_) 撵(_) 舔(_)袄(_) 留(_) 辇(_) 添(_)【句子训练】1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没有人敢怎么样。(改成反问句)_2.官绅跪地求饶。(扩写句子,写出官绅的神态和动作)_3.我们害怕矮小的鹅,却不怕高大温厚的牛。(缩句)_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修改病句)_17. 按要求写句子1母亲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改为被字句)_2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把句子写具体)_3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用加点词写一句话)_4 运动健儿们争了光为祖国。(修改病句)

6、_1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改成反问句)_2.大峡谷犹如好似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修改病句)_3.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_4.忙人做事怎么可能那么从从容容?(改成陈述句)_19. 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在教室里轻声地默读课文。(修改病句)_2.扩句(至少两处):同学们在做课间操。_3.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缩句)_4.我们的衣服被蒙蒙的细雨打湿了。(改为“把”字句)_5.她年纪小。她很懂事。(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连成一句)_20. 按要求改写句子。1.听到这个消息,跑出了门外。(修改病句)_2.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7、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缩句)_3.寒风吹在脸上很疼。(改为比喻句)_4.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_5.钱塘江地形特殊。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为一句话)_6.老师对小明说:“我很喜欢你写的字。”(改为转述句)_【古诗阅读】21. 阅读理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A.赋得古原草离别B.登鹳雀楼C.静夜思2“能不忆江南?”是()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

8、谙C.江南好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22.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毛茸茸的枝头,有一棵白桦,雪绣的花边潇洒,仿佛涂上银霜,串串花穗齐绽,披了一身雪花。洁白的流苏如画。1白桦树生长在_,“_”和“_”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_”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_”字把桦树拟人化了,突出白桦的高洁。2写出第二小节的诗意。_23. 读古诗,做练习。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_。返景入_,_青苔上。1把古诗补充完整。2“鹿柴”的“柴”的读音是()。(填序号)A.chiB.zhi3这首诗中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24.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追黄蝶, 。1补全古诗。

9、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图。其中“_”和结句中的“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3“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4这首诗运用了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5“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2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同“寨”。( )A.ziB.ciC.zhiD.chi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A.用鼻子闻味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3理解古诗,对

10、的画“”,错的画“”。(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寂寞凄凉的悲苦感觉。(_)(2)“返景入深林”是指回到深林再次观赏风景。(_)(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_)(4)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_)【阅读理解】26. 课内阅读。白鹅(节选)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鹅

11、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仲过颈子来咬你一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1将下列词语的选项填到文中的横线上。A引吭大叫 B

12、毫不相让 C厉声呵斥 D严肃郑重2用“”分别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A总结全文B总领全文C承上启下4鹅需要_、_、_这三样东西下饭。作者写鹅的吃相时,写得诙谐、幽默,请找出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与狗的_对比;用鸭的_与鹅_的对比。(用文中的词句概括)27. 课内阅读。走月亮节选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13、,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辣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走月亮”的意思是:_。课文表达了_。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中的“抱”能换成“映”吗?_3“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在文中前后出现了四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28. 阅读人丁兴旺的纳米家族施鹤群纳米材料虽然是材料世界的“小不点”,但它却是现代材料世界里的重要一员。纳米材料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众多,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按照材质,可分为金属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

14、有机纳米材料等;按照用途,可分为功能納米材料和结构纳米材料;按照特殊性能,又可分为纳米润滑剂、纳米光电材料、纳米半透膜等; 按材质形态,则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纳米粉末又称超微粉、超细粉,指粒度在 10nm 以下的粉末或颗粒,它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纳米材料的基础。另外,它被应用领域也最广,在催化,粉末冶金,燃料、磁记录,涂料、传热,雷达波隐形、光吸收,光电转换,气敏传感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家族的成员将会更多,纳米材料家会更加人丁兴旺。1写出文中词语的近义词重要(_) 众多(_)研究(_) 领域(_)2第一段描述

15、了纳米材料的特点是:_和_。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按照用途,可分为纳米润滑剂、纳米光电材料。(_)(2)纳米粉末是纳米材料的种类之一。(_)(3)纳米粉末比纳米膜应用的领域广。(_)(4)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分类。(_)4人丁兴旺的意思是:_ 用它造个句子: _5为什么说纳米材料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_2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巫峡赏雾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

16、,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唯有山前的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下子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窗帘。如此珍品,

17、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A总分B分总C总分总2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A提

18、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山帽子雾:_。 轻纱雾:_。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哪一句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30. 课外阅读乐园。埋藏了六十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件事整整埋藏(cng zng)了六十个年头。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现中山市)的一个广场上。时间约在1943年。当

19、时一队日本兵驻扎(zh zh)在那里。一天,几个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地远远望着这些高大的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字,你照着写了,我们便放了你。”一个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块,蹲在地上也写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叽叽喳喳讨论了一会儿,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chng zhng)新写了一遍“日本战胜中国” ,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小孩拿起石块,重写:“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柱上。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 ,家长没带孩子向皇军“认罪” 。于是又在木柱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狱。经过近一个月的关押折(zh zh)磨,小孩已经气息奄奄,但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饶,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