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敝。又上除蚕室刑;解臧吏三世禁锢;狂易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者。事皆施行。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文多,

2、故不载。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忠独以为忧,上疏。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忠因此上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请依此制。”太后从之。忠以久次,转为仆射。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忠上疏,书奏不省。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顷之,迁尚书令。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

3、,不欲忠在内。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今,会疾卒。(节选自后汉书陈忠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B.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C.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D.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

4、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B.服阕,是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之意。古代有为父母服孝三年的礼制,期满才可脱孝服。C.郡国,是郡和诸侯国的并称,汉代分天下为郡与国,都直属中央,国是诸侯王的封地。D.近幸,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宫女之类,她们往往假借皇威勾结朝臣干预朝政。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忠才能突出,得到司徒举荐。他担任廷尉正时,就因才能突出获得美好的声誉,司徒刘恺举荐他,建议让他担任机密职官,他被提拔担任尚书。B.陈忠明习法律,执法务求宽大。他家世代主管刑法,他执法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

5、提出了废除残忍的宫刑、精神失常的人杀人从轻发落等建议。C.陈忠忧国忧民,不断上疏朝廷。皇帝执政之初,他主张征召聘用贤才;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反对;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隐匿不报,他上疏奏闻。D.陈忠尊崇大臣,加强制度建设。他对于不符合国家制度的规定,敢于上疏劝谏;因为他的提议,九卿患病,朝廷就派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5).陈忠对元初三年皇帝关于大臣丧礼的诏书提出了怎样的补充意见?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问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罢知宣州,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

7、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

8、吏民颇畏悁其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节选自宋史晏殊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B.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C.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D.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2).下列对文中

9、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德,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B.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先秦时期,江南属百越之地,曾经被中原称为吴越。C.三司使,古代官名,唐代中期以后,设户部、布政、盐铁等使,分管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殊自幼聪明,受帝赏识。小时被张知白以神童的资格推荐给朝廷,在廷试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B.晏殊正直无畏,敢于直谏。在章献太

10、后代理朝政时,他敢于反对权臣单独面见太后的请求。后来上书反对张耆为枢密使,忤逆太后被贬。C.晏殊关注时局,积极。晏殊被召回京城时,陕西发生战争,他便招募弓箭手训练,并拿宫中多余的物品充实军费。D.晏殊结交贤才,举荐贤能。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等到做了宰相后,更致力于举荐贤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2)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举进士。入对,首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次陈备边三策。理宗顾问甚

11、悉,将下殿,复召与语。翼日,帝谕宰相日:“人才如此,可峻擢之。”左丞相李宗勉拟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子才言己,遽日:“姑迁校勘。”俄宗勉卒,嵩之独相,亟请外,通判吉州,转通判衢州。后入为国子监主簿兼史馆校勘,逾年,迁太常博士。升兼侍讲。御史徐经孙劾府尹厉文翁,不报,出关,子才奏留之。文翁改知绍兴府,又缴其命。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不敢行词,子才日:“故事,文书行不过百刻。”即为书行。帝日:“谪词皆褒语,可更之。”子才不奉诏,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日:“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乃已。明堂礼成,帝将幸西太乙宫款谢,实欲游西湖尔,子才力谏止。皇子冠,面谕作乐章,礼部言:“古者嫡子一醮无乐,

12、庶子三醮有乐,用乐非是。”子才言:“乐章乃学士院故事,况面谕臣,不敢不作。”诏从之。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领江、准茶盐,子才以不谙财恳免。至郡,首教民孝弟,以前人感竹义木二诗刻而颁之,间诣学为诸生讲说经义。修采石战舰百余艘,造兵仗以千计。召入对,权工部侍郎。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谠言。子才言:“开庆之时,天下岌岌殆矣,今幸复安。不知天将去疾,遂无复忧耶?抑顺适吾意,而基异时不可测之祸也。奈何怀宴安以鸩毒,而不明闲暇之政刑乎!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帝日:“非卿不闻此言。”宣坐赐茶

13、,问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颦蹙久之,即兼侍读,寻擢权礼部尚书。每直,辄召对内殿,语至夜分,或就赐酒果。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节选自宋史牟子才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B.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C.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

14、蔽/蒙何由上达乎D.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等,后世沿设。B.孝弟,即孝悌。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孝悌是中国文化精神,文中孝弟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孝悌同义。C.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汉代长乐宫称东朝,又称东宫,太后所居,因以借指太后。文中之义为前者。D.致仕,即交还官职,正常退休。古代官员想退休

15、必须再三恳请君王批准,因而退休又被形象地称为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牟子才有才华,深得君王赏识。人朝奏对,理宗皇帝反复询问他政事:度宗上位前,总尊称他为先生。B.牟子才讲原则,认定之事绝不更改。他撰写的贬官文书多褒语,皇帝和丞相先后向他提意见,他也坚决不修改。C.牟子才为官清廉,绝不贪财。他以集英殿修撰身份担任太平州长官,却不愿意兼任领江、准茶盐等多财的官职。D.牟子才为官正直,敢说敢做。贾似道自恃功高,牟子才对他的一些做法直言不讳地进行了批评,得到皇帝赞许。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

16、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说言。(2)宣坐赐茶,问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颦蹙久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父蔺,正员外郎。贞幼聪敏,有至性。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

17、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

18、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B.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C.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D.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

19、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市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B.丁父艰,指遭遇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守丧,谓之丁忧或丁艰。C.受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这里用来表示高祖即位是受命于天。D.禄秩,是古代官吏食禄的品级,文中指按照官员职位品级来发放的体禄。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贞自幼聪慧,受到称赞。谢贞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堂舅王筠看了他八岁时写的诗,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B.谢贞忠于朝

20、廷,见识过人。谢贞猜度叔陵有叛逆之心,就主动疏远他;每次宴饮游乐,他有意回避,后来叔陵作乱,唯独谢贞没有被株连。C.谢贞很有才华,曾为他人代笔。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所作。D.谢贞孝心至诚,父母去世哀恸。父亲去世,谢贞悲痛欲绝,叔父和族兄请禅师为他说法;母亲去世后,谢贞哀伤过度,形销骨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2)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

21、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

22、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才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显祖建言之明年,

23、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B.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C.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D.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

24、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之一。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继之,稍有不同。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 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等。D.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古代任免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本文的黜、夺、罢与致仕、致事、致政等表示免官。乞骸骨、乞归等表示辞官退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汤显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非常想招致当时有名气的汤显祖陪其子读书。B.汤显祖认为是皇帝赐

25、予大臣们的权力为辅臣所窃,致使言官无所适从。C.汤显祖认为不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任宰相,都没有尽职,致使圣政可惜。D.听了汤显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2)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5).史家之所以在明史中为汤显祖立传,这主要归功于他有“立言”的不朽之举。本文中汤显祖列举了申时行的哪些罪状?他是如何评价申时行的?6.阅读下面的文曾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琰之,字景珍,小宇墨蠡。少知名,号日神童,从父冲雅所叹异。每曰:“兴吾宗者,其此儿乎!恒资给所须

26、,爱同己子。弱冠举秀才,不行。曾游河内北山,便欲有隐遁意。会彭城王勰辟为行军参军,苦相敦引,冲又遣信喻之,久乃。寻为中尉李彪启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稍迁国子博士,领尚书仪曹郎中,转中书侍郎、司农少卿、黄门郎,修国史。孝庄初,太尉元天穆北讨葛荣,以琰之兼御史中尉,为北道军司。还,除征东将军,仍兼太常,出为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寻加散骑常侍。琰之虽以儒素自业,而每语人,言吾家世将种,犹有关西风气。及至州之后,大好射猎,以示威武。尔朱兆入洛,南阳太守赵修延以琰之庄帝外戚,诬琰之规奔梁国,袭州城,遂被囚执。修延仍自行州事。城内人斩修延,还推琰之厘州任。孝武初,征兼侍中、车骑大

27、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永熙二年薨。朝廷悼惜之,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日文简。琰之少机警,善谈论,经史百家,无不悉览,朝廷疑事,多所访质。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每有疑滞。常就琰之辩析,自以为不及也。每云:“崔博而不精,刘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学兼二子。”谓崔光、刘芳也。论者许其博,未许其精,当时议咸共宗之。又自夸文章,从姨兄常景笑而不许。每休闲之际,恒闭门读书,不交人事。常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疾劳七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前后再居史事,无所编缉。(选自魏书卷八十二,有改动)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8、A.常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疾/劳世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B.常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疾劳世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C.常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疾劳世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D.常谓人日/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疾/劳世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

29、时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因此时身体尚未强壮,所以称弱冠。B.国子博士,学官名,西晋时立国子学,开始设置国子博士,掌教授生徒儒学,是国子祭酒的上级官员。C.儒素,即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后形成完整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D.永熙,年号,是古代用来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一个皇帝所用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琰之天资聪颖,深受爱护。李琰之小时候被人们称为神童。叔父李冲将他视为振兴家族的希望,经常资助,爱若已出。李琰之参加秀才没有通过,游览北山时产生了归隐的念头。B.李琐之喜好射猎

30、,曾被囚禁。李琐之自称出身将军世家,有关西尚武之风,在荆州任上特别喜欢射猎。赵修延袭击州城,囚禁李琰之,州人杀死赵修延,仍旧推举李琐之担任荆州刺史。C.李琐之学识渊博,为人称道。李琰之从小机警,擅长表达交流,经史百家无所不读。朝廷有疑惑的事情大多访问他,博闻多识的元延明经常找李琐之辩论分析疑难问题,自认为不如他。D.李琰之勤学苦读,少有建树。李琰之每到休闲时,常常闭门读书,不与外面的人打交道。他曾夸耀自己的文章,但常景并不认可。先后两次担任修史的职务,但是没有编写出什么东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彭城王勰辟为行军參军,苦相敦引,冲又遣信喻之,久乃。(2)谓崔光、刘芳也

31、。论者许其博,未许其精,当时议咸共宗之。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

32、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

33、,欲籍是报公耳。”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明年十二月卒于官。(节选自明史况钟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B.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C.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D.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

34、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明代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B.乘传,传是传达命令的马车,乘传主要指乘坐驿车,多为奉命出使或任职等。C.刀笔,即刀笔吏,古时读书人常随身带着刀和笔,故历代文职官员被称作刀笔吏。D.起复,文中指古时官员因过失或其他原因被革职后,再次被朝廷起用,入朝为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况钟才华出众,受人荐举。他受到吕震的赏识而被举荐为仪制司主事,后朝廷急需廉政官员补任难治之地而被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B.况钟除奸革弊

35、,整顿吏治。他到任苏州后,先假装不懂政事,糊涂可欺,后果断处死几个人,斥逐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吏,威震全府。C.况钟体恤百姓,孜孜爱民。百姓赋税繁重,他多次力争缓解百姓疾苦;同知张徽秉承清军御史李立的暗示,用酷刑强行摊派平民百姓,况钟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D.况钟礼敬儒士,知恩图报。因儒生邹亮被人诋毁,他心生怜惜,便向朝廷举荐邹亮任吏、刑二部司务;况钟多次延请有恩于他的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2)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书吴、潘二子事顾炎武

36、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

37、,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问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

38、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节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B.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C.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D.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

39、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已入学的生员为诸生,这里指“科举之路”。B.左丘,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相传著有左传和国语。C.及第,指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D.畏友,品德端重、使人敬畏的朋友,也指不拘年岁、辈分的朋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炎、潘柽章有才华而又有气节,在明朝灭亡之后,放弃寻求功名之路,以诗文自豪自娱。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于是,他们广泛搜集材料,埋头写作。C.吴炎、潘柽章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有了名声,

40、两人就应邀参与了庄廷鑨明书的编辑。D.吴炎、潘柽章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可谓志同道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5).作者对同样是写史书者的吴炎、潘柽章二子和庄廷鑨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八阵图序明候方域余友贾生开宗,年逾五十,老矣。负奇,好大言,嗜酒,不拘绳墨。常自许得为宰相,当一年平寇,三年可尽撤诸塞上兵。里人大笑,以为病狂。乃感惯,着八阵图数千言。余则独有取焉,而为之序曰:呜呼!

41、今天下之隐忧,盖在于文臣之望浅,而武担之志骄,不知其所终矣。陆贾有云:“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夫为相,不必读书,身先险阻,策合群力,能不忌害人之功者,名相也;为将,不必善骑射,粗知古今,遇大变而不挫者,名将也。今天下急,急论将哉。汉祖之明不难于拜坛下而难其所拜者韩信国庐之信不难于斩宠姬而难于识孙武而任之。天下而有韩信、孙武,宜使之专制千里,岂当更有开府位其上,中贵观军容,掣其肘也?天下而无韩信、孙武,又何取于诸将而群委之以旌节,倚之若长城也哉?今天下宣蓟握重兵,豫楚多元帅,而鸣镝在郊,堠火且连未央。然则收其所为旌节,撤其所为长城,即外患不靖,内忧不灭,而国家省金钱之费,人民免首功之

42、惨,亦未始非勿药而愈病也。余所以终愿今天子之右文而左武也。虽然,今之以文臣任武事者,朝则枢府,藩则抚军。吾皆得而见之矣,大约多历年所而得之。又或以盘错之地,狡利者善避,更授钝者;此其胸中岂异伍卒?而则使诸大将肩蟒围玉,相与拜跪之。固宜为其所轻,而日有愤噪之变也。虽日推毂铸印,于以称曰:文饰则得矣,勘乱则未也。呜呼!叶公好龙而龙至,燕王市马而马来,我国家地广人众,而倜傥非常之略寂焉先闻,将果无人言之耶?抑无人用之耶?岂天未悔祸而人未厌乱耶?又岂人之建功立业各有其时,而急者不可以缓,缓者不可以急耶?何贾生之且老而尚托于其言也?注开府:封建时代,公卿所设的能自任官史的机构。中贵:指受皇帝宠信的宦官。

43、推毂:推车前进,比喻推荐人才。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未始非勿药而愈病也愈:更加B.又何取于诸将而群委之以旌节旌节:军权C.虽日推毂铸印铸印:委以官职D.燕王市马而马来市: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为之序曰小学而大遗B.遇大变而不挫者,名将也其闻道也故先乎吾C.堠火且连未央不出火且尽D.又岂人之建功立业各有其时则群聚而笑之3).文中画框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汉祖之明不难/于拜坛下而难/其所拜者韩信圈阎之信不难/于斩宠姬而难/于识孙武而任之。B.汉祖之明不难于拜坛下而难其所拜者/韩信/阖闾之信不难/于斩宠姬而难/

44、于识孙武C.汉祖之明/不难于拜坛下/而难其所拜者韩信/阖闾之信/不难于斩宠姬/而难于识孙武而任之。D.汉祖之明/不难于拜坛下/而难其所拜者/韩信/阖闾之信/不难于斩宠姬/而难于识孙武4).下列对文中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绳墨,本指木工用绳染墨在木材上弹印直线,古代一般用它比喻规矩、法度。古代还将法度称为三尺,因为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B.本文中的八阵图是一篇谈及军事的长文,与杜甫那首赞美诸葛亮的同名五绝不同。C.汉祖、阖闾与韩信、孙武在本文中分别代指明君与贤臣。D.鸣镝(响箭)、堠(古代晾望敌情的土堡)火在文中均指长城上的报警设备。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

45、一项是()A.贾开宗身怀奇才,好谈国家大事,喜欢喝酒,不受俗礼约束,经常得意地说自己做宰相时,在一年内平息了寇乱,三年全部撤掉边塞驻军。B.作者认为,如今以文臣的身份来担任武事,虽然天天举荐人才委任将领来支持他,只能说好名声得到了,平息骚乱却没有做到。C.作者认为,天下如有韩信、孙武这样的人才,就应当给他权力,让他统辖广大的地区,而不应再让开府来管辖他,让宦官作监军来牵制他。D.本文是为其好友贾开宗的老而不见用鸣不平,而更大篇幅是论述天下致乱的重要原因文臣望浅,武臣志骄。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为相,不必读书,身先险阻,策合群力,能不忌害人之功者,名相也。(2)余所以终愿

46、今天子之右文而左武也。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今之以文臣任武事者”这种情况出现的两个原因。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曾祖择,牟平令。祖赞,万年令。父温故,晋天福中进士,至左补阙;弟温舒,亦进士,至职方员外郎,兄弟皆有时名。湜幼警悟,早孤,与兄泌励志笃学,事母以孝闻。温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笺奏,词敏而丽。温舒拊背曰:“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梓州榷盐院,就迁右赞善大夫。宋准荐其文,拜著作郎、直史馆,赐绯。雍熙三年,以右补阙知制诰,与王化基、李沆并命,仍赐白金五百两、钱五十万。加户部员外郎,与苏易简同知贡举,俄判刑部,赐

47、金紫。淳化二年,道安讼大理断狱不当,湜坐累,降均州团练副使。时母老,湜留其室奉养。移汝州,与王禹偁并召入,为礼部员外郎、直昭文馆。五年,以职方员外郎再知制诰、判集贤院,知银台、通进。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三班。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丁内艰,起复。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枢密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明年正月,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曰:“此朕尝御者,虽故暗,亦足御道途之寒。”又遣内侍护送供帐,至澶州,卒,年五十一。废朝,赠吏部侍郎。真宗再幸河朔,追悼之,加赠刑部尚书,谥曰忠定。

48、湜风貌秀整,有醖藉,器识冲远,好学,美文词,善谈论饮谑,晓音律,妙于奕棋。笔法遒媚,书帖之出,人多传效。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有文集二十卷。(节选自宋史宋湜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B.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C.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D.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

49、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者,也称为进士出身。B.赐绯,皇上赐给绯色的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的服绯品级不尽相同。C.翰林学士,皇帝文学侍从官,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D.赠,常指朝廷给已经去世的官员或者他的父祖追封官爵。文中指为宋湜追封官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湜家世显赫。宋湜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与叔父都是进士,且都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在当时都十分有名望。B.宋湜很有才华。宋湜跟随叔父宋温舒时,代作公文奏章,因成文快而词句华丽,赢得叔父、宋准以及同僚们一致好

50、评。C.宋湜富有孝心。宋湜年少时父亲去世,侍奉母亲以孝闻名;母亲年老时,宋湜自己在外任职,留下妻子在家奉养母亲。D.宋湜深受宠信。真宗皇帝十分看重宋湜,他在北巡时让宋湜和王显分押后阵;宋湜去世后,真宗皇帝暂时停止了朝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淳化二年,道安讼大理断狱不当,湜坐累,降均州团练副使。(2)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5).太医把宋湜病情上奏后,真宗皇帝是如何待他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答案:1).B; 2).D; 3).C; 4).(1)陈忠内心怀有恐惧愤慧却不敢进谏,于是写绅先生论来委婉地劝告,文章很长,所以此处没有记载。(2)希

51、望陛下怜恤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完成小小心愿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5).请求朝廷依从孝宜皇帝的旧令,跟从军队驻防的人以及供职于官府的人在祖父母死后不满三个月,不服徭役。解析:1).句中“上”是“上疏”之意,不能与后文“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及宠免后”是“遂寝”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2).“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宫女之类”理解片面。由语境“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可知,“近幸”不仅包括宫中女子,而且也包括“中官(即宜官)”等受帝王宠幸的人。3).“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反对“曲解原文。他只是写文章委婉劝告,并没有上疏反对。4).参考译文: 陈忠字伯始,

52、永初年间被召入司徒府任职,三次升迂后担任廷尉正,凭借才能获得声誉。司徒刘恺荐举陈忠明了熟习法律,应该担任机密职官,于是(朝廷)提升他担任尚书,让他官居三公曹,陈忠自认为世代主管刑法,专心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当初,陈忠的父亲陈宠担任廷尉,上奏废除汉朝法律中超出甫刑的条款,没有施行,到陈宠被免官以后就搁置了。然而苛刻繁杂的法律逐渐繁密,人们都不能忍受。陈忠大致依据陈宠的意思奏上二十三条建议,即决事比,用来省去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而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的弊害。他又上奏废除宫刑;废除贪赃之吏禁锢三世的规定;精神失常的人杀人,可以减轻重罚论处;母子兄弟相互代替执行死刑,准许,免被代替的人,这些建

53、议都得以施行,到邓太后去世,安帝才亲自处理朝廷事务,陈忠认为执政之初,应该征召聘用贤才,用来宣扬辅助风俗教化,常侍江京、李等人都为列侯,共同执掌权柄重任。皇帝又宠爱信任乳母王圣,封为野王君,陈忠内心怀有恐惧愤懑却不敢进谏,于是写搢绅先生论来委婉地劝告,文章很长,所以此处没有记载,自从安帝即位以后,频繁遭受灾年,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互相掩饰隐匿,没有人愿意纠查告发,只有陈忠为这些事担忧,并向朝廷上疏,元初三年皇帝下诏,大臣可以行三年丧礼,服丧期满官复旧职。陈忠因此上书说:“孝宣皇帝旧日有令,跟从军队驻防的人以及供职于官府的人,祖父母死不满三个月,都不服徭役,让他们能够为祖父母送葬,请求朝廷依

54、从这个制度.“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陈忠因为长久任职,转任仆射,当时皇帝多次派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于甘陵,然而伯荣依仗皇帝的宠幸十分傲慢,他所经过的郡国没有不以礼迎接并谒见他的。再加上长期连绵大雨,黄河水汹涌泛滥,百姓很不安定,陈忠上疏,奏章(被扣),皇帝不知晓。当时三公府的职权很轻,朝廷机要大事都交给尚书处理,可是发生灾祸变故,皇帝就严厉斥责并罢免三公,陈忠认为这不符合国家旧日的体制,就上疏劝谏。陈忠的用意常常在扬推崇朝廷大臣,对下属以礼相待。那些九卿患有疾病时,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都是陈忠上奏提议的。不久,陈忠升任尚书令,延光三年,陈忠担任司隶校尉,陈忠督察矫正官官外戚宾客,受到

55、皇帝宠爱的人很怕他,不想让陈忠在朝中任职,第二年,陈忠被调出朝廷担任江夏太守,又被留下来担任尚书令,恰巧碰上生病去世。 2.答案:1).D; 2).C; 3).C; 4).(1)皇帝常常询问政事,晏殊都在一寸见方的小纸片用小字书写意见,回答完毕后,晏殊就连同底稿一起封好上交,皇帝很看重他做事谨慎周密。(2)范仲淹、韩琦、富弼都被提拔到子朝中重要岗位上,这些人大多是当时的贤才。皇帝也很发奋,想依靠这些人才来改变治政。解析:2).应为“设度支、户部、盐铁三个机构,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3).原文意为“请求拿出皇宫中多余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并非自己来拿。4).参考译文 晏殊,字同叔

56、,抚州临川人。他七岁就会写文章。景德初年,张知白到江南任职,安抚各地,晏殊被张知白凭借神童的身份推荐给朝廷,与一千多名进士一起在朝廷上进行廷试,晏殊神采飞扬,毫不怯场,拿起笔一挥而就。宋真宗对他非常欣赏,赐他同进士出身。当时的宰相寇准说:“晏殊是江南人(最好不要重用)。”宋真宗说:“张九龄不也是江南人吗?”两天后,进士们又复试诗赋和时论,晏殊上奏说:“我曾在私下里练习过这篇赋,请考个其他题目吧。”宋真宗喜欢他的诚实,待晏殊已经写完后,多次称好,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后来做官至翰林学士,又被任命为左庶子。皇帝常常询问政事,晏殊都用一寸见方的小纸片用小字书写意见,回答完毕后,晏殊就连同底稿一起封好,

57、宋真宗很看重他做事的谨慎周密。宋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暂时代理朝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都想单独拜见太后上奏国事,朝臣们没有敢裁决他们要求的。晏殊建言说:“群臣向太后奏事,太后须放下帘子听奏,都不许单独面见太后。”于是群臣就按晏殊的建议做了决定。后来,晏殊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他上疏主张张耆不能担任枢密使,违抗了太后的旨意,被贬为宣州知州,又改任应天知府,邀请范仲淹来教授学生。自从五代以来,天下的学校教育都被废弃了,大兴学校教育就是从晏殊开始的。后来,晏殊被征召任命为御史中丞,兼任三司使,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这时,陕西正在发生战争,晏殊请求撤除内臣宦官监军的制度,不给众将领作战地图,让将领们能够在对

58、敌时(随机应变)作出攻守。等到招募弓箭手并进行训练来作好战斗的准备时,晏殊还请求拿出皇宫中多余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凡是其他郄门菅理钱财权力,晏殊都收归度支部统一管理。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施行。康定年间,娶殊筱任命为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平时喜欢贤才,当时知名的贤才,如范仲淹、孔道辅都出自他的门下。等到晏殊做了宰相,便更加致力于提拔贤才。范仲淹、韩琦、富弼都被提拔到了朝中重要岗位上,这些人大多是当时的人才。皇帝也很发奋,想依靠这些火才来改变治政。晏殊于是又被调任陈州、许州,逐渐复任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任永兴军知州,又调任河南知府。晏殊因为生病请求回京访医问药,千年后,病情逐渐加重,

59、宋仁宗打算亲自前去探视他,晏殊得知后,派人急速报告仁综说:“我得的是老病了,已经快要痊愈,不值得陛下为我担心。”不久就去世了。宋件系虽然亲自前往致奠,但仍然以没有前来探望晏殊的病情而感到遗憾。朝廷追赠晏殊任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晏殊性情刚正简朴,生活清静节俭,他几次管理地方,官吏和百姓都很害怕他急躁的性情。晏殊善于识别人才,富弼、杨察都是他的女婿。晏殊的文章丰富华丽,才思不穷,尤其善长写诗,诗风闲雅有情思,晚年仍好学不倦。3.答案:1).B; 2).B; 3).C; 4).(1)当时贾似道自以为天下太平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放纵自己贪奢淫逸,不喜欢听取正直的话。(2)(皇帝)给他座位赐他喝茶

60、,询问他朝廷政事很详尽,牟子才用民间疾苦之事详细回答,皇帝为这些事而皱眉头忧虑许久。解析:1).也是句末语助词,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是两个对称句。2).悌不是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3).牟子才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是因为他不熟悉财务方面的事宜,并非表现他的清廉不贪财。谙并非贪污、贪婪,而是熟悉的意思。4).参考译文 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考中进士。入朝与皇上奏对,开始说到大臣们不公正不团结的六件事,然后陈说了边塞防务的三大策略。理宗向他询问得很详细,在他将离开时,又再次召回他与他说话。第二日,皇帝告诉宰相说像这样的人才,可以破格提拔他。左丞相李宗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