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1、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它或举兵入侵,或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材料中的“它”是指下列哪一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2、“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A.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C. 天京事变D. 定都天京3、下面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2、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4、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5、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义和团曾在廊坊一带狙击过侵略军 C.义和团曾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3、瓜分中国的野心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书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7、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 ) A.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以海关等税收
4、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派兵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8、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9、央视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描述到:“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这次会议指的是( ) A.遵义
5、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九大10、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1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武昌起义开始 B.中国共严党的成立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新中国的成立12、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平型关大捷
6、C. 广州起义 D. 上海工人起义13、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军队 B. 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D. 拉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序幕14、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和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 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
7、5、“这次大会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经先后三次沦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掠夺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催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材料二:皇城仅剩下最后一道门:午门。美军架好炮准备轰击,俄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很着急,不想让美国人抢先进入。各国司令官召
8、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为了防止一国独占或先占皇宫,暂停对皇宫的军事行动。 材料三: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进入北平、天津。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平津相继沦陷。(1)据材料一分析,“一片废墟和大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北京这次陷落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2分)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 “平津相继沦陷”发生于哪次重大事件之后?(2分)说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
9、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 张学良口述历史(1)根据材料一回答,“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2)材料一中, “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1919年发生的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
10、意义?(2分)(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36年, 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1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材料一所提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苗圃定向种植与休闲农业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打架赔偿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飞机购置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原材料采购与品牌传播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农产品电商培训与运营支持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众维重工某跨海大桥钢结构工程合同
- 2025年度打桩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搭建及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交易担保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池塘租赁与农业休闲体验合同3篇
- 完整版秸秆炭化成型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油气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洞察分析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单招语文模拟测试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英语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电工(高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质量评估与分级
- 储能电站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 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