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观潮 市赛获奖_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观潮 市赛获奖_第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观潮 市赛获奖_第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观潮 市赛获奖_第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观潮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 级4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观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写本课15个生字,认识本课1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浩浩荡荡”等词语及比喻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借助形象直观的音像图片等,创设语言以及画面情境,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3情感目标:深刻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背诵第3、4自然段,想象潮来时的景象,

2、体会观潮人的内心感情。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想象理解“潮来前”的景象。教学准备及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修改批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1播放江潮来时的录音,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段录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潮声)2出示钱塘潮的音像,同学们观看,这是什么场景?(大江涨潮)揭题:同学们,你们听到的就是钱塘江潮的声音,看到的就是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文章。(板书:观潮)3解题:听了这潮声,看了这潮水,你觉得钱塘江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可以用哪个词语?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4古代诗人王在晋曾

3、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5板书:天下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观”:看,欣赏。“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并且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见PPT)认读生词。3指名读课文,正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标好自然段序号。2默读课文,看看第2至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第1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总分关系)3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课后的资料袋,再认真地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四、再读品悟。学习12段。1在世人眼中,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板书:天下奇观)2学习第2自然段,点拨“潮来前”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1)读中找找出观潮的时间、地点、场面。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2)听中悟学生朗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总结出: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

5、蒙蒙。学生朗读“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3指名读,齐读。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钱塘江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奇妙、壮观。六、课堂练习。1选择正确的读音。大堤(dt)风号浪吼(hoho)笼罩(lnglng) 踮脚(dindin)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2)形容隐隐约约。()(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3用直线将搭配恰当的词语连起来。山崩地裂的江面横贯涌来若隐若现的响声人声翻滚风平浪静的堤岸余波江面人山人海的景物白浪鼎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观潮时“人山人海”的图

6、片。引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浙江海宁的盐官镇,知道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哪位同学还记得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2这节课我们要重点领略钱塘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二、品读精赏,分析感悟。1耳闻目睹赏“奇观”,重点切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引入:同学们心里一定着急得想要观赏钱江潮来时的奇观,我们就直奔精彩之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4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潮水的特点的?(声音、形态、气势)(1)倾听潮声。(读出气势)学生找到并读出三处写潮声的句子:“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

7、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然后概括潮声的特点:“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细分其声:让学生从远听如“闷雷”,逐渐接近“响声越来越大”,近闻如“山崩地裂”,感觉到“大地好像颤动”这些词语中,理解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指名读、男生齐读)(2)观察潮形。用以上的方法,找到并读出三处写潮形的句子:“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概括潮形特点:“一条白线”、“白色水墙”,“白色战马”。细解其形。先认清比喻句:“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再理解其义:“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

8、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潮头直立向前推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水势大,速度快,势不可挡。这是罕见的浪,罕见的潮。(3)探求潮势。用以上的方法,找到并读出三处写潮势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概括潮势特点:“拉长变粗”、“白浪翻滚”,“浩浩荡荡”。详解其势:“一条白线”到“拉长变粗”写出了速度快,变化之快。“白浪翻滚”,写出了浪高凶猛,气势壮观。“浩浩荡荡”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般、如万马奔腾般地奔涌的具体样子,突出了水势大,速度疾,势不可挡

9、。其场面浩大、宏伟、壮观。(4)分析顺序。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潮之声和形以及潮势的词语,从34自然段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让学生回答出:从潮声与潮形的变化中可知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2训练说话。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1)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2)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3)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

10、出山崩地裂的响声。3指导背诵。(1)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投影出示句子(括号内的词供参考,不出示):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

11、动起来。(2)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投影句子,重点指出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3)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4)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试背后面的内容。(5)现在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有感情的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4让我们一起去到盐官镇,看看这“天下奇观”吧!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交代了什么?(主要写了观潮前的景象,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地点、人们的心情及江面的景象)5自学“潮过后”,分析课文第5自然段。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问题思考:“潮过后江面景象会

12、是什么样”。(齐读段5 )(1)分析“霎时”一词,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理解江潮速度之快。(2)分析“依旧”、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3)分析“水位上涨两丈(六米)”,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4)从平时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壮丽、奇观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6综合全文,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之“奇”。(1)文章开头第1自然段,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自古”说明钱塘江大潮“奇观”由来已久。(2)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的描述中,“潮来前”这一现象让学生理解以

13、人潮衬海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特殊的潮引人入胜,“奇观引异象”。(3)“潮来时”声势浩大、浪高罕见都是说明大潮之奇。“潮过后”江水突涨,高出六米,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4)从课外资料中寻“奇”: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海上刮东南风,从东海的潮,南海的潮同时涌来说明“奇”;从钱塘江出海口外宽内窄成喇叭形状说明“奇”;从钱塘江底从海口到江中逐步上升十米这一特殊地形,说明“奇”。(5)从历代诗赋中寻“奇”:苏轼古诗中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14、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三、抒发感受,启发爱国。我们学习了课文观潮,让我们知道了祖国“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说一说。你还知道祖国山河中哪些大自然的“奇观”,骄傲的讲给同学们。比如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是指吉林雾凇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四、拓展延伸,情境造句。1刚刚学的两个自然段中很多词语十分精彩,老师投影词语。人声鼎沸、风平浪静、山崩地裂、水天相接、齐头并进、浩浩荡荡2(用投影出示一段话)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联系整篇课文,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把它说完整,说清楚。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潮来时(浩浩荡荡),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声鼎沸),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3交流答案后,把这一段话连起来说一遍。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写了钱塘潮观潮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