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2/2022110/10/2022110/12/2022210/10/2022210/12/2022310/10/20223第二章 成本核算第一节 生产成本核算原理第二节 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的程序 和方法第三节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四节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10/12/20224第二章 成本核算第一节 生产成本核算原理10第一节、生产成本核算原理 一、成本计算对象和方法 1、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 1)生产费用归集的实体 2)成本计算的主体 3)成本计算期间10/12/20225第一节、生产成本核算原理10/10/202252、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的类型1)按生产工艺过程分 单阶
2、段 多阶段2)按产品生产组织特点分 大量 成批 单件10/12/202262、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的类型1)按生产工艺过程分10/10/3、成本计算方法1)品种法(单步法)2)分步法3)分批法10/12/202273、成本计算方法1)品种法(单步法)10/10/202274、三种方法的比较 生产组织特点 生产工艺过程 成本管理要求 成本计算对象要素成本计算基本 方法 计算主体 计算期 计算实体大量大批单阶段生产全厂核算成本 全厂 某月份生产的某种产成品单步法多阶段生产不要求按阶段核算成本要求按阶段核算成本 各个步骤 (车间) 某月份生产的半成品与产成品分步法单件小批单阶段或多阶段生产全厂核算成本
3、 全厂某件或某一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开工到完工)产成品分批法10/12/202284、三种方法的比较 二、生产费用要素和产品成本项目1、生产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 2)外购动力 3)工资和福利费 4)外购燃料 5)折旧费和摊销费 6)其他费用10/12/20229二、生产费用要素和产品成本项目1、生产费用要素10/10/2 2、产品成本项目 1)原材料 2)燃料和动力 3)工资和福利费 4)废品损失 5)停工损失 6)制造费用10/12/202210 2、产品成本项目10/10/202210 3、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联系与区别 10/12/202211 3、生产费用
4、与产品成本、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三、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成本计算程序:是指对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分类核算,将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归类的基本工作过程。(一)选定成本计算方法制造成本法体系: 是依据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成本与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关系汇集与分配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体系。(二)设立成本核算账户10/12/202212三、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10/10/2022121、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及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成
5、本。 分设两个二级账户。10/12/20221310/10/2022132、制造费用账户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外,此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10/12/20221410/10/2022143、待摊费用账户 4、预提费用账户(三)开设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单是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设立的成本明细账,是成本计算工作的底稿。1、成本计算对象的名称(实体):2、成本计算的时间范围:10/12/20221510/10/202215 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乙产品 2019年6月 32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
6、本61762948272811852本月发生生产费用67045500660018804生产费用合计128808448932830656分配率3.222.42.658.27月末在产品成本25767688484192完工产品成本103047680848026464单位成本3.222.42.658.2710/12/202216 成(1)在品种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成本计算单上的时间为年月;(2)采用分批法时,成本计算单时间为开工(投产)日期完工(入库)日期。3、成本计算的空间范围:4、产量及计量单位:5、其他信息: (四)审核与汇总原始凭证(五)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六)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
7、和单位成本(七)结转完工产品成本10/12/202217(1)在品种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成本计算单上的时间其他费用汇总表材料费用汇总表动力费用汇总表工资费用汇总表折旧费用汇总表原始凭证其他资料记账凭证总分类账成本计算单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分配表分配计入10/12/202218其他费用汇总表材料费用汇总表动力费用汇总表工资费用汇总表折旧期初在产品生产成 本合计期末在产品本期完工产品本年利润体现为当期损益计入本期资产负债表本期生产费用本期生 产成本本期期 间费用期初产成品本期销 售产成 品成本期末库 存产成 品成本可供销售商品生产经营费用分配流程图分
8、配计入本期利润表10/12/202219期初在产品生产成 本合计期末在产品本期完工产品本年利润体现为四、成本核算的原则与要求 10/12/202220四、成本核算的原则与要求 10/10/202220:一(一).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例例2211:某企业某月份共发生材料费用某企业某月份共发生材料费用8200082000元,其元,其中中: : 用于安装设备耗用材料用于安装设备耗用材料40004000元,企业管理部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材料门耗用材料20002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维修生产元,基本生产车间维修生产设备设备耗耗用材料用材料50005000元,按规定从本月起
9、分元,按规定从本月起分55个月摊销,基个月摊销,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性耗材本生产车间一般性耗材30003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元,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按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比例分配材甲、乙两种产品,按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占料费用,甲产品占60%60%,乙产品占,乙产品占40%(40%(两种产品制造两种产品制造费用也按此比例分配费用也按此比例分配),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按,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按10/12/202221:一(一).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约当产量比例分配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假定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占70%,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占8
10、0%(直接材料与制造费用分配比例一致)。要求: 划分成本费用界限。【解析】.本月份发生的材料费用总额为82000元中,4000元属于资本支出,应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78000元属于收益性支出,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在收益性支出中,2000元属于期间成本,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76000元属于生产成本,待进10/12/202222约当产量比例分配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假定甲产品10/10/210/12/20222310/10/20222310/12/20222410/10/20222410/12/20222510/10/202225会计核算流程图原材料82000在建工程4000400
11、010001000管理费用2000780008000待摊费用制造费用30005000 1280(80)21760(80)28560(70%)1680(70)6800027200生产成本(甲产品)生产成本(乙产品)60%40%4080040002400160060%40%库存商品23040(乙)30240(甲) 期末甲在产品成本12960元 期末乙在产品成本5760元10/12/202226会计核算流程图原材料82000在建工程400040001001、.正确划分应计入与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应计入与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正
12、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二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成本控制的成本控制的基础基础)物资消耗方面的定额;劳动消耗定额;物资消耗方面的定额;劳动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费用定额;费用定额;机器设备停工检修定额、废品率定额。机器设备停工检修定额、废品率定额。10/12/2022271、.正确划分应计入与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正确划
13、分应10/12/20222810/10/20222810/12/20222910/10/202229第二节 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的程序和方法一、成本计算的理论假设 1、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残值的假设 2、原材料、半成品领用时计价的假设 3、间接费用分配时,分配标准与费用间因 果关系的假设 4、在产品估价的假设10/12/202230第二节 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的程序和方法一、成本计算的二、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之间 的汇集与分配 1、要素费用的汇集与分配 2、综合费的汇集与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与分配 2)制造费用的汇集与分配10/12/202231二、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之间 10
14、/10/202231 一次交互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分配方法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10/12/202232 一次.直接分配法 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成本不进行分配,而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基本受益单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数量不多,或相互提供劳务价值相等。具体分配可用下图表示10/12/202233.直接分配法具体分配可用下图表示10/10/202233 辅助生产 基本生产 发电 修理 车间 车间空空车间发电车间修理满满车间车间10/12/202234 辅助生产 例: 某厂设有发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发生的成本和提
15、供的劳务数量如下表所示: 辅助生产车间成本及劳务量汇总表辅助生产车间单位直接发生成本提供劳务总量劳务消耗情况发电车间修理车间第一车间第二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发电车间度72002000020001000060002000修理车间小时250080030022016012010/12/202235例: 某厂设有发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 辅发电车间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4000 第二车间 2400 管理费用 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发电车间 7200修理车间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1100 第二车间 800 管理费用 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车间 250010/12/
16、202236发电车间会计分录: 修理车间会计分录:10/10/20223.交互分配法 该方法对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进行两次分配。第一次只在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费用,对于基本受益单位不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时需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减去分配转出的成本,再按各基本受益单位耗用数量进行分配。某辅助车间应分配成本=该车间耗用劳务量分配率10/12/202237.交互分配法某辅助车间应分配成本=该车间耗用劳务量分配率 辅助生产车间劳务分配(对内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单位直接发生成本提供劳务总量劳务分配情况待分配成本数劳务分配率分配转入分配转出发电车间度7200200000
17、.36(元/度)937.57207417.5修理车间小时25008003.125(元/h)720937.52282.5辅助车间之间交互分配转入(出)成本发电车间分配转入数=3003.125=937.5元(修理车间转出)修理车间分配转入数=20000.36=720元(发电车间转出)各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数(待分配成本)=直接发生成本+分配转入数分配转出数10/12/202238 辅助生产车间劳务分配(对内分配)辅助生第二步在基本受益单位之间分配(对外分配) 基本受益单位之间劳务分配 单位:元辅助生产车间单位待分配成本数提供劳务总量劳务分配情况劳务分配率第一车间第二车间行管部门发电车间度7
18、417.5180000.4121(元/度)41212472.6823.9修理车间小时2282.55004.565(元/h)1004.3730.4547.8辅助车间对基本受益单位劳务分配率发电车间分配率=7417.518000=0.4121(元/度)修理车间分配率=2282.5500=4.565(元/小时)10/12/202239第二步在基本受益单位之间分配(对外分配) 交互分配法练习:辅助车间名称运输车间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4800元9400元供应劳务数量16000公里18800工时耗用劳务数量运输车间-800工时机修车间1000公里-基本生产一车间6000公里9200工时基本生产二车间5000
19、公里6800工时管理部门4000公里2000工时10/12/202240交互分配法练习:辅助车间名称运输车间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480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运输机修合计运输机修合计待分配费用48009400劳务供应总量1600018800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耗用量1000费运输车间耗用量800费一车间耗用量60009200费二车间耗用量50006800费管理部门耗用量40002000费分配金额合计10/12/202241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运输机修合计运输机修合计待分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运输机修合计运输机修合计待分配费用4800940014200490093001
20、4200劳务供应总量16000188001500018000费用分配率0.30.50.32670.5167机修车间耗用量1000费300300运输车间耗用量800费400400一车间耗用量60009200费1960.24753.646713.84二车间耗用量50006800费1633.53513.565147.06管理部门耗用量40002000费1306.31032.82339.1分配金额合计490093001420010/12/202242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运输机修合计运输机修合计待分顺序分配法练习: 辅助生产部门受益部门供电千瓦/小时锅炉吨修理小时 供电锅炉修理-500010
21、0001000-1000400600-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基本生产车间乙产品基本生产车间一般用企业管理部门400001500035000100003000150035002000-40001000(对外小计)100000100005000劳务量合计费用合计(元)1150001900012000900060002700010/12/202243顺序分配法练习: 辅助生产部门供电锅炉 项目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修理供电锅炉甲乙一般修理分配量费供电分配量费锅炉分配量费合计10/12/202244分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修理供电锅炉甲乙一般修理量进行分配 项目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
22、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修理供电锅炉甲乙一般修理分配量4.56000400600-40001000费2700018002700-180004500供电分配量0.1981105000500040000150003500010000费20800990.579242971.569331981锅炉分配量1.26905100003000150035002000费12690.53807.151903.584441.682538.09合计-11731.154875.0829374.689019.0910/12/202245进行分配分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修理供电锅炉甲乙一.计划成本分配法 根据各辅助生
23、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及各受益单位劳务消耗实际数量,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记入各受益单位;对于按计划成本分配数与实际成本之间差额合计数转入管理费用,超支增加管理费用,节约冲减管理费用。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分配给某部门成本=计划成本该部门产品或劳务量某辅助部门实际成本=该部门分配前的成本从其他辅助部门分进的成本某辅助部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12/202246.计划成本分配法10/10/202246例: 某企业辅助生产修理车间和供电车间本月份发生的成本与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供电车间待分配成本(元)52009200劳务供应总量4000小时22
24、500度计划单位成本(元)1.50.42劳务数量耗用供电车间200小时修理车间1200度生产车间3500小时19800度行管部门300小时1500度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10/12/202247例: 某企业辅助生产修理车间和供电车间本月份辅助生产车间修理10/12/20224810/10/202248修理车间实际成本=分配前成本+从供电车间分配的成本=5200+504=5704(元)同理:发电车间实际成本=9200+300=9500(元)结转分配会计分录 分配成本差异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04 供电 3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566 管理费用 1080 贷:辅
25、助生产成本供电 9450 修理 6000借:管理费用 -246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296 运输 +5010/12/202249修理车间实际成本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04借:三、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 间的分配 1、在产品的概念 2 、分配原理 3、分配方法10/12/202250三、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10/10/2022501.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概念 完工产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和外售的自制半成品。 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 就整个企业而言,在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加工步骤,仍
26、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未经装配和验收入库的产品,以及返修废品等。10/12/20225110/10/2022512.分配原理根据投入产出原理,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期初在产品成本之间存在下述基本关系: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合计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在期末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必须取得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数量资料,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选定分配方法。 10/12/20225210/10/202252 3、分配方法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3)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4)在产品仅按原材料估价扣除 5)实
27、际消耗数量比例法 6)定额比例法 7)在产品按定额成本估价扣除法 8)在产品还原成原材料估价扣除法 9)产量比例法 实际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法 按半数折合 按完工率折合 10/12/202253 3、分配方法 10/10/202253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 是指根据期末在产品的投料和加工程度将在产品按一定标准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约当产量比例法: 就是将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的总和,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期末在产品约当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着工艺加工过程和产品的逐渐形成,耗费于产品生产中的各项费用也随之逐步累积。
28、在产品耗用各项成本的程度,分别与各种不同10/12/20225410/10/202254的因素成比例关系,因此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需分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原材料投入程度的确定(原材料投料率指标).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则在产品投料率可视为100%,期末在产品材料的约当产量就是它的实际结存数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匀发生,各生产工序的在产品结存量也较均匀,在产品可按照50%约当。.如果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分阶段一次投入的,如各工序所耗都是分别在其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按10/12/202255的因素成比例关系,因此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需分成本10/10
29、/2该阶段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定额除以完工产品原材料成本定额计算原材料投料率。10/12/202256该阶段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定额除以完工产品原材10/10/2例: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成本。4月份甲完工产品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 第一道工序35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第二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20千克。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计182000元。要求:按原材料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指标、约当产量和完工及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0/12/202257例:甲产品经两
30、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10/10/20210/12/20225810/10/20225810/12/20225910/10/202259.在产品加工程度的确定 用于分配燃料、动力、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完工程度按加工时间计算确定。基本计算公式为: 10/12/202260.在产品加工程度的确定10/10/202260某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该工序在产品数量该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甲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40小时;第二道工序1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16400元,制造费用共246
31、00元。要求:按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分别计算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分配率指标;根据分配率,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10/12/202261某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10/20226110/12/20226210/10/20226210/12/20226310/10/20226310/12/20226410/10/20226410/12/20226510/10/202265 习题: 某企业A产品加工需经过三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第一道工序时一次投入,月初在产品中材料成本为2000元,本月发生直接材料费用61000元。三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8、8和4小时,月末完工产品2300
32、台,在产品850台,其中第一工序200台,第二工序300台,第三工序350台。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人工费用合计为10773元,制造费用合计为7371元,要求计算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10/12/202266 习题:10/10/202266四、产品成本在一类产品各种规格间的分配 1、选择标准产品 2、计算约当的标准产量10/12/202267四、产品成本在一类产品各种规格间的分配10/10/20226某企业将E、F、G三种产品归为一类来汇集生产费用。这三种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分别为54元、60元和72元。本月E产品完工100件,在产品80件,完工率50%;F产品完工160件,在产品120件,完
33、工率60%;G产品完工120件,在产品150件,完工率70%。该类产品本月发生的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的成本,生产成本合计为41468元,其中材料成本24512元,人工7536元,制造费用9420元。要求:1、选定一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计算各产品的 成本系数。 2、用成本系数将生产成本分配到E、F、G三种 产品上去,并计算各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10/12/202268某企业将E、F、G三种产品归为一类来汇集生产费用。这三种产品标准产量计算表产品系数产成品在产品实际产量标准产量实际数量完工率约当量标准产量约当量实际量EFG合计10/12/202269标准产量计算表产品系数产成品在产品实际产量标准产量
34、实际数量标准产量计算表产品系数产成品在产品实际产量标准产量实际数量完工率约当量标准产量约当量实际量E0.9100908050%403672F116016012060%7272120G1.212014415070%105126180合计-394-23437210/12/202270标准产量计算表产品系数产成品在产品实际产量标准产量实际数量成本计算单成本项目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EFG总成本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10/12/202271成本计算单成本项目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EFG总成本材成本计算单成本项目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EFG总成本材料24512288051204
35、6081260811904人工753610801920172847282808制造费用942013502400216059103510总成本414685310944084962324618222单位成本53.15970.810/12/202272成本计算单成本项目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EFG总成本材第三章 成本控制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第二节 标准成本概述第三节 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10/12/202273第三章 成本控制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第二节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一、成本控制及发展成本控制及发展成本计算观念产生分批法、分步法的产生标准成本会计产生作业成本法产生与发展10/12/2
36、02274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及发展成本计算观念产生分批法、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末期在美国、西欧等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典型代表人物有科勒、斯拖布斯和卡普兰。基本观点是: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作业成本三因素为:作业(activity)作业链(activity chain)价值链(value chain)10/12/202275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末期二.成本控制及其分类
37、所谓控制,是按照既定的条件和目标,对于一项过程或一系列事件,施加影响,使其达到既定目标一种行动。.成本控制 是对实现成本目标而预计或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限制和监督,并及时揭示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发生的各项耗费被控制在原定的成本目标之内,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新的成本目标,促使成本不断降低。10/12/202276二.成本控制及其分类10/10/202276.成本控制分类1.按照成本控制主体 成本控制可分为一级成本控制、二级成本控制以及三级成本控制等。2.按照成本控制对象分类 成本控制对象是指成本控制主体实施成本控制内容。一般可以分为新产品设计试制成本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各项
38、期间费用控制等。10/12/202277.成本控制分类10/10/2022773.按照成本控制时间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事前成本控制和事中成本控制。4.按照成本控制要求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10/12/2022783.按照成本控制时间分类10/10/202278三、成本控制的原则.可控性原则可控成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成本控制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在事先了解将要发生哪些耗费;2.成本控制主体能够对发生的耗费进行计量;3.成本控制主体能对发生的耗费有权加以限制调整。10/12/20227910/10/202279 .全面性原则 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包括下列三
39、方面内容: 1.全过程成本控制 2.全方位成本控制 3.全员成本控制 10/12/202280 10/10/202280.例外管理原则数额较大的差异,超过了规定的上下限,或虽末超过规定的上下限,但经常在上下限附近波动。对企业长期获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的成本项目。即使其差异数额不大,也应严密控制。持续时间很长的差异和性质较严重的成本差异(如罚款、罚息等)。 10/12/20228110/10/202281.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原则 10/12/20228210/10/202282第二节:标准成本概述一、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预先确定标准成本, 在实际成本发生后,以实际成本与标准
40、成本相比,用来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核算制度。由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成本管理方法。10/12/202283第二节:标准成本概述10/10/202283二、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及其作用.标准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实际成本的计算;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的作用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有助于进行经营决策;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10/12/202284二、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及其作用10/10/202284三、标准成本及其分类.标准成本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
41、按照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 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合理成本, 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分类10/12/202285三、标准成本及其分类10/10/202285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预计的耗费量, 价格和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的一种标准成本。基础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用过去但并不适用现时条件的成本标准来衡量各期成本,难以评估现时的成本管理业绩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理想标准成本 是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10/12/202286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
42、期预计的耗费量, 价格和经营能四、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制定的基本程序分项目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材料成本+单位人工成本+单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产品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汇总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计算成本差异额成本差异额=实际成本-标准成本10/12/202287四、标准成本的制定10/10/202287分析成本差异 提出分析报告,确定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目标。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额较小时,可作为当期销售成本的调整项目;成本差异额较大时,可在期末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按比例分配,以反映产品实际成本水平。拟定改进措施,提
43、交成本报告10/12/202288分析成本差异10/10/202288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汇总产品大实际成本计算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差 异处理提出成本报告拟定改进措施制定成本标准调节当前行动修订未来预算10/12/202289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汇总产品大实际.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的成本标准单位产品用量标准的确定 在企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以形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数量与在正常范围内允许发生的损耗,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为依据。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是指取得某种材料所应支付的单位材料价格,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例: 某企
44、业有关甲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10/12/202290.标准成本制定10/10/202290要求:确定甲产品标准成本项目价格标准(元)用量标准(千克)单价运杂费合理损耗小计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合理损耗小计A材料40.80.2541.50.56B材料50.60.4652.50.58单位甲产品材料标准=A材料成本标准B材料成本标准=56+68=78元10/12/202291要求:确定甲产品标准成本项目价格标准(元)用量标准(千克)单.直接工资的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是指企业已经达到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需的标准工作时间,包括:工艺过程的时间和必要的间歇或停工时间,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损失时间。小时
45、工资分配率标准 是指按现行工资标准确定的每一单位工作时间的工资率。确定每项工作的工资率,应指出该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所需工人的等级。10/12/202292.直接工资的成本标准10/10/202292生产工序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小时工资率标准(元)直接加工工时间歇休息工时废品耗用工时单位工时小计可用工时数标准小时工资人数月人工时出勤率总工时数M工序20.30.22.5201760.9533445.5N工序10.150.051.2251760.9441367.25直接人工标准成本=M工序标准成本N工序标准成本=2.55.5+1.27.25=22.45元.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1
46、0/12/202293生产单位产品小时工资率标准(元)直接加工工时间歇休息工时废品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额生产能量 生产能量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通常用工时表示。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完全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10/12/202294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10/10/202294车间工序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生产能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比率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间接材料间
47、接人工水电费用成本小计C车间300023001100640080000.82.52.0D车间40004000200010000100001.01.21.2单位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C车间变动制造成本标准 D车间变动制造成本标准 =2.50.8+1.21.0=2.0+1.2=3.2元10/12/202295车间工序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生产能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比率直接车间工序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生产能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比率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费用小计C车间30001200920512080000.642.51.6D车间250027001
48、3006500100000.651.20.78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C车间固定制造成本D车间固定制造成本 =2.50.64+1.20.65=1.6+0.78=2.38元产成品成本标准=直接材料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制造费用标准=78+22.45+3.2+2.38=106.30元/件10/12/202296车间工序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生产能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比率直第三节: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一、成本差异及其分类.成本差异的基本含义 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成本差异是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程度的信息,为了消除这种差
49、异,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原因和明确对策。完整的差异分析包括三个步骤:.计算差异的数额并分析其种类;.进行差异调查,指出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判明责任,采取措施,改进成本控制。10/12/202297第三节: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10/10/202297.成本差异的种类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通常反映在账户的贷方;不利差异则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通常反映在账户的借方。有利与不利差异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有时为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有的企业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料、工、费
50、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反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间的差异。10/12/202298.成本差异的种类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耗用量.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用量差异=(实际产量耗用量-实际产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10/12/202299.价格差异.用量差异10/10/202299标准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X实际价格标准数量X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X实际价格+实际数量X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X标准价格 标准数量X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51、)+(实际 数量标准数量)X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0/12/202210010/10/2022100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工时(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开支(耗费)差异工时(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能量差异10/12/2022101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材料价差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材料量差标准价格标准用量例: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会计上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本月实际生产产品720
52、0件,有关数据如下:10/12/2022102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要求:计算本月份该产品的有关成本差异,并验算。成本项目单位标准成本单位实际成本标准用量单价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单价实际成本直接材料1.5千克2.03.01.8千克1.93.42直接人工1小时5.05.00.8小时5.54.40变动制造费用1小时3.53.50.8小时3.42.72固定制造费用11.510.54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产量实际成本 =产品材料实际用量实际单价10/12/2022103要求:计算本月份该产品的有关成本差异,并验算。成本单位标准成 =72003.42=24624元直接材料
53、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72001.52=216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4624-21600=3024元(不利差异U).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标准单价)=72001.8(1.9-2.0)=-1296元(有利差异F)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标准单价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27200(1.8-1.5)=4320元(不利差异U)10/12/2022104 =72003.42=246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1.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而形成的工资率差异;2.实际人工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工时差异。实际工资率 实际工时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标准工资率 实
54、际工时人工工时差异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时10/12/2022105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实际工资率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单位实际成本=实际产量单位实际工时实际单价=72000.85.5=3168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标准用量标准单价=720015=36000元10/12/2022106直接人工差异10/10/2022106直接人工成本差=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31680-36000=-4320元(F)其中:.直接人工
55、工资率差异 =72000.8(5.5-5.0)=2880元(U)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5(72000.8-72001.0)=-7200元(F)四、制造费用差异计算与分析 1、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10/12/2022107直接人工成本差10/10/2022107工时数0价格(元)标准工时72实际工时56.6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工资率差异 2880U 7200F=72000.8(5.5-5.0)=5(72000.8 72001.0)效率差异10/12/2022108工时数0价格(元)标准工时72实际工时56.6实际价格标准价.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分别设账户进行核算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产生的差异按其性质分设不同的差异账户进行核算。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工资工资率差异、直接工资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业厂房消防设施安装合同
- 2025年度体育产业公司整体转让及赛事运营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企业间融资担保合同终止及责任免除协议
- 2025年度土地流转合伙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际物流配送合同范本(含供应链金融)
- 2025年企业项目评估与管理顾问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更新改造劳务空白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婚纱摄影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公司向个人提供项目资金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大型文化广场场地平整与配套设施建设合同4篇
- 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融资模式
- 如何进行有效的目标设定和达成
- 工程类工程公司介绍完整x
- 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 板带生产工艺热连轧带钢生产
-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培训课件精
- 轮机备件的管理(船舶管理课件)
- 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
- 国开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组织的变革及其现实性研究
- 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追加反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