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分章练习题(客观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B)。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他著名的教育著作是(B)。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6最早在大学里开
2、设教育学课程的是(A)。A康德B培根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7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B康德C培根D夸美纽斯8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D)。A赫尔巴特B康德C培根D杜威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B)。A洛克的教育漫话B卢梭的爱弥尔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养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A)。A学校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出现C有了国家D创造了文字11(B)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A大教
3、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1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13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C)。A论语B大学C孟子D学记14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制15(D)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A分支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双轨学制16对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看法错误的一项是(A)。A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同时也揭示了教育规律B教育学应该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C教育学不能等同于教育经验的介绍,同时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D从教育
4、经验中总结教育规律,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17教育是(A)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18教育起源于(B)A.人类早期心理模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C.生物界老动物对小动物的照料D.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9学校产生于(A)教育阶段。A.古代B.原始C.近代D.现代20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B)A.心理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意识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21“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A)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22(C)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A.印度B
5、.埃及C.雅典D.斯巴达23提倡“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A.杜威B.巴班斯基C.赞科夫D.布鲁姆24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样思想的是(D)。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B)。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26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D)编写的。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28下列选项中,对教育学发展阶段表述正确的是(D)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6、作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C.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29在研究方法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这种研究方法叫做(A)。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3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1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论述了教学的四个阶段,即(C)。A.明了、联合、系统、想象B.明了、联想、系统、手段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D.清楚、明了、系统、方法32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使用马克思主义观
7、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A)。A.杨贤江B.蔡元培C.李大钊D.王道俊33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的目标分成三大类,即(A)。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34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C)。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3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C)。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36我国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B)相结合的教育
8、思想。A.游戏与学习B.课内与课外C.学习与思考D.学习与行动3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C)。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培尔二、填空题1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迫)性。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3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4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5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他的作品是(教育学)。6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
9、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7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8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也被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美国的(杜威),他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10古代的庠、序都是指(学校)。11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1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14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
10、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的重要文献的是(学记)。1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16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17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18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了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20.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21.“终身化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
11、础,带来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2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2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2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七艺”。25.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选择题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文化传统2决定教育目的的是(C)。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
12、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A)。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4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D)。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5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C)。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洛克6“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B)。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7“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A)的特点。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8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B)。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
13、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10下列(D)不是学生文化的起因。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影响C师生交互作用D学校影响11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A)。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1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C)的特征。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13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
14、影响14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C)。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的水平D.教育的规模15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B)。A.社会生产力制约所有教育内容B.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无关D.社会生产力制约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内容16.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C)。A.校训B.班风C.校风D.校存17.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D)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18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C)。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B.生产领域的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19文化(精
15、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D)。A.教育制度B.教育规模C.教育方法D.学校课程内容20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A)。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21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C)文化的物质载体。A.组织B.制度C.精神D.观念2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B)。A.系统化B.体制化C.全面化D.多样化2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A)的关系。A.政治B.文化C.经济D.科技24现在很多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A)。
16、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5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C)。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二、填空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3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
17、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6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7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8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9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学校制度文化)。10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11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
18、本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2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1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14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15(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6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17(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18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等。19(信息技术)为实现教育
19、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20(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一、选择题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C)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D)。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D)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5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B)。A自主性B长期性C主动性D创造性6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
20、导作用的是(C)。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7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A)。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8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C)。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B)。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0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D)观点。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
21、、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D)。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2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D)。A遗传B成熟C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14“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B)。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15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B)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A儿童期B少年期
22、C青年期D幼儿期16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C)。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17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18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19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B)。A积极的过程B能动的过程C被动的过程D主动的过程2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D)。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21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C)。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2.人
23、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D)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A)因素对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24.美国行为主义者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到:“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2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A)的典型代表A.外
24、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8.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B)A.长善救失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2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C)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30.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B)的特征进行。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31.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
25、自主的(A)为标志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32.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C)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3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B)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34.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
26、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B)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二、填空题1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2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成熟机制所决定的。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性恶论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外铄论。5个体身心
27、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7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8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9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10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11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未来是最重要的概念。1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
28、心发展具有能动性。1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14.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15.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16.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影响。1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18.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第四章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培养劳动者是(A)。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
29、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D)。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5.(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6.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D)。A.教育是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什么人应接受教
30、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7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C)。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8体育是以(C)为目标的教育活动。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9.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B)。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的是(C)。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
31、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D)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12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为(B)。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13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它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14“美育”一词最早是(C)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A培根B康德C席勒D卢梭15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D)。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6.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
32、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A)作出规定。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17.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A.涂儿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贝尔18.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促进受教育者的(B),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活动。A.个性化B.社会化C.科学化D.个性自由发展19.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的发展还是注重(D)A.科学技术B.个人需要C.科学知识D.社会需要2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A)提出“学校即
33、社会”的主张,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但是,他的努力不能说是成功的。A.杜威B.卢梭C.马克思D.孔德21.素质教育是以培养(D)为重点的教育。A.实践能力B.健康的体魄C.高尚的道德D.创新精神22.素质教育是促进(A)的教育。A.个性发展B.认识发展C.情感发展D.意志发展23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C)。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24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说法错误的是(C)。A.人才的规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B.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C
34、.全面发展强调五育并举,就是坚持学生的平均发展D.全面发展教育指坚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25培养学生的(D)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A.主体意识的实践能力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填空题1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认知的;二是情感的;三是动作技能的。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3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工作
35、具有指导意义。5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总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6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7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8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9全面发展的人是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精神等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10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11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1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13教
36、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14一个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称为狭义的教育目的。1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6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17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第五章学生与教师一、选择题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37、)。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4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D)聘任。A国家教育部B省级教委C地市一级教育局D县级教育局5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
38、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D)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8教师对学校或其它教育及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A)。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9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10(B)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A1984B1985C1986D198711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C)。A幼儿园B小学C中学D大学121989年11月2
39、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下列(D)不是其基本原则。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13“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C)。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14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A人格素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15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应具有(D)。A组织能力B调控能力C管理能力D教育能力1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A学科专业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政治思想素养D人格特质17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
40、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C)。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8教师或学校不得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D)。A身心健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19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B)。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20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C)。A高度的政治觉悟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C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填空题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
4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4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5.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性)。7.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9.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
42、(教育理念)。10.(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11教师的个性、情操、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是教师的(人格特征)。12“师道尊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型师生关系,自19世纪以后出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13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1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15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17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18当代教师的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
43、素养)方面。19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20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第六章课程一、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C)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
44、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D)。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A)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
45、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C)。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D)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D)。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B)。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
46、理D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C)。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B)。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B)。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
47、础型课程21课程论研究的是(C)的问题。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23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C)。A杜威B叶圣陶C贾克森D苏格拉底24下列选项中,与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A)。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B强调知识的系统、结构化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D重视个别差异2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首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B)。A学科教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26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A)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27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D)。A基
48、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8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29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30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B)。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31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B)。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32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
49、学目的D教学目标33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3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B)。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育目的D教育政策35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A讲授题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二、填空题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课程)。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国家课
50、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7拓展课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9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10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11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是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可操作性)。12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1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4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15安排课程需要遵循整体性原
51、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应性原则)。16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17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1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2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21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构成。第五章学生与教师一、选择题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52、”的文件是(D)。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4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D)聘任。A国家教育部B省级教委C地市一级教育局D县级教育局5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B
53、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D)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8教师对学校或其它教育及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A)。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9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10(B)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A1984B1985C1986D198711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C)。A幼儿园B小学C中学D大学1219
54、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下列(D)不是其基本原则。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13“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C)。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14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A人格素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15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应具有(D)。A组织能力B调控能力C管理能力D教育能力1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A学科专业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政治思想素养D人格特质17教师不得有谩骂
55、、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C)。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8教师或学校不得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D)。A身心健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19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B)。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20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C)。A高度的政治觉悟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C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填空题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
56、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4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5.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性)。7.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9.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
57、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教育理念)。10.(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11教师的个性、情操、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是教师的(人格特征)。12“师道尊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型师生关系,自19世纪以后出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13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1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15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17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18当代教师的质量集中
58、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19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20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第六章课程一、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C)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
59、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D)。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A)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
60、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C)。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D)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D)。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B)。A杜威原理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不锈钢风管专项施工方案
- 风险隐患和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 经济金融素质课程设计
-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计划方案
- 管线保护方案
- 课程设计类文章范文初中
- 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 小学课外辅助活动篮球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 湖北理工学院《电工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尾矿库污染防治方案
- 2024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技能成才强国有我课件模板
- 生化检验知识考核试卷附答案(血浆蛋白血糖)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第六节肺源性心脏病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力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急诊科进修三个月总结
-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 2024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库及答案
- 中学语文教学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城市学院
- 心理健康-过程性考核作业一-参考资料-江苏开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