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南江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南江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南江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H=196.6 kJ/molBC(s)+O2(g)CO2(g)H=+393.5 kJ/molC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

2、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89.6kJ/moL参考答案:D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C(s)+O2(g)CO2(g)H0;C、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放热19.3kJ,N2和 H2没有消耗完全,不能根据题给数据计算;D、写明了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解答:解: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各物质没有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A错误;B、C(s)+O2(g)CO2(g)

3、属于放热反应,C(s)+O2(g)CO2(g)H=393.5 kJ/mol,故B错误;C、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没有完全反应,故C错误;D、2C2H2(g)+5O2(g)4CO2(g)+2H2O(l)H=2589.6kJ/moL写明了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的焓变是书写基本要求,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和原则,题目难度中等2.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A 、钠 B、镁 C、铝 D、铁参考答案:C3. 下列说法正确

4、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B、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 C、1mol Mg2+的质量约为24g D、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实验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略5. 下列方法中,能区别出植物油和裂化汽油的是 A. 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 加NaOH溶液,煮沸 C. 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 加溴水,振荡参考答案:B6.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BC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

5、对反应的影响图示参考答案:C略7. 只有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转化的是( )A.KMnO4MnO2B.HNO3NO C.Cl2Cl-D.SO2Na2SO3参考答案:B8. 纳米科技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 nm,1 nm=10-9 m)粒子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粒子在直径上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参考答案:B略9. 能正确反映出N2+3H2 2NH3,H0的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C略10.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11014 molL

6、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参考答案:B11. (2015?姜堰市)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是()A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B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C硫酸亚铁溶液和水玻璃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D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参考答案:A考点: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A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钝化;B氯化铵加热分解、碘加热升华;C硫酸亚铁具有强的还原性,

7、能够被氧气氧化,水玻璃主要成分硅酸钠水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D氯水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与品红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解答:解:A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钝化,无明显现象,故A正确;B氯化铵加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碘加热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二者原理不同,故B错误;C硫酸亚铁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水玻璃主要成分硅酸钠水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二者原理不同,故C错误;D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品红氧化成无色物质,二氧化硫能与品红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次氯酸、二氧化硫

8、漂白原理的不同12.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170均能脱去水分子B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溴水中分别加入己烯、KOH,充分振荡,溴水均褪色D1-溴丙烷分别与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均生成KBr参考答案:B略13. 关于A(g) + 2B(g) = 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 = 0.6 mol/(Lmin) B、v(B) = 1.2 mol/(Lmin) C、v(C) = 1.2 mol/(Lmin) D、v(B) = 0.03 mol/(Ls)参考答案:D略14.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9、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 )A. B.(CH3CH2)2CHOH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参考答案:C15. 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2 mol SO21 mol O2 B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C4 mol SO21 mol O2 D3 mol SO20.5 mo

10、l O21 mol SO3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9分) 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浓硫酸=H2O+CO,实验的部分装 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制备CO 收集CO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 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2分)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蒸馏烧瓶 集气瓶 温度计 装置的作用

11、是 。(2分)(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 与甲酸反应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 NaHCO3= 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 5H2O=2 Cu(HCOO)24H2O+ CO2实验步骤如下:、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步骤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2分)步骤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 到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

12、温度过高。(1分)、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 。(1分)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1分)参考答案:(共分)仪器选择正确并标时液体,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分)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2分)研细并混合均匀(1分)出现黑色固体(1分)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2分)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1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

13、30分)17.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KNO3 、Na2CO3 、NaHCO3 、NaHSO4 、CH3COOH 、NaOH 、Ba(OH)2 、NH4Cl ,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数字代号)参考答案:Ba(OH)2NaOHNa2CO3NaHCO3KNO3NH4ClCH3COOHNaHSO418. 分子式为C5H9ClO2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能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CO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参考答案:12【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分子式为C5H9ClO2的有机物能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CO2,说明含有羧基,同时含有氯原子,然后看成丁烷的

14、二元取代产物来解答【解答】解:分子式为C5H9ClO2的有机物能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CO2,说明含有羧基,同时含有氯原子,然后看成丁烷的二元取代产物,丁烷的二元取代产物,主链有4个碳原子时,二元取代产物共有8种:HOOCCHClCH2CH2CH3HOOCCH2CHClCH2CH3HOOCCH2CH2CHClCH3HOOCCH2CH2CH2CH2ClCH2ClCH(COOH)CH2CH3 CH3CCl(COOH)CH2CH3 CH3CH(COOH)CHClCH3 CH3CH(COOH)CH2CH2Cl,主链是3个碳原子时,二元取代产物共有4种:HOOCCHClCH(CH3)2 HOOCCH

15、2CCl(CH3)2 HOOCCH2CH(CH2Cl)CH3 CH2ClC(COOH)(CH3)2,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12种,故答案为:1219. (10分)T、X、Y、Z、Q、R、W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W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T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Z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n+2;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Q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R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1)X、Y、Q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2)Y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R的氢化物分子间不易形成氢键,原因是 。(3)W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该元素与元素X、Y能形成的W(XY)42离子中,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