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攻原》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晋文公攻原》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晋文公攻原》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晋文公攻原》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文公攻原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 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 公。【注释】原:原国卫:卫国16.以下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君姑待之辍耕之垄上B.至原十日而不下温故而知新C.遂与大夫期十日与人期行D.原人闻曰不能称前时之闻.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2、.从短文内容看,晋文公攻原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别人里怎样的启迪?(2分) 【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 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 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 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 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 君主,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 怎能不归顺他呢? ”于

3、是也投降了晋文公。(2017湖南湘潭)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J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 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 公。【注释】原:原国卫:卫国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 (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4、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答: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 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 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 就能攻下原国。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 “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簧。(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 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

5、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 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 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 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 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 君主,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 怎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2015广东)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

6、 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 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次原得卫者”, 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假设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 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那么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原:古国名。士:兵士。.与文中“与士期七日”中“期”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造钦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B.爷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7、.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那么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晋文公“攻原得卫”的原因是: (1分)【参考答案】. D.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月信那么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七天过去了,但是原国还没有攻下来,(晋文公)命令撤离原国。(须补充出“晋文 公”,翻译意思对,语句连贯即可).请求诚信,赢得人和。(信,国之宝也;文公之信为至矣)【参考译文】晋文公起兵讨伐原国,跟身边的谋士说七天攻下原,七天没有攻克原国,便命令士兵班 师回朝。有个谋士进言:原国就要被攻克了,请将士官吏等待些时间。元公答到:

8、诚信,是立国之宝。得到原国而失去诚信这个宝物,我不能这样做。于是元 公便班师回朝了。第三年又去讨伐原国,与身边的谋士说这次一定会得到原国再回来。卫国 人听到这些,认为文公以诚信为治国,于是归顺文公。所以说:讨伐原国而得到卫国,就是这样的说法。文公不是不想得到原国,而是不想以 失去诚信的代价来得到原国,不能以不诚的方法来得到。一定得以诚信得到,这样归顺的国 家就不止是卫国了。文公可以说是知道自己所想。但凡做主公的都要以诚信立天下,对人诚信并且对那此不是很亲近的人也一样,不诚信 就会让所有事都不顺。所以这次攻下原诚信应该记为首功。(2009辽宁大连)【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

9、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日:“原 不过一二日矣! ”军吏以告,公日:“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 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

10、撤。 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登轼而望之*闻寡人之耳者)登轼而望之*闻寡人之耳者(1)又何间焉()登轼而望之*闻寡人之耳者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A.可以一战何以使人B.得原而失信 C.其乡人日门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粮 .翻译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和鲁 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 是,乙文写的是。(3)甲乙

11、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参考答案】(1)参与(2)离开,离去。(2分。每题1分,意对即可。)B (2 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 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 情评分。)(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 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 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或将两句齐答,均可)(6分。每空1分。)【参考译文】【乙】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