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课件_第1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课件_第2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课件_第3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课件_第4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王思理2000版较95版药典修改要点新增加三个定义1.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2.鲎试剂灵敏度3.反应终点浓度其他增加内容前言: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用途增加了复核鲎试剂灵敏度。试验准备:增加了试验所和器皿应确证无干扰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增加了2管阴性对照。供试品干扰试验:增加了标准对照 检查法:鲎试剂的支数由原来4支增加为5支结果判断: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1.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L=K/M2.干扰实验3.标准物质4.鲎试剂5.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法(比浊法和显色基质法)1.标准物质2.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3.鲎试剂:应符合定量测定要求。4

2、.实验准备: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的指导意义1.明确指明了制订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广泛应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讲的非常明确。 2.首次从官方文件中肯定了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法,这对促进“定量法”在我国应用将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的指导意义3.指导原则对细菌内素限值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1、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4.在这次指导原则中只字未提热源与细菌内毒素两法改变中的对比试验,即今后在两法改换中不必再做对比试验。这样必将大大加速我国两法的改换进程。细菌内

3、毒素国家标准品981的研制概况1.我国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从1979年研制成功并正式建立至今共研制分发了六批。2.现行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981的研制与考核时间3.研制分四个阶段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981的特点1.细菌内毒素精品的提取2.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赋形剂3.候选品的生产4.候选品的考核5. 协作标定-新的国际标准品IS2为基 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考察报告1. 王思理等一行4人于1998年1月16日-27日首次赴美国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专题考察。2.我们这次考察作了充分准备,是带着问题而去的,在出访前又集中讨论了要了解的重点问题. 3.这次考察将对我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发展起到良好的

4、作用. 考察主要收获一.鲎试剂的生产与管理1.鲎试剂生产企业生产的试剂均须按照美国联邦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并送FDA检验通过后方可销售 。2.生产企业在批批送检时须呈交所有质量控制和原始记录 。3.在对鲎试剂的灵敏度进行标定时需同进使用美国内毒素国家标准品和鲎试剂参考标准品。考察主要收获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于药品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考察主要收获四.由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细菌内毒素限值的计算2.由热原检查法转换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条件是供试品在一定条件下不干扰鲎试验,每个厂家每个品种做3批供试品的干扰试验即可,不必进行对比试验。 考察主要收获五.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

5、鲎试剂灵敏度复核的目的不是考察灵敏度是否准确,而且考察操作是否准确,以及工作标准品是否准确 。2. 0.1ml规格的鲎试剂的生产与使用应与国际接轨。3.对供试品进行常规检查时,阳性对照对4个浓度,至少有两个浓度,即2和0.25。同时供试品阳性对照不可缺少。每个浓度平等做两管。4. 用于配制调节供试品酸碱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缓冲溶液等均严格要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考察主要收获六.其他1在计算大输液的内毒素限值时,M一般定为10ml/kg/hr。2.FDA的关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Guldeline(指南)不具有法律效应,它不是Regulation。3.美国药典收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法定

6、方法为凝胶法,其它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但需做比较试验。4.新药在生产过程中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均须要求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几点建议1.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制订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统一规范检查中的有关问题。3.对鲎试剂实行批批检定或统一发放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建议中检所研究解决。4.扩大品种的应用,建议药典会制定原则,宜先将中国药典95年版中要求进行热原检查法的品种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新药应积极推广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关于如何在我国将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记得建议建议二.要在我国大量品种实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要

7、作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统工程的标准化工作。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统工程标准化的内容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修订 2.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扩大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标准化操作规范(SOP)的制订4.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研制5.鲎试剂内在质量的研究建议三.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其首要的具体问题就是要科学地合理地确定细菌内毒素的限值。 四. 将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并且确定了内毒素限值后,关键总是就是作好干扰试验。 五.做好品种的选择工作建议六.要在我国实施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规范化。 1.规定内毒素限值(L)2.由药厂和鲎试剂厂相结合,共同做好供试品的干扰试验,实现

8、两个方法的转换 。3. 要求各级药检所,做好配合和复核工作。 建议七、由药典会制定两法转换申报程序总之为使2000年版药典能有较多的品种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必须抓紧时间,充分利用这个良好机遇,做好品种汇总申报和审批工作。论药品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的确定我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现状可以概括的说:慢!主要原因:1.如何将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或者说如何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2.如果科学地合理地确定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如何科学地合理地确定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限值L=K/MK值的确定 M值的确定 二、目前国内在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

9、中存在的问题 1.采用热原检查剂量就会造成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内毒素限值规定过严。2.细菌内毒素限值L确定后,就根据L值进行稀释和做干扰试验。这样它们的结果也需重新考虑了。3.目前大量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的实际确定、鲎试验、发表文章、上报成果等多用“热原检查剂量”或“L=K/(fM),f为安全系数,一般为310”来确定L值。 再论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目前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对“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作了如下的解释: 1.把最大剂量解释成“热原检查法剂量” 。2.把最大剂量解释成“每小时的人用量的f倍” 。3.把最大剂量解释成“热原剂量或人用最大剂量” 。笔者认为科学地合理地确定细菌内毒素限值不仅对我国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至关重要,对保证被检药品的安全使用也十分重要。而且它还直接关系到判断药品合格与否,影响药品能否出厂,同时与国际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笔者认为虽然同一品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