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1页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2页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3页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4页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0 目 录 PAGEREF _Toc375067320 h 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1 摘 要 PAGEREF _Toc375067321 h 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2 Abstract PAGEREF _Toc375067322 h 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3 第一章 引言 PAGEREF _Toc375067323 h V HYPERLINK l _Toc3750

2、67324 一、问题提出 PAGEREF _Toc375067324 h 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5 二、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375067325 h 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6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PAGEREF _Toc375067326 h V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7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PAGEREF _Toc375067327 h V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28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PAGEREF _Toc375067328 h VIII HYPERLINK

3、l _Toc375067329 六、论文基本结构 PAGEREF _Toc375067329 h I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0 第二章 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PAGEREF _Toc375067330 h 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1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其特征 PAGEREF _Toc375067331 h 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2 二、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PAGEREF _Toc375067332 h 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3 (一) 合作学习理论 PA

4、GEREF _Toc375067333 h 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4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PAGEREF _Toc375067334 h X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5 (三) 群体动力理论 PAGEREF _Toc375067335 h X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6 (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PAGEREF _Toc375067336 h 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7 三、高中音乐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 PAGEREF _Toc375067337 h XIII H

5、YPERLINK l _Toc375067338 (一) 教师需精选教学内容 PAGEREF _Toc375067338 h 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39 (二) 教师需针对性地分组 PAGEREF _Toc375067339 h X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0 (三) 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性 PAGEREF _Toc375067340 h X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1 (四)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PAGEREF _Toc375067341 h X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

6、42 (五) 教师要及时地疏导学生的心理 PAGEREF _Toc375067342 h X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7 第三章 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XV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3 一、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 PAGEREF _Toc375067343 h XV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4 二、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PAGEREF _Toc375067344 h XV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5 (一)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PAGEREF _Toc

7、375067345 h XV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6 (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PAGEREF _Toc375067346 h X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7 第四章 探析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工作 PAGEREF _Toc375067347 h X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8 一、确保合作小组建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PAGEREF _Toc375067348 h X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49 (一) 确保小组成员职责分明 PAGEREF _Toc3750673

8、49 h X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0 (二) 小组成员应合理配置 PAGEREF _Toc375067350 h XX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1 二、选择合理的内容 PAGEREF _Toc375067351 h XX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2 三、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 PAGEREF _Toc375067352 h XXV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3 四、进行正确的评价 PAGEREF _Toc375067353 h XXVII HYPERLINK l _Toc375

9、067354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种评价方式 PAGEREF _Toc375067354 h XXV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5 (二)小组合作内学生的评价细则 PAGEREF _Toc375067355 h XXV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6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PAGEREF _Toc375067356 h XXI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7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奖励办法 PAGEREF _Toc375067357 h XX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8 五、小组合作

10、学习的教学流程 PAGEREF _Toc375067358 h XX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59 (一)课前自学感知 PAGEREF _Toc375067359 h XXX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0 (二)课上合作探究 PAGEREF _Toc375067360 h XXX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1 (三)课后巩固提升 PAGEREF _Toc375067361 h XXX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2 六、高中音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PAGEREF _Toc375067362 h

11、 XX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3 (一)新授课(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汉族民歌) PAGEREF _Toc375067363 h XXX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4 (二)复习课(舞剧的灵魂) PAGEREF _Toc375067364 h XXXV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5 第五章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总结 PAGEREF _Toc375067365 h XL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6 一、新课标下高中音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PAGEREF _Toc37506736

12、6 h XL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7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PAGEREF _Toc375067367 h XL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8 (一)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PAGEREF _Toc375067368 h XL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69 (二)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 PAGEREF _Toc375067369 h XL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0 (三)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得到了培养 PAGEREF _Toc375067370 h XLII HYPERLINK l _

13、Toc375067371 (四)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PAGEREF _Toc375067371 h XL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2 (五) 新型的师生关系得到建立,教师教学理念自觉转变 PAGEREF _Toc375067372 h XL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3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缺陷及应对方法 PAGEREF _Toc375067373 h XL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4 (一)应对分组困难的策略 PAGEREF _Toc375067374 h XLIII HYPERL

14、INK l _Toc375067375 (二)应对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策略 PAGEREF _Toc375067375 h XL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6 (三)应对学生合作不充分的策略 PAGEREF _Toc375067376 h XLIII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7 (四)应对教师评价不全面的策略 PAGEREF _Toc375067377 h XL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8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PAGEREF _Toc375067378 h XLI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7

15、9 结 束 语 PAGEREF _Toc375067379 h XLV HYPERLINK l _Toc375067380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75067380 h 1 HYPERLINK l _Toc375067381 附 录 PAGEREF _Toc375067381 h 3 HYPERLINK l _Toc37506738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PAGEREF _Toc375067382 h 6 HYPERLINK l _Toc375067383 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书 PAGEREF _Toc375067383 h 7 HYPERLINK l _Toc37

16、5067384 致 谢 PAGEREF _Toc375067384 h 8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普及,合作小组学习方法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国内教育界对此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为了提高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深化新课程的改革,笔者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进而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课堂的现状,同时,进行了在实践上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课程小组学习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当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研研究的内容、

17、目的及意义。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别收集了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的材料,从而对高中阶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进而对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了介绍。对高中音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对高中音乐教师在其中充当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合作小组的组建,合作内容的选择,合作能力的锻炼,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流程,正确的评价机制等环节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调查得出资料,进而分析了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总结出了小组合作学习较其它学习方式的优点,并对其缺点也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出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使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随着

18、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教学实验,总体上看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同时,成绩面前我也保持清醒,对小组教学的局限性也有清醒的认识,要想真正做到小组合作教学顺利、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Education Researc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

19、n china.To deepe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usic classroom, I carry out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usic classroom in senior high school mainly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analyze the presen

20、t situation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ynam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points out the drawbacks of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the improved method; u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 school musical group cooperative

21、 learning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researching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research content,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is thesis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literature method, questionnaire, classroom practice and case law. Through the quest

22、ionnaire surve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rrying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and it introduc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learn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n, it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ies of group coopera

23、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music and points out the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s in the rol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king group, the cooperation ability, selection of cooperation content, proper evaluation mechanism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link

24、in the practice research, I did the practical research.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effect, it concludes the advantag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and analyzes its shortcoming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summary.With th

25、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teaching experiment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obtained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 recognize that achievement is very limited.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really smoothly

26、and effectively, it needs joint efforts of the teachers, scholars, colleagues.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high school music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第一章 引言一、问题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个人的知识显得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水的不断发展进步,集体的智慧日渐重要,随着工作和学习任务的不断加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和团队绩效互利共赢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当今的社会里,唯有合作,才能挖掘个体的潜能,进而形成合力

27、,创造学习和工作中的的更大的奇迹,故而现阶段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和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1。国家教育规划相关文件指出,合作学习更有利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进而能够促进学成之间的相互交流发展,促进实诚教学相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才能更好的在未来社会生存下去,而且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主题就是合作学习,互利共赢。为了促进学习合作意识的提高,全体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未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改革,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的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形下,国内不少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研

28、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对现阶段研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这些学者的研究范围很广,有的是对具体学科理论的实践探索,有的是对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尽管课堂模式改革众说纷纭,但是注重大家的力量这一核心要求一定要在未来的课堂模式中体现,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是实现大家力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广泛被采用。二、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推展和全国范围内的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素质教育这一课题被提示上了新的高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好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故而会成为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未来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29、。虽然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但是跟我们在一些高中实地考察,发现在高中生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有很大问题2。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现阶段的高中音乐课堂仍延续了过去的模式,以教师的主导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讲授的知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或者根本就没有互动这一环节。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一般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歌,要么是对国内外经典名曲的心上,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在逐渐衰减。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出了教师要对授课内容科学的选择和准备外,还有想办法和学生进行互动,更好的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在近一年的调查和研究

30、中发现,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取到良好的效果,远优于教师的课堂讲授。现阶段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加以肯定,开展小组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和过去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多优点,其有利于课堂的和谐与民主,小组相互带动,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可以在小组内部得到表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发言面对全班,很多学生都很难有发言机会。伴随着学生合作和探讨意识的提高,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3,也学会了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对同伴的言语予以评价,无形中又提升了自己的辨别正误的能力。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互帮互助不仅能够学到别人的优点,也有利于发现自身的缺点,使广泛的借鉴成为了可能。

3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能得到平等的表达,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每一学生都能获得改正自己想法的机会,并能获取进步的成功的体验,增加了科学教学的有效行和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集体,在小集体里每个学生都有着共同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在小集体里合理分配4。合作思维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灵活的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纠正,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注意学生社交技能和相互合作意识的提升,形成一个个主动的、积极的、上进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形成一个个团结的小集体,进而让学生主动构建所学知识,提升音乐学习能力。

32、三、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根据合作教学相关理论,小组教学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同时和素质要与的要求也较为吻合5,应该得到广大中学关注。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小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随之提升。未来在中学中推广小组教学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新课标要求重要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也让学生在合作中找到知识体验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都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意见也能被小组成为认真倾听,在长期的磨合过程中,小组成员逐步养成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跳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

33、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合作交流帮助很大,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评价观,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二)研究意义目前虽然小组合作教学开展了一段时间,而且有些学校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是所取得的效果还不是非常满意。在过往的小组学习实验中,课堂秩序比较混乱,合作小组只探究,缺乏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小组形成部分学生天天发言,部分学生只听不说的局面,更有一部分学生懒于思考,人云亦云。比如乐器试奏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第一个体验乐器,但是到了总结发言阶段,每个小组却很那推选出总结发言的人。在完成课堂发言和课后作业时,优等生总是处于主宰地位,差等生则可能在此时选择沉默,长久先去会使差等生丧失信心。

34、所以,现阶段高中课堂教学仍需改进,其中要重点研究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有效能力。如果,小组合作问题处理的好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改观,进而让学生在情感沟通、知识掌握和信息交流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同时提升音乐学习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其它教学条件的提升,使学校教育的教学水平不断上升,实践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音乐教师的教能力也有很大提升,教学模式逐渐呈现新型性和趣味性的特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进入高中教学课堂。与此同时,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也很突出,首先,很多学习对传统听课模式形成了惯性,对传统教学模式充满了依赖性,由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重的学习压力,现

35、阶段即使采用小组教学模式,也很难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长期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观念和角色上很难实现转换,适应新课程比较困难。所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方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重点和难点。四、国内外研究综述合作学习的思想历史悠久,古今中外很多学者对此都有论述。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对此有很深的早已,指出相互学习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互动是学生获得良好教育的基础。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格兰,兰咯斯特与英国牧师倍尔对合作小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做了一些列实验,获得了大量数据,以支撑自己理论的研究。随后这一教学观念被传入了美国,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支持下,合作教学

36、法逐渐成为美国高中教学的主导教学模式,杜威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并把这一理论作为设计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以后,随着比较科学的发展,系统的小组学习实践研究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的美国有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并在过去的理论基础上加上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内容,进一部分完善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启示,形成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体系。到80年代,合作学习理论有得到其他学者的不断完善,理论逐渐走向成熟,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也逐渐得到了验证。合作学习逐渐在西方变得非常流行,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合作学习的推广改善了西方中小学的学习效果,课堂气氛大为改观,学生的学习

37、成绩也得到了提高,而且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品质。随着这一研究的不断发展,合作学习和相关的教育理论也得到了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合作学习的发展。中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末期。从现有的资料看来,最先初步使用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是浙江省杭州市,在杭州第十一中学、天长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初步试验,通过尝试,很多教师都任务小组教学增加了课堂的生气与活力,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由山东商教育科学研究说主持的合作项目对小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参与这个课题的单位设计甚广,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等9个城市的一百多所学校对小组教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时间长达6年之久,重点应用于语文、数

38、学、外语等主要学科,并向其它学科扩展。通过实验和探究,研究提出了合作教学技能的概念,为合作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打下了基础,相关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新世纪初期,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合作学习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提出合作学习,相互鼓励,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然而,从相关的研究结果看,国外的合作学习主要集中在那些高考统考学科,高中艺术类课程中合作教学实践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在音乐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五、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广泛搜集了大量文件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通过对文献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

39、为本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结合潍坊市青州市高中音乐教学实践,在现有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展开对于高中音乐小组学习法的实验和探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评价机制,找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对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认真将每一节课上成精品课程,以改善音乐课程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本文还利用以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问卷法,即制定标准的问卷,对高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合作学习中的感受好遇到的困难进行归纳总结,为研究提供资料基础。调查法,即通过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愿、小组合作学习的接受进行调查和分析。观察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并对

40、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的总结,同时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知识的效果。笔者选择潍坊青州市四所普通高中,三所重点高中,并听取了一部分音乐教师的课程,和一部分音乐教师进行了座谈,并经常联系沟通,以一线教师对于合作教学的看法。六、论文基本结构 本文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高中生的治理发展水平和现阶段教师的教学水平,从建立合作小组,培养合作能力,选择合作能力,形成合力的评价机制方面对高中音乐实施小组合作教学进行探究,从而找出正确的策略,是高中音乐课堂形成交流互动、良好评价、帮助提高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研

41、究的动态,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同时指出了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论述了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指出了高中音乐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学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总结了高中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特征。第四章从合作小组的建立、合作内容的选取、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五章通过问卷方法,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总结和提升。第二章 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其特征上世纪90年代,很多教育专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不同

42、的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前苏联就将其称为“合作教育引”。而美国等将其称为“合作学习” 6。本文在研究合作学习的发展史时,总结了世界各国对其的定义:(1)合作学习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某一任务,将学生有组织地加以分配的一种教学方法;(2)合作学习,即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实现自身乃至同伴知识的增长;(3)沙伦是以色列著名的教育专家,他指出,合作学习就是教师通过分组的方式来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展开的方法。在课堂中,小组的成员通过相互的影响来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4)我国的王坦则认为,合作学习的基础为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要培养

43、学生之间的感情,通过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这样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才能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让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通过小组展现的形式来促进全班的交流。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综上所述,笔者在对以上概念进行总结后,概括出了合作学习的几个基本观点:第一,合作学习7属于一种教学策略,抑或是教学组织理论。第二,合作学习的基础单位为小组;第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第四,合作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式来对教师给出的问题加以论证,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很多的教育专家认为实现学习目标

44、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合作学习。二、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理论约翰逊兄弟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都是由5个要素组成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相互依赖,就是要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负责,共同把问题解决,而不是单打独斗,他们的关系是荣辱与共,相互关联的关系,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相互的交流,使组内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以达共同的目标。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必须认真思考,对问题有一定的见解, 不能在里面浑水摸鱼,记住自己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积极思考并完成;社交技能,由于是小组合作,避免不了和其他学生打交道,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关这方面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好的完成小组合作间的探

45、究问题;小组评价是对组内的每个成员对活动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小组的每个成员以激励和褒贬,激励小组的每个成员能在合作中积极表现,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也保证了合作探究中的优质高效。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需要合作学习,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会与别人交流,学会与别人沟通,这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学生踏入社会所必须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专家以罗杰斯为代表,其主要的观点为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该理论可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从情感、价值观和需求等方面着手

46、关注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对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应该要充分地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由此看来,学生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得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选择学习资料的时候要着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对学习的学习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教师不应只强调某一阶段的学习,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终身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习者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罗杰斯还

47、认为,教师需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的创造力获得提升,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良好培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即同伴教学。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学习者的外界环境会影响到其潜能的发挥效果,当其外界环境处于一种宽松的氛围中时,学生的内在潜能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以此为依据,罗杰斯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有意义学习”。他认为其需满足以下4个条件 11:学习者必须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要出于学生的内部需求,而非外部逼迫;学习要能改变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个性等,即具渗透性;学生需进行自我评价。此外,他还特别注

48、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他还提出了教学的5大原则,分别是:从主客体来看,教学主体为学生,教师是辅导者,因此教师需围绕着学生来设计教学活动;从教学关系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平等的关系;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不应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从教学管理来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从教学方法来看,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才是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自身成长会有什么关系,这往往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很多学生不明白自己学习的知识是否对自身的发展有帮助,所以

49、,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需让其明确该学科的意义,让他们明白这些知识的学习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树立强大的学习信心,通过源动力来客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地其探索知识,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完成既定的预期目标。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源动机 12。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的代表学者为约翰逊兄弟,该理论的观点可分为以下几点:群体动力理论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的信赖,只有成员相互地信赖,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约翰逊兄弟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社会互赖理论”。其中“社会互赖理论”的主要观点为,社会的互助互赖可以决定个体的互助互赖,甚至是

50、活动的整个结构。他还将其分为了3种方式,分别为积极互赖、消极互赖和无互动这3种,其中“积极互赖”主要表现为个体间的相互鼓励,进而促进共同的学习;而“消极互赖”,顾名思义,就是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在进行互动时产生了妨碍的作用;当没有存在依赖的情况下,个体之间也就不存在互动的现象 10。依据以上的分类,其还将课堂的目标结构对应地分为了3类:合作型的目标结构;竞争型的目标结构;个人独干型的目标结构。因此,若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每一位学生都会学会和他人相处的方式,并根据共同的目标来自主学习。笔者在分析了这3种形式后,发现两两混合的形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5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的学者代表有皮亚杰、科尔伯格和斯腾伯格等。其中该理论最先是由皮亚杰提出的9,他通过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单位为图式,图式为其提出的新概念,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图式的建构和转换;他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的科尔伯格也对其展开了研究,但是科尔伯格研究的重点为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条件;而斯腾伯格等人则指出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点为突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此外,维果斯基等学者则以“活动”在高级心理机能中的发展为基准,开始在实际教学中研究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专家认为学生主要通过2种形式来改变其认知结构:其一,顺应;其二,同化。其中

52、前者代表着学生认知结构的质变,后者代表着学生认知结构的量变。学习者就是在这种顺应同化的过程中反复循环,交替着平衡和不平衡,这也说明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其认知水平的。除此之外,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旧知识的冲突,因此学习者还要对认知结构加以整合。有些人片面地将学习定义为信息的输入和存储,其实不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由此可见,建构的过程即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进行积极地探索,增加学习的兴趣。学习者在建构认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经验来同化新知识,并有创造性地赋予新的意义。三、高中音乐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随着新课标的

53、改革,高中音乐教师也应该重新地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角色,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的发展。音乐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进行:教师需精选教学内容 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在教授复杂节奏时,很多的学生依靠自身的学习难以掌握知识,这时就需要用到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来互帮互助。而音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仅需要进行认真备课,还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给予其充裕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最终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需针对性地分组 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的分组,因此,教师需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遵循高中生的心

54、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而分组的原则可用8个字来加以概括,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13。其中“组内异质”指的是教师将喜欢音乐的学生和不爱好音乐的学生分为一组,或者将性格内向和积极发言的学生分为一组,还可以将没有主见的学生和有主见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小组的成员就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而“同质分组”指的是教师将水平相似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这样做的好处,除了能够发扬学生的个性外,还能实现突破。与此同时,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分工明确,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小组完成讨论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并通过对其他组的评价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

55、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性 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很多的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不仅仅要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学生,还要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学生,从而促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平等的观点去看待学生,将学生看做是特殊的人或正在发展中的人,通过自己的方法来积极地引导学生。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指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而非教师。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为合作者、帮助者。其起到的为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在其过程中,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合作的过程中还要虚心地听取成员的意见;教师需鼓

56、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小组能够形成统一的力量,依靠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教学中的所有因素,对课堂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地加以疏通,进而稳定课堂,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及时地疏导学生的心理一个人若有健全的心理,其不仅会有良好的品质,还会帮助其学习,相反地,若学生存在消极的想法,则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需具备团队意识,并形成积极的合作竞争意识,这些离不开学生的健康心理。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多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明确学生的需求,通过有针对性地表扬来激发学生的心理。第三章

57、 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一、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按照我国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音乐教师应该要做到: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同时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学生在高中时期正是其形成三观的关键期,因此,教师可从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完善音乐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法,使得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环境。笔者在研究了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征时,发现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和初中的音乐相比,高中的乐理知识相对较难,举一个例子,高中生往往非常喜欢欣赏国外的经典曲目,学生很喜欢听,但是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划分这些曲目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抵触心理,在展开讨论之前,学生

58、在心理上就开始出现消极的反应,最终影响到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在高中学习音乐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比如在模仿音乐的旋律时,女生的模仿能力往往比男生要强,然而,从心理上来讲,女生往往天生较为腼腆,没有足够的胆量其交流,而男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灵活、无拘无束的特点。第三,单调的学习环境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心态。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往往忙于应付各科的学习,缺乏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因此,音乐教师在教授有关节奏型的乐理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联想日常敲门的场景,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三连音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生活联系得越多,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大。相反的,如果教师只注重传授单调的乐理知识,学生

59、在聆听的时候出现难以消化的现象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相应地削减,此外,音乐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得较为和蔼,学生也会增加一部分的积极性。第四,学生的学习态度制约者学习能力。有些高中生平时就比较热爱音乐,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往往意志力较为薄弱,心浮气躁,在遇到乐理上的困难时,可能会出现消极的现象。二、高中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本文主要以第2章合作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前高中的音乐教学实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制定出了一份研究高中音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让笔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我国当前高中音乐合作学习的发展现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不良的影响因

60、素,以期为将来的研究作指导。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潍坊青州市3处的重点高中和4所普通高中的部分学生,其中重点中学为一中、实验和二中。将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图表(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出来,使整体结果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调查的对象主要为以上青州市对应学校的音乐教师(调查问卷附后)。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1、调查分析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现状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44名教师,调查结果如下: 图3-1教师间是否经常探讨关于高中音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图3-2 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图3-3 音乐教师是否有信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