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课标全国Ⅰ)理_第1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课标全国Ⅰ)理_第2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课标全国Ⅰ)理_第3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课标全国Ⅰ)理_第4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课标全国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4课标全国,理1)已知集合A=x|x2-2x-30,B=x|-2x0)的一个焦

2、点,则点F到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A.3B.3C.3mD.3m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双曲线C为x23m-y23=1,则双曲线的半焦距c=3m+3.不妨取右焦点(3m+3,0),其渐近线方程为y=1mx,即5.(2014课标全国,理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A.18B.38C.58答案:D解析:(方法一)由题意知基本事件总数为24=16,对4名同学平均分组共有C42A22对4名同学按1,3分组共有C41所以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共有3A22+C41由古典概型得所求概率为1416(方法二)周六没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

3、即4位同学均在周日参加公益活动,此时只有一种情况;同理周日没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有一种情况,所以周六、周日均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共有16-2=14(种).故所求概率为1416=786.(2014课标全国,理6)如图,圆O的半径为1,A是圆上的定点,P是圆上的动点,角x的始边为射线OA,终边为射线O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垂足为M,将点M到直线OP的距离表示成x的函数f(x),则y=f(x)在0,的图像大致为().答案:C解析:由题意|OM|=|cos x|,f(x)=|OM|sin x|=|sin xcos x|=12|sin 2x|,由此可知C正确7.(2014课标全国,理7)执行

4、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k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A.20B.7C.16D.15答案:D解析:当a=1,b=2,k=3,n=1时,13,M=1+12=32,a=2,b=32,n=2;23,M=2+23=83,a=32,b=83,n=3;33,M=32+38=158,a=8.(2014课标全国,理8)设0,2,0,2,且tan =1+sinA.3-=2B.3+=C.2-=2D.2+=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sinsin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sin(-)=cos ,sin(-)=sin20,2,-2-2,00,则a

5、的取值范围是().A.(2,+)B.(1,+)C.(-,-2)D.(-,-1)答案:C解析:当a=0时,显然f(x)有2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a0时,f(x)=3ax2-6x=3x(ax-2),易知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又f(0)=1,当x-时,f(x)=x2(ax-3)+1-,故不适合题意;当a0,得8a2-12a2+10,解得a2(12.(2014课标全国,理1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A.62B.6C.42D.4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取B1B

6、的中点G,即三棱锥G-CC1D1为满足要求的几何体,其中最长棱为D1G,D1G=(42)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2014课标全国,理13)(x-y)(x+y)8的展开式中x2y7的系数为.(用数字填写答案)答案:-20解析:(x+y)8的通项公式为Tr+1=C8rx8-ryr(r=0,1,8,rZ当r=7时,T8=C87xy7=8xy7,当r=6时,T7=C86x2y6=28x所以(x-y)(x+y)8的展开式中含x2y7的项为x8xy7-y2

7、8x2y6=-20 x2y7,故系数为-20.14.(2014课标全国,理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答案:A解析:根据甲、乙、丙说的可列表得ABC甲乙丙15.(2014课标全国,理15)已知A,B,C为圆O上的三点,若AO=12(AB+答案:90解析:由AO=12(AB+AC)可得O为BC的中点,则BC为圆O的直径,即BAC=16.(2014课标全国,理16)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2,且(2+b)(sin A-

8、sin B)=(c-b)sin 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答案:3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2+b)(a-b)=(c-b)c.a=2,a2-b2=c2-bc,即b2+c2-a2=bc.由余弦定理,得cos A=b2sin A=32由b2+c2-bc=4,得b2+c2=4+bc.b2+c22bc,即4+bc2bc,bc4.SABC=12bcsin A3,即(SABC)max=3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2014课标全国,理1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0,anan+1=Sn-1,其中为常数.(1)证明:an+2-an=;(

9、2)是否存在,使得an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分析:(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相邻两项an,an+1间的递推关系式anan+1=Sn-1,要证an+2-an=,故考虑利用an+1=Sn+1-Sn消去Sn进行证明.(2)若an为等差数列,则有2a2=a1+a3,故可由此求出,进而由an+2-an=4验证an是否为等差数列即可.解:(1)由题设,anan+1=Sn-1,an+1an+2=Sn+1-1,两式相减,得an+1(an+2-an)=an+1.由于an+10,所以an+2-an=.(2)由题设,a1=1,a1a2=S1-1,可得a2=-1.由(1)知,a3=+1.令2a2=a1+a3

10、,解得=4.故an+2-an=4.由此可得a2n-1是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2n-1=4n-3;a2n是首项为3,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2n=4n-1.所以an=2n-1,an+1-an=2.因此存在=4,使得数列an为等差数列.18.(本小题满分12分)(2014课标全国,理18)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5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这500件产品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x和样本方差s2(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由直方图可以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Z服从正态分布N(,2),其中近似为样本平均数x,2近似为

11、样本方差s2.利用该正态分布,求P(187.8Z212.2);某用户从该企业购买了100件这种产品,记X表示这100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产品件数.利用的结果,求E(X).附:15012.2.若ZN(,2),则P(-Z+)=0.682 6,P(-2Z+2)=0.954 4.分析:(1)利用x=x1p1+x2p2+xnpn求x,利用s2=(x1-x)2p1+(x2-x)2p2+(xn-x)2pn,求s2.(2)由(1)可知,2,则N(,2)可知.将P(187.8Z212.2)进行转化,利用3原则求解.由可知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概

12、率为p,则100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产品件数X服从二项分布B(100,p),则由E(X)=100p可求E(X).解:(1)抽取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x和样本方差s2分别为x=1700.02+1800.09+1900.22+2000.33+2100.24+2200.08+2300.02=200,s2=(-30)20.02+(-20)20.09+(-10)20.22+00.33+1020.24+2020.08+3020.02=150.(2)由(1)知,ZN(200,150),从而P(187.8Z212.2)=P(200-12.2Z200+12.2)=0.68

13、2 6.由知,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概率为0.682 6,依题意知XB(100,0.682 6),所以E(X)=1000.682 6=68.26.19.(本小题满分12分)(2014课标全国,理19)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ABB1C.(1)证明:AC=AB1;(2)若ACAB1,CBB1=60,AB=BC,求二面角A-A1B1-C1的余弦值.分析:(1)因为侧面BB1C1C为菱形,故考虑利用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故连接BC1,不妨设其交B1C于点O,则O为B1C的中点,要证AC=AB1,故只需证B1CAO.又B1

14、CAB,故考虑通过证B1C平面ABO来达到目的.(2)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解,由(1)知B1OAO,B1OBO.故考虑以O点为坐标原点,以OB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OB1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OA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但需证明OBOA,然后分别求出平面AA1B1和平面A1B1C1的法向量n,m,最后利用cos=nm|n|m|解:(1)连接BC1,交B1C于点O,连接AO,因为侧面BB1C1C为菱形,所以B1CBC1,且O为B1C及BC1的中点.又ABB1C,所以B1C平面ABO.由于AO平面ABO,故B1CAO.又B1O=CO,故AC=AB1.(2)因为ACAB1,且O为B1C的中

15、点,所以AO=CO.又因为AB=BC,所以BOABOC.故OAOB,从而OA,OB,OB1两两互相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OB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OB|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因为CBB1=60,所以CBB1为等边三角形.又AB=BC,则A0,0,33,B(1,0,0),B1设n=(x,y,z)是平面AA1B1的法向量,则n所以可取n=(1,3,3设m是平面A1B1C1的法向量,则m同理可取m=(1,-3,3).则cos=nm|n|m|=1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4课标全国,理20)已知点A(0,-2),椭圆E: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32

16、,F是椭圆E的右焦点(1)求E的方程;(2)设过点A的动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分析:(1)由过A(0,-2),F(c,0)的直线AF的斜率为233或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可求c,再由e=ca=32,可求a,由b2=a2-c2可求b(2)由题意知动直线l的斜率存在,故可设其斜率为k,写出直线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整理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弦长公式求出弦PQ的长|PQ|,利用点到直线的公式求出点O到直线PQ的距离d,则由SOPQ=12|PQ|d,可将SOPQ表示成关于k的函数,转化为求函数f(k)的最大值问题.注意k应使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大

17、于0解:(1)设F(c,0),由条件知,2c=233又ca=32,所以a=2,b2=a2-c故E的方程为x24+y2=(2)当lx轴时不合题意,故设l:y=kx-2,P(x1,y1),Q(x2,y2).将y=kx-2代入x24+y2=1,得(1+4k2)x2-16kx+12=当=16(4k2-3)0,即k234时,x1,2=8从而|PQ|=k2+1|x1-x2|=又点O到直线PQ的距离d=2k所以OPQ的面积SOPQ=12d|PQ|=4设4k2-3=t,则t0,S因为t+4t4,当且仅当t=2,即k=72时等号成立,且满足所以,当OPQ的面积最大时,l的方程为y=72x-2或y=-72x-21

18、.(本小题满分12分)(2014课标全国,理21)设函数f(x)=aexln x+bex-1x,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e(x-(1)求a,b;(2)证明:f(x)1.分析:(1)由已知可得f(1)=e(1-1)+2=2,切线斜率k=e=f(1),由此可求出a,b.(2)由(1)可求f(x),结合不等式的特点将之转化为g(x)h(x)的形式,通过比较g(x)的最小值与h(x)的最大值进行证明.解:(1)函数f(x)的定义域为(0,+),f(x)=aexln x+axex-bx2ex-1+bx由题意可得f(1)=2,f(1)=e.故a=1,b=2.(2)由(1)知,f

19、(x)=exln x+2xex-1,从而f(x)1等价于xln xxe-x-2设函数g(x)=xln x,则g(x)=1+ln x.所以当x0,1e时,g(x)当x1e,+时,g(x故g(x)在0,1e单调递减,在1e,+单调递增,从而g(x)在(0,+设函数h(x)=xe-x-2e,则h(x)=e-x(1-x)所以当x(0,1)时,h(x)0;当x(1,+)时,h(x)0时,g(x)h(x),即f(x)1.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2014课标全国,理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四边形ABC

20、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的延长线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CB=CE.(1)证明:D=E;(2)设AD不是O的直径,AD的中点为M,且MB=MC,证明:ADE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由CB=CE可得CBE=E,要证D=E,故只需证CBE=D,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可证.(2)由(1)知D=E,要证ADE为等边三角形,只需证A=E,又因为CBE=E,故只需证A=CBE,只需证ADBC,因为已知MB=MC,故考虑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故取BC的中点N,连接MN,则MNBC,通过证明MNAD来达到证明ADBC的目的.解:(1)由题设知A,B,C,D四点共圆,所以D=CBE.由已知得CBE=E,故D=E.(2)设BC的中点为N,连接MN,则由MB=MC知MNBC,故O在直线MN上.又AD不是O的直径,M为AD的中点,故OMAD,即MNAD.所以ADBC,故A=CBE.又CBE=E,故A=E.由(1)知,D=E,所以ADE为等边三角形.23.(本小题满分10分)(2014课标全国,理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