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0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0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0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0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0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论与辩证法)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什么是哲学?(教材第27页)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思考与讨论哲学与人们关于世界人生问题的日常思考和感受,有何联系与区别?哲学的问题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思考追问关于世界、人生的一般性、终极性问题哲学的特点,是抽象性和思辨性哲学史,即是一部问题史 思考与讨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神话、宗教信仰的区别与联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材第28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

2、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世界是什么?what?】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人怎样认识世界?How to know?】凡是认为世界归根到底是可以认

3、识的、可知的,称为可知论;凡是认为世界归根到底是不可认识的、不可知的,则称为不可知论。 另有一些哲学的重要问题如:关于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状态的问题。【世界是怎样的?How?凡是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称为辩证法的观点;凡是认为世界归根到底是静止不变、彼此相互孤立的观点,称为形而上学的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教材第29页)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问题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相关,历史上存在对立的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 思考与讨论 如何处理好

4、理论上反对批判无神论与现实中的宗教信仰自由问题? 一、物质与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教材第30页)1 旧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理解的缺陷及其原因 由于科学和哲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结构;都只是认识到自然界的物质性,而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教材第30页)意识,就其起源而言,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就其基础而言,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就其与物质的关系而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思考

5、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意识与人脑的关系?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与电脑而引发的思考?个人意识的差别与共通性?二、运动与静止(教材第32页)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是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讨论与举例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关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6、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思考与举例 测量时间空间的方法? 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四、社会的物质性(教材第33页)马克思主义坚持了社会的物质性,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结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教材第34页)2 实践的基本形式(教材第35页)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理解与思考不同时代人们的不

7、同生产与生活方式?本专业所属的实践形式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人类历史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方式?教学资料影片赏析3 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4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教材第37、38页)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也只有通过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讨论与思考 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及其原因? 观念的转变 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 “战天斗地”“科学发展观” 举例说明 以往的在现实中和认识上的错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大炼钢铁、放卫星、除四害运动、改造北大荒、造田运动; 2毛泽东诗词中表现的人与自然关系) 毛主席诗词选“而

8、今我谓昆仑,不要这多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 昆仑193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雪1936“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 游泳195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 -送瘟神1957“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七律 到韶山1959“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1965“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翻地覆。” -念奴娇

9、 鸟儿问答19655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表现(教材第39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著名的辩证法思想家老子(李耳,孔子同时代);赫拉克利特(前535-475年,Heraclitus);黑格尔(1770-1831年,Hegel)2 事物的永恒发展(教材第41、42页)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问: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新陈代谢”)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

10、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追究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之理念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举例:过分强调斗争性的错误理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该原理的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辩论、讨论题1 因为人人平等,所以社会福利应当一视同仁(应向弱者倾斜)2 家长打伤孩子,警察应当(不应当)干

11、预3 官员选举制有(不)利于社会稳定4 能领导经济发展的政府,就是(未必是)好政府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知礼节未必需仓廪实,知荣辱未必需衣食足)6 “枪杆子里出(未必出)政权”7 非洲某国政府处决一批不同政见者, 国际社会有权(无权)干预8 只有经济较发达了,人民素质比较高了,才能搞民主 (民主不一定要等到经济较发达,人民素质较高才来搞)9 因为农民素质差,所以没有能力行使民主权利 ( 无论农民素质如何,都有权利也有能力行使民主权利) (拟定6人一组,组内辩论) 思考讨论题 海难之后,茫茫大洋上的一艘小船上有30个幸存者。离他们最近的救援也得在第5天才能到达。船上的饮水食物最多

12、可供20个人支持到第5天。如果30人都呆在船上,他们全都将死去。 面对这种情况,有在场者认为,决不能因为要保存20个人,就可以剥夺其他10人生存权。大家即使都一起死去,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另外10人被推入大海牺牲掉。 有人赞同牺牲掉10人而保存20人。 但哪些人该被保留,哪些人该被牺牲?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应该提倡10人作为自愿者来为别人牺牲。 有的人认为,身体最强壮者应该被保留,因为他们最有机会获救;有的人认为,妇女、老人、孩子要被保留,因为他们是弱者应该被保护;而有的人则认为他们应该列为被牺牲的对象; 有的人认为,应该按照学历、社会地位、综合能力等排名,决定前20名被保留人选;有的人认为,应

13、该所有人都来投票,以选出可以被淘汰的10人。 但是,30人中有5名4岁到16岁的孩子,他们有无投票权?他们是由自己还是由谁代理投票,也存在争议。 请问,为了20个人的生存,另外10人,是否可以被牺牲掉?如果可以,如何决定这10人的人选? 如果你是在场者,你将持何种意见?你自愿成为10人之一吗?如果不愿意,你如何证明自己应是20人之一? (1 作为局外人各自思考; 2 作为局内人讨论:6人一组,假定皆为在场者, 自由讨论) 作业(A4纸打印,下周交上)辩论、讨论题小组6人,合交1份作业。要求:按照顺序包括以下内容:1 本组辩题2 本组成员名单(每人之姓名、班级、学号)3 本组各位成员发言情况(各

14、组员关于自己的观点的阐述,和对他人观点的批评、评论)4 本组讨论的综述(如辩论、讨论的最后结论、总体感受、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启发等)(注:以上1、2、4由小组长撰写,3由各成员自行撰写交小组长汇总)思考讨论题各人单独交的作业。注明姓名、班级、学号。要求:给出问题的回答;说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4 质量互变规律(教材第46页)质、量、度1 “度”的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量变、质变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2 现实意义: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5 否定之否定规律(教材第46、47页)肯定、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事物辩证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一个

15、周期。 现实意义: 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2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 举例 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例子?6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教材第47-53页)(一)唯物辩证法 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

16、、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 思考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

17、痛发热的故事含蕴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 规律及其客观性(教材第54页)规律,指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多样性人类应尊重客观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2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教材第55页)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相同之处 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不同之处 自然规律是盲目的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自

18、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地重复出现,社会规律只是本质的内容重复出现,具体表现各不相同。3 意识的能动作用(教材第56、57页)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思考与举例 思考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