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1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2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3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4页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第1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 所谓审题,指的是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立意,即命意,就是通过审题,紧扣话题,确立要写的文章的观点。审题不单是切题的问题,更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它是确定写作方向的一个步骤。 审题不清就会“立”错“意”,会导致偏题、离题,文不对题。从往年高考作文评分看,文不对题的作文均在四类以下。学生在写作话题作文时,会出现以下四种失误:1、审题不清,偏离话题;2、文体四不象,内容淡而无味;3、拟题不清或干脆不拟题;4、内容虚假,胡编杜撰; 写作文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审题,审

2、题不清,偏离话题,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枉然。所以审题时必须抓住话题实质,紧扣主题,然后才能立意。第2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1、吃透材料,领悟命题意图,确定观点2、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和词句思考立意 话题材料中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和词句,直接或间接的点名或暗示了话题的中心思想,指示话题的思想价值取向。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和词句,读懂话题材料,在领会材料意蕴的基础上构思立意。 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

3、少于800字。 这里的话题是“变化”,可写这个题目却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材料已说明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这个话题反映这些就不符合命题要求。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问题关键词句:“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抓住“怎么办”来思考立意,“以变应变”“以不变应变”“与时俱进”“我们不但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等等,这些立论都是能够写出深度的。3、看清话题,将材料和话题结合起来,避免脱离命题范围。材料是话题产生的基础,话题又对材料的内涵加以揭示。第3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 审题立意,二者是密切相连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先审题

4、后立意。审好了题,立意亦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1、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很大,可以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一类话题,学生难以把握方向,较难落笔。可以用“化大为小”的方法来解决难题。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第4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例】“希望”这个话题,“希望”的外延是很广的,可以有许多种,有成年人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希望;有老人的希望、年轻人的希望此时就要懂得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眼,可以把话题分割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转化为一个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望(对父母理

5、解自己的渴望),父母望子(女)成龙(凤)的心情。选取自己体验最深的一点来谈,谈深谈透,文章就集中,且有深度。第5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2、以小见大 有些话题作文,材料比较的具体,话题范围较小,学生如果着眼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则思维难以拓展,难以下笔。此时,需要学生大胆链接,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拓开思路。第6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例】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辩论就辩论,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

6、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也就完成了。”请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话题材料比较容易懂,话题范围比较小,学生做这样的题一般是不会跑题的,可如果就事论事,文章的思路就会狭窄。显得不够深度。可以把这个具体的话题,与社会、生活、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社会意义的主旨。可以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切入,谈人的自律、素养、责任心在事业成就和社会繁荣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社会分工不同,个人必须各司其职 ”角度切入,谈社会的发展中,对人的才能的要求。第7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3、化实为虚 有的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据“实”写来,就事论事,

7、不但思路拓展不开,而且立意层次较低。但是,在立意时,如果化实为虚,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借助虚拟的“形象”来表达中心。就可以迅速的打开思路。【例】“牛”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显得“小气”,浅显。如若化实为虚,写牛之时拓展到那些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拓展到那些只懂埋头苦干、不懂灵活变通的人,文章的思路就开阔了,立意既深远又新颖。第8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4、联系时代高考作文话题的命题者,往往站在时代的前沿,赋予题目时代的特点。审题时,可联系当前社会热点,也会找到最佳立意的。【例】“留下”这个话题,乍一看很难下

8、笔。其实只要联系时代,就可以找到思路。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肆意的挖取资源,多种调查显示,世界多处自然资源已出现短缺,甚至不在持续发展,人类已经破坏了自然的生存规律。考虑到人类的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人类是否应该醒醒,为以往的残暴行为做出补救,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些“财富”。可见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杂”等等,这些话题都是富有时代特色的。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可使思维过程轻松,审题速度快,而且主旨把握准,立意时一般也能扣题。第9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审题立意的常用方法话题的分

9、解(话题的分解遵循“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形象”的原则。)(一)话题分解的含义 话题的分解就是把一个基本话题分解为若干子话题的过程及方法。如以“坚持”为话题,“坚持”是基本话题,若不对其进行分解,我们就会习惯地围绕“坚持就是胜利”这一单一的话题展开论述,如果我们把它分解为:坚持 (就是)胜利 【力量,创造, 生命,奇迹 气节,崇高】 那么,我们的思维就打开了,我们就可以选择“固守待援,取得胜利”,“水滴石穿,绳锯目断”,“塌方待援,食煤度日”,“苏武牧羊,被尝艰辛”,“红岩志士,宁死不屈”,“海伦身残,完成名著”等相关材料,结合自身实际来立意,来论述。其实,教材中就不泛分解话题,构思成文的篇章。

10、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为了表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就把“故都的秋”这一基本话题分解为五个子话题:故都的秋花,故都的秋槐,故都的秋蝉,故都的秋雨,故都的秋果,再分别进行描述。巴金的灯,把“灯”分为:平房的灯,指路的灯,长夜孤灯,海峡火炬,拯救的灯和希望的灯。 第10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二)、话题分解的类型 话题分解有宏观分解和微观分解两种类型。上面的例子均为宏观分解,它是审题立意时发散思维的第一步,分解出来的子话题上可支撑基本话题,下可统率各类材料。而微观分解是从宏观分解派生出来的,它是发散思维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有更多话题的

11、角度,更小的写作切入点,在行文时,它可以用来支撑子话题或中心句,使文章血肉丰满。如“零的断想”零 : 一轮金灿灿的太阳,一个热乎乎的鸡蛋 一朵盛开的向日葵,一颗圆形的巧克力 是希望,是光明,是甜美,是新的起点。 一个无底的深洞,一个黑乎乎的陷阱 一个恐怖的血盆大口,一个置人死地的枪口 是绝望,是黑暗,是痛苦,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 第11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三)、分解的句式 话题分解的句式有“判断句式”和“变化句式”两类。 判断句式,一般用“就是”、“都是”、“是一种”表示判断。如“知识就是力量”、“书籍就是攀登的阶梯”、“时间就是财富”;“任何一次转折都

12、是一个新的契机,一个新的机遇”、“任何一次转折都是一次对生命的考验,一次与命运的较量”;“宽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沟通”。还可以用否定性判断,如“放弃一个选项并不是放弃一个选题,更不是放弃整张试卷”变化句式。“可以”式。“放弃可以摆脱困境,放弃可以走向成熟,放弃可以通向成功”;“意味”式,如“奉献意味着胆识,奉献意味着胸襟,奉献意味着选择,舍弃,追求”。其他,如“有这样一朵诚信之花,它忠实于爱情”、“有这样一棵诚信之树,它忠实于友情”、“有这样一方诚信之士,它忠诚于人民” 第12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四)、话题分解的方法事例

13、法。即根据相关事例,分解出相应的子话题。突破口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哪些事例可以体现基本话题的意义?例如,面对失败这个话题,可以先提问,然后运用发散思维,联想于失败相关的事例:刘邦从屡战屡败到逼迫霸王别姬,实验室被焚诺贝尔从头再来,张继名落孙山写出枫桥夜泊等,据此分解出以下话题:失败是一种成长,一种新生,一种鞭策;失败是一份创造宣言,是一首千古绝唱。名句法。根据相关名句,分解出相应的子话题。提问:哪些名句可以阐释基本话题的意义或特点?如用“春天的多姿多彩”阐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可以表述为: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有人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第13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五)、话题分解示例以“希望”为话题,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分解出以下子话题:希望是学子心中播下的种子希望是长辈眼里饱含的期待希望是青春之火点燃的激情希望是阳光之手翻开的新的一页希望是风,吹绿心灵的绿洲希望是雨,滋润企盼的心田希望是虹,照亮七彩的人生第14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以“人生”为话题,分解出子话题:人生是春日绽放的那片绿色是七月流火的那轮骄阳人生是秋风中的落叶 是冬景里飘洒的

15、飞雪是季节的变换 生命的年轮 人生是田野上的希望 是浪涛的搏击 是大漠的孤烟 空中的飞燕是山的雕像 水的灵性人生是贝多芬命运的扣问 是拿破仑英雄的交响人生是屈子心中离骚之幽怨 是太史公笔下郁积的悲愤是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是渊明悠然采菊见南山人生是酸甜苦辣那杯酒 是色彩缤纷那幅画人生是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是骑士手中锐利之剑是坎坷不平的道路 是风雨兼程的航船人生是四川小吃麻辣烫 是沐着阳光茶一杯人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15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话题作文审题训练【话题材料1】冬天的河干涸了,我相信,春水还将来临,那时白帆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风中的树

16、叶凋零了,我相信,泥土里的梦将在枝头开花结果。痛苦像一块巨石紧紧压在唱歌的心胸,我相信,痛苦是欢乐的源泉,它将化为穿越岩石的力量;磨难使你千疮百孔,我相信,这记忆恰如荆棘丛中的花枝,萦绕成岁月美丽的花冠。阴云在天空拥挤聚集,你会看见一只鹰就像闪电,挑破那罪恶的序幕,我相信,将有雨滴快乐的合唱;大海在远方怒吼,你会看见水手与桅杆并肩归来,他们的微笑充满了信心,我相信,生命正在这样的熔铸中刚强。要求请以“我相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审题分析:“我相信”,“相信”多义词,依据材料,“相信”应理解为“信念”、“信心”,在困苦的环境中理想之灯不灭,执著奋进,勇敢抗击,不颓废不消沉,若理解

17、为“信任”“自信”则不妥,若据此选材立意,则更不妥。第16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话题材料2】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一直在梦寐以求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然而现实总让我们感到“残酷”,想参加演讲比赛,普通话却不标准;报名文学社,写作却是弱项;相当模特,身材又欠佳;学美术没感觉;唱歌无音不全几多遗憾,几多叹息。也许只好“阿Q”一番,美神维纳斯不也是断臂的吗?有缺陷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请以“直面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审题分析:“直面缺陷”,“缺陷”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误解为“缺点”、“错误”,甚至有些同学索性以“缺点”“错误”等词语代

18、替“缺陷”行文,这是对话题材料的歪曲,对“缺陷”的误解。依据材料内容,“身材欠佳”、“没感觉”、“五音不全”等可明了,“缺陷”侧重指身体或生理上不够完备的地方,往往是先天形成的,后天难以改变的自身不足;而“缺点”侧重指那些可以改正的不足;“错误”与“正确”相对,是行为或思想上的过失,通过分析材料,可发现它们与“缺陷”都有着明显的语义差别。此作文命题者的意图很鲜明,启发学生进行辨证思维,“人无完人”,正视自己身上的不足,挖掘自身的长处,或在发展自己的时候扬长避短等等。,而理解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到选材及立意,使写出的文章与出题人的意图相去十万八千里。例如有的同学直接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引入文章,写

19、勇于改错,或知错就改等,这显然不合适。第17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话题材料3】春节前,某市组织了一次到偏远地区扶贫帮困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人们目睹了山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不禁感慨万千。一位成员说:“山区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年吃苦受累,一年的收入不够某些人的一顿饭钱,十户八户找不到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样的生存质量太低了。”另一位成员接口说:“可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住着豪华别墅,坐着高级轿车,白天忙得昏天黑地,晚上醉得稀里糊涂,这样的生存质量就高了?”同行的人们陷入了沉思。 怎样的生存状态才算是高质量的呢?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存的质量”

20、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审题分析:从两位成员的对话内容及语气可确定,农村生活物质贫乏,辛苦劳累,生存质量低;但城市某些人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但精神生活空虚,其生存质量也不能说高。结果很多同学写这篇文章时,不去琢磨原材料的含义,不理睬原材料作者的情感倾向,一相情愿地认为农民虽然物质上苦了点,但精神愉悦,安居乐业,生存质量比城市高。这是不顾原材料出发点,置原材料作者对农村生活质量的否定而不顾,不负责任的想当然,完全背离了出题人出题意图,甚至走到了材料主旨的反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就是不能仔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及作者的态度所致。第18页,共28页,2022年,5月

21、20日,7点59分,星期三【2005年高考福建卷作文解析】一个大圆,规范,稳定,面积大;一个多角圆,新颖,多变,面积小。由此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 (1)人生既要稳定,又应多变。 (2)圆有不同的形状,人生也是如此,具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3)“和而不同”。不管怎么说,两者的圆心是一样的,可能方式方法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心地,都是为了圆满;所以,不管呈现的形式如何,其核心是一致的。“和而不同”是古人的说法,意思是为了“和”,可以有不同的主张、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方式。“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如此。那么可以联想到香港、澳门、台湾,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前提下的回归、繁荣与努力。 第19页,共28

22、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4)新颖,多变很好,很新潮,但它不如稳定、规范更实际。犹如现代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存在着追新潮而忽视本质的现象。 (5)人们往往看中的是新,但本质的面积大的,往往还是更原始的那一种,所以回归本源也是一条出路。 (6)但愿两者结合起来,既要稳定,又要新颖;既要规范,又要多变,这也是人生应该汲取的。 (7)圆,是核心,不管怎么多变,叶落归根;洋装虽然穿在身,都有一颗中国心。 (8)圆的多变,太阳在落山之时,看见的大,犹如第一幅;正午之时,光线散开,强烈,看见核心少。犹如第二幅。实际是一个物体,不同的时空呈现不同的方式,人生也应如此。 第20页,共28页

23、,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看图作文立意分析】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中的“图画式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幅名为摔了一跤的图画,画面里,一个孩子因为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上,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摔坐在地的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图画式材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图画材料的准确解读,把握其寓意。那么,这幅名为“摔了一跤”的图画应该怎样解读呢? 第一、弄清图画的组成要素。 所谓弄清图画的

24、组成要素,是指构成画面的内容要件。就这幅画来看,其构成要件有一个孩子、一块西瓜皮、三个大人(三个大人,一个代表孩子的家长,一个代表学校,一个代表社会)、一句“出事了吧!”的话。第21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第二,读懂画面内容。 图画的构成要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意图。就这幅画来看,其内容是具有叙述性情节的。我们知道,叙述的要素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其中,人物和事件是叙述的核心,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有中心,有实体。在叙述中,它们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时间和地点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环境和舞台,对人物和事件

25、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通常的叙述中要将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但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原因和结果是事件的起止点,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完整、交代才清晰。 在这幅画里,人物是一个孩子、三个大人;事件可以概括为:一个孩子因为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上,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时间、地点在这幅画里则不甚具体、明确,应是可以忽略的要素;结果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结果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说“出事了吧!”;原因则需要根据“结果”去推究,我认为,应该是导致整个事件的结果的原因,即需要搞清楚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为什么要说“出事了吧!”。第

26、22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 对这几个事件要素的分析,容易出问题的是“原因”和“结果”。有些学生很可能不从整个画面的叙述情节看问题,比如,只注意到了“孩子踩西瓜皮跌倒在地”这个阶段性结果,就会推出“有人不讲公德,乱丢西瓜皮,破坏环境”这样的原因;有些学生可能会误解“出事了吧”这句话,认为说“出事了吧”是对孩子的溺爱或者是要推卸对孩子跌倒的责任。这些都是没有把画面的构成要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只盯住了局部,这样当然不能准确理解画面内容,也就不能准确立意了。 那么,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为什么要说“出事了吧!”?第23页,共28页,2022年,5月2

27、0日,7点59分,星期三 就整个画面的叙述情节来看,“孩子踩着西瓜皮跌倒在地”是一件很容易见到的小事,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让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都认为是“出事了”。 这里关键是对“出事了吧!”的理解。 这句话是反映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跌倒这件小事的态度的,必须准确理解。联系现实生活,说孩子跌倒“出事了吧”,是含有“心疼、埋怨、责怪、嘲笑”等感情因素的。不管是哪种感情的流露,“孩子踩着西瓜皮跌倒在地”是不是“出事了”呢?“出事了”用在“孩子踩着西瓜皮跌倒在地”这件小事上显然有些言过其实,大词小用,但这正反映出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的过度关注,这也正是

28、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要说“出事了吧!”的原因。 我们把找出来的原因还原到叙述情节里,可以这样更为清晰、准确地表述整个画面的叙述情节:一个孩子因为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上,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因为对孩子行为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对跌倒在地的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第24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第三,理解画面寓意 画家通过画面表达创作意图,就漫画类作品而言,则体现为某种寓意。因此,准确把握画面寓意,是“图画式材料作文”正确立意的前提。 那么,这幅图画有什么寓意呢? 结合图画的叙述情节,我们不难看出,创作者反映了现实生活

29、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挫折、问题、错误等)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对这种现象,画面传递出“否定”的意思,即不赞成的态度。 因此,透过画面呈现的表面现象上升到深层次的理性认识,我们可以概括出这幅图画式材料的寓意:图画通过一个孩子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却认为是“出事了吧!”这种生活现象,讽刺了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的生活现实。第25页,共28页,2022年,5月20日,7点59分,星期三第四,根据图画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正确立意。 把握了图画的寓意,立意就比较容易,只是看选择一个怎样的角度了。 选择立意角度,我的经验是,叙述性材料可从不同立场的人物切入。 就这幅图画式材料而言,首先可从“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的孩子”切入,这个角度有以下立意可供选择:1、孩子跌倒(遇到挫折、犯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