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1_第1页
《白杨礼赞》教案1_第2页
《白杨礼赞》教案1_第3页
《白杨礼赞》教案1_第4页
《白杨礼赞》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7白杨礼赞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品味本文准确、凝练的语言;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教材分析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礼赞白杨树,赞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军民。作者采用象征手法,一方面是为了托物言志,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说不能说的话,冲破国民党的文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故设计了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写景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画面美和背景美。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引导学生把握“白杨树”的象征义。教学难点:通过当堂仿写训练的形式学

2、习状物手法和烘托手法。教学设想本文与上一篇海燕相比,对物象“白杨树”的描写比较集中、详细,其象征义也比较好解读。而作者的情感表达更是比较直接。所以,在教学时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没有多大难度。这课的学习不妨放在对文本“情感美”“画面美”“背景美”的赏析上,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文中的写景方法加以仿写,以写促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文录音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树是自然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白杨树的俊美

3、。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品味本文准确、凝练的语言;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2基础字词3解题切入文本本文是茅盾先生所写的散文,题目为白杨礼赞,那么什么叫做“礼赞”怀着敬意的赞扬4品味本文的情感美(1)听读课文,划

4、出全文直接礼赞白杨树的语句和段落【预设】第1小节、第4小节、第6小节、第8小节、第9小节(2)齐读这些段落,品味文中“怀着敬意”的赞美。(3)这些段落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进行抒情直抒胸臆(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敬意”“赞美”。5品味本文的画面美(1)作者为什么要高度赞美白杨树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来【预设】第3小节:“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第5小节:全部第7小节:“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2)将这些语句按照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进行分类。(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板书(4)学习作者在描写白杨树时运用的方法把握一定

5、的顺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白描,突出了白杨树的“内外兼备”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形象鲜明的白杨图。(5)齐读“白杨图”部分6品味本文画面美中的底色美(背景美)(1)这样的白杨树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课文第2小节,男生读(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板书(3)本文名为白杨礼赞,但作者却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黄土高原,是不是多余不多余,这是烘托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孕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板书四、研读课文1主旨探讨。(1)白杨礼赞中,作者饱含激情礼赞的仅仅是西北平原上极普通又不平凡的白杨树吗不是(2)知人论世: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

6、相持阶段,而革命根据地军民却毫不妥协,坚持抗战。当时,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奔赴延安途中的见闻感受写了这篇散文。由此可见,那伟岸正直、紧密团结、积极进取、坚强不屈的白杨树正象征着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和精神。他们是敌后土地上的农民、哨兵和中华民族的精神。(3)朗读课文第七小节将“它没有好女子”去掉,将四个“难道”全部改成陈述句来读按照原文来读。比较表达效果:“它没有好女子”欲扬先抑,更能突出白杨树的“内外兼美”。四个反问构成了排比句,其实充沛,酣畅淋漓,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礼赞之情。(4)正因为白杨树的极普通又不平凡,正因为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哨兵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所以,作者要大声礼赞白杨树。齐读课文8、9小节。为什么要写到“楠木”仪器“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白杨树的“立足民众”却又“不平凡”的精神,深化了主题。2拓展迁移1941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到后礼赞之情意犹未尽,于是赋诗一首。表达了作者向往革命圣地延安,愿与北方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寇的感情。题白杨图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五、课文小结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