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 6 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学案)一、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二)学习目标1、利用历史地图,了解印欧人早期迁徙的时间、路径,通过各地印欧人迁徙留下的史料,实证印欧人文化的特点,解释印欧人早期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作用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分中国北方与欧洲两个区域,利用各类文物图片等资料,实证迁徙的时间、路径,解释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政治版图、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二、知识梳理(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
2、人的文明成果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印欧人在作战时,把马套到车上,制造了马拉战车。2、印欧人的迁徙与影响(1)迁徙概况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迁入区域: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特点:长期性,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方式:他们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赫梯: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公元前
3、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波斯: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印度: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
4、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过程(1)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亚欧大陆偏北的地区,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36世纪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欧
5、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3)78世纪西亚: 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2、影响(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三、课堂小结四、随堂练习1、语言是历史的宝库。印欧人所属的印欧语系的许多语种都有表示“雪”“冬天”“熊”“羊”等意义的词,而“稻米”“狮子”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词在原始印欧语中
6、是不存在的。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南亚大陆是印欧人的最初游牧地 B印欧人大多迁徙到热带地区C印欧人可能起源于气候较冷的地区 D印欧人迁徙时间相当短暂【答案】C【解析】“雪”“冬天”“熊”“羊”都是较冷地区存在的物种或现象,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词在原始印欧语中是不存在的,这说明印欧人可能起源于气候较冷的地区,故选C项。印欧人最初的游牧地是东欧平原,故排除A项;印欧人也有很多到温带地区的,故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印欧人迁徙的时间,故排除D项。2、印欧人入侵前,西亚、南亚、南欧出现了零星的文明区域;印欧人入侵后,印欧人建立了赫梯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奴隶制大帝国。这说明民族迁徙(
7、)A使世界进入了青铜时代 B促进了奴隶制政权的产生C推动了古代文明的扩展 D导致农业文明转向游牧文明【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零星的文明区域”“奴隶制大帝国”可得出,文明由零星走向扩散,故选C项。赫梯人是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故应该是推动世界进入铁器时代,排除A项;早于印欧人迁徙前的埃及就是奴隶制政权,故排除B项;虽然早期印欧人属于游牧文明,但它们迁徙后,转入农耕生活,故排除D项。3、赫梯人最早采用冶铁技术,“海上民族”灭亡赫梯后,随着印欧多里安人的入侵,希腊出现了铁器。公元前800年前后,由于铁器的使用,雅利安人向恒河流域扩张的速度加快了。这说明( )A“海上民族”逐渐迁移到亚欧各地 B频繁
8、的战争催生了冶铁技术C农业的进步是铁器传播的必要条件 D民族大迁徙推动了铁器传播【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铁器随着各民族的迁徙而不断传播,故选D项。雅利安人并非“海上民族”,故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介绍战争与冶铁技术产生的关系,故排除B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民族迁徙与铁器传播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农业,故排除C项。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民族迁徙频繁,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到秦大一统时期,各民族和睦相处于中华大地,即便后来是蒙古人和满人入主中原也维持了这种相对的稳定。出现这种局面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稳定 B经济繁荣C文化认同 D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各民族和睦相处、民族的融合是取决于文化认
9、同的,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证明政治并不稳定,排除A项;经济繁荣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国家不统一,但也出现了民族的融合,排除D项。5、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说明这些少数民族主动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侧面佐证中华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项正确。A、C两项中的
10、“全部”太绝对,均排除;西晋对内迁各族人民实行仁政与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必然联系,且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剥削和压迫,故排除B项。6、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时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下列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没能阻断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对西汉物产有较大需求C匈奴接受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 D经济交流符合汉匈两族人民的利益【答案】C【解析】根据“关市不绝”可知,双方的经济交流并未阻断,A项说法正确;根据“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可知匈奴对西汉物产有较大需求,B项说法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匈奴接
11、受汉朝生产方式,C项说法错误;关市有利于双方的生产生活,D项说法正确。故选C项。7、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这是因为( )A推动经济发展 B缓和民族矛盾C促进民族融合 D巩固政权根基【答案】D【解析】游牧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落后于汉族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因此,在夺取中原地区的政权之后,为不断丰富物质资料,以巩固自身统治,游牧民族政权必然沿用中原地区的经济方式和政治制度,故选D项。8、古代中国居民大规模迁移有两个方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
12、同影响是(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C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D引发了民族矛盾和斗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会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故C项正确。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往往带来一段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由人口多的地区迁往人口少的地区会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但是由人口较少的北方草原进入人口较多的黄河流域则不一定会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故B项错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容易引起民族矛盾和斗争,D项说法较绝对,排除。9、“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
13、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答案】C【解析】根据“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可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故C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而不是罗马帝国灭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日耳曼人对中古时期欧洲的统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奴制的保留,排除D项。10、有学者指出:“如果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于1000年、1500年或1800年在欧洲复活,他将会为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日耳曼民族,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这说明( )A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B日耳曼民族复兴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C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得益于罗马文明D罗马人惊叹于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职助理合同范本
- 2025年长沙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
- 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 代办注销合同范本
- 内部包协议合同范本
- 动迁协议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团购合同范例
- 农业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修路回收物资合同范本
- 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中央2025年中国科协所属单位招聘社会在职人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神经系统MRI解读》课件
- 2024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校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致辞 (汇编11份)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第三版) 课件 U7 Tram
- 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附答案)
-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医共体合作制度
- 2025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餐饮部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 学工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