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课件_第1页
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课件_第2页
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课件_第3页
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课件_第4页
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 育 目 的教育系 袁强1、“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爱弥尔 2、“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 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人教社,1958.42. 4、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

2、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洛克:教育漫话 教育名言读书是为了什么?尹建庭,原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他撰写的入学教育课论文中,提出了“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是为了自己”的观点。2001年6月,尹建庭出版

3、了人世老枪一书,该书中有“世上的一切都必须为我服务,不然,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天下最大的谎话,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的真心话就是专门利己,毫不害人”等言论。该论文曾被株洲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小组二等奖(后该获奖被取消)。一家媒体刊登了批评尹建庭“读书是为挣钱娶美女”论文观点的文章,引起社会上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尹建庭在其教学过程中曾向学生推销人世老枪一书。株洲市教育局发现尹建庭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言论以及向学生推销作品的问题后,即组织专人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查处。2001年8月31日,向市辖各县市区教育局、城区各中学下发了株教通字(2001)60号关于查处向学生推销人世老枪问题的情况通报

4、:按照教师法第37条的规定,同意株洲市二中对尹建庭实行解聘;株洲市内的所有学校不聘尹建庭当教师。同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做出决定,全省教育系统内不得录用。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学校教育目的体系:1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化。教育目的结构示意图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层级体系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国家、社会、教育家理想)(各级各类学校)2、教育目的内涵广义

5、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规格和质量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区别与联系3、教育目的的作用与功能: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具有目标作用。(2)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对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不仅知道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

6、据和标准。调控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二、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一)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三)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三种主要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本位论、个人价值论) 社会本位论(工具论

7、、社会价值论) 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辨论统一论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帕克、马斯洛、萨特等是其代表“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为本位,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等是其代表。“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为本位,强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论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

8、,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个人本位论者和社会本位论者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实质上是这种矛盾的反映。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二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我国教育目的 (一)人的片面发展1、什么是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片面发展”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而言的。人的片面发展就是指严重牺牲了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或某方面的某些侧面的发展,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人格

9、问题。(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1、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各自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 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括道德、志趣和意向的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 2、旧式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完全实现。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

10、件和基础。 2、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直至建立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途径、渠道)/ 根本途径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久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

11、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四有、两爱、两精神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少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57年,毛泽东最高国务会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若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1) 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

12、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三、我国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

13、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打好语文、数学、外语的基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特长,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热忱以及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3)体育方面: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

14、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从事生活、生产所需的身体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使学生具有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四、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五、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组成部分(1)德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

15、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2011颖东)(3)体育。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4)美育。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席勒)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美育特性:情感性、形象性、

16、愉悦性五育的相互关系:德育是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在人的发展中,思想品德的发展对其他方面的发展起着灵魂统帅的作用。智育是主体和中心,为各育的实施,即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施提供着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智力基础,并制约着各育质量的提高。体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物质前提,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各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美育和劳育则渗透到全面发展教育各个方面,起着辅德、益智、促体的作用。相互制约、统一发展其中:第三节 当代基础教育目的转轨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一、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1 、成因:历史因

17、素传统观念计划经济体制目前社会状况教育自身因素2 、现象:教育目的效果上太重视短期行为效应;过分强调师道尊严,整齐划一;考试评价制度上仅以分数为唯一的衡量指标。不利于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3 、危害:第三节 当代基础教育目的转轨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利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教育面向现代化。 新民晚报去年四月十一日刊登了一个五年级学生的一篇周记,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他想说的是:“老师,您尝受过受冷落,嘲笑和歧视的滋味吗?不,您没有;是的,您不会有!但我一直在品尝着这种滋味,一种让人说不出来的滋味。这种滋味是您给我的呀,也许您是无意的,可它却给我带来伤害。老师,我想对您说,这

18、不公平!老师您对成绩好的人是一种温柔的微笑,而我们得到的是您的责骂。老师,您知道吗?您的一怒一喜决定着我们这一天是喜还是忧。”她的最后的希望是,“老师请微笑地对待我们吧!”小学生自定“想得美”课程表1、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2、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三节 当代基础教育目的转轨二、素质教育: 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

19、育。 2 、素质教育的要义:其要义主要有三个方面: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c,它是使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 第三节 当代基础教育目的转轨3.素质教育的构成第一,政治素质教育。第二,思想素质教育。第三,道德素质教育。第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第五,身体素质教育。第六,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素质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德,是第一位的素质,尤其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 论语“为政以德” 三字经“教之道,德为先”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人的思想观念

20、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目前社会的公德教育还不容乐观,即便在大学校园里,部分学生也未能守住伦理道德的底线。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309室,一个天文物理专题讨论会正在进行。卢刚这个28岁的青年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出国考试由中国政府公派来美的留学生,幽灵般地溜进了会场。他穿着大茄克,带着一个提包,无声坐在会场一角。他静静地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射击。他首先开枪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该大学物理系最好的教授。戈尔咨教授应声倒下,卢刚又在他脑后补了一枪,继尔又朝史密斯教授的身上射击了两枪。其中两位中

21、国同学一位惊吓过度昏倒,另一位跑去报警。这时卢刚已经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山林华博生、他一连朝山林华的脑门和胸膛放了几枪,山林华连哼都来不及哼一下就当场被枪杀。卢刚在第一现场枪杀了这三个人之后,又进入系主任办公室,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他确认系主任已经死了后,又跑回第一现象,确定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真的死了。卢刚不予理睬在场人员的阻止,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卢刚第一次击打中其心脏,对准他惊恐万状,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卢刚跑出物理系大楼,又接连杀死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又向女秘书脖颈上射了一枪,然后举枪自杀。整个凶杀过程只有1

22、0分钟,6人死亡,女秘书重伤。这就是震动了美国,中国乃至世界,并引发了世人对中国教育的强烈关注的卢刚博士杀人案。 由“卢刚事件”引发的思考两个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从更深层次理解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实践才能出真知。 中美教育的差异 美国学生为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

23、”。)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美国学生一向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

24、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现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摘自豆苗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差异(读者2003.6) 毒 杀 双 亲 据南方周末2001年8月30日第6版报道,2001年7月15日,在贵州省安顺市东关中学就读的孪生姐妹小灵和小可为了摆脱学习的压力,亲手毒杀了自己的双亲,更为遗憾的是她们还没有意识感到自己的严重罪过和违法行为。小灵和小可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旁人眼里,这是一个富裕、和睦、幸福的家庭。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父母平时不让她们看电视,不允许随便上街,也不允许带

25、同学和朋友到家里玩,双休日还要每天补习6小时功课。可她俩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在班上处于中等水平。为此,这对娈生姐妹也很痛苦,因为她们也很努力。姐妹俩所在学校的老师也没有觉察她俩的心理变化。特别令她俩感到伤心的是,父母平日很少与她们谈心,在重点高中没有考上时,母亲对她们进行了辱骂,爸爸让她们下跪反省。她们感到没有自由,度日如年。在没有人开导与安慰的前提下,盛怒之下,她们用毒鼠药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无独有偶,这类案件在其他省市也屡有发生。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1月17日,浙江省金华一位姓徐的高中生因无法忍受母亲对他学习成绩高分的要求,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 据新华社兰州2002年6月6日电,甘肃省景泰县一名16岁的中学生“尖子生”因不堪忍受学习的压力,杀死了亲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