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冷战的结束_第1页
第11课 冷战的结束_第2页
第11课 冷战的结束_第3页
第11课 冷战的结束_第4页
第11课 冷战的结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 冷战的结束二附中 陆君根1 东欧四国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剧变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因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面对动荡的政局,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的妥协退让,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反对派最终得逞,取得了政权。不同点: 反对派夺权的方式有所不同。波兰等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民主德国是通过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而罗马尼亚则是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实现了政权交替。 东欧各国政权更迭之后,德国统一,而南斯拉夫则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奇维那、南斯拉夫联盟五个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即捷克和斯洛伐克。2齐奥塞斯库夫妇在所

2、到之处都组织群众举行盛大欢迎。图为齐夫妇在参观一学校时,学生们手举齐夫妇的照片十二月风暴3北京中学生欢迎齐奥塞斯库总统4蒂米什瓦拉事件5保安部门向人群开火造成伤亡6罗马尼亚境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7局势失控81989年12月22日中午齐奥塞斯库夫妇在党中央大厦屋顶乘直升飞机逃走途中变故 91989年12月25日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10罗马尼亚民众得知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死时欢呼雀跃11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在演讲 12波兰团结工会纪念碑 1314两德统一 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的是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通过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

3、的方式完成的德国统一。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之后,东西德立即展开统一谈判,最后两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德国的四国(美、英、法、苏)达成二加四条约,允许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四个占领国的特权全部取消。统一后,德国继续留在欧洲共同体(即后来的欧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勃兰登堡门-德国统一的象征15赫尔穆特科尔(Dr. Helmut Kohl)16171819东欧剧变的内因1历史原因 东欧诸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东欧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革命斗争;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所以,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

4、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20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5、。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21东欧剧变的外因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 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即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

6、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222西方因素。 “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东欧是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用的手法有: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内政,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

7、23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原因有: (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2)内部原因。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在政治上,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 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

8、改组、分裂和蜕变。 (4)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 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24“八一九”事件252627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 的简称,是苏联解体时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组织。年月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月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苏联其他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

9、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日,苏联正式解体。28 独联体现有个成员,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曾在年月加入独联体,但在年月宣布退出。独联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工作语言为俄语。 根据独联体章程,独联体不是国家,也不拥有凌驾于成员国之上的权力。它以所有成员国的主权平等为基础,为各成员国加强友好与合作服务。各成员国在国际安全、裁军、军备监督和军队建设方面实行协调的政策,采用观察员小组和集体维持和平部队等手段保证独联体内部安全。当成员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各成员国应立即进行协商,协调立场,采取相应措施。 29 独联体的主要机构有国家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跨国议会大会、协调协商委员会等。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通常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政府首脑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会议轮流在各国首都举行。 独联体成立以来,虽然存在内部摩擦等问题,但在促进成员国经济恢复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近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