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讲版课件_第1页
高一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讲版课件_第2页
高一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讲版课件_第3页
高一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讲版课件_第4页
高一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精讲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历史必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49-1956 过渡时期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中历史必修 第四单元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1)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1)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造成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原因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的措施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产品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1.639亿吨49%9.3%棉130.4万吨193%53%钢135万吨754%46.2%煤6649万吨105%7.4%发电72.6亿千瓦时68.1%21.9%原油44万吨272%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的措施 到1952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3、为以后进行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阅读以下材料: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阅读以下材料: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

4、1956)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背景:(2)基本任务:(3)成就: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背景:(2)基本任务:(3)成就:“一化三改”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背景:(2)基本任务:(3)成就:“一化三改”(4)意义: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背景:(2)基本任务:(3)成就:“

5、一化三改”(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3、三大改造(19531956)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3、三大改造(19531956)(1)概况: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3、三大改造(19531956)(1)概况:农业参加合作社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3、三大改造(19531956)(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3、三大改造(19531956)(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

6、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1. 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2)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确定党的主要任务(2)影响: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总路线(1)指导思想:2. 失误:总路线的提出使“左”倾经济思想在经济领域日益膨胀,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 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当时的“三面红旗”“大跃进”运动播放视频“大跃进”运动特点:评价:主观出发点是好的; 客观过分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7、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高速度,大办工业、农业。“人民公社化”运动播放视频“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评价:主观出发点是好的; 客观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一大二公4. 正确探索: (1)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 (2)成就:3. 19591961,严重的经济困难。2. 失误:1. 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为大庆油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被誉为“铁人”和中国石油工人的榜样。图为他在带领工人征服井喷。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2、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3、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原因:“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原因: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原因: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的措施系统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实质66-71-73-75-76爆发周恩来着手调整邓小平全面整顿结束文革的发展过程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