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睢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1.gif)
![河南商丘睢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2.gif)
![河南商丘睢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3.gif)
![河南商丘睢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4.gif)
![河南商丘睢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d8e74fc57d45a4a0b87c6d22c9b78a1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河南商丘睢阳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教学指导中,运用了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是()。 A带领学生到户外参观植物B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C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个组分别探究反射活动后进行交流D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因素 答案:C解析: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并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故本题选择C选项。 2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
2、的(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答案:A解析:由题目可知F区和T区的豹属于同一物种,没有生殖隔离,T区和F区由于人类活动存在地理隔离,所以T区和F区豹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将T区豹引入F区。增加了F区豹基因多样性,A项正确:题目强调的是后代性别比例。题干中并未明确表明引入的T区豹会引起后代性别不同的个体存活率产生差异,所以后代的性别比例不一定会受影响,B项错误;因为没有生殖隔离,两个区的豹属于同一物种,所以并未影响丰富度(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的种类数),C项错误;F区豹的引入增加了T区豹基因多样性
3、,所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D项错误。 3生活中制作面包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的( )。 A.胚根B.胚芽C.胚乳D.子叶 答案:C解析: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因此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4果酒变酸、泡菜变酸、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醋酸菌、毛霉B.乳酸菌、乳酸菌、酵母菌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D.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 答案:C解析:醋酸菌能在糖源不足时将果酒中的酒精转变为醋酸,使果酒变酸。制作泡菜时主要起作用的是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中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泡菜变酸。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毛霉生长形成的直
4、立菌丝。 5科学家从矿区硫化矿酸性废水中分离出一种嗜酸细菌,该菌在有机物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在缺失有机物时,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菌吸收现成有机物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废水中该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该细菌能将CO2转化为有机物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D.矿区中的化学诱变因子可导致该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答案:B解析:嗜酸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A项错误。在富含有机物是酸性废水中,嗜酸细菌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该细菌是利用单
5、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该过程属于化能合成,而非含有的光合色素进行的光合作用,C项错误。该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项错误。 6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答案:C解析: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
6、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A项正确。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患者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应比正常人体内的少,B项正确。炎性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因此机体细胞代谢快。患者机体产热增加,但散热也会相应增加,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D项正确。故本题选C。 7在动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先出现多细胞结构的是( )。A.线形动物B.腔肠动物C.扁形动物D.环节动物 答案:B解析:知识点:动物类群的发展顺序,动物界可根据动物的细胞数量、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消化腔、体制、身体和副肢分节情况以及内部器官系统等特点、生殖
7、的方式等划分为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除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外,其他均为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中最为原始的一类。B项正确。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与DNA中的基因表达有关B.纤维类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的二氧化碳和水的产生有关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酸与靶细胞的裂解、死亡有关 答案:B解析:A项中真核细胞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rRNA和核糖体在转录和翻译过程
8、中起作用,故核仁与DNA中的基因表达有关,正确。B项中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形成的,错误。C项中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正确。D项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正确。故本题选B。 9课程标准的条目“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在知识性目标要求中属于( )。 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识记水平 答案:C解析:“应用水平”的要求: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这一水平常使用的行为动词包括分析、得出、设计、拟订、应用、评价
9、等。 10“米勒夫妇的眼睛都是蓝色的,他们能生出棕色眼睛的孩子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被称为“概念探针”,这里所说的“探针”主要用来检测( )。学生的前慨念概念的缺陷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产生前概念的原因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程度 A.B.C.D. 答案:D解析:知识点:“概念探针”的作用:(1)检测前概念;(2)转变前概念;(3)及时地反馈;(4)诊断概念缺陷。即,D项正确。A、B、C三项:不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11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的教学中,某教师让学生观察已解剖好的新鲜动物肾脏,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触摸和观察,并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得出:肾脏中间的白色空腔是汇集尿液的肾盂,
10、肾盂中的尿液来自肾脏周围的实体部分,这部分为肾实质,红色有弹性。这样的教学不能着重体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是( )。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B.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C.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D.创造冲突的学习情境答案:D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共有5点,分别是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教师观。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
11、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创造冲突的学习情境是在进行科学概念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题干中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总结出知识点,并不存在认知冲突,D项符合题意。 12某地区被火山喷发的岩浆覆盖,此后发生的群落演替最可能的顺序是( )。A.地衣-苔藓-草坪-灌木B.苔藓-草坪地衣-灌木C.草坪-乔木-苔藓-地衣D.地衣-草坪-灌木-乔木 答案:A解析:火山喷发后,被
12、岩浆覆盖后的地区将发生初生演替,演替的顺序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地衣-苔藓-草坪-灌木。 13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叶提供营养B胚根发育成根C胚乳发育成叶D胚芽发育成芽 答案:C解析: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具有胚乳结构,提供营养,C项错误。 14某教师阅读了大量关于“合作学习”的文献,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决定在自己授课的高一(2)班就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该教师宜采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实验研究法 B.问卷调查法C.行动研究法 D.文献研究法 答案:C解析:行
13、动研究法是教育实践者根据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依托自身的教学实践,自行解决此时此地教育实际问题,即时自行应用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也称现场研究。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可预见性和可干预性是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根据题干描述该教师宜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 15“落红
14、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故答案选C。 16如图4所示,1、2表示显微镜物镜长度,3、4表示显微镜目镜长度,5、6表示显微镜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现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效果,正确组合是( )。 A.1、3、5B.2、4、6C.2、3、5D.2、4
15、、5 答案:C解析: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高倍镜与装片的距离短。由此选择2、3、5。 17已知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幼苗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数占()。 A.14B.116C.216D.0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对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解。 【答案】D。【解析】根据玉米的基因型可知玉米为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利用其花药即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即ABD、AbD、aBD、abD),无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故aaBBDD的个体占0,D项正确。 18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
16、的话来解释概念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等。是属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哪一个水平 () A.结构化的生物科学素养B.多维的生物科学素养C.肤浅的生物科学素养D.功能化的生物科学素养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物科学素养的水平。 【答案】A。【解析】肤浅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功能化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结构化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多维的生物科学
17、素养: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19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与生物进化无关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自然环境条件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B【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A项,达尔
18、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B项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C项,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D项,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据
19、此可知,本题选B。 20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现在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可以在体外很短的时间内将DNA大量扩增。你认为下列符合在体外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一组是()。稳定的缓冲液环境DNA模板合成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DNA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温控设备 A.B.C.D.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PCR的过程。 【答案】D。 【解析】在PCR技术中,需要的条件有模板、引物、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此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故D项正确。 2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A.消毒用B.染色用C.为细胞提供营养D.保
20、持细胞形态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知识。 【答案】D。【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I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2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
21、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A项错误B、C、D三项正确。 23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需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
22、入红细胞 答案:B解析:从表中分析,在没有进行处理的时候细胞内的K+和Mg2+的浓度都比较高,而在用鱼滕酮处理之后,K+和Mg2+含量减少了,说明鱼滕酮对K+和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都有抑制作用,A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B错误。用鸟本苷处理后,K+的吸收受到影响,而Mg2+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说明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C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D正确。故选B。 24图1为人体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B.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
23、过程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无丝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答案:A解析: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最高,分化程度最低,A正确;动物细胞分化过程不可逆,B错误;造血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细胞核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引起的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错误。 25下图表示EcoR I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分别是( )。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B.GAATTC,切点在A和T之间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D.CTTAAG,切点在T和A之间 答案:C26图3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
24、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和鼠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C.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若青蛙全部死亡,对蛇的影响比对食草昆虫的影响显著 答案:D解析: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中食物链与食物网的知识。在食物网中,被捕食者减少对捕食者的影响大于捕食者减少对被捕食者的影响,因此若青蛙全部死亡,对蛇的影响比对食草昆虫的影响显著,D项正确。A项:兔和鼠都吃草,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种群,包括动物、植物、微
25、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图中只有动物和植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27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如图2)”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B.过程可发生在RNA病毒中C.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过程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实质,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D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A项正确。过程分别是逆转录和RNA复制,只在某些RNA病毒中才会发生,B项正确。过程分别是DNA复制、RNA复制和翻译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C项正确。过程易发生基因突变,突
26、变和基因重组能为自然选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D项错误。 2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四幅图。以下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是( )。 A.B.C.D. 答案:A解析: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A项,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黑暗下CO2的释放量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A”点表示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因此A项中的“A”点不能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A项错误。B项表示温室内空气中CO2浓度,当曲线上升时,说明温室中CO2浓度增加,
27、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当曲线下降时,说明温室内CO2浓度减少,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拐点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B项中“A”“B”均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项,“A”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项,“A”点表示玉米材料既不向外界释放CO2,也不从外界吸收CO2,即净光合速率为O2此时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9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细胞膜保持完整B线粒体供能C核内有遗传物质D细胞保持完整性 答案:D解析:细胞的各种结构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是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确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二、问答题30材料: 某
28、校教师进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需要学生根据经验、观察、调查或资料收集来寻找子课题。 课题名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自身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与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过程: (1)教师就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概述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2)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同学走进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专业人员采集水样,测定水样,调查学校周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和绿化现状等。 (3)学生经过对周围环境的各类污染因素与常见生物的关系的调查和分析后,组成若干课
29、题研究小组(每组35人),各自选定实验研究项目。 (4)各小组相互评议实验研究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确定实验研究项目。 (5)各小组设计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案中包括以下内容:研究题目;研究目的;实验原理;所需材料(应具有可行性);具体实验步骤;预期结果。 (6)师生分别做实验准备。 (7)在课堂内,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1材料: 有位教师在讲“种子的结构”的时候,先请学生辨认几种植物的种子。接着说:“世界上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多数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接着展示:有的种子的直径有50厘米,重达15公斤,可算是世
30、界上最大的种子;有的种子一亿粒才重50克,可算是世界上最小的种子。“尽管这些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把它们种在适宜的环境里,却都能长出一棵新的植物体。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常见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来学习种子的结构。” 问题: (1)生物学是以生命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和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动态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在生物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有助于这些信息的传递。简述直观教学的作用。(8分) (2)在新课起始阶段教师展示的植物的种子属于哪种类型的直观教具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直观教具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简述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31、12分) 解析:(1)作用: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2)植物的种子属于实物。除此之外,还有标本、模型、挂图、演示器、替代物、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 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具的尺寸。尺寸过大演示不方便,过小学生又看不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教具的高度。适宜的高度可使全体学生坐在座位上就能看见演示材料且保证后面的学生不被前面的学生挡住。如果高度不够,根据需要可加垫些牢固的支撑物。 教具的演示方向。教师展示教具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将教具在学生间进行巡回展示。使全体学生能更好地看清。 清晰度。演示教室的明暗度易控制,但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一些特殊的演示材料后面需加衬幕与材料产生强烈的反差来保证材料的清晰度。 教具的指示位置。教师指示教具必须准确,可借助教鞭进行讲解,将点、线、面充分突出出来,给学生以清晰的印象。 教具的展出时机。教师在展示前应将教具放在讲桌下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完毕后要及时收起教具,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好的跟随教师。 教具展示的次数。展示次数不要过于频繁否则会降低学生的兴趣,一般同一教具一节课只用一到两次,应做到有的放矢。 教具的演示个数。在一节课中,教具的组合使用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些,但一节课使用过多种教具,不仅教师觉得手忙脚乱,学生也会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5367-2024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喷油器总成
- Porantherine-生命科学试剂-MCE-2296
- 1-Propinoyl-Lysergic-acid-methylisopropylamide-1P-MiPLA-生命科学试剂-MCE-1036
- 2025年度银行账户管理与个人财富管理合作协议方
- 2025年度高层建筑基础钻孔施工与质量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厅厨师劳动合同及劳动争议处理协议
- 2025年度绿色环保版商铺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环保项目短期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产业财产赠与协议
- 2025年度新媒体运营专员聘用合同简易制
- 新急救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山东省潍坊市高职单招2023年英语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100题
-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手册
- GB/T 9074.1-2002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 GB/T 8014-198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
- 烟叶分级工新教材(高级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