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6届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4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1页
走向高考2016届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4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2页
走向高考2016届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4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3页
走向高考2016届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4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4页
走向高考2016届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4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向高考 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 高考总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14第三部分论述类文章阅读考 情 分 析考 点 梳 理提 分 技 巧专 题 训 练2341考 情 分 析论述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筛选、分析、综合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呈现如下规律:(1)选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生活色彩,洋溢着时代气息。如2013年新课标卷I谈老子的思想,新课标II论述中国凤文化,辽宁卷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这些都广泛地反映了社会领域新研究动态,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2)考查题型以客观单选题为主,兼有多选题和主观表达题。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高考卷设置一道

2、多选题,这种命题形式对考生读写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时应足够重视。(3) 考查重点明显,题量和分值,情况不一,稳中有变。从近两年高考来看,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等考点,大部分省市的命题都有涉及,这应是今后备考的重点。考 点 梳 理板块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它常常是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考查角度(一)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判断论述类文章阅读,命题人在设置选择项时,有的选项是对文中概念内涵的揭示,有的选项是对文中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诠释说明,

3、要求考生对这二者信息准确区分。【例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中指出:“列入名单的作品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能够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20年来,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

4、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就连家喻户晓的梁祝传说也面临传承的困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也找不到梁祝传说的传承者、说唱者,而梁祝文化的“根”在于梁祝传说,故而急需进行保护。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能代表民族文化认同,且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B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是一种无形遗产。C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指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等文化表现形式。D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故而急需保护。【解析】D项说的是非物质文化受到的冲击,属于概念的外延属性,不

5、是对概念内涵的揭示。【答案】D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需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区别。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一般只有一个,信息一般集中在文中某一个段落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而概念的外延是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各个方面,信息也分散在原文不同的段落或层次。对概念的考查常常将这二者故意混淆,并分列于同一试题的各个选项中。如果弄清了这二者的区别,很多概念类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考查角度(二)对概念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这类考查题型,要求考生将选项中概念的有关信息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比对,选出正确选项。【例题2】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完成题目。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在中

6、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四艺”中居于首位。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琴的弦位较长,音量不大但余韵悠长,面板、底板浑厚且共鸣箱体积较小,特别是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这样特

7、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使共鸣体振动不充分且有传播阻碍,造成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音色特点。而这些特点,恰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中正平和”“温良敦厚”及“虚静简淡”的审美情趣相合。可以说,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的审美情趣。古琴的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大类型。散音,指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其特点是浑厚宏亮,共鸣性强,余音悠长。按音,指右手弹弦,左手指顺弦依徵位按弦所发出的声音,按音没有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相时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也主要是由按音来表现的。泛音,为右手弹弦,左指对准徵位轻点琴弦,得音清亮空灵。泛音

8、清脆、晶莹、纯净、明亮,有金属声,富于弹性,与散音的厚重深沉、按音的沉着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古琴还分为低音区、中音区与高音区三个不同的发音部位,低音区低沉浑厚、古朴苍老,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区则清亮圆润,富有穿透力而又具醇厚之韵;中音区取音“中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使古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及高、中、低音区调和在同一首曲中,使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这恰与中国文人崇“和”的观念相契合。(节选)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经流传了三千余年,它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

9、世心态。B琴体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制成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狭长的“共鸣箱”;它以琴弦为振动源,通过弹拨与共鸣体共振而发音。C古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特点,这与其共鸣箱体积较小、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等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相关。D古琴的发音部位分低、中、高三个音区,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弹奏时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它们就调和于一曲,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解析】以偏概全,原文中说“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答案】B一个概念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它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环境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概

10、念的意思,或制约这个概念的含义。论述类文章阅读选项对概念的表述,往往对原句加以改装、重组,即采取“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面设误。因此,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用好“比对法”,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书会是宋代与科举有关的会社名称,或称课会,或称课社,或称文会。它和乡校、家塾、舍馆一样都是民间开办的学校,与宗学、京学、县学等国立

11、学校并存而补充之。每遇大比之年,书会等民办学校也有人中榜及第,确实与科举考试有密切联系。抑或受到宋代都市文艺商品化趋势的左右,抑或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书会渐渐地由读书吟课的场所转变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宋代的书会应不少。由于书会渐渐走向专门化,以致被人们视同为一般的“行会”,且统称之为“社会”。书会中从事伎艺底本创作的人称之为书会先生。从有关资料看,书会先生据其专长,各有所司,分工明确。宋代书会先生一般是没有功名而精于文艺的民间文人和艺人。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审美认识和道德评价标准去进行文艺创作,并以获得商业利润为创作目的,即以文艺创作为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是一个职业

12、化的、自治性的民间文艺创作群体。他们的生活是自由的,甚至是放纵的。北宋词人柳永可谓是书会先生的先驱。他早年浪迹市井,放骸坊曲,为歌妓作词的经历与后代书会先生的生活方式无甚差异。宋代书会先生创作的作品应该不少,而由于失载和散佚,今天能确认为书会先生创作的作品已不多,如小说简帖和尚、鼓子词刎颈鸳鸯会、戏文张协状元及一些曲子词和赚词。从现存的资料看,词是宋代所有伎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决定着伎艺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语言风格。而伎艺作品质量的提高也是词的质量的提高,伎艺形式的创新也是词体的创新。书会的创作和表演有助于词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鼓子词、唱赚和戏文的创作,导致了词体的发展和演变,即由单章体向联

13、章体、套曲体、戏曲体嬗变。1关于“书会”,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书会与科举有密切联系,是和乡校、家塾、舍馆一样的民间学校,对宗学、京学、县学等学校起补充作用。B书会的功能后来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民间学校逐渐转换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C书会之所以渐渐地由读书吟课的场所转变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与科举考试有着密切联系。D书会后被视为行会,称为“社会”,其中有从事底本创作的书会先生,且他们据其专长,各有所司,分工明确。【解析】信息错位,应该是或者受宋代都市文化商品化左右的因素,或者书会为了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因素。【答案】C2对宋代“书会创作”的理

14、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书会创作的主体是没有功名而精于文艺的民间文人和艺人,有其审美与道德标准,是业余松散的群体,赚取利润,用以谋生。B书会先生创作不是为了“经国之大业”,而是向艺人提供脚本或刻印脚本以取得合理的报酬,维持中等以下的生活消费。C书会的创作和表演有助于词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鼓子词、小说、唱赚和戏文的创作,导致了词体的发展和演变。D词是书会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伎艺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语言风格,伎艺作品质量的提高也是词的质量的提高。【解析】A“是业余松散的群体”错,原文为“他们是一个职业化的、自治性的民间文艺创作群体”。C.“特别是鼓子词、小说、唱赚和戏文的创作”错,原文并未

15、包括“小说”。D.“词是书会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伎艺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语言风格”过于绝对化。【答案】B板块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通常指那些传递重要信息,对理解全文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如:能表现文章主旨或某一方面主要内容的中心句、观点句;能体现文章脉络层次的过渡句、总结句;语意较为丰富、内容较为含蓄的句子;句型庞大、结构复杂、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理解句子含意的考查通常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句子的表层含意,即字面意义,这类句子只要理清句子结构,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二是语境含意,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三是言外之意,这类句子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表达的往往不是句子本身的意义,言

16、在此而意在彼。考查角度(一)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意【例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从自然的角度看,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换句话说,在童年阶段,儿童生活的特性,就是这一阶段的人性内涵。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的这种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如果学校和教育排斥了休闲,儿童一进入学校和教育场域,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戛然而止,这种落差是不是也太大了?如果适应不好,就会被贴上终身都可能难以揭除的标签;如果能够适应,其本性的压抑与丧失该有多大!儿童要么不适应,要么得改变本性来适应,那这种教育不是异化的吗?对“学校和教育应

17、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自在的游戏玩耍的天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B如果学校教育完全排斥了儿童原本的生活,那么这样的提升和引领必然让孩子异化。C排斥儿童生活的学校和教育,无论学生适应与否,都会导致教育的异化或儿童的异化。D学校和教育应该完全顺应儿童的生活,并且要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解析】仅分析所给句的句子结构,也很容易得出答案。学校和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生活,但不是“完全适应”;也不能“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而是在顺应他们爱游戏玩耍的基础上,进行“引领”。【答案】D要对文段

18、中的重要语句作出正确的解读,首先应该从句子自身入手进行语法分析,分析选项在用词、表意上有什么不同。如果是单句,就要做句子结构分析,弄清其基本结构,在找出其主干的同时,还要弄清主干和其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复句,就要对分句间的层次关系作出分析,弄清它是总分关系、因果关系,还是转折关系、递进关系等,从而找出重心所在。考查角度(二)需要借助行文思路理解句意【例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老子推崇“无为而冶”,“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

19、“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张,防止乱作为。下列对文章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为”指的是“道法自然”

20、,理政者的行为必须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B“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理政者通过自己的“无为”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有为”。C防止理政者乱作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D理政者要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中得到治政的启示,否则就会私欲膨胀,扰民乱民。【解析】“否则就会私欲膨胀”绝对化,应在“否则就”后加“可能”。【答案】D抓住行文思路进行语境分析,首先,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的位置,理清是否为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关键句等。如果句子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找相关信息;如果起总结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上文去

21、找相关信息;如果句子在文中起具体的描写、陈述、支撑作用,那么应该从观点句、总括句中寻找相关信息。其次,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或含意,同时还应抓住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的含意。考查角度(三)借助修辞等手法理解句意【例题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黑客却如阳光下的阴影一样,纠缠着每一个需要光明的人。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对付阳光下的黑影。对加横线句子含意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就像阳光下会有黑影一样,网络也需要黑客的存在。B. 黑客生活在黑暗中,经常纠缠生活在阳光下的人们。C. 黑客是网络

22、的黑暗现象,在我们需要网络时,他们如影随形,防不胜防。D. 黑客是网络的黑暗现象,要解除黑客的纠缠就要将其置于阳光下。【解析】对有修辞语句的理解,要分析出所用修辞本身的特征。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要弄明白本体和喻体的联系。句子把“黑客”比喻为“阴影”,从现实意义上看,阳光下的“阴影”是黑暗的代表,是没办法防止的事物,联系网络可以看出,“纠缠”一词有防不胜防的意思。【答案】C对于运用修辞格的语句的理解,要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考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夸张的扩大性等,进而分析句子表达的思想内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目前,在“现代书法”的研究中存在运动式操作现象。把一

23、种艺术现象当作一种运动往前推进,可能会推进得太快。不断地把书法的形态变化、方式方法的变化作为书法演进的标志,就会忽视了每种新的形态自身还需要进一步壮大,还有很多的精神指向需要明确。书法的延续性(传统惯性)很强,而且与其他艺术不同,中国书法没有西方的参照系,因此应当根据其自身的逻辑与西方对话,不要简单地把“现代书法”中某些具有抽象痕迹的形态看成西方抽象主义的东西回应。(节选自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3对“不要简单地把现代书法中某些具有抽象痕迹的形态看成西方抽象主义的东西回应”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B中国书法艺术应有西方文化参照系。C中国书法艺术不存在抽象

24、的表现形式。D中国书法艺术不宜吸收西方抽象主义。 【解析】中国书法中的抽象形态并非西方抽象主义的模仿,它有“自身的逻辑”,即中国书法中的抽象形态,是自己的艺术形式。B.原句并无此意。C.“现代书法中某些具有抽象痕迹的形态”就指出中国书法艺术有“抽象的表现形式”。D.原句并无“不宜吸收”之意。【答案】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题。在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事物。这两个事物既曾结合在一起,融为一物(城市);也曾互相独立,或为无市之城,或为无城之市。“城”与“市”是反映不同事物的两个概念。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与形态,是社会关系演变过程与形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其中的交换关系演变的集

25、中表现。在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既无城,更无市。到了后期,在距今7000年前后,修城之初,城墙内没有商品交换活动,没有市场。当社会组织由氏族变为家族,开始有了产品交换、商品交易和相关场所市。此事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当国王在市的四周修筑墙垣,将商业和商人的活动限定在这个称之为“市”的小区域内活动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的产生。奴隶主生产方式促使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庄主经济使早已存在的、无城的乡村市场兴盛。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相伴而行,城里的市场活动跨过市垣,扩散到全城,市垣被市场淹没了,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市垣和被它围起的那种“市”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这个被称为“市”的围墙,

26、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在空间上城与市同大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即商品经济阶段。随着企业制与雇佣制的兴起,城里市场活动的范围又跨越城墙,扩散到全社会,那种原初的“城”也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地区扩大到城墙之外,在空间上市比城大,甚至可以有市无城时,这标志市场交换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大体说来,无城无市和有城无市是原始自然经济的标志;城中有特定的“市”(区)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城区即市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城与市的兴起,以及城与市关系的变化,是交换方式发展的结果。随着交换的发展,城中之市从无到有,市在城中作用从小到大,其

27、地位从低到高,所占的空间,先是在一个被市垣围起来的范围之内,继则跳出市垣跑遍全城,又跳过城墙跑到城外,把城包围起来。市从蜷缩在城的边缘到位于城的中心,由城的附属物变成城的主体。在城与市关系的演变过程中,厚厚的市垣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高高的城墙也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市的自我扩散力量是人建筑的坚固市垣和高矗城墙挡不住的,也是人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挡不住的。市场依靠自身的力量开辟前进的道路,直至成为调配资源的基础。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那么市场就是河中之水,它自然地流淌着,冲垮一切障碍,水到渠成。中国的市场经济,既不是从外国学来的,也不是某个人设计出来的,它是几千年来市场力量自我发展

28、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植根于中国历史之中。(选自赵德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有删节)4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所起作用逐渐扩大,最终在整个“城”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B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所处地位逐渐升高,最终在整个“城”的发展中居于支配的地位。C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所占空间逐渐拓展,最终超越整个“城”的范围而扩散到全社会。D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市”所具力量逐渐增强,最终超越整个“城”的实力而对其产生威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要结合语境去把握。先根据画线句位置,联系上下文整体

29、感知;再把备选项与文本中的有关语句逐项比对,要防止出现无中生有、混淆已然和未然、范围失当、张冠李戴等毛病。注意画线句前的句子“随着交换的发展,城中之市从无到有,市在城中作用从小到大,其地位从低到高,所占的空间”,细致阅读就会明白画线句是对“所占空间”的进一步阐释。所以A项的“所起作用”、B项的“所处地位”、D项的“所具力量”都是搞错了陈说对象。【答案】C板块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从历年高考卷来看,“文中的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最能表达作者写

30、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二是“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一是能够对照试题中的材料辨别选项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从文章语言材料中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要的表述。考查角度(一)筛选“符合题干特定要求的信息”(选择题)【例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会发现,这个崇尚“以食为天”的国度,华宗汉

31、祖自懂得刀耕火种后,便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由于火焰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便寻找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树枝。显然,单支的筷子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质朴的头脑懂得,灵巧的手可借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的狩猎和劳动已将手指锻炼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拨、煎卷烤,十八般食艺皆可得心应手。至此,可以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发明创造的定律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不竭的原材料。因此,又可

32、以进而断言,祖先在发明创造了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外,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发明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由树枝而木条、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规。 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其时,筷子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夹取食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筷子的诞生,不但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人数的惯例。最终还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

33、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天地方圆”说相关。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的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显示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点燃竖着的木竹筷子以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点燃后会发出香味,或形

34、成幽幽冥冥的火光,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故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才有了蜡烛与燃香,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模型。至于垒屋造房,无论哥特式还是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砌,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由此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

35、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而与看上去“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一份“和为贵”的意蕴。下面关于筷子诞生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陋习的过程中,先民需要在火中和汤中取食,使用辅助工具势在必行。B对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的使用,启发了先民们的思维,为了用以代替手指,筷子的出现成为可能。C先民们懂得辅助工具一支不如两支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狩猎和劳动已将他们的手指锻炼得灵活自如。D使用一双筷子,不仅可以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还可以递喂拨、煎卷烤,使用起来便得心应手。【解析】答非所问,本项说的是筷子的功能,并非筷子产生的原

36、因。【答案】D题干要求是解题的依据,因此应完整阅读题干信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题干一般是问文中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要么选符合或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么选对某一内容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弄清题干要求后,就要确定信息的范围区间是在哪几段或者全文。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筛选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需要区别下面四种情况:筛选属于某种范围的信息,关键是准确把握题干对范围的限定,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修饰语。如筛选“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一项”,要抓住关键的限定词“人类”“直接”。筛选属于某种程度的信息,一是明确题干限定的程度是什么,二是认真分辨各项程度上的差异,确定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筛选“对”黄梅戏的

37、抒情性“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就应紧紧扣住“最准确”这一点。筛选某种观点的证据或某些材料的结论,关键是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确定哪是观点的证据,哪是由材料推出的结论。筛选某种结果的原因或某种行为的目的,要注意分清原因、结果和目的,不可把结果当原因,把原因当目的。考查角度(二)比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选择题)【例题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原文见例题6)()A筷子之所以被称为我国民间日用品的发明创造,是因为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可供使用的原材料丰富。B聚餐所用筷子的长度,不但取决于聚餐用的方桌或圆桌的宽度、直径、周长,而且还要考虑聚餐空间与食客人数的惯例。C民居

38、与食器的发展使聚餐地点渐从野外移至室内,再加上木竹筷容易弯曲变形,食桌、食器、筷子渐渐变得短小精致。D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先民们关于手指延伸和拿捏夹取的概念得到强化,于是有了新的发明创造,比如火钳剪刀等物器。【解析】因果倒置,本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筷子的长度决定了桌子的规制。【答案】B【例题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原文见例题6)()A筷子的长短、材质、形制等与民族文化有一定联系,比如筷子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圆地方说相关;纹饰、材质可以反映执筷人的等级尊卑。B先民们在祭祀神灵时,最初把筷子竖直插入供品,是为了点燃,以便掌握祭祀的时辰,也为了增添神秘感,由此又引发了燃

39、香、蜡烛等日用品的出现。C西方人来到中国,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必须使用筷子,因为筷子是中国人进餐的特有工具,与中国的食品、食器相配,已成为饮食不可分割的部分。D中西方比较,哥特式、罗马式石头堆砌的建筑,确乎少了我国柱梁檩栏式建筑的灵性和韵味;刀叉等餐具和筷子相比,缺乏一份“和为贵”的意蕴。【解析】表述有误,与原文内容不符,将筷子插入供品,最初的目的并非“掌握时辰”或“增添神秘感”。【答案】B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客观题的选项往往是把原文加以转述,我们要做的是认真审读这些转述,与原文进行对比,发现转述中出现的变化和错误。(1)研究转述语句时,首先要注意使用词语的变化。指代词语、内容。看指代词(如“

40、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论述对象、范围。看论述对象是否有偷换、错置等情况。看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限制词语。看程度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时间、时态词语。看时间词(如“过去”“正在”“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有时间弄错、状态不合的情况。如【例题2】第1题B项。地点、空间词语。看是否有地点弄错、空间不合的情况。其它用语。看是否因使用其它用语而使句意发生变化。(2)注意选项信息与原文在逻辑关系方面的变化。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41、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如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3)选项与原文相比,有无主观臆造、无中生有的情况。这里需要注意: “文题比对”时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

42、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比对,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考查角度(三)表述“筛选并整合的文中信息”(简答题)【例题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人因礼乐而成人,社会则因礼乐而联结繁荣。无礼乐,则无秩序,也就无文明。人需借助外物而生存,如衣、食、住、行。欲望若没有节制,人必将成为外物的奴隶。若此种行为模式普遍化,则人间将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人人处于恐惧、焦虑、不安中,既无秩序,也无幸福,更无文明可言。社会欲进入和维持文明状态,就必须以规则节制各人物欲,协调人际关系。这样的规则,古人称为“礼乐”。礼乐之大用,就在于稳定个体生命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然则,

43、何为礼?何为乐?古代之礼无所不包,无往不在,大体可分两类:经礼、仪礼。用现代话来说,前者为规范特定关系中各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则体系;后者则是日常性的,是内容极为繁富的礼仪、礼俗。然而,不管何种礼,其基本功能都是“别”,即确定公、私生活不同场合中各人的角色、地位、义务及权利,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模式。礼的目的是“定分止争”:若每个人都明晓自己的本分,尽上自己的本分,即可不争而和。论语学而篇曰“礼之用,和为贵”,说明礼分别人际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处在不同地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相互协调,以最低合作成本,享最高合作收益。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礼胜则离”,若只有礼之分别,则人必倾向于疏离生分,斤斤计较,逐

44、渐丧失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蜕化为“理性经济人”。如此,则人人相互防范,导致合作成本不断上升,以至于社会共同体无法维持而瓦解,此所谓“离”。故“礼”之外还需“乐”。乐主同,主亲,诉诸人之情感,拉近人际距离。如此,人才能产生和保持合作的情感意向。故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乐记云:“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由此看来,礼乐就是塑造和维系人际合宜关系的规则、纽带,礼乐就是健全优美的生活形式。人总在生活,但有时蝇营狗苟,没有尊严可言;有时则相互伤害,人人焦虑不安。礼乐则“本乎天道,依乎人心”,人人精心维护,而形成优雅高贵、美好和谐的生活方式。孔子曰:“富而好礼。”然而,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

45、人却常常缺少礼乐。在全球化时代,部分国人之无礼,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而缺礼少乐,就难以享有优美、得体、宁静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故在当代中国,礼乐重建乃是大势所趋。完成礼乐重建,社会秩序才可能稳定,中华文明才可言复兴,中国人也才有资本赢得世人尊敬。(取材于重新思考礼乐社会)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要重建“礼乐”。 _【答案】示例:礼乐是塑造和维系人际合宜关系之规则、纽带,是保障秩序、文明的前提,没有礼乐,就没有健康的个人生命和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中国已经富裕起来,但当下的中国人常常缺少“礼乐”。没有“礼乐”的国度,再富裕也难以让人们享有优美得体而令人宁静温馨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他人的

46、尊重。在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简述题需要考生写出答案。有的题目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明,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句摘取出来即可。有的题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阅读时,应该学会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从来没有发过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三个证件不同程度地起到了身份证的作用:一是驾驶证,二是护照,三是社会安全卡。罗斯福新政期间,他为了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为每一个有工作的人员建

47、立一个社会安全账号。设想一出,立刻遭到了强烈反对。最后,罗斯福向国会妥协并保证:这个号码仅仅用于社会保险,一定不会用于身份标识的领域,并且会被保密。这个提案最终在国会通过。严格地说,社会安全卡还算不上统一的身份证件。因为它只记录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照片等基本信息都没有,公民也不需要随身携带,该号码被明确规定为个人隐私。1974年的隐私法甚至还有专门的条文写明:“要控制社会安全号对个人隐私造成的威胁。”因为没有统一的身份证,美国各种信息系统中用来标识、区分公民个体的方法五花八门,最核心的方法还是人的姓名。但不同的人可以拥有相同的名字,还容易出现拼写错误。毫无疑问,按照姓名来查询个体信息的方法

48、,检索效率和准确率都很低。当把不同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整合到一起的时候,要确定“谁”是“谁”,就变得非常困难。美国法律认为“户口登记”可能侵犯隐私,因此没有明确的户口制度,只进行公民出生、死亡登记,并不实行如同中国、日本以及泰国等国家那样的“户口登记”制度。在美国,各州登记制度具体执行并不相同,但这不影响这些资料成为证明个人身份最准确、最原始的资料。人口出生、死亡资料由医院等机构报往州政府,并存入计算机系统中,以供备案和查询。出生登记的材料都会被有关部门存入电脑系统,成为证明个人身份最准确和最具法律效力的原始材料,随时可以在各地查找和调用。美国的社会安全号制度有很多好处。简单地说:一是没有重号,

49、一人一个;二是便于配套管理,如与收入、保险、缴税、医疗、开户等联系起来,可以在社会安全号下建立很多链接,可以预防腐败;三是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城乡、大中城市差别,去哪里工作、生活、学习都是一样的,不像北京那样,限制外地人购房、购车、高考。5在没有统一身份证的前提下,美国依然可以标识、区别公民个体信息,下面的表述不属于标识、区别公民个体信息的具体方法的一项是()A美国的各种信息系统中,用来标识、区分公民个体最核心的方法还是人的姓名。B美国法律认为“户口登记”可能侵犯隐私,不实行“户口登记”制度,在美国,各州登记制度并不相同。C为了方便备案和查询,医院等机构将人口出生、死亡等相关资料报往州政府,并存

50、入计算机系统中。D出生登记的材料作为证明个人身份最准确和最具法律效力的原始材料都会被有关部门存入电脑系统,可以随时查找和调用。【解析】选项和题干毫不相干,B项不是具体方法的表述。【答案】B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证

51、,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

52、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

53、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

54、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55、,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史资料就无法完整。C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D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解析】“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答案】D7请根据文章的37段,筛选并整合家谱的作用。_【答案】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家谱可以“寻根”,既体现文化认同,又看到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家谱是重要的精

56、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板块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考查角度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进行分析【例题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

57、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而只是写作定位不同。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是一种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传统文学则带有专业化的倾向。文学和哲学、科学及其他学术、艺术门类相似,既有专业性的一面,也有普及性的一面,专业性与普及性彼此渗透和转化。专业性内容可能是普及和通俗的,普及性内容也须以一定的专业性为基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但传统文学把专业评价放在首位,可以越过读者强化其专业性,网络文学则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容忍为后者牺牲前者。仅就小说的语言方式和叙事方式而言,今

58、日纯文学作品在技巧上已有长足发展,其中讲究甚多,能够做出专业分析,也值得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鉴赏。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却未必看出其中好处,或许还觉得“绕来绕去”过于啰嗦。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大众读者更喜欢简单明快的语言和叙述,希望更快地进入情节和悬念。于是,网络方式适逢其时。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跳过期刊的训练,不拘一格,形成新的写作范式。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是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在“怎样写”上,两种文学泾渭分明。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艺术贵在创造,须不断变化审美方式和感受内容,更新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是文学专业

59、性的根本要求,也是传统文学承担的重要职责。传统文学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不断引导和提高读者的欣赏趣味,培育新的读者群,也会带动网络文学的艺术水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肯定网络文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网络文学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式和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此外,传统文学也大有必要借鉴网络经验,利用现代媒介扩大受众。事实上,已经有传统作家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尝试“广场写作”,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网络文学为赢得读者所采纳的艺术形式,也开始为传统作家所研究。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的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的丰

60、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无可否认,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比传统文学作者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题材,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这些优势是传统文学难以获得的。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但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它更需要向传统文学借鉴,寻求不断提升自身的途径,才能走得更远,其发展前景也有赖于此。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通过比较的方式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对文学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成为作家路途的缩短及其追求专业性与普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