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 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与宏观规划的若干问题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二、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三、我国基础教育宏观规划的方向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7年广义劳动力人口9.58亿人,2010年9.7亿人,2020年接近10亿人。目前提供7.7亿个就业岗
2、位,2020年至少提供8亿就业岗位。人口结构对教育需求的压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年份总人口(亿人)城镇(亿人)城镇化率(%)198210.042.0720.6199011.32.9726.2200012.634.5636.1200613.145.7743.9200713.215.9444.92010预测高方案13.636.7149.2低方案13.66.39472020预测高方案14.398.6360低方案14.57.6953世纪之交各国若干教育指标对比 2000年国际数据人均GDP(美元)学前毛入园率(%)小学净入学率(%)中学毛入学率(%)大学毛入学率(%)全世界平均512048-6722高
3、收入国家26510799810662中等收入国家合计186047937017 中上收入国家455061969126 中下收入国家123044926515中国(2000年)7903399.16511低收入国家43020-448中国(2007年)250044.699.58223估计中国国际排序100以内90左右30以内60以内75左右世界各国教育政策五大走向重视人力资本作用,强调教育先行的战略。(教育与现代化的紧密关联)保障公民教育权利,追求有质量或高质量的教育平等。(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强化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人才本土化、大学作用)信息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习
4、,打造终身学习的制度平台。(知识革命与教育信息化)应对跨境教育服务贸易的挑战。(教育属性分化与教育国际化)世界范围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两大阶段1990-2000年2001-2015年义务教育免费“光谱”序号学生免费并由财政支出承担、补贴的项目施行方式和范围1学费已立法的170多个国家的公办学校2杂费绝大多数国家公办学校3教科书(包括轮换制度)至少有20多个国家4笔本文具少数国家施行,仅对贫困学生5校服少数国家施行6从家到学校的交通部分国家施行,部分国家补贴7公共交通(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多数国家半价8早餐或午餐少数国家施行9学校寄宿少数国家施行,仅对贫困学生10博
5、物馆、科技馆多数国家施行11文体演出多数国家半价12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费用部分国家施行13医疗、体检少数国家施行14心理医疗个别国家施行15人身安全保险个别国家施行16给贫困学生家庭以误工补贴个别国家施行 全球范围的义务教育并非单一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澳大利亚模式美国模式发展中国家其他模式(印度、巴西、墨西哥) 免学杂费的一般顺序:农村贫困家庭(初中小学)城镇贫困家庭(初中小学)农村全部学龄人口(初中小学)城镇全部学龄人口(初中小学)。必须保证教师、办学条件、安全;还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国际组织关于全民教育的建议目标UNESCO达喀尔行动纲领2000年4月六项目标: 1、扩大和改善幼儿,
6、尤其是最脆弱和条件最差的幼儿的全面保育与教育;2、确保在2015年以前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3、确保通过公平获得必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来满足所有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学习需求;4、2015年以前使成人脱盲人数,尤其是妇女脱盲人数增加50%,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平等的机会;5、在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男女生人数不平衡的现象,并在2015年以前实现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重点是确保女青少年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接受和完成高质量的基础教育;6、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
7、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时间: 2015年 2005年 2015年目标: 普及初等教育 消除两性差异 小学初中 高中/其他 实施情况:进展顺利 顺利 可能不顺利有利环境:到位 到位 到位现有能力:数据收集: 强 良好统计跟踪: 强 良好数据用于政策:良好 需要注意监测与评估: 良好 需要注意过去五年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近五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国民受教育机会逐年扩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贡献。(建议学习教育部长周济专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让人
8、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载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五年教育事业成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2007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2000万人和861万人,分别是2002年的1.68倍和4.45倍,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国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东西部、城乡之间职业院校联合招生或合作办学,国家专项支持813个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468所示范性中职学校、200多所骨干中职学校和28所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职业技能
9、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也有很大发展。 2007年非学历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当年毕(结)业分别为6810.8万人次和412.6万人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9100万人次。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 2007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700万人,比2002年增加1200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和研究生规模分别达到1024.4万人和119.5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55.8%和1.39倍,高职增幅更大。国家把握发展节奏,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质量评估力度。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
10、学科初步形成,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能力不断增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累计数均占全国50%以上,汇聚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90%以上研究人员和80%以上研究成果,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理论创新、战略决策咨询、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3、进一步注重提高质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师德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孟二冬、方永刚同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为社会各界树立了榜样。 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1%、97.2%和89.3%,比2002年分别
11、提高了1.7个百分点、36.9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深入进行,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制度,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顺利推进。国务院决定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效果很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4、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德育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国所有小学初中起
12、始年级实施了新课程,2007年15个省展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考改革全面推开。高考改革稳步推进,在高水平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部分省市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题,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广泛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重视学校美育和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5、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增大,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不断完善。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3.01,比2002年数据(考虑经济普查GDP基数上调因素)增加了0.11个百分点,达到
13、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一指标有可比性的最高水平。国家依法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取得突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覆盖了全国农村(含县镇)所有学生;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日益健全,资助标准大幅度提高。惠及400多万贫困大学生和1600多万中职学生,占在校生比例分别超过20%和90%。政府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6、财政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二、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世纪之交国家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重视数量发展,扩展教育机会(起点机会公平问题)
14、 增加经费投入,支撑基本质量,资源有限与使用效率(配置规则公平问题) 调整结构比例,增强外部适应性,缩小发展差距(发展过程公平问题) 深化体制改革,克服制度障碍,提高制度普惠性(公众选择公平问题)近五年来国家教育政策的特点 1、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不断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方针的指导,与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新的战略部署紧密相关,而且根据不同时期进行相应调整。某些应急性政策措施发挥出长期效应,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义务教育迫切需要“一费制”,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两免一补”,到近年来逐步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通过法律固定下来;再如世纪之交内需不振压力下的高教扩招,使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发达国
15、家差距不至于扩大,即使近年来稳定招生规模,由于基数已经做大,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已有明显优势。 4、教育政策受法律的影响出现不同的态势,如义务教育法重大修订强化了政府责任,国家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全国农村县镇1.5亿学生免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贫困寄宿生补助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使我国一下子跻身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行列,还有国家增大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奖助学金覆盖面,均不是行动计划谋划的结果;但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以后,部门间政策不够匹配、体制改革滞后,民办教育发展遇到新的问题,也不是行动计划所预期的格局。 5、在政
16、策执行过程中,对一般性的政策方向与号召,不易检查落实情况,其中有不少内容属于国家表态性质的,如果不提可能引起地方疑问和动摇,但是一直坚持提也未见明显进展(保健因素)。而附加经费的项目工程则更能够体现实效(激励因素),其中,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更能够调动地方积极性,要求地方自主筹措经费的项目往往发展很不平衡,尚缺乏有效的行动计划执行的监督机制。 6、探索服务型政府从全能到有限职能转变的新途径,政府开始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面负责,对市场不好调节的公共教育服务重点负责。但是,政府在对非基本公共服务委托、托管、购买服务,及对非公共服务按市场机制运行和监管,政策准备尚不充分。重点开发(潜力较大)$5
17、000限制开发(生态有问题)$3000禁止开发(生态脆弱)$1000优化开发(已深度开发)$10000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人口分布东部43.2%中部28.2%西部28.6%12 3 4?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分类主要地区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教育发展特点A:很高沿海地区的特大及大城市较高质量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以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B:较高多数中小城市,发达地区城镇农村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职业教育发展顺利,基本实
18、现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区建设有很大进展C:中等少数中小城市,大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和部分中等发达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质量稳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以上,职业教育增长潜力较大,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D:较低部分中等发达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左右,高等教育需求稳定,职业教育需要增强动力E:很低略欠发达地区农村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努力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职业教育相对薄弱,需要国家继续扶持总人口40%-50%?40%15%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主要目标:欠发达地区与全国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初中毛入学
19、率达到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4%以下。中等职业教育较快发展,基本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显著扩大。中等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切实巩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发达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在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85%以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一
20、体化教育体系。 2006年8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4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学习,就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2007年8月31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为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新的重大部署定下了基调。党的十七大报告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
2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
22、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本节阐述了教育定位、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学改革、教育公平、其他重要举措等六个政策要点和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在社会建设部分把教育问题摆在首位,而且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其他部分也对教育相关的使命和任务进行了多方面阐述,形成了许多新的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长期战略选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的主题
23、。 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任务。 优化教育结构,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 (五)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六)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 (七)加
24、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八)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九)建立健全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二)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 (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治教 (四)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新的战略部署,这是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促
25、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具体工作方向。 义务教育从区域内逐步到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朝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坚实步伐; 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将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后义务教育入学机会问题,显著改进新增劳动力结构; 职业教育长足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有用性与就业出路的问题,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撑,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 学前教育得到重视,特殊教育得到关心,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新期待; 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将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性社会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温总理政
26、府工作报告2008年主要任务 (六)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继续向中西部
27、地区倾斜。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农村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 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都要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三、我国基础教育宏观规划的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
28、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波动(2004-2020年)万人教育 “十一五”规划目标与”十五”的增量对比 2000年2005年2005年比2000年2010年2010年比200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37.741.4+3.7个百分点55+13.6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88.695+6.4个百分点98+3个百分点初中三年保留率(%)90.192.8+2.7个百分点95
29、+2.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2.852.7+9.9个百分点80+27.3个百分点在校生(万人)25184031+15134510+479其中:普通高中12012409+12082410持平中等职业教育12841600+3162100+5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2.521+8.5个百分点25+4个百分点在学总规模(万人)12302300+10703000+700其中:普通本专科5561562+10062000+438研究生3098+68130+32成人本专科354436+82600+164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8.5+0,59+0.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910+111
30、+1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2.582.81+0.23个百分点4(?)+1.19个百分点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学前教育与幼儿早期开发的关系,国际社会和国外教育界讨论的变化概况,衡量入园状况的统计指标,义务教育向前延伸的概率。涉及我国学前教育的复杂问题:国家宏观政策思路与基层实践差异;政府部门与教育系统认识差异;城乡不同地区外部期望差异;不同收入人群需求差异(收费与质量,小学化倾向);政府责任作用与多元办学体制;小学资源用于学前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小学招生数出现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推行,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返回老家读 书,使得当地小学招生人数比过去有
31、所增加;第二,各地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得以进入当地公办小学读书,使人口流入省市接受 免费义务教育的小学招生人数明显增长。而原来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能在城镇民办简易小学读书,这些学校多数未纳入教育事业统计范围。小学招生持续减少转升,增量主要在农村 初中招生数首次超过小学毕业生数 2006年,全国初中(含职业初中)招生1929.56万人,虽比上年减少58.02万,但却超过小学毕业生人数,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全国31个省份中,有12个省份初中招生人数超过小学毕业生数,其中3个为东部人口流入省、市,3个为中部人口大省,6个是西部省份,分别是内蒙、广西、重庆、四川、陕西
32、和新疆。 经初步分析,初中招生人数超过小学毕业生人数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加强了寄宿制初中建设,极大地鼓励了应届农村小学毕业生和失学的往届小学毕业生进入学校读初中的积极性。单位:万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小学毕业生数239723522268213520201929初中招生数228822822220209519881930普通高中招生负增长后趋于平台状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6年普通高中招生数(万人)752.1821.5877.7871.2840.2比上年增长(%)11.29.26.8-0.7-3.6 20
33、06-07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连续两年比上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普职结构调整相关政策的效果(2007年中职招生和在校生比例分别为48.3%和43.5%,接近大体相当的水平)。 总体上,全国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呈下降态势,发展将趋于稳定,但东部丰裕资源无法惠及中西部地区。素质教育:纳入国家政策范畴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世纪之交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进展,与近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直接相关。 2004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世
34、纪素质教育工程。 2004年教师节,胡锦涛主席在会见优秀教师代表重申素质教育。 2005年,教育部组织了系统内外素质教育大讨论。 2006-200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多次强调工作要点。素质教育:关系定位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关系全局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的定义主要有三层表述: 一是明确素质教育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关系(政府责任)。 二是明确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系(教育系统使命)。 三是明确素质教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社会合力)。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国际共识 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改革教育结构、体制和方法,从新的发展概念来重新认识
35、教育的作用。中国的素质教育Quality oriented education向国际推介,形成了一定契合点。 2003年第32届UNESCO大会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有质量的教育Quality education“;2004年APEC在智利召开第三届教育部长会议。 2005年UNESCO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全民教育提高质量势在必行。东西方教学体系的课程交汇点(2004年APEC教育部长会议)“东方” “西方”强调核心知识强调个性化21世纪的有用的知识/技能东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的交汇点(2004年APEC教育部长会议)教师备课注重的要点“东方” “西方”核心知识/分解教学/教授法偏重核心知识+兼顾
36、问题解决,交流高考制度改革的历程 恢复高考30年,改革探索从未停止过: 80-90年代科目改革、推荐/特长/保送生试点 1999年试行“3+X”科目改革 2000年高专高职招生计划权下放省级政府 2002年全国实行网上录取 北京、安徽等地试行春季加考 考时7月提到6月,放宽考生年龄婚姻限制 近年来16个省自行命题 2005年起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 53所高校进行扩大招生自主权试点 高考制度改革的前景高考制度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高等教育一般性竞争不会缓解,结构性竞争加剧,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课程结构需要改革,人才选拔要求科学和公平。高考制度的改革前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探索考生多元评
37、价,改革考试科目内容,试行本专(高职)科分考、研究性大学联考、多批次考试等,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弹性注册学习,健全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制度,改变分数唯一录取标准做法。国内竞争传递与缓解前景社会就业竞争 学历竞争 升学竞争 考试竞争治标:课程改革/教师素质/考试评价制度治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社会用人制度理性化/去金字塔/网格/扁平化 胡锦涛总书记: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投入财政投入我国政府和社
38、会各投多少?2010年要达到4%,2007-10年间每年增长0.25个百分点!教育经费占GDP6%以上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基石,2006年财政教育经费占GDP3.01%,社会投入占1.64%,合占4.65%。差990亿元差2400亿元2004年数据中国占总经费百分比OECD国家占总经费百分比非OECD国家占总经费百分比政府投入62%80%70%非政府投入38%20%30%估计中小学等 政府投入69%93%83%非政府投入31%7%17%估计高等教育 政府投入47%79%64%非政府投入53%21%36%政府和社会教育投入结构的中外比较区域间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中央财政逐年加大支持中西部,但地
39、方财政能力差距很大,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继续呈现很大差异。2002-2006年五年间,全国分别有7、17、19、23、18个省级区划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下降。2008年中央财政教育投入将由2007年1076亿元增到1562亿元,增加486亿元,增长45%,而第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一个百分点年度增量五年总计才489亿元。 2006年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普通高校全国平均(元)1633.511896.562240.962163.695868.53最大值(元)9409.78 10325.89 9585.78 6742.16 18228.36
40、 最小值(元)948.57 1190.65 1303.74 1140.81 2219.41 最大值最小值9.92 8.67 7.35 5.91 8.21 国家/政府政治家政策制订者公民/客户非穷人穷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服务提供者一线人员机构联盟/包容管 理表达权契约客户权力服 务长线需求短线需求 从世界银行经验看,公共教育服务惠及穷人的方式是:(1)基本服务: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2)较好水平的服务:政府补贴、贷款并且加以政策引导;(3)优质服务:政府重点资助学业优异者。 公共教育服务模型长线需求:政府支持公办教育,扶持贫弱群体, 体现机会公平(重在公共服务)短线需求:面向有支付能力群体,政府
41、把握规 则,保障选择公平(重在社会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价值取向 国外教育公平的渐进过程。第一步:让尽可能多人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第二步:让所有人受基本教育,让更多人受更多教育;第三步:让所有人受尽可能多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政府担负着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责任。政府会拿出更多的钱支持教育事业。但是公民一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不可能全由政府包揽,政府既不能
42、推卸法定责任,又要避免承诺没有足够能力保障的教育公平。义务教育上学不难不贵有望实现 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承担义务教育全部责任,优先保证就学机会公平。从农村地区优先做起,尽快做到不难不贵。城镇地区不难不贵,主要策略是区域内所有公办校达到办学条件基准,消除薄弱学校,定期校际轮换一定比例校长与骨干教师,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公办校不再择校,不分设重点和非重点校,不分设重点和非重点班。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如何切实保证? 社会上的择校及其他特殊学习的需求,原则上由民办学校满足。但是,如何考虑选择性公共教育服务?历史形成的重点校如何办?非义务教育说不难不贵容易吗? 政府重视保障非义务教育阶段的
43、选择机会公平,坚持财政投入为主,继续完善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机制。非义务教育是选择性很强的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如果学生和家长觉得不难不贵了,要么仅是低成本支撑的教育,要么是财政或其他方面有更多投入。不同阶段的非义务教育成本差异很大,采取分担方式是各国普遍的做法。我们要坚持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的非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特殊性质的学校(军/警/宗教/政治/党校)全额财政拨款公办学校部分收费公办学校(择校/捐赠)产权不变自收自支公办学校社区内集体合作学校公办学校校中校(班)产权不变托管(租赁)经营公办名校办民校公办学校转制学校(产权分割)公办与民间合作股份制学校政府部分资助的民办学校政府购买部分公共服务的民办学校完全收费的非营利民办学校部分收费的微利民办学校完全收费的营利民办学校营利性社会非学历培训机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为外国人开设的国际学校我国是否需要复杂形态国外惯例简单形态特殊性质学校公办学校私立学校社会培训机构非义务教育上学怎么办? 今后政策的关键点:一是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二是完善成本核定标准,稳定合理的收费水平;三是坚持禁止乱收费;四是强化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图片没了教学课件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补充协议
- 2024年太阳能路灯物流与仓储服务合同
- 2024化工厂建设土石方运输合同
- 04年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合同
- 2024年度企业招聘外包合同
- 2024规范版汽车租赁合同
- 课程课件封面教学课件
- 2024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标的数量与质量检验标准详解
- 2024学校校园广告投放合同
- 2024年企业数据存储与安全服务合同
-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家长会教学课件
- 2024年消防宣传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20K607 防排烟及暖通防火设计审查与安装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课件
- 教案(餐巾折花)
- 南邮综合设计报告(课程设计)proteus和Kei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