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洋思_第1页
中国农业洋思_第2页
中国农业洋思_第3页
中国农业洋思_第4页
中国农业洋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农业洋思学习目标:.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我国主要种植区的分布以及特点和问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王乐义:寿光市高级农艺师,1989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引发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内容回顾: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水稻种植业渔业牧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农业:林业副业思考回答1、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2、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农

2、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地域性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一)耕作制度: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分布情况: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3、一年一熟一年三熟基础知识回顾(二)耕作方式秦岭淮河南北方分界线旱地水田(三)中国种植业的分布与特色耕作业:东部季风区 坝子农业:云贵高原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绿洲农业: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思考以下问题:.我国灌溉农业区有什么区位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北方.旱田农业存在什么问题?光照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土壤盐碱化。春旱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四)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种植业区甘蔗油菜水稻甜菜花生小麦棉花我国小麦生产以冬小麦为主。长城是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界线。40o小麦习性:耐寒

4、、耐旱、适应性强水稻喜温、喜湿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措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自然: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水源充足。社会: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市场广;政策扶持。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造林,保护生态。(2013高考题江苏卷)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8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

5、化图。读图回答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013高考题江苏卷)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8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D(2013高考题江苏卷)2

6、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8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1题。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C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A.苏、鲁、粤B.京、吉、苏C.吉、苏、鲁D.粤、京、吉.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

7、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A.苏、鲁、粤B.京、吉、苏C.吉、苏、鲁D.粤、京、吉.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图中、两条铁路线分别是()A.京广线、京沪线B.京九线、京沪线C.京广线、京九线D.焦柳线、宝成线.“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B.光照、水C.水、地形D.地形、土壤.“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A.大量廉价劳动力B.充足的农林产品C.丰富的矿产资源D.资金和技

8、术支持.图中、两条铁路线分别是()A.京广线、京沪线B.京九线、京沪线C.京广线、京九线D.焦柳线、宝成线.“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B.光照、水C.水、地形D.地形、土壤.“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A.大量廉价劳动力B.充足的农林产品C.丰富的矿产资源D.资金和技术支持南疆地区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喜温、喜光商品棉基 地江汉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黄淮平原 南 疆生长条件:1、夏季高温、光照强、降水丰沛 2、生长的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成熟和采摘 3、土壤呈沙性喜温

9、、喜湿中国油料作物分布油菜分布范围南迁北移黄淮海平原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长江流域40o喜凉、耐寒、耐旱、耐碱喜温、喜湿下图表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读图完成29-30题:29.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 A.小麦 水稻 棉花 油菜 B.棉花 油菜 花生 水稻 C.小麦 油菜 花生 甘蔗 D.甜菜 甘蔗 棉花 水稻30.农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水份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CA读下图,回答23题 2.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3.当地面临的

10、生态问题主要是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D.风沙危害、寒潮DA西北内陆地区胡麻:主要在河南芝麻: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油菜: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花生:油料作物基地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生长期短。分 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甜菜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 生长期长。分 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 产区(热带、亚热带)甘蔗糖料作物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南蔗北菜甜菜

11、甘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新 疆1.图例、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1.图例、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2.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劳动力因素.产业化基础A B. C D2.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劳动力因素.产业化基础A B. C D3.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2、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缩小地区差距A B. C D3.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缩小地区差距A B. C D4、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13、的关键。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与国际粮贸市场,调节国内供求关系。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减灾的能力根据下面四幅我国农作物主要产区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A油菜甘蔗冬小麦水稻B水稻冬小麦甘蔗油菜C油菜甘蔗水稻冬小麦D水稻油菜甘蔗冬小麦根据下面四幅我国农作物主要产区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A油菜甘蔗冬小麦水稻B水稻冬小麦甘蔗油菜C油菜甘蔗水稻冬小麦D水稻油菜甘蔗冬小麦读下面的农作物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糖料作物或油料作物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A_,B_,C_,D_。(2)A作物分布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D作物分布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