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地震波的基本概念第1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课 程 内 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第3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第4章 地震波速度 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第6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第2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路径及 数学表达式第三节 变速多界面的反射波路径及 数学表达式第四节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第3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一、地震波的基本概念二、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三、地震
2、波的类型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第4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地震波的运动学(Kinematics of seismic wave)是研究地震波波前面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相互关系,它与几何光学相似,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也称几何地震学。一、地震波的基本概念1、地震波振动介质中每一个点围绕平衡位置的运动。波动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第5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振动
3、总有一定的能量,既然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那么伴随着振动的传播,当然也就有能量的传播。波动是能量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当能量在介质中通过波动从一个位置传到另一个位置时,介质本身并不传播。 弹性理论的研究表明,每种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整体表现为弹性还是塑性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条件,例如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作用力的大小和特点(延续时间的长短、变化的快慢等),以及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压力等)。在压力很大、作用时间很长的条件下,大部分物体都表现为塑性性质。反之,在外力很小、作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大部分物体都具有弹性性质。 第6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4、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在压力很大、作用时间很长的条件下,大部分物体都表现为塑性性质。反之,在外力很小、作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大部分物体都具有弹性性质。 物体受力的三种状态:弹性形变塑性形变永久形变 ef第7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地震勘探中形成地震波的过程是:若激发方式为炸药爆炸,那么在炸药包附近,爆炸产生的强大压力大大超过岩石的极限强度,岩石遭到破坏形成一个破坏带。随着离开震源距离的增大,压力减小,但仍超过岩石的弹性限度,该范围岩石发生塑性形变,形成一些辐射状或环状裂隙的塑性带。再向外,压力降低到弹性限度以内,又因为炸药爆炸所产生的是
5、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作用力,该区域的岩石发生弹性形变,即为弹性带。由此可见,地震波就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图2-1-1 爆炸产生的三个带 第8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2、波前、波后和波面 波前介质中的各点刚刚开始振动,这一曲面S2称作波在t1时刻的波前或波阵面。波后在V0和V1的分界面S1上,介质中各点刚刚停止了振动,这一曲面S1叫做波在t1时刻的波后或波尾。不指明哪一个时刻的波前和波后是没有意义的。 震源S1S2t1t2第9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
6、振动的曲面。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波前将不断推进而扫过介质的全部。因此,波前在整个介质中都留有遗迹。换句话说,通过介质中的任何一点,都有一个波面。在介质中任取一点P,再找出介质中和P点同时开始振动的那些点,将这些点连成一个曲面,就是通过P点的波面。由此可见,波面是波前的“遗迹”,波面是同相的、等时的和静止的。S1S2t1t2第10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按照波面的形状,可以对波进行分类。如果所有的波面都是球面则为球面波;如果都是柱面则为柱面波;如果都是互相平行的平面就叫做平面波。波面的形状取决于波源的形状和介质的性质。3、射线在几何地震学中
7、,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别处。这样的假想路径就叫做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在波动所及的介质中,通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和所过各点处的波面相垂直。例如,在均匀介质中的球面波,波线就是从波源向外的半径,这就是“射线”一词的由来。第11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4、振动图与波剖面 波动是一种很复杂的运动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介质中的无数个小部分都在振动,而且不同部分的振动还可以在相位、强度等方面有所不同。这样复杂的运动,是不能用单独一条曲线来
8、描述其全过程的。例如,指定了一个点P1,它的振动可以用一条振动曲线来反映,如上图所示。但是,这样的任何一条曲线,只是反映无限多个点中某一指定点而已。 在地震勘探中,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点处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上叫做该点的振动图。 第12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为了反映各点间的振动关系,常常采用描绘波形曲线的方法,即把在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画在同一个图上。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代表各物质小块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横坐标为各点的距离x ,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 在地震勘
9、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第13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介质中不同点的振动曲线地面振动是一点的运动;波动是振动的传播,即介质整体的运动。振动传播的速度为波速,与质点本身运动的速度无关。波速有限是波动的必要条件。波动伴随能量传播。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总结第14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振动曲线:表示质点振动的曲线。振动图:检波器所在点的振动曲线。波形线: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绘制在一个图上得到的曲线。波剖面:沿测线的波形曲线。总结地面t1时刻波剖面t2时刻波剖面第15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
10、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5、地震子波(wavelet)爆炸脉冲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具有多个相位、延续60100毫秒的稳定波形(图c)称为地震子波。 如果把某个反射界面以上的地层介质视为一个滤波器,该滤波器的输入就是激发脉冲,其输出则为激发的单位脉冲通过该滤波器的时间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子波就是地震能量由震源通过复杂的地下路径传播到接收器所记录下来的质点运动速度(陆上检波器)或压力(海上检波器)的远场时间域响应。第16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广泛用于地震正演模型计算和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雷克(Ricker)子波,在时
11、间域可表示为: 在频率域可表示为: 式中f(t)与F(f)互为傅立叶变换,fp为频谱的峰值频率。第17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雷克子波的基本图形如下图所示,(a)是子波波形,(b)是振幅谱。雷克子波是零相位子波,故其相位谱恒为零。 第18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6、描述波动的特征量常见的术语:频率、周期、振幅、波长、速度、视速度、视波长。正弦波:质点振动为简谐振动的波。速度和波长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来考虑问题的。若沿着其他方向,则讨论的是视速度和视波长。tTA第19页,共31页,2
1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视波长与真波长、视速度与真速度的关系:式中是波的入射角(射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因为sin1,所以Va和a不小于它们的真实速度V和波长。第20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二、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1、反射定律 由实验总结得出的反射定律如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 射线平面与界面的关系分以下两种情况加以讨论:R第21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水平界面的射线平面 测线垂直界面走向的倾斜界面,既垂直界面也垂
13、直地面 射线平面既垂直界面也垂直地面 第22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测线不垂直界面走向的倾斜界面,射线平面垂直界面,但不垂直地面。第23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2、透射定律 由实验总结得出的透射定律如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 若把上式改写成如下形式: 或此式表明:沿着界面,波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视速度是相等的。 第24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 由右下图可以
14、看到所谓全反射现象的存在。如果V2V1,则有sin2sin1,即21 ;当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o时,2已经增大到90o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 ,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开始出现“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因为这时2=90o,sin2=1,所以临界角c满足下列关系式: 全反射示意图第25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3、斯奈尔(Snell)定律 设各层的纵波、横波速度分别用Vp1,Vs1,Vp2,Vs2,.Vpi,Vsi表示,下标代表各种波的入射角,则斯奈尔定律可表示为: 式中P称为射
15、线参数。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当波的某条射线以某一角度入射到第一个界面后,再向下透射的方向将由上式决定,这条射线就对应于一个射线参数值Pi 。第26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4、费马(Fermat)原理 费马原理较通俗的表达是: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费马原理示意图 第27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5、惠更斯(Huygens)原理 惠更斯原理是利用波前概念来研究波的传播的。表述为:在已知波前面(等时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视为独立的、新的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发出新的波,称其为子波,子波以所在处的波速传播,最近的下一时刻的这些子波的包络面或线便是该时刻的波前面。这样从前一个波前面位置移到下一个波前面位置,如法炮制,便可得到介质中的等时面系,因而得到波在该介质中传播的全部特点。 第28页,共31页,2022年,5月20日,5点41分,星期四第一节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利用惠更斯原理求新波前 第29页,共31页,202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金刚石抛光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北京住院医师口腔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100题)
- 2025年住院医师考试-住院医师中医公共科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项选择题100题)
- 零信任校验机制-洞察及研究
- 智能压光工艺优化-洞察及研究
- 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洞察及研究
- 高中地理老师工作总结
- 以提升历史教师“AI胜任力”为导向的微课程设计与研究
- 儿童玉米绘画课件教案中班
- 得岛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染织史》第二章-原始社会的染织工艺
- 快运运输合同范本简单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单词默写表
- 肌肉刑警的改造计划
- 电力现货交易流程
- 音乐剧排练课程设计
- 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职责
- 国内机场三字代码表
- 保险公司理赔服务手册
- 网约车修理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医院病案质控管理学习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