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研透全国卷考情为:指明备考方向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研透全国卷考情为:指明备考方向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研透全国卷考情为:指明备考方向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研透全国卷考情为:指明备考方向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研透全国卷考情为:指明备考方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彻”意味着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字里行间所隐含的间接有效信息、隐性信息往往包含着许多深意,对正确解答试题有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透彻解读信息即对材料进行合乎事理或道理地解读,并且加以正确地辨别、区分,不能过分解读材料,抑或是人为地拓展、延伸材料合理解读信息即准确地把握概念或历史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解读信息必须符合史实或真实情况,尤其是对概念的外延,既不能自以为是地扩大,也不能自以为是地缩小准确解读信息选择题的材料信息往往有一至两个层次,甚至两个以上的层次,正确的选项往往是能照顾到材料信息的多层性、全面性并加以完整概括的选项。如果是片面、局部地反映材料信息则往往是错误的选项,即“以点概面”“以偏

2、概全”的选项完整解读信息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2013全国卷)爱因斯坦热在世界和中国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3全国卷)古代与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2014全国卷)清朝早期和晚期移民东北对比(1)根据材料一、

3、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2014全国卷)宋应星、牛顿的科技成果及影响比较设问角度主题定位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2015全国卷)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比较(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

4、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2015全国卷)儒学从先秦到汉代、宋代及近代的发展演变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016全国卷)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和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过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2016全国卷)清中期人口膨胀现象与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设问角度主题定

5、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2017全国卷)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欧洲民族主义对亚洲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2016全国卷)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对比及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6、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2017全国卷)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和祖国统一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017全国卷)中国矿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相应中心词内涵提示语背景、原因、影响、作用、特点、特征等即归纳、总结,归结事物的相关要素,简明扼要的指出概括内容、措施、观点、意义等即介绍、表达,回答“是什么”,无须分析“为什么”“怎么样”指出事件

7、、现象、人物及观点的异同等即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比较启示、经验、教训等即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总结原因、过程、做法等即解释、解说说明背景、原因、认识、启示、意义、影响、作用等即找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关系分析原因、影响、过程等即陈述、总结,回答时表述要“简”,要点要“全”简述相应中心词内涵提示语思维切入点求答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措施(内容、表现)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国际国内,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等原因(背景)类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

8、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具体特点类宏观上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在把握史实的基础上找出该阶段带有普遍性,与其他阶段相比又带有差异性,体现其特质的方面。语言要简洁、概括,要上升到史观高度阶段特征类特点类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由近及远),当时以后,对内对外等影响(作用)类思维切入点求答语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体会(启示)类“由到”“越来越”“之前之后”等变化(趋势)类思维切入点求答语设问角度主题定位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2

9、013全国卷)“清太和殿”与“英国王宫白金汉宫、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图片对比比较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3全国卷)“东汉十四州”与“唐开元十五道”地图对比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2014全国卷)“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时期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2014全国卷)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目录设问角度主题定位表格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2015全国卷)195

10、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2015全国卷)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乘法公式)设问角度主题定位设问角度主题定位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2016全国卷)晚清被迫和主动开放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示意图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2016全国卷)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2016全国卷)卢梭社会契约论关于“人民主权”的论述设问角度主题定位

11、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17全国卷)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17全国卷)钟表的演变所反映的科技与生活的变化表格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017全国卷)1417世纪的中西方历史比较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

12、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2013全国卷)唐朝两税法改革(1

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2013全国卷)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2014全国卷)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2014全国卷)魏晋法律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2015全国卷)清朝养廉银制度(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2015全国卷)唐代币制改革设问角度主题定位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2016全国卷)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2016全国卷)晚清军事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

15、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2016全国卷)唐太宗谱牒改革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2017全国卷)隋代法律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2017全国卷)清末北京街道管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2017全国卷)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牛顿运动定律第 三 章微专题

16、2牛顿运动定律与图象综合问题栏目导航命题点一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图象分析受力情况命题点二已知物体的受力图象分析运动情况模拟演练稳基提能课后回顾高效练习1vt图象根据图象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合外力2at图象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正确分析每一段的运动情况,然后结合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图象分析受力情况 (2015全国新课标)(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

17、滑行的最大高度ACD (1)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的物理意义(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2018漳州八校联考)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零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3 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AF的最大值为12 NB01 s和23 s内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反C3 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8 m/sD在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3 s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C 1(2015重庆理综)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

18、的v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B 解析: vt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加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a,所以支持力Fmamg,重力保持不变,所以Ft图象相当于at图象向上平移,B正确2(2016海南卷)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 s、510 s、1015 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AF1F2BF2F3CF1F3 DF1F3A解析:由v t图象可知,05 s内加速度a10.2 m/s2,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

19、二定律有mgsin fF1ma1,F1mgsin f0.2m;510 s内加速度a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fF2ma2,F2mgsin f;1015 s内加速度a30.2 m/s2,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fF3ma3,F3mgsin f0.2m.故可得:F3F2F1,选项A正确1Ft图象要结合物体受到的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分析每一时间段的运动性质2Fa图象首先要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两个量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结合图象,明确图象的斜率、截距或面积的意义,从而由图象给出的信息求出未知量已知物体的受力图

20、象分析运动情况 (多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都是1 N,则()A在01 s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在3 s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C在3 s时,物块的速度最大D在8 s时,物块的速度最大BD解析:在01 s时间内,F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可知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t3 s时,拉力最大,且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故物块所受合力最大,物块的加速度最大,故B正确;t3 s后,拉力仍然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仍增大,t8 s后,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做减速运动,所以t8

21、s时,物块的速度最大,故C错误,D正确 (多选)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B斜面倾角的正弦值C加速度增大到6 m/s2时物体的位移D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的外力FABD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水平外力、重力、支持力,如图所示x方向:Fcos mgsin ma,y方向:NFsin mgcos 0,从图象中取两个点(20 N,2 m/s2),(30 N,6 m/s2)代入解得m2 kg,37,故A、B正确当a0时,可解得F15 N,即最小拉力为15 N题中并未说明力F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故无法求出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无法求出位移,故C错误,D正确3(2018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月考)“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在某次蹦极中,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